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HJ□□□□—202□
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
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sfordischargeoutletmeasurementsitesettingof
stationarypollutionsources
(征求意見稿)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
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范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加強固定污染源排放監測
監管,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廢氣及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的技術要求、信息標志牌要求
及排放口監測點位管理要求。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GB5468-91(3.4、3.5條款)、GB/T16157-1996(4.2.1~4.2.3
條款)、HJ75-2017(7.1、9.2a、9.3.1.4條款)、HJ91.1-2019(5條款)、HJ353-2019(5.1、
5.2條款)、HJ/T373-2007(4.4.3、5.4.2條款)、HJ/T397-2007(5.1、5.2.1條款)、HJ836-2017
(7.1條款)、HJ916-2017(5.3.2、5.3.3條款)、HJ/T92-2002(5條款)等標準規范中涉及
固定污染源監測點位設置要求部分內容按照本標準規定執行。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山東省生態環境
監測中心、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202□年□□月□□日批準。
本標準自202□年□□月□□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
ii
固定污染源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指南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廢氣及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的技術要求、信息標志牌要求
及排放口監測點位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排污單位對固定污染源排放口、手工監測點位、自動監測系統監測取樣點
位的規范化設置與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
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4053.1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1部分:鋼直梯
GB4053.2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2部分:鋼斜梯
GB4053.3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業防護欄桿及鋼平臺
GB12358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
GB15562.1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源)
GB/T8196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的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
GB/T10054.1貨用施工升降機第1部分:運載裝置可進人的升降梯
GB/T10054.2貨用施工升降機第2部分:運載裝置不可進人的傾斜式升降機
GB/T10060電梯安裝驗收規范
GB/T26189室內工作場所的照明
HJ/T397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
HJ608排污單位編碼規則
HJ□□□□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維碼標識技術規范
HG/T21533常壓快開手孔
HG/T21534旋柄快開手孔
HG/T21535回轉蓋快開手孔
CJ/T3008.1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三角形薄壁堰
CJ/T3008.2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矩形薄壁堰
CJ/T3008.3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巴歇爾量水槽
CJ/T3008.4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寬頂堰
CJ/T3008.5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測量標準三角形剖面堰
《關于印發排放口標志牌技術規格的通知》(環辦〔2003〕95號)
3術語和定義
1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排放口dischargeoutlet
