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S幼兒園幼兒親自然教育的現狀及問題和完善對策研究目錄TOC\o"1-2"\h\u5431緒論 緒論1.1問題的提出所謂親自然,就是多與自然進行接觸和互動;大自然里含有很多的知識可以供兒童去挖掘與探索,同時,孩子們的天性就是好奇并且愿意接觸大自然中各種事物。陳鶴琴教授是幼兒教育的創始人,在他的校園中經常會發現老師領著學生們一起去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1-2]。國內外學者所做的大量的研究早已表明,與大自然接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幼兒教育中理應包含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一項內容。西方國家對兒童親近自然的教育一直都比較重視,他們從小就教育兒童要愛護自然環境以及要和大自然做朋友。但是,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教育還沒能全面開展起來。為了能夠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首要的就應該在幼兒教育里重視自然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在幼兒教育中不僅要教學生們基本的認知能力,還要帶領兒童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讓他們近距離的靠近大自然的生物,在接觸過程中教會他們要愛護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進而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3]。1.2研究的意義兒童的天性就是對身邊的事物懷著無比的好奇心。一般情況下,幼小兒童的注意力都很不集中,他們總是會被身邊的小事打斷自己的思路,然而,正是因為如此兒童的想象力特別豐富。教室會禁錮幼兒放飛的思想,與之相反的是大自然能夠給兒童廣闊的空間去想象、去玩耍。大自然中的一個小螞蟻在孩子們的眼里可能都是值得研究的對象,通過觀察螞蟻移動的路線可以找到螞蟻的家,這一過程是課本上無法用文字進行描述的,孩子們與大自然接觸后獲得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另外,孩子們由于對大自然感興趣,不用督促就會自覺的去思考,進而養成思考的習慣,注意力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4-6]。因此,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有利于幼兒在大自然中釋放天性、孕育靈性。幼兒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大自然中有花香、有草坪、有鳥叫、有蟲兒飛,如此多的資源可以帶給兒童全方位的接觸,兒童可以同一時間聞到花香、聽到鳥叫、看到蝴蝶擺動翅膀在飛舞,兒童在大自然所能感覺到的意境是課堂上無法比擬的,就算孩子們躺在草地上什么都不做僅僅是閉上眼睛聽聽風兒的聲音也是特別美好的時期。然而,現如今幼兒教育幾乎都是被課本上的文字知識所代替。文字成為了教師可以傳授的唯一內容,兒童只是靠著聽講被動的接收知識,這種方式很顯然禁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枯燥的課本內容只會葬送孩子們可貴的想象力[7]。幼兒時期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并沒有發育完全,而且他們的注意力相對來說很難集中,幼小的兒童通常都是靠著視覺、聽覺、觸覺感受周圍的事物[8]。傳統的課堂上的幼兒教學很難滿足兒童的觸覺要求。因此,孩子們更應當在大自然中獲得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們的視覺、聽覺、觸覺都能夠發揮作用,而且能夠在過程中進行思考。幼兒還可以在大自然中積累經驗。著名的科學家威歌絲福斯在回憶錄中提到,令他印象深刻的記憶不是發現了激素,而是他在幼兒時期曾經仔細的觀察過蝴蝶是如何出生的,盡管是回想的事,還是會讓威歌絲福斯感到無比的興奮,從觀察毛毛蟲吐絲到最后破殼成為蝴蝶,那一刻實在太神奇了!很顯然威歌絲福斯在幼兒時期的發現根本談不上是發明創造,與后來的偉大成就更是無法相提并論,然而在這位科學家的心中,幼兒時期觀察蝴蝶的出生對他的影響最為深刻[9-11]。科學家們豐富的想象力常常來自于幼兒時期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從大自然中感悟知識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尤為重要[12]。兒童天性好奇,對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抱有興趣,尤其是在觀察大自然中的種種事物時,常常帶著巨大的好奇心。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或觀察小草在風中搖曳、或撫摸小兔子矯健的身軀、或聚精會神的用泥巴建造樓房,或看著小螞蟻艱難的將食物搬進自己的洞穴里,對于這具有強大生命力與神奇力量的新鮮事物,兒童都會抱有強大的興趣,而且會產生非一般的聯想。兒童的思維總是具有強大的想象力和豐富性,任何的事物,所有的過程都會對兒童的創造力產生影響[13]。1.3研究的內容本文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為具體的研究對象,通過對家長和教師進行調查了解到目前該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現狀,并針對其現狀進行分析,對如何更有效的開展親近自然的活動給予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1.4研究的方法文獻參考是第一步,通過借助文獻能了解問題的歷史和現狀,有助于對課題全貌形成一定的了解。調查法: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以及訪談法。