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_第1頁
E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_第2頁
E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_第3頁
E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_第4頁
E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乳與乳制品的加工衛生與檢驗第一節乳的物理性質與化學組成一、色澤:白色或略帶黃色,主要由其中的維生素(乳黃素、核黃素、胡蘿卜素等)所決定。二、氣味:正常牛乳具有令人愉快的特殊香味,加熱后,香氣更濃,主要來自乳中的揮發性脂肪酸、丙酮酸、乙醛類等揮發性物質。三、滋味:正常牛乳略帶甜味,也帶有微酸味,咸味與苦味。甜味,咸味、酸味,苦味四、稠密:受外界因素影響較明顯溫度↗,稠度↘與脂肪干物質含量有關:含量↗,稠度↗五、pH值和酸度正常pH6.5~6.7,乳的酸度通常指中和100ml乳所需0.1NNaOHml數,以0T表示,正常牛乳的酸度為16~180T若存放時間過久,酸度升高,稱為發酵酸度。六、乳的密度和比重密度:乳在20℃度時的重量,與同容量4℃水的重量比范圍:1.028~1.033,平均值1.030比重:乳在15℃的重量與同容量15℃水的重量比;范圍:1.032~1.034,平均值1.032亦受溫度、脂肪含量的影響,溫度↗,密度↘,比重↘,脂肪↗,密度↘,比重↘,無脂干物質(蛋白質、乳糖、鹽類)↗、密度↘七、冰點和沸點冰點:-0.525~-0.565,沸點:100.16℃第二節鮮乳的加工衛生與檢驗奶被微生物污染后,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大量繁殖,引起奶的腐敗變質。這些微生物主要來自乳腔管、乳頭管、擠奶器或工人的手及外環境等。奶變質時,理化性質及營養成分均可發生改變。因此,防止奶腐敗變質的措施是做好奶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衛生工作,防止細菌污染。一、鮮乳的生產衛生1、對奶牛場的衛生要求;奶牛的畜舍衛生,更換料運動有助于產高質的奶牛防治乳房炎定期檢疫:每年的春秋季進行一次,結核、布病和FMD、炭疽的檢查2、擠乳員的衛生定期檢查身體,保持個人衛生,擠奶前要清洗雙手3、擠乳的衛生乳房的清洗和消毒:50℃的溫水洗,一頭牛換一小桶水,再用0.2%KMnO4或0.3%過氧乙酸(消毒3頭牛)消毒到顏色褪去。注意:消毒時要先健后病,擠奶時同樣要先健后病。

盛乳用具的衛生奶用具的衛生:用不銹鋼的容器,先用溫水清洗,熱堿水刷洗,清水清洗,亦可用開水浸泡或蒸氣消毒。低溫并保持貯奶容器及運輸車輛的衛生。二、加工衛生(一)凈化衛生1.紗布(3~4層)過濾2.用凈化機離心掉細菌雜質。(二)冷卻用冷水冷卻,牛奶在管內走,外用冷水降溫(三)乳的消毒

①煮沸法:高溫沸騰,維持2~5分,對營養破壞大②巴氏消毒法:61~65℃,30分左右,但殺菌不徹底,目前已較少使用。③高溫短時間殺菌法:70~75℃,15~16s,或80~85℃,10~15s;④超高溫消毒法:在加壓情況下,在120~140℃左右沸騰2~4秒,既對營養破壞小,殺菌力好。⑤蒸氣直接噴射法;150℃噴到熱蒸汽中,0.75~2.45秒即可,第三節鮮乳的衛生檢驗一、采樣:按千分之一取樣,每份不少于(0.2~1ml)。每份不少于250ml,夏季要注意防腐,加1~2滴甲醛/100ml。二、感觀檢查:

色澤:倒入白瓷盤,

氣味:加熱聞;滋味:品嘗組織狀態:放在一支試管中,靜置1h,倒入另一試管,觀察第一支試管的底部,有無雜質沉淀。三、理化檢驗比重:1.028~1.033,有兩個標準:20℃/4℃;15℃/15℃含脂率≧3%;:固體物質:蛋白質,礦物質,無機鹽≧11.2(含脂肪)脫脂乳≧8.5%方算合格可用干燥法測定四、乳的新鮮度檢查(一)酸度:滴定酸度(°T

)是指以酚酞作指示劑,中和100ml牛奶中的酸所需0.1摩爾/升(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毫升數。所消耗的0.1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毫升數乘以10,即為滴定酸度(°T)。

