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_第1頁
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_第2頁
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_第3頁
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_第4頁
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2021初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關于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的文章由我細心為您整理,盼望這篇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工作范文可以幫到大家。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白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下面給大家共享一些關于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5篇,供大家參考。

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1)

友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是農歷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那么它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由于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后來演化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行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其次點,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酷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了避開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由于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概、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漸漸演化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情紐帶的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由于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外形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由于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日的國旗下講話,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也盼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著尊敬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今年的端午節,你準備好了嗎?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感謝大家!

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2)

敬重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龍團結進取的精神》。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宏大歷史的象征,是崛起的宏大中國人們勤勞、英勇、不屈不撓、大膽制造、誠信和諧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加者和見證物。當年黃帝發動統一戰斗,龍是出了大力的,涿鹿之戰中,黃帝用雄渾的龍吟威懾敵方,并有一條生有雙翅的應龍,為黃帝的事業沖鋒陷陣。

神話里的大禹是從父親腹中蹦出來的一條虬龍了。他盡力溝洫,導川夷岳,三過家門而不入,堪稱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典范。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行少的活動漸漸演化為:吃粽子,賽龍舟,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為了寄予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漸漸進展成為龍舟競賽。

中國又是舞龍運動的發源地,舞龍運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土生土長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顯示出中華民族的風格和特點。

同學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我們要弘揚我們的名族精神,將這種團結進取的精神永久發揚光大。我的演講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3)

友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2021年的端午節慢慢的接近了。甚至在走過四周的街道的時候,我都已經感受到大家對端午的期盼。粽子、龍舟、屈原像,各式各樣帶著端午節日氣氛的裝飾慢慢消失在了我們的身邊。走在路上,感受著端午的氛圍,聞著濃濃的粽香,我的心也不僅開頭急躁起來。我多想早一點到端午,早點去享受美味的粽子啊!

但是話說會來,每當到了端午節,大家都會共同想起這位古人,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宏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傳奇,端午的各種習俗,都是來自于當時人們對于屈原的紀念。如今,傳承下來,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當我們過著端午,賽著龍舟的時候,能否感受到這傳承了千年的節日的魅力呢?一位詩人,卻能在他死后收到大家的仰慕,并能將這份傳統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仰慕這位人物,他又是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貢獻啊!

中國千年來的歷史,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沉淀著很多的偉人事跡,但屈原愛國的這份熱忱,卻經受千年也不衰減的傳承到了今日!我們作為__中學的學校生,在這個端午佳節里,不能僅僅只是享受美食和假期,也應當多多學習一下,屈原的愛國情懷。

此外,端午也是驅邪避災的節日,在我們的習俗中還有插艾喝雄黃酒的習俗,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患病了這樣嚴峻的危害,也盼望在這次的端午中,我們能徹底的驅除災禍,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歡樂的度過。

各位同學們,端午將至,但我也明白,我們最為期盼的,其實還是在端午節小長假。究竟這可是放松我們平日中學習壓力的大好機會呢!但是,在此我還是要提示大家一句,現在夏日炎炎,不少同學都想去河邊或池塘游泳沖涼,但這對于我們學校生來說是肯定不允許的!夏日盡管酷熱,但這也是溺水大事多發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水性好就能平安,危急往往就潛藏在我們的大意中!假如大家肯定要游泳,那必需要去正規的游泳池,而且必需有大人的伴隨!

同學們,假日難得,我們的生命更是只有一次,請各位肯定要開快樂心的放假,平平安安的歸來,莫讓端午成為親人們哀痛的節日。

最終,祝福老師和同學們端午歡樂,讓我們一起平安歡樂的度過這個端午節吧!

我的演講結束,感謝大家!

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4)

各位師生:

大家好!

今年的6月_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劇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美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特別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盼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盼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損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進展成為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宏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創造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日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宏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勝利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圣潔,強大的精神力氣,為后人頌揚,激勵感染了很多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宏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絢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間如何變遷,他永久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久牢記在人們的心中!

2021學校生端午節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名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分散的過程,從這些傳統節日中我們依稀可以觀察古代人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今日是x月x日。再過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所以我今日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

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悲憤之下,他投汩羅江而去。這一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后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

或許,這古老的傳奇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記得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動了!據《人民日報》報道,遼寧高校民俗討論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說據牢靠消息,亞洲某國預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假如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假如有人告知你,幾年后中國人想要劃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本文來自文秘之音,你肯定會說:“開什么國際玩笑!”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衛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靜靜發起。有人說:“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衛這一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說:“我對端午節始終情有獨鐘,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假如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殊別扭。”后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說給我們提了一個醒: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么珍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衛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寶貴。

同學們,端午之爭讓我們對傳統歷史文化資源有了一種憂患意識,并且引發了一些相應的行動。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久保持新奇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里來?教化。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