通過對家長的調查問卷的回收進行數據的分析與對比,以及對教師的訪談調查,了解到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大致情況,以及她們對親自然活動開展的看法。2文獻綜述2.1相關概念界定親自然:與大自然進行接觸和互動。本文主要是指親近自然,與自然親和之意。親自然教育就是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幼兒實踐活動,游戲活動,家園合力教育等方式,培養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建立起人與自然親和的關系,產生良好的行為的教育活動。2.2國內研究現狀陳鶴琴教授是幼兒教育的創始人,在他的校園中經常會發現老師領著學生們一起去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王莉等人也認為,經常親近大自然對學生性格的塑造具有顯著的作用,大自然中蘊含神奇的力量時刻吸引著幼兒去探索、去發掘。孫彥霞認為在對孩子們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挑選合適的教學環境也十分重要。兒童所具有的天性使得他們更喜歡接近天然的泥土或者觀看小河里的魚蝦。孩子們在天然的、未經過修飾的環境中會更加的自由自在,相反的現代化的公園反而會拘束孩子們的想象力[14]。而金水文也提出了如何適時地將活動引向深入,將大自然與教育相結合。2.3國外研究現狀西方國家的幼兒教育中明確要求所有的幼兒園都要讓學生們盡可能的接觸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他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擁有最廣闊的空間與時間,學生們在大自然中能夠放松心情,情緒會變得平靜,注意力也會更加的集中。兒童在與大自然中的事物進行親密接觸時會漸漸的喜歡上大自然中的一切,保護自然的意識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植入學生們的思想中。作為西方學者,UllaGrob-Mengues認為在西方國家對兒童親近自然的教育也應該重視,因此他們從小就教育兒童要愛護自然環境以及要和大自然做朋友[3]。在幼兒教育中不僅要教學生們基本的認知能力,還要帶領兒童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讓他們近距離的靠近大自然的生物,在接觸過程中教會他們要愛護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進而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國外有學者曾經做過對比實驗。對照組是來自于傳統教育中的學生,他們沒有近距離的接觸過大自然。實驗組是老師定期帶領學生們去大自然中進行觀察、交流。一個學期后,實驗結果發現相較于傳統教育中的學生,接受親近大自然教育的學生們思維更加的開闊,頭腦更加的靈活,在遇到困難時會很快的轉換思路解決問題[15-16]。由此可以看出,親近大自然可以讓兒童盡可能的解放天性、發揮想象力,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3幼兒親自然的現狀目前,國內關于幼兒親近自然教育方面研究較多,探討的論點主要集中在自然教育理念、重要性等各個方面;而對幼兒親近自然教育的現狀,特別是以幼兒園為研究范圍的論文較少。本文的創新點就是借助問卷調查的方法,以幼兒園為范圍,探討幼兒親近自然的現狀,并針對其現狀進行分析,對如何更有效的開展親近自然的活動給予了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本文主要在論文要求及論文框架和基礎上,根據設計問卷的要求,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幼兒的父母為調查對象,針對其年齡特點以及幼兒數量,對于大、中班家長各發放28份調查問卷,小班家長發放20份調查問卷對幼兒親自然的現狀方面進行了調查。我們一共發放了76份調查問卷,收回了76份,回收率為100%;由于本人是一對一的填寫問卷,因此有效率為100%。3.1被調查幼兒的性別特點本文通過對回收的76份對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家長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得知,76位參與本次調查的人員中,有41人的孩子為男孩,所占比例為53.9%;有35人的孩子為女孩,所占比例為46.1%。具體見表1所示。表1調查幼兒人員性別特點分布被調查幼兒性別男性女性人數4135比例(%)53.946.13.2幼兒平均每天的課外戶外活動時間本文通過對回收的76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得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的幼兒在課外活動時間方面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中在3小時以內的人員數最多,為54人,占比為76.1%。3-6小時人員數為20人,占比為28.2%;6小時以上的人數為2人,占比為2.8%。具體見表2所示。說明目前絕大多數幼兒除了在上幼兒園以外,每天進行課外活動的時間非常的少,基本上是在家中進行玩耍。表2幼兒平均每天的課外戶外活動時間情況每天的課外戶外活動時間人數比例(%)0-3小時5476.13-6小時2028.26-9小時22.949-12小時003.3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的態度分析本文通過對回收的76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得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幼兒的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具有很好的態度。其中抱有同意態度的人員數最多,為46人,占比為60.53%。十分同意的人員數為18人,占比23.68%。