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任丘市市級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表格反映新中國成立后的某個歷史事件,其歷史意義敘述正確是()252-255年國民收入結構表年份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個體經濟資本主義經濟252年2.22.53.882.85.9255年6.28.48.38.2趨于零A.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D.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甲午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其中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規定是A.割讓遼東半島、等B.賠償白銀二億兩C.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D.增設通商口岸等3.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在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中指出:“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這個綱領是A.《人民憲章》B.《共產黨宣言》C.《獨立宣言》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4.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從此,伴隨城鎮居民近40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就此謝幕,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材料中“新時代”是指A.大躍進時代B.人民公社化時代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5.中國第一個原子彈爆炸成功讓美國感到“心理上的影響是巨大的”。美國認為,一個非白人的國家第一次打開了軍事技術中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中國人已插足于一個過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進入的領域”。材料說明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A.得到了美國大力援助B.打破了美國單極世界C.實踐了“科教興國”戰略D.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6.二戰后,美國外交官凱南形容當時的世界:“美國是鯊魚,蘇聯是老虎,二者雖然都很兇猛,卻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環境,暫時不會兵戎相見。()A.美、蘇都成為超級大國B.美蘇共同對付法西斯C.美蘇軍事實力接近D.美蘇“冷戰”對峙7.《聯合國憲章》規定“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強并激勵對于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這表明聯合國A.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B.推動世界發展并維護人權C.片面宣揚西方的價值觀D.早期為美國所操縱8.日本著名學者內藤湖南發現:“(唐朝)天子對臣下的奏章批示時,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溫和,決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時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對仆從一樣的粗魯的詞語,成了命令。”材料折射了A.中央集權加強B.君主專制加強C.封建主義興起D.儒家思想興起9.據統計,“民族”一詞在1911年底前,《申報》可檢索出的條目為243條,而到了1939年,則高達2369條;“中華民族”一詞在《申報》首次出現是在1912年,1939年則達到了372條。這些變化的關鍵因素是A.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反帝斗爭日益高漲B.紅軍長征宣傳了北上抗日主張C.百團大戰等捷報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D.全民族抗戰激發了空前愛國熱情10.德國文學家歌德說羅馬法“如同一只潛入水下的鴨子,雖然一次次將自己隱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卻從來沒有消失,而且總是一次次抖擻精神地重新出現”。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法律產生重要影響B.羅馬法有完整的體系C.羅馬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D.羅馬法只適用于古羅馬社會11.一位英國人這樣說道:“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這是()A.西歐城市興起的表現 B.新航路開辟的結果C.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 D.海外殖民擴張的影響12.恐怖主義是21世紀的“政治瘟疫”,而在20世紀30年代,出現了國家恐怖。其中對內制造“國會縱火案”、掀起反猶狂潮的國家恐怖發生在()A.西班牙 B.日本 C.德國 D.意大利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犧牲弱小國家利益,推行強權政治,是西方大國慣用的手段。西方大國強行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的會議是_____。14.國家的穩定促進經濟的增長,經濟的繁榮又帶動了國家的發展。今天,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經濟、創新科技放在優先位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哪一歷史性決策?其后,我國建立了什么經濟體制?2001年,我國不畏挑戰、抓住機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經濟組織?(2)18、19世紀,世界范圍內先后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它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首先沖擊美國,羅斯福毅然實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為什么羅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經濟危機?(4)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了新經濟。新經濟有哪兩大特征?(5)結合上述史實,談談你的感悟。15.合作是現代社會倡導的基本理念,友善正當的合作能夠實現雙贏;促進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但不是所有的國際合作都能在歷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筆,對比近現代的眾多國際合作,我們會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結合下列提示與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釀災禍”引發了什么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這次戰爭的性質是什么?(2)世界現代史上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正義攜手度危機”,這指的是哪一文件的發表?此次“危機”結束的時間是哪一年?(3)當今世界“積極合作成趨勢”,請分別寫出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國際組織名稱?(4)現在國際合作在各個領域廣泛展開,你覺得國與國之間的合作應該注意些什么?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依據題干的時間是252——255年,分析題干的表格內容可知,這一事件使資本主義經濟趨于零,個體經濟變少,國營經濟增多,由此可知這是三大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D項符合題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A項不符合題意;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是土地改革的意義,B項不符合題意;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是一五計劃的意義,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表格的有效信息,國營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的數字增長很多,這屬于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變得很少,近乎于零,這是私有制經濟,根據這些內容可以判斷是三大改造的內容,只有D項是三大改造的意義。2、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規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規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從此,帝國列強取得了在中國直接投資開辦工廠的權利;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3、B【解析】根據課本所學,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莊嚴宣告“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知識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人類發展的方向。B項符合題意;1836—1848年英國工人發動了憲章運動,頒布了《人民憲章》。A項不合題意;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頒布了《獨立宣言》,C項不合題意;美國南北戰爭,1862年9月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4、D【解析】依據題干“1993年4月1日起”“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結合所學,“票證”是計劃經濟時期,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國家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的專用購買憑證。改革開放后,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物質產品的豐富與居民收入的增加。1992年十四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使人們在生活消費上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票證退出歷史舞臺。D項符合題意;1958年全國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AB兩項不合題意;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開始進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5、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選項A得到了美國大力援助,說法錯誤;選項B打破了美國單極世界,不符合史實;選項C實踐了“科教興國”戰略,不符合史實,因為“科教興國”戰略提出是1995年,而原子彈爆炸成功是1964年;選項D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6、D【解析】根據題干時間是二戰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和蘇聯雖然都很強大,但是暫時不會兵戎相見,該材料反映的是美蘇冷戰的情形,故選D。7、B【解析】

