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
StandardforIightingdesignofurban
road
CJJ45-2015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6年6月1日
目錄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2
11?_
刖a....................................................................................................................................................3
1總則.............................................................................5
2術語和符號........................................................................6
2.1術語......................................................................6
2.2符號....................................................................10
3照明標準.........................................................................11
3.1道路照明分類..............................................................11
3.2道路照明評價指標..........................................................11
3.3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11
3.4交會區照明標準值..........................................................12
3.5人行及非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13
4光源、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15
4.1光源選擇..................................................................15
4.2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15
5照明方式和設計要求...............................................................18
5.1照明方式及選擇...........................................................18
5.2道路特殊區段及與道路相關場所照明設計要求................................19
5.3道路兩側設置非功能性照明時的設計要求....................................25
6照明供電和控制...................................................................27
6.1照明供電..................................................................27
6.2照明控制...................................................................28
7節能標準和措施...................................................................29
7.1節能標準..................................................................29
7.2節能措施..................................................................29
附錄A路面亮度系數和簡化亮度系數表...............................................31
本標準用詞說明.....................................................................35
引用標準名錄.......................................................................36
條文說明................................................................................37
1總則............................................................................38
2術語和符號.......................................................................39
3照明標準.........................................................................40
3.1道路照明分類..............................................................40
3.2道路照明評價指標..........................................................40
