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事跡簡介_第1頁
好人事跡簡介_第2頁
好人事跡簡介_第3頁
好人事跡簡介_第4頁
好人事跡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好人事跡簡介一、敬業奉獻類1、愛崗敬業的人民好稅官——查李,男,1975年生,原固鎮縣國稅局稽查局局長,現任蚌埠市國稅稽查局副局長,2009年榮登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查李同志十幾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默默奉獻,忠實地履行著一個普通稅官的義務。2006、2007年連續兩年創稽查查補稅收收入歷史最高。稽查工作在全市考核中獲得滿分的優異成績,多項工作在省市級媒體上刊登報道。2006年被省國稅局授予全省稽查能手榮譽稱號。二、誠實守信類2、為戰友守墓30年的老兵——歐興田,男,1925年生,任橋鎮清涼村人,新四軍抗戰老戰士,2010年被評為誠實守信類“中國好人”,獲得“中國網事·感動2011”十大網絡人物、感動中國2012候選人物。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在蘇皖邊區開辟出一條交通要道,作為新四軍的一名偵察員,歐興田耳聞目睹了2400多名新四軍戰士為保護這條要道而流血犧牲。為兌現當年一句“誰活著,誰就要為犧牲的戰友守墓”的承諾,一守就是30年,為籌建、維護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歐興田的守望故事,通過互聯網等媒體廣為傳播,全國數百家有影響力的各大媒體和報刊競相報道和轉載其感人事跡。3、拾金不昧苦等失主的城市美容師——陳邦宜,男,1949年生,縣環衛工人,2015年2月評為“蚌埠好人”稱號,2015年4月份榮登“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2015年2月25日下午16時許,陳邦宜在清掃道路時撿到一個錢包,包內裝有大量現金及銀行卡,想到失主丟失錢包后肯定十分著急,他便在寒風中苦等2個多小時,直到天黑,但一直沒有見到失主出現。最后,他將錢包交送到環衛局辦公室。事后有人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陳邦宜說“人家的東西,錢再多,我也不能要”。他待人熱情誠懇,在平凡的環衛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常說,環衛工作雖然苦,但一身汗水卻換來一片清潔,這是最有意義的事情。4、當好道班“領頭雁”甘做公路鋪路石---王明英,女,1965年生,固鎮公路分局石湖中心道班班長,2011年被評為誠實守信類“中國好人”。在省道S304線、S329線公路上,在綠色環繞的石湖中心道班,有一位被職工和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大姐的,她就是固鎮公路分局石湖中心道班班長王明英。在這里,她被譽為盛開在石湖的一朵“公路之花”。在任期間,處處發揮班長的帶頭作用,吃苦耐勞。帶領著職工每天早出晚歸,清挖水溝、清掃路面,補坑槽、整修路肩、調整歪斜安全設施、噴油罩面、水毀搶險,她總是身先士卒。在王明英和職工們的努力下,石湖道班轄區內段路況明顯改善,石湖道班實現了“人好、路好、道班好”的目標。不僅如此,王明英還幫助附近的村名解決困難,用打草機義務替鄉鎮公路和街道打草,幫助村名做農活,連續五六年資助困難村民孩子上學。她所在的石湖道班榮獲固鎮縣第五、六、七屆文明單位光榮稱號,固鎮縣巾幗文明崗光榮稱號。弱多病,長年臥病在床。照顧兩個行動不便的親人的責任全都落在封金士肩上。他為此提前退休,盡全力照顧他們。為了方便照料老人,封金士家中最大的一間屋擺了三張床,十多年他堅持睡在母親大哥的腳邊,夜里隨時起身服侍。每天他總是凌晨五點以前就起床,倒痰盂、整理衛生、做早飯、伺候母親大哥穿衣起床、刷牙洗臉……十多年來,兩位老人多是通過坐便輪椅或需人抱到衛生間大小便,難免臟、臭,但封金士都能及時清理干凈。13、背著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王璐,女,1995年生,劉集鎮人馬王村人,現在安徽農業大學上學,2011年,被評為孝老愛親類“中國好人”。王璐從小生活在一個多災多難的家庭,上有80多歲的曾祖父和60多歲的祖父。奶奶有精神病,母親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無法行走,父親工傷喪失勞動能力。小王璐從8歲開始,一邊照顧家庭,一邊認真學習。她知道,她的父親無法照顧幾位病人。當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固鎮二中時,王璐做了一個異于尋常的決定,帶著母親去上學。開學后王璐就帶著母親在二中旁邊租了一間小房子。在照顧好母親的同時,王璐發奮讀書、刻苦學習,每次考試都名列班級前三名,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2012年,考入大學的她,又帶著母親來到省城合肥繼續求學。14、馬強,25歲,2015年7月被評為“安徽好人”。馬強是奶奶劉振英收養的孩子。2005年奶奶病逝后,留下患有重度精神病的兒子、身體不好的女兒和一個精神不正常的外孫,年僅16歲的馬強為了報答奶奶的養育之恩,毅然決然地選擇輟學,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照顧全家人的責任。馬強每天都要為養父穿衣、喂飯、擦洗,養父病重時便會怒目相睜,對馬強拳打腳踢,但是馬強對養父依然悉心照顧。姑姑馬懷琴和丈夫離婚后,帶著兒子無處可去,馬強又主動承擔起照顧姑姑和哥哥的責任。五、助人為樂類15、“一位單身母親的33年鄉村教育之愛”——秦翠英,女,任橋鎮中心幼兒園清涼分園教師,2014年當選全國優秀教師,2014年8月被評為“安徽好人”。秦翠英老師在偏僻的清涼小學任教三十多年,愛人1995年患病去世,自己也患有類風濕、頸椎病、胃糜爛、膽囊腫大等多種疾病,但她照顧老人、撫育子女,從不抱怨,也從沒有缺學生的一節課。她關愛學生,學生生病了親自背到醫院治療,為后進學生不厭其煩的輔導,經常把留守兒童帶回家洗澡、洗衣、補習功課,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農忙季節,家長很忙,接送不及時,她就一直陪孩子到很晚。16、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將光明留給人間——徐園,男,(1985—2014年),劉集鎮溝拐村人,生前為固鎮籍現役軍人,被評為“安徽好人”。徐園是在武警某部服役的三級士官,2014年3月6日被診斷為胃癌晚期。6月13日,在生命垂危之際,他提出了無償捐獻眼角膜的遺愿。6月16日凌晨,他走完了人生旅程。他的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現光明。徐園的事跡感動了千家萬戶。徐園也成為安徽省現役軍人首例三級士官角膜捐獻者。17、楊蕾蕾,女,33歲,二中教師,2016年1月被評為“中國好人”。2015年4月23日下午,楊蕾蕾的兒子單劭弄在清怡水岸小區騎自行車玩耍時撿到一包東西,隨即交給媽媽。楊蕾蕾打開一看,里面裝了金項鏈等價值數萬元的金首飾等物品。楊蕾蕾和兒子守在原地等了40多分鐘,終于等到失主。經過核對確認,楊蕾蕾將首飾包交還失主并婉言謝絕了失主拿出的200酬勞。作為教師,楊蕾蕾經常教育學生要做誠實守信的人,現在,她又用實際行動給孩子、給學生、給他人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