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孫中山介紹完整版課件_第1頁
歷史人物孫中山介紹完整版課件_第2頁
歷史人物孫中山介紹完整版課件_第3頁
歷史人物孫中山介紹完整版課件_第4頁
歷史人物孫中山介紹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人物簡介三.主要貢獻二.生平經歷四.人物評價目錄CONTENTS一.人物簡介中文名孫文外文名SunYat-sen出生地

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別名

中山、逸仙、載之、日新、中山樵、帝象國籍

中國民族

漢族職業革命家信仰

三民主義語言

粵語、普通話、英語、日語出生日期1866年11月12日逝世日期1925年3月12日畢業院校香港西醫書院(今香港大學)主要成就成立中國同盟會建、立共和體制、創建黃埔軍校、中山大學代表作品《民權初步》《孫文學說》《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等010203040506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國父近代民主革命家人物標簽主要思想孫中山先生注重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結合中國的實際用來改造中國。三大政策是孫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張,是他倡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從屢受挫折轉向成功、進而取得顯著成就的正確道路。孫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自己的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孫中山先生認識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變革的重要影響,毅然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賦予三民主義思想以新的內涵。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國家之本,在于人民。順天意,應潮流,合人情。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凡百事業,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遲,利益愈大。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地能盡其利則民食足,物能盡其用則材力豐,貨能暢其流則財源裕。0102030405經典語錄二.生平經歷01少年壯志,投身民主革命02推翻封建帝制,維護共和政體03國共合作,接受共產國際幫助生平經歷少年壯志,投身民主革命1866~1911.4.271875年,孫中山入村塾讀書,接受傳統教育,對太平軍反清的故事很感興趣,對洪秀全等反清人士亦有了崇拜。1879年,孫中山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去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少年壯志,投身民主革命1866~1911.4.27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采納為同盟會綱領。1906-1911年,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為起義制定戰略方針,并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1896年10月,在英國倫敦曾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后,孫中山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推翻封建帝制,維護共和政體1911~1917事件起因經過結果武昌起義四川保路運動,武昌城防空虛光復武漢三鎮,各省宣布獨立成立中華民國,頒布臨約憲法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及“善后大借款”1917年3月,孫中山組織討袁力量對比懸殊、分散而失敗護國運動袁世凱復辟帝制發表兩次討袁宣言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護法運動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廣州成立中華華民國護法軍政府遇到西南軍閥的排擠而失敗第二次護法運動為了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當選非常大總統,在廣州組織北伐因陳炯明叛亂而失敗國共合作,接受共產國際幫助1924~1927與蘇俄接觸1920年孫中山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921年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國共合作,接受共產國際幫助1924~1927改組國民黨1923年1月,滇、桂軍隊將陳炯明逐出廣州,孫委任廖仲愷、譚平山等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陷于極為困難的境地,他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國共合作,接受共產國際幫助1924~1927重新解釋三民主義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同時創辦黃埔軍官學校。三.主要貢獻主要貢獻孫中山的偉大的歷史功績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開創國共合作,導致了北伐戰爭的勝利——鄧小平孫中山“是充滿著崇高精神和英雄氣概的革命的民主主義者”,他給后人留下了“中山精神”——列寧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人能盡其才”,并指出其為治國興邦的重要內容,充分顯示了他從一幵始就將人才視為一個國家治理和建設的重要棟梁。