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學、城東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對點突破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北魏孝文帝遷都是史上次頗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動重重阻力,孝文帝以進為退收放自如終于如愿以償,把以“漢化”為中心的改革事業推進到新的階段。這次遷都的地點是A.建康B.長安C.洛陽D.咸陽2.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1997年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鄧小平理論”的科學稱謂。下列屬于“鄧小平理論”創新內容的是()①“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對外開放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⑤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3.《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昭告中外:“中國為酷愛和平之民族,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下列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國民政府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時就正式對日宣戰B.日本對自身的侵略行為進行了認真的反省C.日本對美國發動戰爭使二戰進一步擴大D.國民政府對日宣戰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4.歷史譜寫著歌曲,歌曲凝聚著歷史。新中國成立后,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讓我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對中國人民“命運自己主宰”解讀正確的是A.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獲得了民族解放B.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C.中國做到了世界和平民主的社會主義力量D.中國從此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5.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觀念,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思想的提出有利地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這說明A.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B.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C.中國共產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D.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6.甲午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其中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規定是A.割讓遼東半島、等B.賠償白銀二億兩C.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D.增設通商口岸等7.14世紀時,歐洲服飾文化的突出特點表現在服裝為崇尚人體美服務,服飾的作用在于充分顯示人體的美感,顯示男性和女性的特征。這表明A.資產階級革命促進男女平等B.工業革命推動服飾變革C.啟蒙運動提倡平等民主觀念D.文藝復興影響服飾變革8.在世界近代科學發展史上,英國成就斐然,突出表現有①發現電磁感應現象②發現萬有引力定律③提出“進化論”④發明現代炸藥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某文獻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務中的權力作了嚴格的限定,確定國會擁有最高權利的基本原則,并對公民應有的權利作了明確規定。此文獻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10.毛澤東說:“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下列與其主張相似的歷史人物是A.炎帝B.商鞅C.孔子D.老子11.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教育的普及所產生的影響有①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②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③促進了社會發展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12.這是明朝時期一部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百科全書式科學技術著作,書中強調人要和自然相協調,這部著作是A.《傷寒雜病論》 B.《農政全書》C.《本草綱目》 D.《天工開物》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列舉二戰后使美國在拉丁美洲為所欲為、頤指氣使的時代結束的標志性事件的名稱。14.經濟的繁榮,是每個歷史時期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之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請舉例說明。經濟發展和時代變化息息相關。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指出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體制改革是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動力。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改革的實施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何積極影響?15.拿破侖自認其一生的最大功績是什么?他對外戰爭為什么會最終失敗?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北魏建立后,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也為了學習和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孝文帝首先遷都洛陽,之后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內容包括改漢姓、穿漢服、學漢語、通漢婚。這些措施的最大的作用是促進了民族融合,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2、C【解析】

依據課本所學,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帶領中國共產黨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國的對外開放也開始起步,首先建立經濟特區;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①③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確定下來,②錯誤,AB兩項不合題意;在毛澤東的領導下,1953——1956年我國完成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⑤錯誤,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3、C【解析】依據材料“中國為酷愛和平之民族,過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戰,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實際之懲創后,終能反省……不料殘暴成性之日本,執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諸友邦開釁,擴大其戰爭侵略行動……茲特正式對日宣戰”的內容可知,這段材料體現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持續四年后,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國民政府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時已經正式對日宣戰,A項符合題意;B項說法本身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材料描述的內容無關,C項不符合題意;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成立的標志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D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4、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故B正確。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此時中國還有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中國人民對自己的命運不能主宰,故排除A項。C項是新中國成立的世界意義,題目考查的是中國成立的國內意義,故排除C項。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故排除D項。故選B。5、A【解析】

根據材料“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思想的提出有利地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可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思想是科學的理論體系,它的創立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由此可知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故A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BCD項。故排除BCD項。故選A。【點睛】本題是材料選擇題,解答材料選擇題要尊重原材料。材料的關鍵語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思想的提出有利地推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根據這一關鍵語句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6、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規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規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從此,帝國列強取得了在中國直接投資開辦工廠的權利;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7、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歐洲形成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皇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促進了人民思想的解放,文藝復興影響了當時服飾的變革,D符合題干;資產階級革命在14世紀還沒有到來,A錯誤;工業革命在19世紀才開始,B錯誤;啟蒙運動發生于17-18世紀的歐洲,C錯誤,故本題選D。8、C【解析】

聯系所學可知,①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②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③“進化論”思想是由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的;④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④不符合題意,把包含④的ABD項排除,故選擇C。【點睛】可用排除法解決本題,把包含④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的ABD項排除,故選擇C。9、A【解析】

據題干“某文獻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務中的權力作了嚴格的限定,確定國會擁有最高權利的基本原則”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故與毛澤東主張相似的歷史人物是老子。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綜上所述①③符合題意。故選B。12、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正確答案為D。AC是醫學著作,B是農業著作,A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此題應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時期的科技成就。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古巴革命;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的主權。【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1999年,巴拿馬人民推翻了美國的殖民統治,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14、(1)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東京城市商業繁榮,打破了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置的布局;店鋪經營時間長,從白天一直延續到后半夜。(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全國抗戰初期,重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全國抗戰后期,重慶的經濟卻瀕于崩潰,這一變化的原因是日本阻斷了重慶的物資供應和銷售的國際通道;四大家族的經濟掠奪。(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為了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國家對城市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對國企進行改革。這次改革的實施,增強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