依據題干“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強并激勵對于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材料表明聯合國在推動世界發展并維護人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與題干材料的內容無關,排除;故選B。8、B【解析】

根據“唐朝)天子對臣下的奏章批示時,所用的文件,都很友好溫和,決不用命令的口吻”、“明清時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對仆從一樣的粗魯的詞語,成了命令。”說明由唐朝到清朝君臣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唐朝的相對平等變為明清時期的主仆關系,體現了君主專制的加強,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9、D【解析】

A.國民革命運動的時間是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題意;B.紅軍長征的時間是1934—1936年,故B不符合題意;C.百團大戰的時間是1940年下半年,故C不符合題意;D.1939年民族一詞高達2369條,1939年中華民族一詞達到372條,說明當時全面抗戰激發了空前愛國熱情,民族認同感加強,故D正確。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0、A【解析】

依據材料“羅馬法……從來沒有消失,而且總是一次次抖擻精神的重新出現”信息可知,羅馬法精神對近代社會的法律影響深遠,成為近代社會立法的重要準則。結合課本所學,《羅馬民法大全》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歌德生活在歐洲大陸,其描述的主要與歐洲大陸相關。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11、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澳洲、美洲、亞洲都在與英國發生聯系,說明在19世紀中期,英國的對外殖民擴張,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經濟聯系加強,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與題的材料的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2、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統、總理大權一身,自稱國家元首,德國建立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法西斯獨裁政權一建立就制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和迫害共產黨和進步人士;解散工會和其它一切政黨;加強思想控制,焚毀大量書籍;大肆迫害猶太人。因此,對內制造“國會縱火案”、掀起反猶狂潮的國家恐怖發生在德國,故選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慕尼黑會議【解析】

結合課本所學知識,1939年,英、法、德、意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會議,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英法以犧牲小國的利益來安撫德國侵略者,慕尼黑會議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14、(1)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世界貿易組織(2)大機器生產(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3)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因為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創新;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優秀的決策者能扭轉頹勢、改變歷史【解析】

(1)第一小問,中共十一屆三中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第二小問,根據所學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三小問,根據所學可知,2001年,我國不畏挑戰、抓住機遇,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為標志,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3)根據所學可知,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模式(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第二小問,導致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羅斯福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4)根據所學可知,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