他引進西方教育理念,頒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規來規范中國教育體制,如《普及教育暫行辦法》、《建國方略》,對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四.人物評價負面影響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以后有多次作為未能貫徹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時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國出現分裂護法戰爭時召開非常國會的合法性組織中華革命黨采行秘密會黨形式皆存在曲解、損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現。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有權宜投機的嫌疑。孫中山為換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張把中國東北也就是滿族的發源地-滿洲讓給日本。此種看法與內地十八省“驅除韃虜”后放棄滿蒙西藏的情緒相契。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有功績,也有缺點——周恩來負面影響孫中山階級局限性很強,思想空想性嚴重??吹搅朔饨ǖ刂魉兄扑嬗械膯栴},但是在如何解決該問題上,卻表現出了其固有的軟弱性和動搖性。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反對不夠徹底,沒能很好地認清帝國主義侵略的本質。對于經濟建設的急于求成,曾經“天真”地以為中國可以用不到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完成西方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經濟建設的歷程,迎頭追上其發展的腳步,甚至能夠超越其發展。欲想“畢其功于一役”的空想,是不可能為社會所接受的。孫中山不善察人,用人不當。對袁世凱、段琪瑞、陳炯明、一類新舊軍閥的兩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對革命黨內部嚴重的矛盾分歧團結乏力,對建立革命軍事力量的認識姍姍來遲等等。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有功績,也有缺點——周恩來名人評價“孫中山是一個謙虛的人。從他注意研究中國歷史情況和當前社會情況方面,又從他注意研究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方面,知道他是很謙虛的?!薄八娜獾貫楦脑熘袊馁M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祖父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人,他的生活很艱辛,為救國,他經常是吃不飽睡不好,顛沛流離。這些年我尋訪祖父足跡的講演經歷,讓我親身體會到他的這種艱辛。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在他生前確實沒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國的獨立和富強,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可說是個失敗者。但是,他對中華民族在精神上的巨大影響,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為祖國的獨立和富強而斗爭;在他身后,中國革命成功了,中華民族繼承孫中山遺志,終于取得全世界矚目的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又不能說是一個失敗者。毛澤東孫穗芳韋慕庭名人評價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終與時俱進;一生不懈奮斗,始終堅韌不拔;一生熱愛祖國,始終致力于振興中華。孫中山先生是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薄皩O中山先生代表著一個時代。”孫中山先生在四十年的革命斗爭中充分地表現了堅決和勇敢的革命精神。他不怕困難和失敗,他在遭受失敗后,又整頓好革命隊伍,重新走上戰場。孫中山先生能夠隨著歷史的變化不斷地進步,由早期的主張推翻皇帝、建立民國而進到晚年的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導民主革命而進到主張實現世界大同。在孫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遠是在前進的。胡錦濤江澤民朱德綜合評價實事求是地分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孫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論學說并非十全十美,他的行為實踐也非完美無缺。正如中山陵?中山先生享堂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挽聯所道:先生憂國率先行濟世揮旗舉三民。推翻君制稱同志,聯合俄共繼革命。英風浩氣貫三策,遒書仁政躬一身。應愛天下呼為公,遺志留給后來人。孫中山一生為國操勞,被尊為“國父”并且是唯一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他為推翻滿清振興中華所做的努力贏得了舉世的推崇。感謝您的聆聽!讀陳獨秀有感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宣講人:某某某時間:20XX.XX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arlyleaders陳獨秀的簡介陳獨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懷寧(今屬安慶市)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書院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速成科學習。。

