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高安市2024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學習歷史要求我們思考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以獲得合理的歷史解釋。下列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A.A B.B C.C D.D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提供了有力的指導。下列事件與其關系密切的有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②法國大革命③俄國十月革命④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三角貿易”是人類歷史上悲慘恥辱的一頁,對“三角貿易”理解正確的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了非洲長期的落后給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最先進行“三角貿易”的是英國A.(1)(2)(3)(4)B.(1)(2)(3)C.(1)(2)(4)D.(2)(3)(4)4.政治漫畫將過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藝術形式進入了人類記憶的空間。該漫畫(下圖)反映的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 D.北伐戰爭5.18世紀60年代,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成了工業革命的起點。由此,英國工業革命最先進行技術革命的部門是A.農業B.交通運輸業C.棉紡織業D.面粉加工業6.“這場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專制制度的革命,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誰是國家主權的代表——國王還是議會?”請問“這場革命”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7.“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這一觀點主張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該派別學習的國家是A.法國B.美國C.俄國D.英國8.如圖是小史在學習中列舉的史實,由此推測其學習主題是A.唐朝的邊疆治理B.宋朝的文人政治C.元朝政府的統治D.明朝的君主專制9.早期發明的蒸汽機用于抽干礦井中的積水,很不完善。1785年將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的發明家是A.達爾文 B.瓦特 C.愛因斯坦 D.哈格里夫斯10.下列史實與結論在邏輯關系上錯誤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我國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C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D“兩彈一星”的成功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A.AB.BC.CD.D11.旅游拍照發發朋友圈,逛街付款掃掃二維碼。這種便捷的交流方式得益于A.航天技術的進步B.生物技術的突破C.網絡技術的發展D.新材料技術的應用12.民國元年至民國六年,雖經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并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國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B.辛亥革命的影響C.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的強大D.新文化運動興起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如秦朝和隋朝,漢朝和唐朝。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關于這四個朝代的問題:(1)秦朝和隋朝都結束了之前長期分裂局面而完成了大一統。為鞏固統一局面,都制定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請你分別列舉其影響深遠的制度一例。(2)秦朝和隋朝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它們滅亡的教訓都對后世王朝產生了積極影響,促使漢唐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為漢唐保持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請你分別列舉漢朝和唐朝初期的統治者吸取前朝教訓而采取的統治政策或措施各一例。(3)漢朝和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兩個傳世久遠的國家,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請你列舉兩個王朝的盛世局面一例14.列舉19世紀中期,哪些國家為挽救國內危機進行了哪些活動15.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征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廠商征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3月23日,縱過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中方的利益損失。中國和美國都是當今世界上頗具影響力的國家,因此近代以來兩國的發展和摩擦一直深受世界關注。結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歷史事件是什么?美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事件是什么?。20世紀中期,英法為主兇,美國為幫兇的侵華戰爭是什么?建國初期,成功打退美國侵略勢力,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其中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愛國英雄是誰?美國爆發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是什么?成為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轉折的事件是什么?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你認為中國應該如何與美國交往?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南昌起義爆發,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日本制造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民族抗戰開始;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標志著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C項符合題意;一戰爆發,中國民族工業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由此分析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2、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實踐了這一思想的是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成立和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1871年,巴黎工人發動起義,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同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的成果。所以③④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3、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6世紀到19世紀持續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給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奴隸販子大發橫財,為歐洲積聚了巨額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對“三角貿易”理解正確的是(1)(2)(3)三項,B項符合題意;最先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英國人后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故(4)項不符合題意,需排除含(4)的ACD三項。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需熟悉“三角貿易”對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影響。本題可用排除法,最先進行“三角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不是英國,需排除含(4)的ACD三項,可由此確定正確答案。4、C【解析】

漫畫中的三個拳頭和文字指的是工人、學生和商人參與斗爭,漫畫中的三個人物指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這些信息都和五四運動有關。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5、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的工業革命,最先開始于棉紡織業。其中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信息不符,故選C。6、A【解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是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全新的政體實施,法律由議會制定,把王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因此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D【解析】

據所學知,以“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出自康有為《請定立憲開國會折》,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要求,維新派領導了戊戌變法,試圖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所以題干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維新派學習的國家是英國。D符合題意,法國、美國、俄國實行的均不是君主立憲制,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8、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忽必烈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它的創立,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以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元朝進一步加強對的管理,在(琉球)設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區設置機構進行管理,使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統治范圍之內。仔細觀察小史在學習中列舉的史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學習主題是元朝政府的統治,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9、B【解析】

為了改變工廠布局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英國機械師瓦特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改進了蒸汽機。1785年以后,瓦特改進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隨后應用于許多生產部門,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B正確;ACD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10、C【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而1979年中國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史實與結論在邏輯關系上錯誤的是C,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史實與結論在邏輯關系上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1、C【解析】依據課本所學,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它以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為核心,主要發明有計算機和網絡,把人們帶入了“信息時代”,微信的流行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網絡技術發展的表現。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但是與微信無關,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1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沒有改變,近代中國的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故A、C兩項說法錯誤:新文化運動在時間上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因此袁世凱稱帝張助復辟都不得人心,很快都以失敗告終,故B符合題意;AC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或皇帝制度或郡縣制(任意一個即可)隋朝:科舉制或三省六部制(任意一個即可)(2)漢朝吸取秦朝教訓采取的措施:休養生息政策、或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或輕徭薄賦、或提倡勤儉治國、或重視“以德化民”,廢除嚴刑峻法等符合題意和漢初史實的任意一點措施即可,答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不能得分。唐朝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采取的措施:唐太宗虛心納諫或知人善任或減省刑罰或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等任意一點符合題意和史實的即可。(3)漢朝的盛世局面:文景之治、漢武帝大一統、光武中興。任舉一例即可唐朝的盛世局面: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任舉一例即可【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50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二者都實現了全國統一;秦朝創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和郡縣制,隋朝確立了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等。(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農業生產發展。文帝和景帝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廢除嚴刑峻法等。唐朝前期,唐太宗從隋末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因此他吸取隋亡教訓,實行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的政策,同時注意任用賢才,虛心納諫。減省刑罰、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等因此,貞觀年間,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同時政治比較清明,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朝文景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社會比較安定,國家的糧倉豐滿,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漢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漢出現了大一統局面,東漢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史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唐朝貞觀年間,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經濟出現繁榮景象,同時政治比較清明,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任用姚崇等為相,勵精圖治,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發展,出現盛世局面“開元盛世”局面。14、俄國:1861年改革(農奴制改革);美國:美國內戰(美國南北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洋務運動【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制度嚴重束縛工農業生產和資本主義關系的發展,農奴起義此起彼伏,同時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暴露了農奴制度的腐朽。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護沙皇專制統治,1861年3月3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一系列改革法令和廢除農奴制的特別宣言。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爆發了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日本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進行了明治維新。中國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15、(1)開國大典;獨立戰爭(2)第二次鴉片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黃繼光(3)南北戰爭;《解放黑人奴隸宣言》(4)開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