一般的人員數為12人,占比為15.79%;不同意的人員數為0人,占比為0%;十分不同意的人數為0人,占比為0%;具體見表3所示。本文分析家長對幼兒親近自然方面還是十分贊成的,原因是認為自然有助于自己幼兒的成長。個別家長對讓自己的孩子進行戶外游玩方面抱有一般態度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對孩子過分溺愛,害怕在戶外遇到不可控危險。表3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的態度情況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的態度人數比例(%)十分同意1823.68同意4660.53一般1215.79不同意00十分不同意00另外,本文通過對回收的76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得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幼兒的家長基本上都希望讓孩子和自然進行互動,具體見表4所示。表4家長是否希望孩子與自然互動情況您希望更多地讓孩子和自然互動嗎人數比例(%)希望7598.68不希望00無所謂11.32其次,本文對限制幼兒不能和自然進行互動的原因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5所示。在眾多原因當中由于工作原因而導致不能和幼兒互動的最多,說明城市環境限制以及目前緊張的工作節奏是導致幼兒不能和自然進行良好互動的主要原因。表5幼兒不能和自然進行互動的原因分析選項小計比例(%)住在城市里,環境條件限制2634.21太臟、不安全、不衛生911.84工作太忙,沒時間3546.05其他3039.47對于讓孩子和自然親近與互動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也進行了調查,具體結果見表6所示。結果顯示,基本上所有家長都同意讓孩子和自然親近與互動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表6讓孩子和自然親近與互動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選項人數比例(%)完全同意5876.32基本同意1722.37基本不同意11.32完全不同意00不確定003.4家長對幼兒園親自然活動開展的滿意度分析本文通過對回收的76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得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幼兒的家長對幼兒園親自然活動開展的滿意度較好(選擇滿意以上人員數目超過50%,即為滿意)。其中抱有滿意態度的人員數最多,為43人,占比為56.58%。完全滿意人員數為30人,占比為39.47%;說明絕多數家長對現在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情況基本滿意。另外,不滿意的人員數為3人,占比為3.95%;具體見表7所示。本文分析幼兒園在開展幼兒親近自然活動方面不能得到家長滿意的原因可能是幼兒園教師沒有關注到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同時在選擇場地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借助有效的工具開展活動。表7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的態度情況家長對幼兒園親自然活動開展的滿意度人數比例(%)完全滿意3039.47滿意4356.58不滿意33.953.5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情況本文通過訪談的形式,調查幼兒園里的教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情況。本文評判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方面,若在每學期6次以上,則開展較好,否則則次數較少。原因是每月至少1-2次,這樣才能使幼兒感受到自然的樂趣。訪談結果揭示:每學期小班學生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為2次;分別是在春季和秋季;中班學生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為4次;分別是在春季、秋季以及冬季。大班學生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為5次;分別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具體見表8所示。本文分析的原因是由于小班學生的年紀非常的小,幼兒園老師及管理人員對他們的安全比較擔憂,所以相對于大、中班幼兒來說開展次數較少。另外,選擇在春季的原因是春季容易選擇活動場地;秋季的原因是天氣比較涼爽,不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危害。但是從總體上看,幼兒園對幼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方面存在不足,開展次數過少,不利于培養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了解情感或者知識的培養和教育。表8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次數情況年級每學期次數季節選擇小班2春、秋中班4春、秋、冬大班5春、夏、秋、冬3.6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場地情況本文通過訪談的形式,調查幼兒園里的教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幼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場地情況。結果揭示:在所有以往開展親近自然的活動中,在園內開展的最多,小、中、大分別為2、3、3次,具體見表9所示。