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崗子中學導學方案年月年級科目初一歷史課題第6課動亂的春秋時期編號006主備人李永春修訂人班級姓名學習目標掌握春秋時期經濟開展的表現。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實。識記諸侯爭霸的人物,理解春秋諸侯爭霸對社會開展的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學習重點學習難點1、春秋時期的齊、晉爭霸2、春秋爭霸戰爭和戰國兼并戰爭的不同特點及其歷史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方案課堂同步導案一、課前預習1.關于春秋爭霸戰爭,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B】A.爭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爭霸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威信C.爭霸的實質是為了獲取周天子過去的政治經濟特權D.爭霸的結果是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但也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2.春秋時期,商業活動十分活潑,其中很多城市開設了商品交換市場,除此之外,還表現在【B】A.玉器雕刻工藝已經到達很高的水平B金屬貨幣越來越廣泛地流通C.海外貿易興盛D.集市上出現了紙幣

3.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其中用管仲為相,積極進行改革,并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勢力,成為第一個霸主的是【A】

A齊桓公

B.晉文公C.越王勾踐

D.楚莊王4.春秋時期的時代特征不包括【A】

A經濟衰退

B.王室衰微C.諸侯爭霸

D.民族交融

5.“退避三舍〞這一典故來自于【A】A.城濮大戰B.桂陵之戰C.馬陵之戰D.長平之戰6.立志雪恥,臥薪嘗膽的著名歷史人物是【B】A.伍子胥B.勾踐C.孫武D.夫差二、合作探究展示【知識點1】春秋時期的經濟開展1.農業開展。(1)原因,出現了鐵制農具和牛耕,一些諸侯國興修灌溉農田的水利工程。

提示A.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B.牛耕的出現是我國農業開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意義;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也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

2.手工業開展

(1)背景:農業的開展。

(2)概況,規模擴大,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青銅業、冶鐵業、紡織業,煮鹽業以及津州制作等都有所開展。

3,商業

(1)背景:隨著產品的增加,商業活動十分活潑。

(2)表現:很多城市出現了商品交換市場,金屬貨幣被更多地使用。

【知識點2】王室衰微1.背景(1)春秋時期的社會處于動亂狀態,西周的各種制度在春秋時期逐漸遭到破壞。

(2)一些諸侯國在地方設置縣、郡,委派官員管理,職位也不再世襲,從而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現(1)周平王東遷后,周王室的統治勢力大減,直接管轄的地區僅在洛國一帶。周王雖在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已無力控制諸侯。

〔2)諸侯國勢力崛起,不再聽從王命,各自為政。也不再定到向天子納貢,教使周王室在財政上陷人困境。甚至要依賴諸侯國的經濟支持。

3.影響: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知識點3】諸侯爭霸1.背景(1)由于政治、經濟開展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間展開劇烈的爭斗。

(2)一些強大的請侯為取得優勢,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征戰,爭奪霸主的地位。提示:春秋時期的戰爭性質是諸侯爭霸,諸候爭霸的實質是奴隸主的掠奪戰爭。它是大國為爭存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權而發動的。

2.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等先后稱霸中原,號令諸侯。到春秋末期,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也先后北上爭霸。

提醒;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

3.影響:諸侯國越來越少,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與此同時,早期華夏族在同周邊的戎、狄、蠻夷等民族長期交往和斗爭中,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

提示:春秋時期的霸業政治,是在以變求強的爭霸過程中實現的。各大國為謀求霸權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強,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三、課堂檢測1.戰國時期發生的著名戰役有【B】①城濮之戰②桂陵之戰③馬陵之戰④長平之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對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評價,正確的選項是【D】

①爭霸戰爭導致產生了更多的諸侯國②有利于國家走向統一③爭霸過程中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④爭霸進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統治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史書記載:周平王去世時,喪葬費籌集不出來。繼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魯國,乞求魯國出些財物好辦喪事。此事說明東周初年【A】

A.周天子經濟上依附于強大諸侯B.周天子已不能對各諸侯國發號施令C.諸侯成為霸主,開始左右周天子

D.諸侯國對周天子已不存在納貢的義務

4.“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九合諸侯,壓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這里的“他〞是【B】A.周武王

B.齊桓公C.晉文公

D.楚莊王四、拓展延伸(直擊中考)1.以下生產工具創造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C】①磨制石器

②打制石器③鐵制工具④青銅工具A.經濟的開展B.戰爭的需要C.運輸的需求D.社會的安定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以下圖為春秋戰車復原圖。戰車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趨于精盛,當時大的諸侯國往往號稱擁有萬乘戰車。隨著作戰地城的擴大,戰車受地形的限制,到戰國時開始衰落,并逐漸被靈活的步兵騎兵所取代。戰車的興衰直接反映了當時【B】A.經濟的開展B.戰爭的需要C.運輸的需求D.社會的安定3.關于春秋的爭霸戰爭,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D】

①爭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漸衰微

②目的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威信

③爭霸的實質是要獲取周天子過去的政治、經濟特權④爭霸戰爭具有兩面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子日:“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材料二子

日:“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

材料三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因素,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開展水利交通等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說它們的出現,是一場農業生產工具和動力的革命。它們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了。請答復:

(1)兩那么材料寫的哪個諸侯國?這個諸侯國稱霸的背景是什么?答:齊國;春秋時期,一些強大的諸侯國

為了擁有對其他諸侯國的領導權,相互征戰,競“霸主〞。

(2)根據材料二,管伸是怎樣相桓公的?答:改革內政;開展生產;訓練軍隊。(3)孔子對“管仲相桓公〞持怎樣的態度?說說孔子為何持這一態度。答:持肯定態度;因為管仲改革使齊桓公做了老侯的霸主,尤其是“尊王攘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