3.3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41
3.4交會區照明標準值..........................................................44
3.5人行及非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44
4光源、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46
4.1光源選擇.................................................................46
4.2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48
5照明方式和設計要求...............................................................50
1
5.1照明方式及選擇............................................................50
5.2道路特殊區段及與道路相關場所照明設計要求................................51
5.3道路兩側設置非功能性照明時的設計要求....................................59
6照明供電和控制...................................................................60
6.1照明供電..................................................................60
6.2照明控制...................................................................63
7節能標準和措施...................................................................65
7.1節能標準..................................................................65
7.2節能措施..................................................................67
附錄A路面亮度系數和簡化亮度系數表...............................................70
自2022年1月1日起廢止的條文.........................................................7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
StandardforIightingdesignofurban
road
CJJ45-2015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6年6月1日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
第946號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行業標準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的公告
現批準《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為行業標準,編號為CJJ45-2015,自2016年6
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7.1.2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城市道路照明設
計標準》CJJ45-2006同時廢止。
本標準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5年11月9日
2
-XX.—A—
刖B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3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
知》(建標[2013]6號)的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
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照明標準;4光源、燈具及其
附屬裝置選擇;5照明方式和設計要求;6照明供電和控制;7節能標準和措施。
本標準修訂的主要技術內容是:增加了部分術語和符號章節;適當調整了次干路和
人行道路照明標準值;調整了部分節能標準和措施;增加了光源和燈具選擇規定;調整
了與道路相關場所照明要求中的部分內容等。
本標準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
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
筑環境和節能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30號,郵編:100013)。
本標準主編單位: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安徽魯班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編單位:
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
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處