中和0.1N的NaOHml數×1016~180T,正常;>180T,不新鮮2.酒精試驗

酒精有脫水作用,當給牛奶中加入酒精后,牛奶酪蛋白膠粒周圍水化層被脫掉,膠粒變成只帶負電荷的不穩定狀態。當奶的酸度增高時,H+與負電荷作用,膠粒變為電中性而發生沉淀。奶的酸度與引起酪蛋白沉淀的酒精濃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故可利用不同濃度的酒精檢測奶樣,以是否結絮來判定奶的酸度。方法取2~3ml奶樣注入試管內,加入等量的某種濃度的中性酒精(68°、70°、72°),迅速充分混勻后觀察結果。若在68°酒精中不出現絮片,說明酸度低于20°T,為合格奶;在70°酒精中不出現絮片者,說明酸度低于19°T

,為較新鮮奶;在72°酒精中不出現絮片者,酸度低于18°T,為良質鮮奶。

3.牛奶之界限酸度的測定事先配制好0.018mol/L和0.02mol/L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以及0.5%的酚酞乙醇液。檢驗時,向試管中加入5ml水、0.25ml酚酞指示液,再加5ml0.018mol/L或0.02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搖動混合,觀察結果。

在0.018mol/L氫氧化鈉標準液的試管中酚酞不褪色者,牛奶酸度低于18°T;為良質新鮮牛奶;在0.02mol/L氫氧化鈉標準溶液中不褪色者,牛奶酸度低于20°T。為合格新鮮牛奶。我國現行食品衛生標準規定消毒牛奶的酸度不能超過18°T。供加工消毒牛奶和淡煉乳的生鮮牛奶,其酸度不能超過18°T;供加工其他乳制品的生鮮牛奶,其酸度不能超過20°T(二)細菌的污染程度總數以ml計細菌總數消毒牛奶:≤3×104特級:≤5×105一級:≤106二級:≤2×106菌群MPN(最可能數)≤90個/100ml致病菌:不得檢出(三)美蘭還原試驗細菌繁殖能產生還原酶,可使美蘭褪色,根據美蘭褪色時間來判定細菌污染程度良好生鮮牛乳:褪色時間≥5.5h

合格生鮮牛乳:褪色時間≥2h五、乳房炎患畜乳檢出氯糖數=氯的百分含量÷乳糖的百分含量健康<4乳房炎6~10六、乳的摻假檢查(一)有關概念和危害摻假:以假亂真,向乳中摻入非本身成分,出售時仍冒充原物,其結果是降低了原食品的品質或減小其效力。如摻水等。摻雜:以雜當真,應用它種物質代替乳中的一部分,如摻入米湯或豆漿。偽造:以偽代真,用與乳品內在品質、種類、成分不符的商品標志出售虛假乳品,或以某種物質混合其內掩蓋其劣點者。如在變質乳中加堿。摻假物質按其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歸為以下5類:

電解質類:食鹽、芒硝、石灰水、蘇打、碳酸銨、洗衣粉等;非電解質晶體類:蔗糖、牛尿等;膠體類:豆漿、米湯、動物膠等;防腐劑類雜質(二)摻假作偽的檢驗建立一綜合判定的系統檢驗方法單項檢測結果:提示→篩選范圍→確認(定性→定量)1.比重測定:摻水:比重↘,酸度、脂肪、蛋白質、乳糖等成分相應降低。摻水時又摻入提高比重的物質(如電解質、非電解質或膠體物質):比重在正常范圍內,但酸度、脂肪、蛋白質、乳糖等可能低于正常值。2.滴定酸度:16~180T,微生物生長繁殖,滴定酸度增高加水(10%)或加中和劑后酸度明顯降低。3.測定含脂率:≥3.1%。摻水、米湯或豆漿后,含脂率下降。乳清比重測定:摻水、米湯或豆漿后,可使乳清比重降低。4.測定冰點:-0.525~0.565℃乳中摻入電解質、非電解質等,均可使冰點下降。5.電導率測定:6.乳生物發酵時間測定:1.牛奶中摻水的檢驗常用比重法進行檢測。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1.028~1.032之間,牛奶摻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0.003。測比重時牛奶的標準溫度為20℃。在10~25℃范圍內,牛奶溫度每比20℃低1℃,要從乳稠計讀數中減去0.0002;相反,每比20℃高1℃,要給乳稠計讀數加上0.0002。例如,在牛奶溫度為16℃時,測得牛奶的比重為1.030,則校正為20℃時的比重應為1.030-4×0.0002=1.0292。

