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1頁
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2頁
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3頁
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4頁
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泉州市泉港三川中學2024屆中考歷史猜題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有學者認為,當時“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那里當觀眾,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他們要在生活舞臺上充當演員,他們堅持要對自已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這是體現了哪一思想運動A.啟蒙運動B.自由主義C.馬克思主義D.文藝復興2.美國學者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說:“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個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見的發展、創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項中屬于宋朝“創新和文化繁盛”表現的是①指南針用于航海②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③開創了行省制度④形成了詞創作的繁榮局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3.下圖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示意圖。組成三國協約的國家分別是圖中的A.①③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④4.自開埠以來,上海婦女除了參加廟會、繡花、進香等活動外,開始有入學堂學習、讀新聞報紙、觀看外國馬戲和賽馬、到工廠做工等現象。這表明近代上海A.新式教育發展最快 B.最早開放為通商口岸C.男尊女卑觀念徹底改變 D.社會生活日益文明開化5.“它不僅廢除了君主制,體現了啟蒙思想家們所主張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的思想,而且廣泛地規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諸權利”,根據材料指出這是資產階級的哪部文獻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1787年憲法》 D.《人權宣言》6.下列關聯正確的是A.薩拉托加大捷——美國內戰的轉折點B.《人民憲章》——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愛因斯坦——提出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D.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7.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史實與推論之間的邏輯關系正確的是選項史實推論A明末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B明朝修筑故宮是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結晶C1662年鄭成功收復正式納入清朝版圖D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近代社會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A.AB.BC.CD.D8.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中蘇建立外交關系 B.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C.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D.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9.學習“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諾曼底登陸”“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內容后,王剛同學有些新的認識。其之一就是A.大規模登陸作戰是未來戰爭的主要形式B.國際合作是謀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徑C.德日法西斯投降后世界永無戰爭威脅D.妥協退讓會增長國際邪惡勢力的氣焰10.2018年3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再次修改。1954年憲法頒布后毛澤東曾指出:“我們的這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法。”1954年憲法具有這個特點的主要原因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尚未成功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尚未頒布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尚未完成11.“兩位陛下決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能使他們皈依我國神圣宗教的經驗,便不走通暢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這段《航海日志》應當出自A.哥倫布B.達伽馬C.鄭和D.麥哲倫12.這副“瓦內說書”詩配畫,主要出現在下面哪個城市中?()A.北宋東京 B.唐朝長安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13.同學們在探究“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這一課題時,得出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A.春秋晚期出現了鐵器和牛耕,戰國時期進一步推廣B.北宋時,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C.唐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D.明朝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工場14.15世紀后期,西歐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這一“心病”直接推動了西歐()A.文藝復興的興起 B.新航路的開辟C.科學革命的開展 D.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15.17-18世紀,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相同原因是()A.殖民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B.封建專制統治十分腐朽C.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D.國王與議會的矛盾激化16.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面“商業紅旗”,得到過很多榮譽稱號,是當時著名的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下滑。那個時候的商場,總經理只有1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撥款。1984年,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材料中企業效益下滑和進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是A.政企不分,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 B.依賴上級,企業缺乏主動性C.發展受阻,職工缺乏積極性 D.改革受限,國家不給發展政策17.《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車裂的命運,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舊貴族利益的措施是A.獎勵軍功B.推行縣制C.獎勵生產D.承認土地私有18.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紀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三次大的演變,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B.兩極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C.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D.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列寧領導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充滿了開創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過程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新經濟政策—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成立“蘇聯”B.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成立“蘇聯”—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成立“蘇聯”—新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十月革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成立“蘇聯”20.下面關于爵士樂的表述,哪幾項是正確的A.爵士樂起源于黑人音樂B.即興演奏使爵士樂形成了多種風格C.爵士樂先在歐洲流行,而后傳到美國D.爵士樂是現代音樂的一個代表21.19世紀末,英國世界工場地位開始動搖,美國和德國成為后起之秀。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B.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C.兩大軍事對抗集團的形成 D.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與擴大22.“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們可以殺戮,但不可低頭”后人將之歸結為五四精神。那么你認為五四精神的實質是A.敢于犧牲的獻身精神B.永不言敗的斗爭精神C.誓死力爭的愛國精神D.