深圳市燈光環境管理中心
上海市路燈管理中心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通用電氣照明有限公司
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奧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
山西光宇半導體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天楹之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東莞市鑫詮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3
廣州中龍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宏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
李鐵楠趙建平王鑫杰孫衛平吳春海于景萍秦名勝姚夢明王書曉
李媛湯傳余李牧李旭亮關旭東許敏章道波王乾龐云
呂國峰李江海叢福祥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
李國賓周太明和坤玲王曉華李景色張華王小明陳春光汪猛
賈競一那樹奎
4
1總則
1.0.1為確保城市道路照明給各種車輛的駕駛人員以及行人創造良好的視覺環境,達到
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方便人民生活、滿足治安防范需求和美化城市環境
的目的,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及與道路相關場所的照明設計。
1.0.3道路照明的設計應按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節能環保、維修方便的原
則進行。
1.0.4道路照明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5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交會區conflictareas
道路的出入口、交叉口、人行橫道等區域。在這種區域,機動車之間、機動車和
非機動車或行人之間、車輛與固定物體之間的碰撞有增加的可能。
2.1.2道路建筑限界boundarylineofroadconstruction
道路上凈高線和道路兩側側向凈寬邊線組成的空間界線。
2.1.3常規照明conventionalroadlighting
燈具安裝在高度通常為15m以下的燈桿上,按一定間距有規律地連續設置在道路
的一側、兩側或中間分隔帶上進行照明的一種方式。采用這種照明方式時,燈具
的縱軸垂直于路軸,燈具發出的大部分光射向道路的縱軸方向。
2.1.4高桿照明highmastlighting
一組燈具安裝在高度大于或等于20m的燈桿上進行大面積照明的一種照明方式。
2.1.5半高桿照明semi-highmastlighting
一組燈具安裝在高度為15m?20m的燈桿上進行照明的一種照明方式,可按常規照
明方式或高桿照明方式配置燈具。通常用于道路交會區等場所的照明。
2.1.6護欄照明parapetlighting
燈具安裝在比較低矮(高度一般為1m左右)的欄桿或防撞墻中,用于照明路面或
起導向作用的照明方式。
2.1.7截光型燈具cut-offluminaire
燈具的最大光強方向與燈具向下垂直軸夾角在0°~65°之間,90°角和80°角
方向上的光強最大允許值分別為10cd/10001m和30cd/10001m的燈具,且不管光源
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強最大值不超過lOOOcd。
2.1.8半截光型燈具semi-cut-offluminaire
燈具的最大光強方向與燈具向下垂直軸夾角在0°~75°之間,90°角和80°角
方向上的光強最大允許值分別為50cd/10001m和100cd/10001m的燈具,且不管光
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強最大值不超過lOOOcd。
2.1.9非截光型燈具non-cut-offluminaire
6
燈具的最大光強方向不受限制,90°角方向上的光強最大值不超過lOOOcd的燈具。
2.1.10泛光燈floodlight
光束擴散角(光強為峰值光強的1/10的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大于10°、作泛光
照明用的燈具,通常可轉動并將照射方向指向任意方向。
2.1.11燈具效率luminaireefficiency
在相同的使用條件下,燈具發出的總光通量與燈具內所有光源發出的總光通量之
比,也稱燈具光輸出比。
2.1.12燈具效能luminousefficacyofluminaire
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燈具發出的總光通量與其所輸入的功率之比。單位為流明
每瓦特(lm/W)0
2.1.13維護系數maintenancefactor
照明裝置使用一定時期之后,在規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與該裝置在相
同條件下新安裝時在同一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
2.1.14光源光通量維持率maintenancefactoroflamplumi-nousflux
光源在其壽命期內給定時間點的光通量與初始光通量之比。
2.1.15色品chromaticity
用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標準色度系統所表示的顏色性質,由色品坐標定義的
色刺激性質。