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幼兒園由于基本上多處于居民區,距離比較好的自然環境的地方較遠,不利于開展,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另外,在組織上,缺乏一定的設施以及車輛。綜上,說明本文調查的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親近自然教育時,不能合理的利用和開發具體的場地設施;不利于親近自然教育的開展。表9幼兒園開展親近自然活動的場地情況年級每學期次數場地選擇幼兒園內次數小班21中班43大班53綜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結果說明家長對幼兒的親近自然教育是十分支持的。但是幼兒園在親近自然培養方面不是十分樂觀,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文為了使幼兒園更好的開展幼兒親近自然活動,本文下文將給予相關的對策和建議。4幼兒園親自然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策略4.1關注幼兒對大自然喜愛之情幼兒園在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教學課程時,最關鍵的是要留給孩子們自由活動或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能夠自主的與大自然進行接觸。只有當孩子們擁有自由活動的空間時,他們才會放下包袱、釋放天性,進而盡情的去尋找感興趣的事情,使想象力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當幼小的兒童在大自然中能夠找到讓他們為之興奮的角落,他們就會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因此,老師在帶領學生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時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兒童接近大自然,鼓勵兒童自主感受大自然的樂趣。學校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主要就是為了能夠讓兒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處,而不是單純的接收教師講解的知識[17]。從廣義上來看,大自然本身就蘊含著大量的科學知識,讓兒童自主的去探索知識比被動的接收知識效果來的更加好,其原因是由于兒童在大自然中自主的獲取知識能夠鍛煉兒童的創造力,讓兒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水的知識時,可以帶領孩子們去大自然中玩水,劃船,做游戲。讓兒童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著水的狀態,之后教師可以引導性的提出幾個問題供孩子們進行思考與討論,以擴展孩子們的思維[18]。4.2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親自然場地在對孩子們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挑選合適的教學環境也十分重要。陳鶴琴教授認為,學生們經常親近大自然對學生性格的塑造有顯著的作用。為了能夠讓兒童全面的了解大自然,挑選的場地應當有足夠大的空間以及足夠多的物種。相較于現代化的公園,效外大草地更適合孩子們玩耍。兒童所具有的天性使得他們更喜歡接近天然的泥土或者觀看小河里的魚蝦。孩子們在天然的、未經過修飾的環境中會更加的自由自在,相反的現代化的公園反而會拘束孩子們的想象力[14]。筆者在訪談調查中發現,教室門前有一大片人造的花園,由于還沒有完全建設完畢,靠近墻邊的角落里面還剩余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這些地方生長著許許多多的雜草,課間休息的時候孩子們并沒有在建好的花壇周圍玩耍,反而有很多人圍著墻角仔細的觀察著角落里的動植物,有些兒童觀看著小草隨著風兒擺動著身軀,有些兒童趴在地上觀察著小螞蟻如何將事物搬進自己的洞里,有些兒童在盡情的玩著泥巴。很顯然,人工建造的花壇固然很美,但是很難靠近孩子們的內心。孩子們愿意走入的是最原始的大自然生活中去,不僅可以觀看大自然中的生物,還能用手去直接觸摸,與大自然進行最親密的互動,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總而言之,老師應當盡可能的將孩子們帶到空間大、物種多、不受約束的大自然中去,讓幼兒在大自然中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不僅使他們自身感受到愉悅,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4.3有效運用工具增加親自然活動的深度為了能夠使親近大自然的活動開展的更加順利和有效,向孩子們提供一些有效的工具同樣很重要。一個合適的工具能夠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比如,孩子們可以利用一個小鏟子觀看泥土里面的動植物;孩子們還可以利用放大鏡近距離的觀看螞蟻行動的路線。當然,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能沒有邏輯的向孩子們發放所有的工具,這樣會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應當有目的性的向孩子們發放工具,另外,越是簡單的工具越能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為了能夠讓孩子們懂得要互相協作,在工具發放數目上也要注意,最合適的發放方法是將所有的小朋友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中發放一個工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調動學生們相互之間合作和互動,培養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教育還應當鼓勵孩子們開動大腦進