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蘇省邳州市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Ⅱ·時節》有一組唯美的鏡頭:禾苗在春雨中茁壯成長,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時飽滿的稻穗“笑”彎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早期人類的勞作中()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謀人 D.河姆渡人2.“人們已經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盡,認為只有獨裁才能維持法國的秩序。”材料說明拿破侖奪取政權A.維護了法國的封建統治B.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C.順應了法國當時的形勢D.加速了法國對歐洲的征服3.1960年尼克松曾說:“一個國家必須愛好和平才具備進入聯合國的資格。十分明顯,中國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說:“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是不可能有穩定與持久的和平的。正因為如此,我在好幾個方面采取主動行動,為兩國之間的比較正常的關系敞開門戶。”對這兩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為合理的是A.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明顯提升B.預示著中美關系將有實質性的突破C.見證了中美關系由對抗走向建交D.證實了新中國加入聯合國的必然性4.中共“十三大”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埋論。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新中國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完成D.“一五”計劃完成5.雅典在古代社會開創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說法與此相關的是A.神與人及眾生都是平等的B.“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C.“雅典是全希臘的學校”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6.下列是佛山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飲食消費品統計表,此表不能說明(單位:公斤)時間糧食肉類禽類奶類1978年123.619.216.51996年73.532.810.721.4A.民眾的主食消費減少,副食品消費增加B.生活水平提高,導致食品消費發生變化C.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狀況進一步改善D.由于物價上漲,人們減少了糧食消費7.著名詩人惠特曼寫過一首詩歌《啊,船長!我的船長》,在詩中將林肯比喻為率領美國這艘船破浪前進的船長。以下屬于林肯的歷史貢獻的是()A.使國家獲得了獨立B.開創了民主政治制度C.維護了國家的統一D.使美國成為世界強國8.在近代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劇的時代背景下,“愛國救亡”也就成為近代中國人發出的時代最強音。下列選項中“危機”與“救亡”對應正確的是A.鴉片走私——戊戌變法 B.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C.瓜分狂潮——洋務運動 D.八國聯軍侵華——新文化運動9.如圖是英國約·萊齊的漫畫。畫面描述的是科學家法拉第正在一邊捏著鼻子,一邊遞給“泰晤士河老爹”一張白紙,用來檢測河水的不透明度。這幅漫畫諷刺的是A.城市化帶來出行擁堵 B.現代化加劇溫室效應C.全球化導致貧富分化 D.工業化造成環境污染10.胡適說:“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張能突出體現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愛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無類 D.溫故知新11.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國幾個不同時期的文學成就概況。表中②處所代表的歷史時期是時期作者人數作品數量經典語句①2200多48900多首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②1330多19900多首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③200多600多種劇目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2.下列屬于古代羅馬政治體制的有()①元首制②共和制③君主立憲制④城邦民主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圖示法形象、直觀,是梳理歷史發展脈絡,掌握歷史發展線索的基本方法。星偉同學在復習中國近代史時繪制了如圖,其中沒有包含的歷史信息是A.起止時間 B.社會形態 C.主要矛盾 D.歷史分期14.據《漢書》記載:“商君為法于秦,戰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這反映了當時的秦國()A.重視農業,獎勵耕織 B.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C.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D.嚴明法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15.被譽為“中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的城市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廈門16.1949年,渡江戰役即將發起時,英國軍艦擅自闖入長江人民解放軍防線。人民解放軍奮起反擊,斃傷英軍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人民解放軍的這一行動A.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陣營 B.是對列強在華特權的否定C.切斷了西方國家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 D.反映出中國開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7.19世紀中期,在近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相繼出現了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和日本明治維新等重大歷史事件。以下關于它們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①都擺脫了統治危機,緩解了內部矛盾②都伲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8.英國《權利法案》、法國《人權宣言》、美國《獨立宣言》都是人類民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們的內容各具特點,下面對三部文獻特點的歸納,正確的是A.《權利法案》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 B.《獨立宣言》以法律形式規范君主權力C.《人權宣言》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D.三部文獻都用法律手段廢除了君主制度19.下圖是九年級歷史組教師集體備課時教師甲準備的一張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圖片,教師乙很快認為這幅圖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下列原因正確的是A.主持人應站立發言B.窗口有人偷窺C.開會人員都應摘下頭巾D.與會人員不應有婦女20.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車裂的命運,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觸動了大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是A.建立郡縣制B.根據軍功大小受爵位和田宅C.允許土地自由買賣D.國家承認土地私有21.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下列史實反映這一主題的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設置駐藏大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在歷史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碰到“歷史現象”與“歷史結論”的區別問題。歷史結論是對歷史現象的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虎門銷煙B.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C.1860年前后,俄國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D.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3.中央電視臺曾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公布的情況進行報導和評論(下圖)據此判斷,以下對美國當下做法的敘述正確的是A.美國政府正在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B.美國優先使美國爭取到更多合作伙伴C.美國這一做法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D.美國積極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24.據考古發現,半坡遠古居民已經能夠A.種植水稻B.種植粟C.建造干欄式房屋D.