2.1.16色品坐標chromaticitycoordinates
每個三刺激值與其總和之比。在X、Y、Z色度系統中,由三刺激值計算出色品坐
標x、y、Zo
2.1.17色品容差chromaticitytolerance
表征一批光源中各光源與光源額定色品或平均色品的偏離,用顏色匹配標準偏差
(SDCM)表示。
2.1.18燈具的安裝高度luminairemountingheight
燈具的光中心至路面的垂直距離。
2.1.19燈具的安裝間距luminairemountingspacing
沿道路的中心線測得的相鄰兩個燈具之間的距離。
2.1.20懸挑長度overhang
燈具的光中心至鄰近一側緣石的水平距離,即燈具伸出或縮進緣石的水平距離。
7
2.1.21燈臂長度bracketprojection
從燈桿的垂直中心線至燈臂插入燈具那一點之間的水平距離。
2.1.22路面有效寬度effectiveroadwidth
用于道路照明設計的路面理論寬度,它與道路的實際寬度、燈具的懸挑長度和燈
具的布置方式等有關。當燈具采用單側布置方式時,道路有效寬度為實際路寬減
去一個懸挑長度。當燈具采用雙側(包括交錯和相對)布置方式時,道路有效寬
度為實際路寬減去二個懸挑長度。當燈具在雙幅路中間分隔帶上采用中心對稱布
置方式時,道路有效寬度為道路實際寬度。
2.1.23誘導性guidance
沿道路恰當安裝燈桿和燈具,能為駕駛員提供前方道路的走向、線型、坡度等視
覺信息,是道路照明設施的一項評價指標。
2.1.24路面平均亮度averageroadsurfaceluminance
按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有關規定在路面上預先設定的點上測得的或計算得到
的各點亮度的平均值。
2.1.25路面亮度總均勻度overal1uniformityofroadsurfacelu-minance
路面上最小亮度與平均亮度的比值。
2.1.26路面亮度縱向均勻度longitudinaluniformityofroadsurfaceluminance
路面上各車道的中心線上最小亮度與最大亮度的比值的最小值。
2.1.27路面平均照度averageroadsurfaceilluminance
按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有關規定在路面上預先設定的點上測得的或計算得到
的各點照度的平均值。
2.1.28路面照度均勻度uniformityofroadsurfaceilluminance
路面上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的比值。
2.1.29路面維持平均亮度(照度)maintainedaveragelumi-nance(illuminance)
ofroadsurface
即路面平均亮度(照度)維持值。它是在計入光源計劃更換時光通量的衰減以及
燈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即維護系數)后設計計算時所采用的平均亮度
(照度)值。
2.1.30燈具的上射光通比upwardlightratio
燈具安裝就位時,其發出的位于水平方向及以上的光通量占燈具發出的總光通量
8
的百分比。
2.1.31眩光glare
由于視野中的亮度分布或者亮度范圍的不適宜,或存在極端的對比,以致引起不
舒適感覺或降低觀察目標或細部的能力的視覺狀態。
2.1.32失能眩光disabilityglare
降低視覺對象的可見度,但不一定產生不舒適感覺的眩光。
2.1.33閾值增量thresholdincrement
失能眩光的度量。表示為存在眩光源時,為了達到同樣看清物體的目的,在物體
及其背景之間的亮度對比所需要增加的百分比。
2.1.34環境比surroundratio
機動車道路緣石外側帶狀區域內的平均水平照度與路緣石內側等寬度機動車道
上的平均水平照度之比。帶狀區域的寬度取機動車道路半寬度與機動車道路緣石
外側無遮擋帶狀區域寬度二者之間的較小者,但不超過5m。
2.1.35半柱面照度semicylindricali1luminance
光源在給定的空間一點上一個假想的很小的半個圓柱體的曲面上產生的照度。圓
柱體軸線通常是豎直的,半圓柱體的朝向為半圓柱體平背面的內法線方向。其計
算方法為落在半圓柱體曲面上的總光通量除以該曲面面積。
2.1.36照明功率密度lightingpowerdensity
單位路面面積上的照明安裝功率(包括光源功率和燈的電器附件的功耗)。
2.1.37遠動終端remoteterminalunit
由主站監控的子站,按規約完成遠動數據采集、處理、發送、接收以及輸出執行
等功能的設備。
2.1.38浪涌surge
沿線路或電路傳送的電流、電壓或功率的瞬態波,其特征是先快速上升后緩慢下
降。由于雷電等因素形成的電磁感應作用使電網的輸電回路中形成瞬態過電壓,
進而引起對電器設備很大的沖擊電流。
2.1.39平均負載系數averageloadcoefficient
一定時間內,變壓器平均輸出的視在功率與變壓器額定容量之比。
2.1.40最佳經濟運行區optimaleconomicaloperationarea
綜合功率損耗率接近變壓器經濟負載系數時的綜合功率損耗率的負載區間。
9
2.2符號
Eh,av------路面平均照度;
Eh,min------路面最小照度;
Esc,min-------最小半柱面照度;
Ev,min-------最小垂直照度;
H一一燈具安裝高度;
】max------最大光強;
Lav------路面平均亮度;
S一一燈具安裝間距;
SR-------環境比;
TI一一閾值增量;
UE一一路面照度均勻度;
比一一路面亮度縱向均勻度;
U。一一路面亮度總均勻度;
Weff------路面有效寬度;
B.——綜合功率經濟負載系數。
JZ
10
3照明標準
3.1道路照明分類
3.1.1根據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可分為主要供機動車使用的機動車道照明和交
會區照明以及主要供行人使用的人行道照明。