知難而進的無畏精神23.陳旭麓在評價近代某一文件時說:“它的價值是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種農民的大同模式。”這一文件是指A.《南京條約》 B.《天朝田畝制度》C.《北京條約》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4.以下是19世紀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為單位)統計表。據此可知()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紐約6469619123437倫敦956261847676581東京800﹣10501600莫斯科2503656121000上海300250300600孟買200500773776A.各國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惡劣B.亞洲城市化水平比非洲低C.世界各地城市化發展不均衡D.歐美國家率先完成工業化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請根據下列歷史信息準確填寫相應的中國古代王朝名稱姬發滅紂都鎬京,封賜諸侯四海平筑城鑿墓勞民力,焚書坑儒斷史綱光武中興遷洛邑,傳及獻帝朝代亡神勇玄宗清女媧,繁榮盛世號開元陳橋兵變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848年《______》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917年俄國_____后,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27.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土地會議,頒布_____,實行_____的土地制度。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1928年到1937年,蘇聯連續實施了兩個五年計劃,通過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集體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證高積累、高投資等方式,快速實現了工業化的初期目標,使蘇聯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進入到工業化國家行列。——《高中歷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指出蘇聯實施兩個五年計劃期間的領導人。小歷同學認為,蘇聯工業化建設成就既顯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的優勢,又存在著嚴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嗎?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鞏固農民經濟和提高生產力,以及為了確切地規定農民應負擔的國家義務,……在納稅后剩余的一切糧食、原料和飼料,農民可以全權處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決議(節錄)材料二:1913﹣1925年俄國(蘇俄或蘇聯)糧食產量年份項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產量(億普特)39.7922.1334.5544.24材料三:1933年5月,發布《農業調整法》,強制農民減少耕地面積和牲畜繁殖,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解決農副產品過剩問題;國家對縮減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進行補貼。……所謂“新”指的是(美國)拋棄了自1776年以來所確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競爭的基本原則,實現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和調節。﹣﹣節選自《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史》材料四:在20世紀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不同的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蘇聯、中國為代表的“計劃經濟”模式,都可能使一個國家完成工業化,實現經濟轉型,但這兩種模式走向極端和僵化后,也會造成嚴重弊病。請回答:從材料一可以判斷出,蘇俄當時實行了什么政策?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1913年﹣1921年俄國(蘇聯)糧食產量變化的原因?據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國(蘇俄)糧食產量變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一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美國歷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結合材料三說出其特點?根據所學史實,回答下列問題:①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英、美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產生了什么消極影響?②“計劃經濟”模式對蘇聯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最終,哪一國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計劃經濟”模式?以上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國家的成功改革,從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30.(7分)材料:羅茲.墨菲在《亞洲史》中說:“在許多方面,宋朝在中國都是最令人激動的時代,它統轄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創新的繁盛期。指南針的發明與運用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指南針發明的時間?羅茲.墨菲的說法對嗎?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前后,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史稱“文藝復興”。題干中“人們不再滿足于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堅持要對自己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強調文藝復興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因此題干體現的是文藝復興運動,D正確。A、B、C均和題目不符。所以這題選D。【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對自已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表明要以人為本,這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2、B【解析】依據題干中限制詞:屬于宋朝“創新和文化繁盛”。結合課本所學,北宋時,制成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外海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還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經過五代到兩宋,詞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①②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元朝的疆域遼闊,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實行行省制度。③不正確,ACD三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3、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歐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為爭奪市場、原料、投資場所而瓜分世界,各國相互之間的競爭也醞釀著戰爭;同盟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和三國組成,其核心是德國;協約國是由英國、法國和俄國組成,其核心是英國。因此組成三國協約的國家分別是圖中的①③⑥;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可知,開埠以來,上海婦女除了傳統的娛樂活動外,還有了看戲聽書等其他的娛樂活動,表明了社會習俗的日益文明開化,故D符合題意;材料所表現的是社會習俗,沒有涉及新式教育發展、最早開放為通商口岸、男尊女卑觀念徹底改變,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時頒布的(人權宣言》包括:天賦人權;國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還廣泛規定了人民的自由、平等諸權利。因此,D正確。《權利法案)(1689年)廢除了君主專制,實行君主立憲制;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提出是在18世紀,A項排除。美國獨立戰爭推翻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不是廢除君主制,1787年憲法是美國1787年頒布的憲法,美國沒有君主制,B、C兩項排除。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6、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777年的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A項不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達爾文——提出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C項不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D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7、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不是醫學文獻,A項不正確;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不屬于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結晶,B項不正確;1684年設府,隸屬福建省,正式納入中國版圖,C項不正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得中國近代社會落伍于世界,形成了被動挨打的局面,D項正確,所以答案選D。8、B【解析】