使用青銅器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我國漢代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約3000年史事的紀傳體通史作者是______;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_______。26.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事件。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這一歷史事件是________。打破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的事件是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________。27.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頂點的是: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世界原來是“孤立”的;曾經是“歐洲”的;也曾是“美國”的;如今是“大家”的。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開始互聯的世界)材料一閱讀下圖(1)材料一與哪一事件相關?它的開辟對世界、對歐洲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二在美國,哥倫布被譽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歷史景點達幾十處。同樣是美國,有人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現美洲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場災難。(2)材料二認為哥倫布是美洲的發現者,又是殖民主義強盜。你認為呢?并說明理由。(世界曾經是歐洲的)材料三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英國在成為大國的過程中,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大門。……瓦特,他們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寫在英國走過的大國之路上。(3)材料三所指的“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你認為在英國成為大國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并說明理由。材料四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弗蘭克《白銀資本》(4)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材料四中歐洲怎樣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的。(世界也曾是美國的)材料五下圖反映了“二戰”以來美國經濟的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5)二戰后美國為加強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6)材料五中美國經濟發展在第三階段呈現出怎樣的特征?(如今是大家的世界)材料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廝殺后,昔日稱雄于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在東方,來自蘇聯和東歐盟國的威脅日益嚴重;西方,來自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不斷加強。歐洲政治家清醒地認識到,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歐洲的統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為了更好的利用歐洲的資源,振興經濟,必須重新組織歐洲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材料七發展中的中國,提出了“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戰略思想。(7)根據材料六概括,促使歐洲重組的因素有哪些?(8)歐洲的統一、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29.(6分)人類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對外交往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曾長期領先于世界,以唐朝為最,唐朝前期:①出現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經濟發展,②對外交往活躍,③國內民族融合,④文化輝煌等。“用事實說話”,請你列舉一則史實來證明材料“對外交往活躍”這一觀點。材料二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關于中國現代外交的年代尺哪一外交成就讓圖B中的喬冠華開懷大笑?20世紀70年代中國還取得哪些外交成就?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屈辱,中國不同時期外交有不同的結果,決定外交不同結果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時,西班牙人向西進行橫渡大西洋的探險。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帶著船隊駛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達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發,駛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摘自《世界歷史教學參考》材料三中的意大利人,印第安人說他是“惡魔”,歐洲人則稱他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說明理由。材料四《凡爾賽和約》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這不是和約,而是拿著鋼刀的強盜逼迫手無寸鐵的受難者接受的條約。——列寧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受難者”指的是哪個國家?中國的什么運動與《凡爾賽和約》有關?1938年,在哪次會議上,希特勒用類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讓領土?30.(7分)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澤東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畫面上的毛澤東抬頭仰望,面帶笑容,封面標題為“民主統一”四字。報道稱,毛澤東把中國劃入了國際共產主義集團的版面。對西方而言,這是一件無法估計的災難。對共產主義,它是自蘇聯革命以來最大的勝利。分析毛澤東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時中國的國內外形勢。為什么說“對西方而言”,這是一件無法估計的災難?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來的頭像圖片,圖片的左上角寫有這樣一句話:“TheChineseAreComing(中國人來了)”。“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我哪一外交成就?取得該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9年1月1日,鄧小平被評為本年度美國《時代》周刊的風云人物。標題為: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時代》周刊將鄧小平評為1978年度風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早種植水稻,而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最早種植粟,北京人和元謀人不會農耕,故答案選D。2、C【解析】題干的“人們已經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盡,認為只有獨裁才能維持法國的秩序。”表明法國人民希望建立獨裁統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99年拿破侖奪取法國政權,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獨裁統治。由此可見,拿破侖奪取政權順應了法國當時的形勢,故C符合題意;拿破侖奪取政權后頒布法典,維護了資產階級統治。故A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拿破侖建立政權,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故B不符合題意;拿破侖建立政權后,發動對外戰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利益。加速了法國對歐洲的征服的說法與題干材料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B【解析】