3.1.2機動車道照明應按快速路與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為三級。
3.1.3人行道照明應按交通流量分為四級。
3.2道路照明評價指標
3.2.1機動車道照明應采用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總均勻度和縱向均
勻度或路面照度均勻度、眩光限制、環境比和誘導性為評價指標。
3.2.2交會區照明應采用路面平均照度、路面照度均勻度和眩光限制為評價指標。
3.2.3人行道照明和非機動車道照明應采用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垂直照度、
半柱面照度和眩光限制為評價指標。
3.3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
3.3.1設置連續照明的機動車道的照明標準值應符合表3.3.1的規定。
3.3.2應根據本標準附錄A中的平均亮度系數,計算求得為獲得路面平均亮度而在瀝青
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別需要的平均照度。
3.3.3計算路面的維持平均亮度或維持平均照度時應按本標準第4.2.9條確定維護系數。
表3.3.1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
路面亮度路面照度眩光限制
環境比
道路平均亮度平均照度閾值增量
級別總均勻度縱向均勻度均勻度SR
類型2TI(%)
Lav(cd/m)Eh,av(lx)最小值
U。最小值UL最小值UE最小值
維持值維持值最大初始值
快速路、
I1.50/2.000.40.720/300.4100.5
主干路
II次干路1.00/1.500.40.515/200.4100.5
III支路0.50/0.750.4—8/100.315—
注:
11
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僅適用于瀝青路面。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相應降低約
30%.
2表中各項數值僅適用于干燥路面。
3表中對每一級道路的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給出了兩檔標準值,“/”的左側為低檔值,右側
為高檔值。
4迎賓路、通向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道路、位于市中心和商業中心的道路,執行I級照明。
3.3.4在設計道路照明時,應確保其具有良好的誘導性。
3.3.5應根據交通流量大小和車速高低,以及交通控制系統和道路分隔設施完善程度,
確定同一級道路的照明標準值。當交通流量大或車速高時,可選擇本標準表3.3.1中的
高檔值;對交通控制系統和道路分隔設施完善的道路,宜選擇本標準表3.3.1中的低檔
值。
3.3.6僅供機動車行駛的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行駛的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輔路,其照
明等級應與相鄰的主路相同;僅行駛非機動車的輔路應執行本標準第3.5.2條的標準。
3.4交會區照明標準值
3.4.1交會區的照明標準值應符合表3.4.1的規定。
表3.4.1交會區照明標準值
路面平均照度
交會區類型照度均勻度比眩光限制
Eh,av(lx),維持值
主干路與主干路交會
主干路與次干路交會30/50在駕駛員觀看燈具的
方位角上,燈具在90°
主干路與支路交會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
0.4
次干路與次干路交會光強分別不得超過
20/3010cd/10001m和
次干路與支路交會30cd/10001m
支路與支路交會15/20
注:
1燈具的高度角是在現場安裝使用姿態下度量。
2表中對每一類道路交會區的路面平均照度分別給出了兩檔標準值,“/”的左側為低檔照度
值,右側為高檔照度值。
12
3.4.2當相交會道路為低檔照度值時,相應的交會區應選擇本標準表3.4.1中的低檔照
度值,否則應選擇高檔照度值。
3.5人行及非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
3.5.1主要供行人和非機動車使用的道路的照明標準值應符合表3.5.1-1的規定,眩光
限值應符合表3.5.1-2的規定。
表3.5.1T人行及非機動車道照明標準值
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最小垂直照度最小半柱面照度
級別道路類型Eh,av(lx)Eh,min(1X)Ev,min(lx)Esc,min
維持值維持值維持值維持值
商業步行街;市中心或商業區
行人流量高的道路;機動車與
115353
行人混合使用、與城市機動車
道路連接的居住區出入道路
2流量較高的道路10232
3流量中等的道路7.51.52.51.5
4流量較低的道路511.51
注:最小垂直照度和半柱面照度的計算點或測量點均位于道路中心線上距路面1.5m高度處。最
小垂直照度需計算或測量通過該點垂直于路軸的平面上兩個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表3.5.1-2人行及非機動車道照明眩光限值
最大光強Imax(cd/10001m)
級別
270°280°》90°>95°
150010010<1
2—10020—
3一15030一
4—20050—
注:表中給出的是燈具在安裝就位后與其向下垂直軸形成的指定角度上任何方向上的發光強度。
3.5.2機動車道一側或兩側設置的、與機動車道無實體分隔的非機動車道的照明應執行
機動車道的照明標準;與機動車道有實體分隔的非機動車道的平均照度宜為相鄰機動車
道的照度值的1/2,但不宜小于相鄰的人行道(如有)的照度。
3.5.3機動車道一側或兩側設置的人行道照明,當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混用時,宜采用