將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廢氣或污水向大氣或環境水體排放的構筑物。污水排放口
一般稱作排污口。
3.2
監測點位measurementsite
為開展固定污染源監測,在排放口設置的監測孔、工作平臺、梯架及其保障性、輔助性
設施等。
3.3
監測斷面measurementsection
為測量或采集廢氣、污水樣品,設置在排氣筒/煙道、管道/渠道上垂直于氣流/水流方向
上的整個剖面。
3.4
監測孔measurementport
為監測或采集廢氣樣品,在監測斷面處開設的孔口。
3.5
工作平臺workingplatform
永久性安裝在建筑物或設備上的具有穩定性、一定面積和承載負荷的帶有防護裝置的,
可用于環境監測的穩定工作平臺。
3.6
防護欄桿guardrail
永久性安裝在梯架、平臺、通道、升降口及其他敞開邊緣防止人員墜落的框架結構。
3.7
梯架ladderassembly
永久性安裝在建筑物或設備上,供人員通往平臺而設置的鋼直梯、鋼斜梯、轉梯或升降
梯等。
3.8
墜落高度基準面datumplaneforhighnessoffalling
通過可能墜落范圍內最低處的水平面。
3.9
量水堰(槽)weir(orchannel)forwater-measuring
由上下游行近段、堰體和水位觀測設施組成的用于流量計測量的裝置。
4廢氣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應在廢氣排放口設置便于采樣監測的監測點位,避開對測試人員操作有危險的場所。
2
4.1.2在流場均勻穩定的監測斷面規范開設監測孔,設置工作平臺、梯架及相應安全防護
設施等。
4.2監測斷面要求
4.2.1監測斷面包含手工監測斷面和自動監測斷面,應設置在規則的圓形、矩形排氣筒/
煙道上的豎直段或水平段。
4.2.2對于輸送高溫或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氣筒/煙道,監測斷面一般設置在排氣筒/煙道的負
壓段,相關標準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2.3圓形排氣筒/煙道監測斷面應設置在距彎頭、閥門、變徑管下游方向≥4倍煙道直徑,
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2倍煙道直徑處。排氣筒出口處視為變徑。對于矩形排氣筒/煙道,
應以當量直徑計,其當量直徑按公式(1)計算。
2LW
D...............................................................(1)
LW
式中:D——當量直徑,m;
L——矩形排氣筒/煙道的長度,m;
W——矩形排氣筒/煙道的寬度,m。
4.2.4對無法滿足4.2.3要求的,應盡可能選擇氣流穩定的監測斷面,并采取相應措施保證
監測斷面廢氣分布相對均勻,斷面無紊流,流速相對均方差σr≤0.15。σr按照式(2)計算。
n2
(viv)()
i1.........................................................2
r2
(n1)v
式中:σr——流速相對均方差;
vi——測點廢氣流速,m/s;
——截面廢氣平均流速,m/s;
截面上的速度測點數目,測點的選擇按照執行。
n——HJ/T397
4.2.5監測斷面流速宜≥5m/s。
4.2.6自動監測斷面應設置在手工監測斷面上游約0.5m處。
4.3監測孔要求
4.3.1在手工監測斷面處設置手工監測孔,其內徑應滿足相關污染物和排氣參數的監測需
要,一般應≥80mm。
4.3.2手工監測孔外沿距離排氣筒/煙道外壁距離應≤50mm。
4.3.3手工監測孔應符合排氣筒/煙道的密封要求,封閉形式宜優先參照HG/T21533、HG/T
21534、HG/T21535設計為快開方式。采用蓋板、管堵或管帽等封閉的,應在監測時容易打
開(見圖1)。
3
1
11
3
24
≤50mm
≤50mm≤50mm
a)帶有蓋板的監測孔b)帶有管堵的監測孔c)帶有管帽的監測孔
1——監測孔管;2——監測孔蓋板;3——監測孔管堵;4——監測孔管帽。
圖1不同封閉形式的監測孔示意圖
4.3.4對正壓下輸送高溫或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氣筒/煙道,應安裝帶有閘板閥的密封防噴監
測孔(見圖2)。
1
2
3
56
4
1——閘板閥手輪;2——閘板閥閥桿;3——閘板閥閥體;4——排氣筒/煙道;5——監測孔管;6——采樣
探桿。
圖2帶有閘板閥的密封監測孔示意圖
4.3.5法蘭、閘板閥等部件伸入排氣筒/煙道部分應與其內壁平齊。
4.3.6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的監測斷面下游約0.5m處,應預留手工監測孔。
4.3.7圓形豎直排氣筒/煙道直徑D≤1m時,至少設置1個手工監測孔;1m<D≤3.5m
時,至少設置相互垂直的2個手工監測孔;D>3.5m時,至少設置相互垂直的4個手工監
測孔。圓形水平排氣筒/煙道直徑D≤3.5m時,至少在側面水平位置設置1個手工監測孔;
D>3.5m時,至少在兩側水平對稱的位置設置2個手工監測孔。監測孔應設在直徑線上,
具體開孔方式如圖3所示。
4
1
2
1——測點;2——監測孔。
注:測點即為采樣監測時探桿前端所處位置。
圖3圓形斷面測點與監測孔示意圖
4.3.8矩形排氣筒/煙道應根據監測斷面面積劃分,由測點數確定監測孔數,監測孔應設置
在排氣筒/煙道監測斷面等面積小塊中心線的延長線上。對于豎直矩形排氣筒/煙道,長(L)
或寬(W)≤3.5m時,至少在長邊一側開1排監測孔;L或W均>3.5m時,至少在長邊兩
側對開各1排手工監測孔。對于水平矩形排氣筒/煙道,W≤3.5m時,至少在單側開設1排
監測孔;W>3.5m時,至少在煙道兩側各開設1排監測孔,如圖4所示。
21
1
2
1——測點;2——監測孔。
圖4矩形斷面測點與監測孔示意圖
4.3.9手工監測孔數量和位置應滿足HJ/T397中對排氣參數、顆粒物、氣態污染物的監測
布點要求。