根據“一個國家必須愛好和平才具備進入聯合國的資格。十分明顯,中國不是”和“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是不能有穩定與持久的和平的”可知,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預示了中美關系將有實質性的突破;故B符合題意,ACD對材料的解讀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4、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項符合題意;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還沒有進行三大改造;1952年的土地改革完成時,我國還沒有進行三大改造;1957年的“一五”計劃完成時,我國已經完成了三大改造。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5、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是全希臘的學校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是古代社會的典范,故C正確。A項是宗教的宣傳的觀點,故排除A項。B項是城市興起以后出現的現象,故排除B項。D項錯在了“完全民主”,故排除D項。故選C。【點睛】古代希臘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源頭,在人類文明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它的民主政治、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等都達到了一個輝煌的高峰。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時代達到了古希臘民主的顛峰,他執政的時代雅典被稱作“全希臘的學校”,這句出自伯里克利的葬禮的評價得到了后人廣泛的認可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6、D【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居民消費。通過突變可以看出改革開放后我國人民在飲食方面更注重營養的均衡,并不能反映出由于物價上漲,人們減少了糧食消費,故選D。7、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林肯的歷史貢獻。林肯的歷史貢獻是領導北方資產階級鎮壓南方叛亂,取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使國家獲得獨立和開創民主政治制度的是華盛頓,使美國成為世界強國的美國總統不止林肯一人,比如說華盛頓、羅斯福都是。故答案選C。【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無產階級的斗爭與資產階級統治的加強?美國南北戰爭8、B【解析】
鴉片戰爭的失敗,進一步加速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隨著剝削的加重,中國的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后,太平天國運動提出對內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統治,對外主張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B正確;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扭轉貿易逆差,英國商人向中國走私大量鴉片,林則徐禁煙成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借口,A排除;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C排除;袁世凱倒行逆施,妄圖恢復帝制。國內軍閥的格局混戰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面對越來越亂的國家形勢,以陳獨秀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尋找救國救民的新出路,發動了新文化運動,D排除。故選B。9、D【解析】
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改變了社會面貌,帶來了經濟大發展,但是工業革命中的機器生產和煤的使用,造成了環境污染,D正確;ABC題干沒有涉及,排除。故選D。10、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A項主張人不分高低貴賤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最能體現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B項誨人不倦意思是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C項是孔子“仁”的思想;D項“述而不作”——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隨意創作;“信而好古”——相信并愛好古代的物事。所以答案選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一).。11、B【解析】
根據材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北宋詞人蘇軾的作品。由此可知②處所代表的歷史時期是,故B正確。①是唐朝時期的作品,故排除A項。③是元朝時期的作品,故排除C項。明朝時期小說盛行,故排除D項。故選B。12、A【解析】
古代羅馬經歷了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兩個階段。羅馬共和國實行共和制,羅馬帝國實行元首制。君主立憲制出現在英國,城邦民主制出現在古希臘的雅典。因此①②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擇A。13、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從1840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是資本主義侵略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題干沒涉及這一點,故C符合題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1840到1949年,這是起止時間,故A不符合題意;從1840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社會形態,故B不符合題意;從1840到1949年,是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又分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是歷史分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決心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變法規定,國家獎勵軍功,按功受爵,即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本題材料“商君為法于秦,戰斬一首踢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軍事上獎勵軍功,按功授爵的措施,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屬于商鞅變法經濟上的措施,BD項屬于商鞅變法政治上的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5、D【解析】
依據題干“中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80年,我國開放了四個經濟特區,深圳是第一個開放的經濟特區,是中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6、B【解析】
材料“并要求英、美、法等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反映的是人民解放軍反抗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結束了西方國家的軍艦等武裝力量,隨意進入中國領土、領空、領海的歷史,這是對列強在華特權的否定,故B符合題意。渡江戰役時期,新中國尚未成立,還不是社會主義陣營的成員,故A錯誤。材料反映了否定列強在華特權,切斷了西方國家對國民黨的軍事援助說法過于絕對,故C錯誤。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此時新中國尚未成立,D項錯誤。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17、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等,他們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鞏固和擴大了資產階級統治,故B.①②符合題意;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故含有③④的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共同點”是解題的關鍵,排除含有③④的選項。18、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限制了君主的權利;1787年憲法充分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但《獨立宣言》廢除的不是君主制度。《人權宣言》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故C符合題。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9、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奴隸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廣大的奴隸、婦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圖片的場景是討論國家大事,圖片中有婦女在場與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這幅圖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故D符合題意;主持人發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窺、開會人員是否摘下頭巾都不是題干圖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實際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廣大的奴隸、婦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圖片中出現婦女,與雅典民主政治不符。20、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這就觸動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故B符合題意;建立縣制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需要理解商鞅變法的措施產生的作用和影響。21、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與吐蕃的友好往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清政府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促進西藏發展;玄奘西行天竺,屬于中外友好往來,故②不合題意,含有②的ABD不合題意;仔細審查C.①③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民族團結、民族友好”是解題的關鍵,排除屬于中外友好往來的玄奘西行。22、D【解析】