人行道路照明標準,并滿足機動車道路照明的環境比要求。當人行道與非機動車道分設
13
時,人行道的平均照度宜為相鄰非機動車道的l/2o同時,人行道照明還應執行本標準
第3.5.1條的規定。當按兩種要求分別確定的標準值不一致時,應選擇高標準值。
14
4光源、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
4.1光源選擇
4.1.1光源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快速路和主干路宜采用高壓鈉燈,也可選擇發光二極管燈或陶瓷金屬鹵化物燈;
2次干路和支路可選擇高壓鈉燈、發光二極管燈或陶瓷金屬鹵化物燈;
3居住區機動車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發光二極管燈或金屬鹵化物燈;
4市中心、商業中心等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的機動車交通道路可采用發光二極管燈
或金屬鹵化物燈;
5商業區步行街、居住區人行道路、機動車交通道路兩側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可采
用發光二極管燈、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或細管徑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
4.1.2道路照明不應采用高壓汞燈和白熾燈。
4.1.3當采用發光二極管(LED)燈光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光源的顯色指數(Ra)不宜小于60;
2光源的相關色溫不宜高于5000K,并宜優先選擇中或低色溫光源;
3選用同類光源的色品容差不應大于7SDCM;
4在現行國家標準《均勻色空間和色差公式》GB/T7921規定的CIE1976均勻色度
標尺圖中,在壽命周期內光源的色品坐標與初始值的偏差不應超過0.012o
4.2燈具及其附屬裝置選擇
4.2.1機動車道照明必須采用功能性燈具,并應根據照明等級、道路形式及道路寬度等
選擇燈具的光度參數。
4.2.2商業步行街、人行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橋以及有必要單獨設燈的機動車交通
道路兩側的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在滿足照明標準值的前提下,宜采用與道路環境協調
的功能性和裝飾性相結合的燈具。當采用裝飾性燈具時,其上射光通比不應大于25隊
其眩光控制值宜滿足本標準的相關要求,且機械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燈具第1
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GB7000.1和《燈具第2-3部分:特殊要求道路與街路照明
燈具》GB7000.203的規定。
15
4.2.3采用高桿照明時,應根據場所的特點,選擇具有合適功率和配光的泛光燈或截光
型燈具。
4.2.4配置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的密閉式道路照明燈具,光源腔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4。
環境污染嚴重、維護困難的道路和場所,光源腔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燈具電氣腔
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3o
4.2.5空氣中酸堿等腐蝕性氣體含量高的地區或場所宜采用耐腐蝕性能好的燈具。
4.2.6通行機動車的大型橋梁等易發生強烈振動的場所,采用的燈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燈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GB7000.1和《燈具第2-3部分:特殊要求道
路與街路照明燈具》GB7000.203所規定的防振要求,并應加設防墜落裝置。
4.2.7高強度氣體放電燈應配用節能型電感鎮流器,功率較小的光源可配用電子鎮流器。
4.2.8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的觸發器和鎮流器與光源的安裝距離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產
品標準要求。
4.2.9道路照明燈具的維護系數可按表4.2.9確定。
表4.2.9道路照明燈具維護系數
燈具防護等級維護系數
2IP650.70
<IP650.65
4.2.10當燈具采用發光二極管光源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燈具的功率因數不應小于0.9;
2燈具效能不應小于表4.2.10的要求;
表4.2.10發光二極管燈具效能限值
色溫Tc(K)Tc^30003000<Tc^40004000<TC^000
燈具效能限值(lm/W)9095100
3在標稱工作狀態下,燈具連續燃點3000小時的光源光通量維持率不應小于96%,
燈具連續燃點6000小時的光源光通量維持率不應小于92%;
4燈具的電源模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燈的控制裝置第14部分:LED模塊用直
流或交流電子控制裝置的特殊要求》GB19510.14的要求,且可現場替換,替換
后防護等級不應降低;
5燈具的無線電騷擾特性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照明和類似設備的無線電騷擾