而創造性的使用這些工具,例如,小鏟子除了可以挖土,還可以舀水,還可以在土地上當作畫筆來畫畫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進行思考,可以開闊孩子們的思維,不僅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還讓他們的大腦得到了發展,為日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4.4適時有效地引導將活動引向深入教師在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首要的目標是培養孩子們養成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因此,孩子們在參與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中時,除了要提供足夠大的空間讓孩子們能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更重要的是還要引導孩子們善于觀察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在玩耍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懂得詢問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的引導對于孩子們成長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首先,教師要放下身段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幼小的兒童最善于的事情就是模仿,當孩子們對教師放下心中的芥蒂時,會不自覺的模仿起教師的行為。另外,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觀察到有趣的現象時,也會邀請老師一同前往進行觀察,這時教師對這些現象的解讀會吸引到孩子們的注意力,而教師講解的內容也會牢牢的記在孩子們的心中。其次,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時的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供孩子們進行思考。孩子們在玩耍的過程中注意力非常集中,當教師提出相關的問題時,他們會積極的去思考,并且會勇于回答出問題的答案,而這些答案通常都非常有想象力。例如,教師在看到孩子們撿草地上的石頭時,可以向孩子們提出“我們來比賽吧,看看誰撿到的石頭多。”當孩子們發現用手僅僅只能撿到一點點石子時就會想辦法用其他物體來盛,如大葉子可以盛很多石頭。孩子們在撿石頭的過程中還會發現小的石頭裝的更多。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讓孩子們學習了如何數數,而且培養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開闊了孩子們的思維[19]。4.5重視幼兒同伴間的相互影響和家長的參與有研究表明,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遠遠大于教師或家長帶給孩子們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時要有意識的將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分在一起,不僅要讓孩子們懂得自主去玩耍、去觀察,還要讓孩子們懂得與其他同伴間的相互合作。孩子們之間的相互協作會讓親近大自然的活動變得更加有意義。一個兒童的某個發現,會引發同組兒童共同交流與思考。幼小兒童之間的談話與交流,也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另外,孩子們在參與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時,家長也可以參與進來。家長了解親近大自然活動的重要性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慢慢的懂得讓兒童接觸大自然中的事物,而不僅僅以成績的高低作為衡量兒童能力大小的唯一標準。家長的積極參與也有利于活動順利的開展下去,有家長的陪伴,孩子們會更有安全感。而且家長在實際參與活動時還能給教師提供一些改進的意見,以使得親近大自然的活動辦的更好。總的來說,兒童的天性就是對周邊的事物感到好奇。通過開展親近大自然的活動能夠讓孩子們解放天性、自由自在的去玩耍、去探究。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能夠積極的思考,這種學習方法使得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而是主動跟隨教師的引導探索知識,這樣的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塑造以及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都起著關鍵的作用。5結論伴隨著市場經濟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的提高,幼兒園中的教室變得越發的高檔,大量的電子產品如電腦、手機涌入了教室中,然而孩子們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遠。大自然里含有很多的知識可以供兒童去挖掘與探索,同時,孩子們的天性就是好奇并且愿意接觸大自然中各種事物,與大自然接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為研究對象,借助一定的方法探討幼兒親近自然以及培養現狀,并對其成因進行分析,力圖對當前幼兒親自然培養現狀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主要研究結論如下:第一,幼兒親自然情感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例如:幫助幼兒在大自然中釋放天性及孕育靈性、促使幼兒在大自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提升幼兒在大自然中積累的經驗。