2.新鮮牛奶中摻陳奶的檢驗

用酒精試驗可檢出,方法與上述牛奶新鮮度檢驗方法相同。如給牛奶中加68°酒精后有絮片,則表明摻入了陳奶或牛奶本身已變質。3.牛奶中摻淀粉、米湯的檢驗米湯中含有淀粉,其中直鏈淀粉可與碘生成穩定的藍色絡合物,藉此對奶中加入的淀粉或米湯進行檢測。其方法是事先配制好碘溶液,即2g碘和4g碘化鉀在水中溶解,并用水定容至100ml。檢測時,取5ml奶樣注入試管中,稍稍煮沸,待冷卻后,加入3~5滴碘溶液,如有淀粉或米湯摻入,則出現藍色或藍青色。

4.牛奶中摻豆漿的檢驗豆漿中含有皂素,可溶于熱水或酒精中,并可與氫氧化鈉(鉀)反應生成黃色物質,據此進行檢測。取2ml被檢奶樣于試管中,加入3ml乙醇、乙醚的1∶1混合液,混勻后加5ml25%氫氧化鈉(鉀)液,混勻,在5~10分鐘內觀察顏色變化。同時用純牛奶做空白對照試驗。如果牛奶中摻入10%以上豆漿,則試管中混合液呈微黃色,純牛奶對照試管中呈乳白色。(二)衛生處理

除單純摻水奶可作奶粉等濃縮加工的奶制品原料外,其他的摻假摻雜奶一律不得作為食用。第四節鮮乳的衛生評定一、下列缺陷者,禁止銷售;色澤異常:乳汁粘稠,有凝乳塊或絮狀沉淀及外觀污穢;有明顯的異常氣味或異常滋味;有明顯的污染物或加有防腐劑、抗生素或其他任何有礙食品衛生物質者不得銷售。比重不得低于1.028~1.033,含脂率不得低3%,酸度不得低于220T,不得檢出摻假、摻雜物質和致病菌。炭疽、狂犬病、鉤體病、開放性結核、乳房放線菌病等患畜乳,一律不準食用。下列病畜的乳,經過嚴格的衛生處理后,方可食用;無臨床癥狀的布病患畜乳;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而無臨床癥狀的患畜乳;口蹄疫患畜在出現臨床癥狀之前所產的乳,消毒后就地食用;出現臨床癥狀之后所產的乳,不得食用,就地銷毀。接種炭疽芽胞苗后所產的乳。病畜奶的處理1.結核病畜奶的處理:對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但無臨床癥狀的乳畜奶,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可食用;有明顯結核癥狀者,禁止食用。2.布氏桿菌病畜奶的處理:奶羊禁止擠奶并予以淘汰;牛奶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可利用,但不得制奶酪。3.口蹄疫病畜奶的處理:牛體溫正常的奶,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后可利用,但乳房有病變者,消毒后廢棄。4.乳房炎奶處理:消毒廢棄,不得利用。5.其它病畜奶:如炭疽、牛瘟、傳染性黃疸、惡性水腫、沙門氏菌等病畜奶,均嚴禁食用或工業用,應予消毒后廢棄。牛奶衛生質量的感官鑒別與處理(一)牛奶衛生質量的感官檢查方法

1.觀察色澤

看牛奶是否呈均勻一致的乳白色或稍帶微黃色(正常牛奶);是否帶有紅色(牛乳腺受傷或有出血性乳腺炎)、綠色或顯著的黃色(摻假物或乳腺炎癥)等異常色調。2.氣味和滋味

將牛奶加熱嗅其氣味,并品嘗其滋味。正常牛奶具有新鮮牛奶固有的香味和滋味;異常牛奶有異味,如飼料余味、苦味、澀味、酸味、霉味、臭味、牛糞味、腥味等。

3.組織狀態

取少許牛奶置于潔凈玻璃平皿內,將皿傾斜,在向下流動時檢查奶中有無沉淀、凝塊及肉眼可見的異物。消費者檢查牛奶時,可取少許牛奶于拇指的指甲蓋上,觀察牛奶中是否有沉淀、凝塊及異物。二)不同衛生質量牛奶的感官特征與處理1.良質牛奶

呈乳白色或稍帶微黃色;呈均勻的流體,無沉淀,無凝塊,無機械雜質,無粘稠和濃厚現象;具特有的乳香氣味,滋味可口而稍有甜味,無其他任何外來氣味和滋味。

2.次質牛奶

色澤較良質牛奶為差,白色中帶有青色;呈均勻的流體,無凝塊,但可見少量微小顆粒,脂肪聚于表層呈液化狀態;固有的香氣稍淡,有微酸味(表明牛奶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