特性的限制和測量方法》GB17743的要求,諧波電流限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
16
磁兼容限值諧波電流發射限值(設備每相輸入電流W16A)》GB17625.1的要
求,電磁兼容抗擾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照明用設備電磁兼容抗擾度要求》
GB/T18595的要求;
6燈具的防護等級不宜低于IP65;
7燈具電源應通過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
17
5照明方式和設計要求
5.1照明方式及選擇
5.1.1應根據道路和場所的特點及照明要求,選擇常規照明方式、半高桿照明方式或高
桿照明方式進行道路照明設計。
5.1.2任何道路照明設施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內。
5.1.3常規照明燈具的布置可分為單側布置、雙側交錯布置、雙側對稱布置、中心對稱
布置和橫向懸索布置五種基本方式(圖5.1.3)。采用常規照明方式時,應根據道路橫
斷面形式、道路寬度及照明要求進行選擇,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燈具的懸挑長度不宜超過安裝高度的1/4,燈具的仰角不宜超過15°;
2燈具的布置方式、安裝高度和間距可按表5.1.3經計算后確定。
(a)(b)(c)(d)(e)
圖5.1.3常規照明燈具布置的五種基本方式
(a)單側布置;(b)雙側交錯布置;(c)雙側對稱布置;(d)中心對稱布置;(e)橫向懸索布
置
表5.1.3燈具的配光類型、布置方式與燈具的安裝高度、間距的關系
配光類型截光型半截光型非截光型
布置方式安裝高度H(m)間距S(m)安裝高度H(m)間距S(m)安裝高度H(m)間距S(m)
單側布置H》WeffSW3HH21.2WeffSW3.5HH2L4WeffSW4H
雙側交錯布置H20.7WeffSW3HH20.8WeffSW3.511H20.9WeffSW4H
雙側對稱布置H^O.5WeffSW3HH20.6WeffSW3.5H11^0.7WeffSW4H
5.1.4采用高桿照明方式時,燈具及其配置方式,燈桿位置、高度、間距以及最大光強
的瞄準方向等,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可按場地情況選擇平面對稱、徑向對稱和非對稱的燈具配置方式(圖5.1.4)。
布置在寬闊道路及大面積場地周邊的高桿燈宜采用平面對稱配置方式;布置在場
18
地內部或車道布局緊湊的立體交叉的高桿燈宜采用徑向對稱配置方式;布置在多
層大型立體交叉或車道布局分散的立體交叉的高桿燈宜采用非對稱配置方式。對
各種燈具配置方式,燈桿間距和燈桿高度均應根據燈具的光度參數通過計算確定。
2燈桿不宜設置在路邊易于被機動車刮碰的位置或維護時會妨礙交通的地方。
3燈具的最大光強瞄準方向和垂線夾角不宜超過65°。
4在環境景觀區域設置的高桿燈,應在滿足照明功能要求前提下與周邊環境協調。
5.1.5道路照明方式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采用常規照明方式,并應符合本標準第5.1.3條的規定;
2路面寬闊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可采用高桿照明方式,并應符合本標準第5.1.4條的
規定;
3在行道樹遮光嚴重的道路,可選擇橫向懸索布置方式;
4樓群區內難以安裝燈桿的狹窄街道,可選擇橫向懸索布置方式或墻壁安裝方式。
圖5.1.4高桿燈燈具配置方式
(a)平面對稱;(b)徑向對稱;(c)非對稱
5.2道路特殊區段及與道路相關場所照明設計要求
5.2.1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平面交叉路口的照明水平應符合本標準第3.4節的規定,且交叉路口外5m范圍
19
內的平均照度不宜小于交叉路口平均照度的1/2。
2交叉路口可采用與相連道路不同色表的光源、不同外形的燈具、不同的燈具安裝
高度或不同的燈具布置方式。
3十字交叉路口的燈具可根據道路的具體情況和照明要求,分別采用單側布置、交
錯布置或對稱布置等方式,并應根據路面照明需要增加桿上的燈具。大型交叉路
口可另設置附加照明,附加照明可選擇常規照明方式或半高桿照明方式,并應限
制眩光。
4T形交叉路口應在道路盡端設置燈具(圖5.2.1T),并應顯現道路形式和結構。
圖5.2.1-1T形交叉路口燈具設置
5環形交叉路口的照明應顯現環島、交通島和路緣石,當采用常規照明方式時,宜
將燈具設在環形道路的外側(圖5.2.1-2)。通向每條道路的出入口的照明應符
合本標準第3.4節的要求。當環島的直徑較大時,可在環島上設置高桿燈,并應
按車行道亮度高于環島亮度的原則選配燈具和確定燈桿位置。
20
圖5.2.1-2環形交叉路口燈具設置
5.2.2曲線路段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半徑在1000m及以上的曲線路段,其照明可按直線路段處理。
2半徑在1000m以下的曲線路段,燈具應沿曲線外側布置,燈具間距宜為直線路段
燈具間距的50%?70%(圖5.2.2-1)。懸挑的長度也應相應縮短。在反向曲線路
段上,宜固定在一側設置燈具,產生視線障礙時可在曲線外側增設附加燈具(圖
5.2.2-2)o
圖5.2.2-1曲線路段上的圖5.2.2-2反向曲線路段上的
燈具設置燈具設置
3當曲線路段的路面較寬需采取雙側布置燈具時,宜采用對稱布置。
4轉彎處的燈具不得安裝在直線路段燈具的延長線上(圖5.2.2-3)。
21
(a)(b)
圖5.2.2-3轉彎處的燈具設置
(a)不正確;(b)正確
5急轉彎處安裝的燈具應為車輛、路緣石、護欄以及鄰近區域提供充足的照明。
5.2.3在坡道上設置照明時,應使燈具在平行于路軸方向上的配光對稱面垂直于路面。
在凸形豎曲線坡道范圍內,應減小燈具的安裝間距,并應采用截光型燈具。
5.2.4上跨道路與下穿道路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常規照明時應使下穿道路上設置的燈具在下穿道路上產生的亮度(或照度)
