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_第1頁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_第2頁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_第3頁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_第4頁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3.010

D09

備案號:AQ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行業標準

AQ2031—2011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

建設規范

Regulationsfortheconstructionofmonitoringandsupervisionsysteminmetaland

nonmetalundergroundmine

(送審稿)

2011-7-12發布2011-9-1實施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AQ2031—2011

I

AQ2031—2011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監測監控系統的安裝、維護和管理要求。

本標準不適用于與煤共生、伴生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訂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6423-200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

GB50198-199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395-200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AQ2013.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風技術規范通風系統

AQ2013.3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風技術規范通風系統檢測

EJ378-1989鈾礦山空氣中氡及氡子體測定方法

3術語和定義

3.1

監測監控系統monitoringandsupervisionsystem

由主機、傳輸接口、傳輸線纜、分站、傳感器等設備及管理軟件組成的系統,具有信息采集、傳輸、

存儲、處理、顯示、打印和聲光報警功能,用于監測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以及風速、

風壓、溫度、煙霧、通風機開停狀態、地壓等。

3.2

主機host

用于接收監測信號,并具有校正、報警判別、數據統計、磁盤存儲、顯示、聲光報警、人機對話、

輸出控制、控制打印輸出等功能的計算機裝置。

3.3

1

AQ2031—2011

分站substation

監測監控系統中用于接收來自傳感器的信號,并按預先約定的復用方式遠距離傳送給傳輸接口,同

時接收來自傳輸接口多路復用信號的裝置。

3.4

傳感器transducer

將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信號輸出的裝置。

3.5

有毒有害氣體傳感器deleteriousharmfulgastransducer

連續監測地下礦山環境氣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裝置。

3.6

開停傳感器onoffstatustransducer

連續監測地下礦山中機電設備“開”或“?!惫ぷ鳡顟B的裝置。

3.7

監測監控設備minemonitoringequipment

礦山井下用于監測監控的傳感器、分站及線纜等的總稱。

3.8

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portabledeleteriousgasalarmdetector

具備氣體濃度顯示及超限報警功效的便攜式儀器。

4建設原則

4.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應依據GB16423-2006的要求和礦山實際建設完善監測監控系統。

4.2監測監控系統應進行設計,并按設計要求進行建設。鼓勵將監測監控系統與人員定位系統、通信

聯絡系統進行總體設計、建設。

4.3監測監控系統應能實現以下管理功能:

——實時顯示各個監測點的監測數據,并可以圖表等形式顯示歷史監測數據;

——設置預警參數,并能實現聲光預警;

——視頻監控應支持按攝像機編號、時間、事件等信息對監控圖像進行備份、查詢和回放。

4.4監測監控中心設備應有可靠的防雷和接地保護裝置。

4.5主機應安裝在地面,并雙機備份,且應在礦山生產調度室設置顯示終端。

2

AQ2031—2011

4.6井下分站應安裝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且圍巖穩固、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

巷道或硐室中,安裝時應墊支架或吊掛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0.3m。

4.7應配備分站、傳感器等監測監控設備備件,備用數量應能滿足日常監測監控需要。

4.8主機和分站的備用電源應能保證連續工作2h以上。

4.9傳感器的數據或狀態應傳輸到主機。

4.10電纜和光纜敷設應符合GB16423-2006中6.5.2的相關規定。

4.11監測監控系統應具有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4.12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完畢和大修后,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測試、調校,經驗收合格后方

能使用。

5有毒有害氣體監(檢)測

5.1地下礦山應配置足夠的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應能測量一氧化碳、氧氣、

二氧化氮濃度,并具有報警參數設置和聲光報警功能。

5.2人員進入獨頭掘進工作面和通風不良的采場之前,應開動局部通風設備通風,確??諝赓|量滿足

作業要求;人員進入采掘工作面時,應攜帶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從進風側進入,一旦報警應立即撤離。

5.3鼓勵有條件的礦山企業采用傳感器對炮煙中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進行在線監測,一氧化碳或二

氧化氮傳感器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每個生產中段和分段的進、回風巷靠近采場位置應設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感器;

——壓入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距離回風出口5~10m回風流中設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

感器;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風的獨頭掘進巷道,應在風筒出風口后10~15m處設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傳

感器;

——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15m處應設置一氧化碳和煙霧傳感器;

——傳感器應垂直懸掛,距巷壁應不小于0.2m。一氧化碳傳感器和煙霧傳感器距頂板應不大于

0.3m,二氧化氮傳感器距底板應不高于1.6m。

5.4一氧化碳報警濃度不應高于24ppm,二氧化氮報警濃度不應高于2.5ppm。

5.5開采高含硫礦床的地下礦山,還應在每個生產中段和分段的進、回風巷靠近采場位置設置硫化氫

和二氧化硫傳感器。

5.6開采有自然發火危險礦床的地下礦山,還應定期采用便攜式溫度檢測儀進行檢測。

5.7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距底板應不高于1.6m,溫度和煙霧傳感器距頂板應不大于

0.3m。

3

AQ2031—2011

5.8硫化氫報警濃度不應高于6.6ppm,二氧化硫報警濃度不應高于5.3ppm。

5.9開采含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地下礦山,應監測井下空氣中氡(釷射氣)及其子體濃度,氡及

其子體的監測應符合EJ378-1989的規定。

6通風系統監測

6.1井下總回風巷、各個生產中段和分段的回風巷應設置風速傳感器。

6.2主要通風機應設置風壓傳感器,傳感器的設置應符合AQ2013.3中主要通風機風壓的測點布置要

求。

6.3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準確計算風量的地點。

6.4風速傳感器報警值應根據AQ2013.1確定。

6.5主要通風機、輔助通風機、局部通風機應安裝開停傳感器。

7視頻監控

7.1提升人員的井口信號房、提升機房,以及井口、馬頭門(調車場)等人員進出場所,應設視頻監

控。

7.2緊急避險設施及井下爆破器材庫、油庫、中央變電所等主要硐室,應設視頻監控。安裝在井下爆

破器材庫和油庫的視頻設備應具備防爆功能。

7.3井口提升機房應設有視頻監控顯示終端,用于顯示井口信號房、井口、馬頭門(調車場)等場所

的視頻監控圖像。

7.4視頻監控的功能與性能設計、設備選型與設置、傳輸方式、供電等應符合GB50395-2007的規定。

7.5視頻監控圖像質量的性能指標應符合GB50198-1994的規定。

8地壓監測

8.1對于在需要保護的建筑物、構筑物、鐵路、水體下面開采的地下礦山,應進行地壓或變形監測,

并應對地表沉降進行監測。

8.2存在大面積采空區、工程地質復雜、有嚴重地壓活動的地下礦山,應進行地壓監測。

8.3變形監測的等級和精度要求應滿足GB50026-2007有關要求。

9維護與管理

9.1應制定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及監測監控人員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值班制度等規章

制度。

4

AQ2031—2011

9.2應指定人員負責監測監控系統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工作。

9.3監測監控設備應定期進行調校,傳感器經過調校檢測誤差仍超過規定值時,應立即更換。

9.4系統發出報警信息時,監測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應按規定程序及時處置,處置結果應記錄備案。

9.5應建立以下臺賬及報表:

——監測監控設備臺賬;

——監測監控設備故障登記表;

——監測監控檢修記錄表;

——監測監控巡檢記錄表;

——傳感器調校記錄表;

——報警記錄月報表。

9.6報警記錄月報表應包括打印日期和時間、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