第二,在幼兒親近自然現狀方面,南湖外語藝術幼兒園里幼兒的家長對幼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戶外游玩具有良好的態度,但是對幼兒園親自然活動開展的滿意度非常低;幼兒園在親近自然培養方面十分不樂觀。第三,本文對當前幼兒親自然培養現狀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主要有:一、關注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二、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親自然場地、有效運用工具增加親自然活動的深度、適時有效地引導將活動引向深入、重視幼兒同伴間的相互影響和家長的參與。參考文獻[1]王莉,陳知君.3~6歲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培養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4,6(1):12-13.[2]王莉.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的價值與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1(7):52-53.[3]UllaGrob-Mengues.文化與幼兒教育的歐洲視角:走向自然[J].學前教育研究,2014,(8):69-70.[4]殷滔.培養幼兒“親自然”情感和行為的策略研究生活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5,4(3):31-33.[5]王莉,陳知君.3~6歲幼兒家庭親自然培養現狀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3,8(11):102-103.[6]焦榮華.兒童與大自然的關系對兒童教育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2,6(11):112-114.[7]皮軍功.自然教育:農村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J].學前教育研究,2012,11(4):41-42.[8]劉華娟.論農村幼兒自然教育的教育理念[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48):96-97.[9]梅佳瑩.自然教育天性回歸——開展“自然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8(09):86-87.[10]袁德琳.自然教育對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影響[J].新課程(上).2016,9(12):74-76.[11]諸葛陽,付戈.學齡前兒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間展示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2(08):32-35.[12]趙欣.讓孩子在自然教育中享受學習[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5(07):23-25.[13]施曉玲.讓幼兒親近自然體驗“野趣”[J].成功(教育),2010(08):72-73.[14]孫彥霞.走向自然——幼兒教育的新視角[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7):65-66.[15]皮軍功.自然教育:農村幼兒教育的基本理念[J].學前教育研究,2012,7(13):165-166.[16]梁正月.新時期農村幼兒園建設與管理的思考[J].好家長,2016,6(52):11-13.[17]梅燕芳.淺談“回歸自然”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及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6(04):32-33.[18]姜越.自然中聆聽,快樂中成長——對幼兒教育校外活動的組織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87-88.[19]金水文,余美芳.擁抱自然體驗生命——整合幼兒園戶外環境資源開展幼兒生命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2-24附錄1對家長的問卷調查表親愛的爸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天津市建筑材料買賣合同
- 2025年無固定期限合同具體內容詳解
- 2025媒體廣告發布合同范本
- 非術科護理制度實施規范
- 幼兒園醫學衛生
- 腎盂腫瘤護理要點
- 幼兒園一日流程活動管理
- 捷諾達強強聯合-卓越降糖
- 骨干教師專業成長收獲
- 醫學生課程學習要點解析
- 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動脈瘤影像表現
- 2024年安徽六安市葉集區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20人歷年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密封條范文模板(A4打印版)
- 西方文明史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學會寬容快樂生活》主題班會課件
- 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過程風險和機遇評估分析表
- 《大學生創業基礎系列課程》課件-第14-1課-創業團隊管理-2學時
- DNA鑒定技術在刑事偵查中的運用
- 老年期譫妄患者的護理
- 便利店安全防范培訓
- 【課件】第15課+權力與理性-17、18世紀西方美術+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