1915年9月,在上海創辦并主編《青年》雜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以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積極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文學革命,反對封建的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1919年五四運動后期,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初潛往上海,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時與其他各地的先進分子聯系,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主要創始人之一。早年經歷1879年10月9日(清光緒五年),陳獨秀出生,他2歲時父親陳衍中因瘟疫死于蘇州懷寧會館,先后由祖父陳章旭以及長兄陳慶元撫養成人,在家中學習《四書》、《五經》。1896年,17歲的陳獨秀通過院試成為秀才,但在次年赴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試落榜,未能考中舉人。1897年,考入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學習法文和造船。同年與高曉嵐完婚。1898年,陳獨秀赴東北嗣父陳昔凡處,1899年年底,義和團在山東起事,于是陳獨秀回到安慶。留學與辦報1901年10月,陳獨秀首次留學日學習日語。1902年3月返回,組織青年勵志社。9月,陳獨秀再次赴日,讀東京成城學校陸軍科。陳獨秀在日本受到西方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1903年3月31日夜,陳獨秀、張繼、鄒容3人強行剪去湖北陸軍學生監督姚昱的辮子,因而被遣送回國。留學與辦報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并主編月刊《青年雜誌》,次年更名為《新青年》。創刊號上提出6個原則: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大力鼓吹“德先生”(指“主”Democracy)和“賽先生”(指“科學”Science),激烈攻擊儒教和傳統道德,“打倒孔家店”。因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青年人中影響很大。1904年3月31日,陳獨秀和房秩五、吳守一創辦白話文《安徽俗話報》?!白尠不杖送ㄟ_時事,長點見識”他擔任所有編輯和發行工作。報紙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發行量從1000份增加到3000份,成為最受歡迎的白話文報紙之一。這份報紙從1904年到1905年共出刊23期,每期有40頁,大約15000字。自第16版以后,該報又增加了16個話題,包括軍事、中國哲學、衛生學、天文學等。這些增加的話題幾乎都是他自己所寫,他使用三愛這個筆名,至少發表了50篇文章。后來由于受到政治壓力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6月8日,陳獨秀在《每周評論》發表《研究室與監獄》,提出入監獄和入研究室,是青年人生最高尚最優美的生活。6月11日,陳獨秀在城南新世界游藝場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被捕。9月16日保釋出。創立中國共產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陳獨秀和李大釗等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新青年雜志開始宣傳社會主義。1920年8月,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8月22日,俞秀松、羅亦農等人在陳獨秀家中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創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陳獨秀被缺席選為中央局書記。陳后被選為黨的第二屆、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四屆、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都路召開“二大”。大會規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大會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與共產國際的關系1922年,共產國際指示中共與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陳獨秀和幾乎所有中共領袖最初都表示反對。他也日益對莫斯科的意志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指揮感到不滿。但是到了同年8月20日,陳獨秀主持西湖會議,終于勉強表示服從馬林傳達的共產國際指示,同意加入國民黨,并前往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四大。與共產國際的關系1927年3月21日,當北伐軍占領龍華時,中共在上海發動工人武裝暴動。,陳獨秀發表《告世界工人階級書》和《告中國工人階級書》。4月4日,陳獨秀與剛從國外回來的汪精衛發表《汪、陳聯合宣言》,并隨汪去武漢。4月12日,工人糾察隊和蔣介石直接沖突,發生四一二政變,國共分裂。7月12日,鮑羅廷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重新改組中共中央。陳獨秀被停職,于是給臨時中央發了一封辭職信。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事變,共產國際和中共在中國的勢力中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8月7日,新來的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在漢口主持八七會議,禁止陳獨秀參加,在會議上公開批判陳獨秀對國民黨妥協退讓,犯有嚴重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陳獨秀認為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是吸收了中國當時最優秀青年的總匯。與中共分道揚鑣1929年11月16日,陳獨秀因在中東路等問題上發表不同意見,被開除黨籍。后發表《告全黨同志書》公開信。陳獨秀是少數經過30年代還幸存下來的中共領袖之一,但對自己所創建的政黨已經不再能產生任何影響。1933年4月,陳被南京政府“以文字為叛國之宣傳”判處有期徒刑13年。在南京獄中,陳利用國民黨的優待條件,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書籍,潛心研究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孔子道家學說等,完成了不少有價值的學術論著。1936年3月,在《火花》發表了《無產階級與民主主義》,指出“最淺薄的見解,莫如把民主主義看作是資產階級的專利”。稱“民主主義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斯大林不懂得這一點,拋棄了民主主義,代之于官僚主義,乃至于把黨,把各階級蘇維埃,把職工會,把整個無產階級政權,糟蹋的簡直比考茨基所預言的還要丑陋?!蓖砟昕箲鸨l后,陳獨秀于1937年8月提前出獄他曾向中國共產黨表示支持,他曾向中國共產黨表示支持,中共也曾發表文章《陳獨秀先生到何處去》,并曾提出只要陳可以承認當年的錯誤就可以恢復黨籍,但陳拒絕認錯。周恩來曾多次托人勸說陳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