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BC都是歷史現象,不是結論。D是從歷史現象得出的結論,故選D。23、A【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優先”的根本意思是美國為了國內的繁榮而拋棄了自己過去70年的外交政策及其同世界的契約,不顧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走貿易保護主義的路線,發動對整個世界的貿易大戰。所以BCD三項均表述不正確,A項是對美國當下做法的敘述,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24、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故A不符合題意;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故B符合題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欄式房屋,故C不符合題意;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不會制造青銅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司馬遷造紙術【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紙的質量大大提高。26、南京大屠殺新航路的開辟薩拉熱窩事件【解析】
(1)根據課本所學可知,1937年2月,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日軍占領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日軍占領南京后的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從整個世界來看,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世界文明的交流開始由分散到整體、由區域到全球的演變。(3)根據課本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17歲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奧匈帝國皇太子夫婦,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27、慕尼黑會議【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綏靖政策就是英、法等國為了保全自身利益,對法西斯侵略不是嚴加制裁,而是希望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安撫侵略者。綏靖政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大國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雖然不滿,但是又害怕法西斯國家的戰爭訛詐。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政府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開會,最終簽訂了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協定》。慕尼黑會議把英法的綏靖政策推到頂點。它的影響極為惡劣,它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的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新航路開辟對世界: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對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2)哥倫布是美洲的發現者;1492年(15世紀末),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的美洲。哥倫布最早發現了美洲,開始把美洲和世界聯結在了一起(或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地區連成一個整體)。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現美洲后,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對當地人民進行屠殺和搶掠。造成殖民地的貧窮和落后。(3)蒸汽時代;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大門;瓦特改良了蒸汽機(4)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對印度的掠奪,成立東印度公司等。(5)馬歇爾計劃(6)信息化和全球化(7)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歐洲的統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更好利用歐洲資源,振興經濟等。(8)多極化趨勢加強【解析】
(1)依據材料一的圖片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圖片描述的是新航路開辟,對世界: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對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2)依據材料二“在美國,哥倫布被譽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歷史景點達幾十處。同樣是美國,有人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現美洲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場災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是美洲的發現者,又是殖民主義強盜,因為哥倫布是美洲的發現者;1492年(15世紀末),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的美洲,哥倫布最早發現了美洲,開始把美洲和世界聯接在了一起;同時,哥倫布發現美洲后,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對當地人民進行屠殺和搶掠,造成殖民地的貧窮和落后。(3)依據材料三“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的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到了蒸汽時代,在英國成為大國的過程中,莎士比亞的貢獻最大,他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或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大門;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等。(4)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四中歐洲怎樣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的的實例有: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對印度的掠奪,成立東印度公司等。(5)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為加強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復興經濟,同時控制西歐。(6)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迅速發展,形成了新經濟時代,形成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特征。(7)根據材料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廝殺后,昔日稱雄于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在東方,來自蘇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豫章師范學院《室內專題設計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學院《交互信息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物業公司員工的合同書管理
- 報建代理服務合同書
- 二零二五公租房出租的合同
- 二零二五明星商業合作代言合同模板
- 個人車位轉讓協議書經典
- 二零二五兼職員工勞動協議合同范例
- 正規的員工試用期合同書模板
- 離婚后孩子撫養權歸屬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公路過道管更換施工方案
- 創傷急救培訓課件
- 王貴啟-玉米田雜草發生發展及除草劑優解-合肥0728
- 彤輝羅布麻茶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
- 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講解
- 除塵系統和相關安全設施設備運行、維護及檢修、維修管理制度
- 電影音樂欣賞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山東大學(威海)
- 工程熱力學 09氣體動力循環-wyz-2013
- 情緒管理課:認識情緒-心理健康教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