“君子和而不同”“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其實就是“求同存異”。周恩來曾經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處理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并且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中蘇建立外交關系,主要是因為中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上是相同的。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都存在對抗的因素。故答案選B。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加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團結合作,為戰勝軸心國奠定了良好基礎。“諾曼底登陸”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辟,迫使法西斯德國提前無條件投降,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德日法西斯投降”標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全面勝利。因此學習這些內容,獲得的認識是國際合作是謀求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徑。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所以毛澤東曾指出,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法。C項符合題意。AB兩項說法錯誤,D項第一個五年計劃尚未完成與題干意思不符。故選C。11、A【解析】

由題干材料關鍵信息“兩位陛下決定派我前往印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走向西的海路,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實際上哥倫布發現了一個原來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新大陸,故A符合題意。達伽馬是向東航行到達印度,故B不符合題意。鄭和是受明成祖的派遣,到達亞非眾多國家,故C不符合題意。麥哲倫是在哥倫布之后,實現了環球航行,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北宋都城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許多窮苦人在這里賣藝謀生,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等等,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點睛】“瓦內說書”是解題的關鍵,反映了瓦子中有說書。觀察圖片這里有說書的,喝茶的等是人民娛樂的場所。觀察選項據所學可知北宋都城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說書的、唱曲的等,可得答案。13、C【解析】

同學們在探究“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這一課題時,得出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唐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經歷了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北方依然是我國的經濟重心;隋唐時期,江南地區進一步得到開發,并逐漸趕上北方;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和“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都是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4、B【解析】

由“15世紀后期”“西班牙”“黃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的時間是15世紀后期,最先開辟新航路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原因是到海處尋找黃金等各種財富。因此這一“心病”直接推動了西歐新航路的開辟。B符合題意;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工業革命開展于18世紀,世界上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發生于16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故ACD項的時間均與題文中的“15世紀”不符應排除;所以本題應選B。15、C【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17—18世紀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法美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而受到嚴重阻礙,據題意,選項中C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人教版九年級上·步入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16、A【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成立于20世紀50年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面“商業紅旗”,得到過很多榮譽稱號,是當時著名的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下滑。那個時候的商場,總經理只有1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撥款。1984年,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分析可知,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改革前經濟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國家管的太死,沒有經營自主權;1984年7月,商場進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效益和規模都大幅度提升,所以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17、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商鞅變法的內容中,最能觸動大貴族利益的是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商鞅變法獎勵軍功,按戰場立功國家賜給田宅和相應的耕地、住宅和官職,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權,這大大刺激了秦軍將士在戰場去努力殺敵,提高秦國軍隊的戰斗力,實現強兵,使秦軍成為“虎狼之師”,但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最終商鞅被車裂示眾。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8、A【解析】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簽署了《凡爾賽和約》,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召開,簽署了《九國公約》,通過這兩個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45年雅爾塔會議的召開及其三項內容,決定了戰后世界格局,二戰后,美蘇之間的“冷戰”局面形成,因此主宰此后近半個世紀的世界格局是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1991年底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美蘇冷戰結束后,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19、D【解析】

