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驗證牛頓運動定律
01020304備選訓練
課堂互動
試驗熱點突破熱點一教材原型試驗
試驗熱點突破熱點二試驗拓展創新
1/27課堂互動M打點計時器可重復點擊播放!紙帶m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試驗裝置示意圖2/27課堂互動,
3/27課堂互動,
4/27課堂互動,
5/27課堂互動注意事項1.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2.平衡摩擦力:不懸掛小盤,但小車連著紙帶3.不重復:不重復平衡摩擦力。4.試驗條件:M?m。小盤和砝碼總重力才可視為小車受到拉力。5.一先一后一按住:先接通電源,后放小車,且在小車抵達滑輪前按住小車。6.作圖:作圖時兩軸標度百分比要適當,各量須采取國際單位。誤差分析1.因試驗原理不完善引發誤差:本試驗用小盤和砝碼總重力mg代替小車拉力,而實際上小車所受拉力要小于小盤和砝碼總重力。2.摩擦力平衡不準確、質量測量不準確、計數點間距測量不準確、紙帶和細繩不嚴格與木板平行都會引發誤差。6/27題組剖析熱點一教材原型試驗例1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現提供如圖1所表示試驗裝置:(1)以下試驗操作正確是()A.將木板不帶滑輪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砝碼及砝碼盤牽引下恰好做勻速運動B.調整滑輪高度,使細線與木板平行C.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D.試驗中小車加速度越大越好BC7/27(2)在試驗中得到一條如圖2所表示紙帶,已知相鄰計數點間時間間隔為T=0.1s,且間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分別為3.09cm、3.43cm、3.77cm、4.10cm、4.44cm、4.77cm,則小車加速度a=________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題組剖析(3)有一組同學保持小車及車中砝碼質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與所受外力F關系,他們在軌道水平及傾斜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3所表示。圖線________是在軌道傾斜情況下得到(填“①”或“②”);小車及車中砝碼總質量m=________kg。0.34①0.58/27題組剖析9/27題組剖析變式訓練1(·淮南模擬)某試驗小組利用如圖4甲所表示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關系”試驗。(1)在試驗中必須平衡摩擦力,以________平衡摩擦力,當小車________運動時,摩擦力恰好被平衡。(2)為了減小誤差,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試驗必須經過改變鉤碼個數來改變小車所受合外力,獲取多組數據。若小車質量為400g,試驗中每次所用鉤碼總質量范圍應選________組會比較合理。(填選項前字母)A.10~40gB.200~400gC.1000~2000g傾斜木板勻速直線A10/27題組剖析(3)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使用是________(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頻率為50Hz,圖乙中給出是試驗中獲取紙帶一部分:1、2、3、4、5是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未標出,每兩個計數點間時間間隔是________s,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加速度a=________m/s2。(結果保留2位小數)(4)改變鉤碼個數重復試驗,得到加速度a與合外力F關系如圖丙所表示,分析線段OA,可得出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傾斜木板勻速直線(2)A(3)交流0.11.07(4)在質量不變條件下,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交流0.11.07在質量不變條件下,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11/27課堂互動熱點二試驗拓展創新1.試驗器材改進圖5(2)利用光電門測速度(如圖6)(3)利用位移傳感器測位移(如圖7)(1)氣墊導軌(不用平衡摩擦力)長木板(如圖5)圖6圖712/27課堂互動3.試驗拓展延伸以“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為背景測量物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
2.數據測量改進13/27課堂互動例2在用DIS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外力關系時,某試驗小組先用如圖8a所表示試驗裝置,重物經過滑輪用細線拉小車,在小車和重物之間接一個不計質量微型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發射器)隨小車一起沿水平軌道運動,位移傳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一端,試驗中力傳感器拉力為F,保持小車[包含位移傳感器(發射器)]質量不變,改變重物重力重復試驗若干次,得到加速度與外力關系如圖b所表示。(1)小車與軌道間滑動摩擦力Ff=________N。(2)從圖象中分析,小車[包含位移傳感器(發射器)]質量為________kg。(3)該試驗小組為得到a與F成正比關系,應將斜面傾角θ調整到tanθ=________。0.670.670.114/27題組剖析15/27題組剖析A與B
16/27題組剖析光電門A、B之間距離x.
17/27題組剖析18/27備選訓練v2=2axA19/27備選訓練(3)以下哪些辦法能夠減小本試驗誤差________。A.試驗中必須確保m2?m1B.試驗前要平衡摩擦力C.細線在桌面上部分應與長木板平行D.圖中A、B之間距離x盡可能小些BC
20/27備選訓練21/27備選訓練2.(·清遠二模)在用DIS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外力關系時,某試驗小組先用如圖11a所表示試驗裝置。重物經過滑輪用細線拉小車,位移傳感器(發射器)隨小車一起沿傾斜軌道運動,位移傳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一端。試驗時將重物重力作為拉力F,改變重物重力重復試驗四次,列表統計四組數據:a/(m·s-2)2.012.984.025.01F/N1.002.003.004.0022/27備選訓練(1)在圖c所表示坐標紙上作出小車加速度a隨拉力F改變圖線。(2)從所得圖線分析該試驗小組在操作過程中不妥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試驗時,在小車和重物之間接一不計質量微型力傳感器來測量拉力F,試驗裝置如圖b所表示,從理論上分析,該試驗圖線斜率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軌道傾角過大變大23/27備選訓練24/27備選訓練3.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12所表示試驗裝置,小車總質量用M表示(乙圖中M包含小車與傳感器,丙圖中M包含小車和與小車固連滑輪),鉤碼總質量用m表示。(1)為便于測量合外力大小,并得到小車總質量一定時,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結論,以下說法正確是()A.三組試驗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B.三組試驗都需要平衡摩擦力C.三組試驗中只有甲需要滿足所掛鉤碼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總質量M條件D.三組試驗都需要滿足所掛鉤碼總質量m遠小于小車總質量M條件BC25/27備選訓練(2)圖丁是用圖甲裝置中打點計時器所打紙帶一部分,O、A、B、C、D和E為紙帶上六個計數點,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則OD間距離為________cm。圖戊是依據試驗數據繪出s-t2圖線(s為各計數點至同一起點距離),則加速度大小a=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