和上跨道路兩側的燈具在下穿道路上產生的亮度(或照度)有效地銜接。下穿道
路橋下區段路面的平均亮度(照度)應與其橋外區段路面相同。下穿道路上的燈
具不應在上跨道路上產生眩光。上跨道路路面的平均亮度(或照度)及均勻度應
與相連的道路路面相同。應為上跨道路的支撐結構提供照明。
2大型上跨道路與下穿道路可采用高桿照明,并應符合本標準第5.1.4條的要求。
5.2.5高架道路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上層道路和下層道路的照明應分別與連接道路的照明等級一致,并應符合本標準
第3.3.1條的要求;
2上層道路和下層道路宜采用常規照明方式,并應為道路的隔離設施和防撞墻提供
照明;
3下層道路的橋下區域路面照明不應低于橋外區域路面的照明水平。并應為上層道
路的支撐結構提供照明;
4上下橋匝道的照明水平不宜低于橋上道路;
5有多條機動車道的高架道路不宜采用護欄照明作為功能性照明。
22
5.2.6立體交叉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誘導性
2應提供無干擾眩光的環境照明;
3交叉口、出入口、并線區等交會區域的照明應符合本標準第3.4節的規定;曲線
路段、坡道等交通復雜路段的照明應加強;
4小型立交可采用常規照明,大型立交可選擇常規照明或高桿照明,當采用高桿照
明時,應符合本標準第5.L4條的要求;
5不宜采用護欄照明方式作為道路寬闊的立交的功能性照明;
6立交上道路的照明應與相連道路的照明相同;
7立交匝道的照明等級不宜低于相連的橋上道路,并應為隔離設施和防撞墻提供照
明。
5.2.7城市橋梁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中小型橋梁上道路的照明應與相連道路的照明一致;當橋面的寬度小于與其連接
的路面寬度時,應為橋梁的欄桿和緣石提供垂直面照明,并應在橋梁的入口處設
置燈具;
2大型橋梁和具有藝術、歷史價值的中小型橋梁的照明應進行專項設計;
3橋梁照明應限制眩光,可采用配置遮光板或格柵的燈具;
4有多條機動車道的橋梁不宜將護欄照明作為功能照明。
5.2.8人行地道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天然光充足的短直線人行地道,可只設夜間照明;
2附近不設路燈的人行地道出入口,應專設照明裝置;臺階上的平均水平照度宜為
301x,最小水平照度宜為151x;
3人行地道內的平均水平照度,夜間宜為301x、白天宜為lOOlx;最小水平照度,
夜間宜為151x、白天宜為501x。并應提供垂直照度。
5.2.9人行天橋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跨越有照明設施道路的人行天橋可不另設照明,宜根據橋面照明的需要,調整天
橋兩側緊鄰的常規照明的燈桿高度、安裝位置以及光源燈具的配置。當橋面照度
小于21x、階梯照度小于51x時,宜專門設置人行天橋照明;
2專門設置照明的人行天橋橋面的平均水平照度不應低于51x,階梯照度宜相應提
高,且階梯踏板的水平照度與踢板的垂直照度的比值不應小于2:1;
23
3應避免天橋照明設施給行人和機動車駕駛員造成眩光影響。
5.2.10公共停車場的照明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公共停車場的照明標準宜符合表5.2.10的規定;
表5.2.10公共停車場的照明標準值
交通量平均水平照度Egv(1X),維持值照度均勻度,維持值
低50.25
中100.25
高200.25
注:交通量低是指住宅區內或周邊;交通量中是指普通商店、酒店、辦公建筑等周邊;交通量
高是指市中心區域、商業中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同風波:裝修合同竟被當成了工程設計合同
- 廈門市房屋拆遷補償合同協議書-公代信退管特別版
- 電梯更換及維修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三陽鋁塑鋁塑型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紙合箱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雙滾步耕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微型電動噴霧器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企業員工購車借款合同樣本
- 2025年袋裝雞精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規范的建筑工程居間代理合同
- 4.1 人要有自信 (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統編版2024)
- 護理隨訪案例分享課件
- 天然產物藥物生物合成
- 中國HEPA過濾器行業發展監測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
- 2024年江蘇商貿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施工技術創新管理措施
- 2024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
- 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24年版)
- 2024江蘇省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考試 考前指導(心態+策略+得分點)(學生版+解析版)
- 《湯姆索亞歷險記》閱讀測試題(附答案)
- 動設備監測課件 轉動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