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俄在1921年取消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22年蘇聯成立。因此答案選D。20、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爵士樂起源于非洲黑人音樂,即興演奏使爵士樂形成了多種風格,是現代音樂的一個代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南部發展起來,很快風行美國,并流傳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C爵士樂先在歐洲流行,而后傳到美國說法錯誤。故此題選C。21、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美德兩國的煤炭與鋼鐵產量都有了飛速增長,結合所學可知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生產力的巨大推動作用。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在電力技術的發展方面,美國和德國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逐漸超過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2、C【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五四運動中提出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的愛國口號,面對列強的強權,愛國學生發起的這場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材料體現了圍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誓死力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故選C。23、B【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文件是《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國想通過這個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但是《天朝田畝制度》主張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和平均社會財富,是不可能實現的,實際上也沒實行,選項B符合題意;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破壞,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選項A不符合題意;1856年到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選項C不符合題意;《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4、D【解析】

據“19世紀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為單位)統計表”及所學知識可知,從表格中的數據看,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在國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體現了歐美國家率先完成工業化的影響。D符合題意;各國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惡劣說法絕對,A不符合題意;表格并不能體現出亞洲城市化水平比非洲低,B不符合題意;表格中代表的國家并不能代表世界各地,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19世紀中期,歐美國家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推動了歐美國家工業的發展,大量人口涌進城市,促進了歐美城市的發展。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西周

(2)秦朝

(3)東漢

(4)唐朝

(5)北宋【解析】

(1)根據題干“姬發滅紂都鎬京,封賜諸侯四海平”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武王姬發滅掉商紂王,建立西周,實行分封制。

(2)根據題干“筑城鑿墓”“焚書坑儒”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的朝代是秦朝。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征發大量民工修建長城和秦始皇陵墓;秦朝實行文化專制,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3)根據題干中的“光武中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注意減輕農民負擔,任用清廉官吏,使國家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的“光武中興”的局面。

(4)根據“神勇玄宗”“盛世號開元”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與唐朝有關。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開元盛世”。

(5)根據“陳橋兵變陳橋兵變代柴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有關。960年,北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26、共產黨宣言十月革命【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表了《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27、《中國土地法大綱》耕者有其田【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947年,中國共產黨制定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它徹底廢除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到1948年秋,解放區有1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斯大林。(2)同意。理由: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可以使蘇聯在短期內,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工業化,顯示出其優勢;但這種發展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以行政手段發展經濟,否定市場和商品經濟,因此又存在嚴重的弊端。【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列寧逝世后,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努力奮斗。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后,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后,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超過法、英德,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可以使蘇聯在短期內,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工業化,顯示出其優勢;但這種發展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失調,以行政手段發展經濟,否定市場和商品經濟,因此又存在嚴重的弊端。所以小歷說法正確,同意其觀點。29、(1)新經濟政策。(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3)糧食產量增長;實行了新經濟政策。(4)羅斯福新政;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5)①消極影響:爆發了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②影響: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偏重重工業發展,農業和輕工業落后);中國。(6)改革是一個國家或社會前進和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才能使國家更加強大,否則就會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解析】

(1)根據材料“為了鞏固農民經濟和提高生產力,以及為了確切地規定農民應負擔的國家義務,……在納稅后剩余的一切糧食、原料和飼料,農民可以全權處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俄當時實行了新經濟政策。1921年,蘇俄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廢除余糧收集制。(2)根據材料“1913﹣1925年俄國(蘇俄或蘇聯)糧食產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3年﹣1921年俄國(蘇聯)糧食產量變化的原因是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反動敵人企圖把它扼殺在搖籃中,蘇俄爆發了內戰,為了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打敗敵人,蘇俄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規定實行余糧收集制,國家對糧食壟斷,禁止貿易、保存和私藏糧食,這項政策是一種為贏得戰爭而采取的非常經濟措施,對于打敗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反撲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不利于社會生產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