4.3.10自動監測系統安裝時可根據設備安裝需求開設相應監測孔。
4.4工作平臺要求
4.4.1一般要求
5
4.4.1.1監測斷面距離墜落基準面2m以上時,應配套建設永久、安全、便于采樣和測試
的工作平臺。
4.4.1.2工作平臺宜設置在監測孔的正下方1.2m~1.3m處。
4.4.2結構要求
4.4.2.1工作平臺長度應≥2m,寬度應≥2m或不小于采樣探桿長度外延1m,應保證人
員及采樣探桿操作的空間。
4.4.2.2單層工作平臺及通道上方豎直方向凈高應≥2m,需設置多層工作平臺的,每層凈
高宜≥1.8m。
4.4.2.3工作平臺應采用不小于4mm厚的花紋鋼板或經防滑處理的鋼板鋪裝,相鄰鋼板
不應搭接,上表面的高度差應不大于4mm,載荷滿足GB4053.3要求。
4.4.2.4工作平臺及通道的制造安裝應符合GB4053.3相關要求。
4.4.3防護要求
4.4.3.1距離墜落基準面1.2m以上的工作平臺及通道的所有敞開邊緣應設置防護欄桿(見
圖5),其中工作平臺的防護欄桿應帶踢腳板。
4.4.3.2防護欄桿的高度應≥1.2m,扶手宜選用外徑30mm~50mm鋼管,扶手后應有不
少于75mm凈空間。
4.4.3.3防護欄桿的踢腳板宜采用不小于100mm×2mm的鋼板制造,其頂部在平臺面之
上高度應不小于100mm,底部距平臺面應不大于10mm。
4.4.3.4扶手和踢腳板之間應至少設置一道中間欄桿,中間欄桿與上下方構件的空隙間距
≤500mm,其載荷、制造安裝應滿足GB4053.3要求。
4.4.3.5防護欄桿端部應設置立柱或確保與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結構牢固連接,立柱間距應
不大于1000mm。
4.4.3.6平臺及防護欄桿安裝后,應對其至少涂一層底漆和一層面漆,或采用等效的防銹
防腐涂裝。
6
21
3
4
H≥1200mm
≤10mm
≥100mm
1——扶手(頂部欄桿);2——中間欄桿;3——立柱;4——踢腳板;H——欄桿高度。
圖5防護欄桿示意圖
4.4.4其他要求
4.4.4.1工作平臺的工作區域內應設置220V防水低壓配電箱,內設漏電保護器、不少于
2個16A插座及2個10A插座,保證監測設備所需電力。
4.4.4.2工作平臺附近有造成人體機械傷害、灼燙、腐蝕、觸電等危險源的,應在平臺相
應位置設置防護裝置,并在醒目處設置安全警告、禁止等標識牌。工作平臺上方有墜落物體
隱患時,應在工作平臺上方3m高處設置頂棚等防護裝置。防護裝置的設計與制造應符合
GB/T8196相關要求。
4.4.4.3夜間生產的排污單位,應設置照明設施,相關要求按照GB/T26189執行。
4.5梯架要求
4.5.1工作平臺與墜落高度基準面之間距離超過0.5m且不足2m時,應按照GB4053.1
或GB4053.2要求設置固定式鋼梯到達工作平臺。
4.5.2監測平臺與墜落高度基準面之間距離不小于2m時,應安裝鋼斜梯、轉梯到達監測
平臺,不得僅設置鋼直梯。梯架無障礙寬度應不小于0.8m,傾角應不超過38°;踏板前后
深度不小于80mm,相鄰兩踏板的前后方向重疊應在10mm~35mm之間;梯高大于6m
時,應設置梯間平臺。斜梯、轉梯的材料、載荷、制造安裝等要求按照GB4053.2執行。
4.5.3工作平臺位于墜落高度基準面20m以上時,應按照GB/T10054.1或GB/T10054.2
中有關要求設計并安裝升降梯到達工作平臺。工作平臺位于墜落高度基準面40m以上時,
宜按照GB/T10060中有關要求設計并安裝電梯到達工作平臺。對于現場有特殊要求(如防
爆等)無法設置升降梯或電梯的,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鋼斜梯或轉梯。
5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要求
5.1一般要求
7
5.1.1排污單位排放污水或雨水進入市政管網或外環境前,應按要求設置排放口監測點位。
監測點位宜設置在廠界內或廠界外10m范圍內,避免雨水和其他來源的排水混入、滲入,
干擾采樣監測。
5.1.2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應滿足現場水質采樣和流量測量要求,溢流口及事故口排水應
納入外排水中。
5.1.3排污單位雨水經收集后,按照環境管理要求應經處理后排放的,應在處理設施出口
設置排放口監測點位。
5.1.4排污單位產生第一類污染物或排放標準、排污許可規定在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放口設
置污染物排放監控位置的,應在相應位置設置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
5.2監測斷面要求
5.2.1對于明渠排放口,應按照CJ/T3008.1~CJ/T3008.5等相關技術要求修建或安裝標準
化量水堰(槽),其上游行近渠槽順直段長度應大于10倍水面寬度,測流段水深應大于0.1
m。
5.2.2對于壓力管道式排放口,電磁流量計安裝位置上游直管段長度應不小于10倍管道直
徑,下游直管段長度應不小于5倍管道直徑,且應保證流量計測量部分管道內水流時刻滿管。
同時,還應安裝滿足人工采樣條件的取樣閥門。
5.2.3排污單位雨水排放口及污水日排放量小于50m3的污水排放口,不滿足5.2.1、5.2.2
要求的,其排水管道或渠道應為矩形、圓形、梯形等規則形狀,且上游管道或渠道順直段長
度應不少于3m,并設置高于下游排水管道或渠道不低于0.1m的垂直落差,跌水底部應建
設寬度不小于0.3m,長度不小于0.5m的矩形明渠。
5.2.4排污單位安裝其他流量測量設備的,應在適宜的位置規范安裝,確保流量測量準確,
并設置滿足人工采樣條件的取樣閥門。
5.2.5排污單位按照環境管理要求安裝水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的,自動監測系統取水口應
設置在標準化量水堰槽前方水質充分混合處,宜設在流量監測單元量水堰槽取水口頭部的流
路中央;通過壓力管道排放污水時,自動監測系統取水口宜設置在取樣閥門與管道流量計之
間。
5.2.6排污單位污水處理設施進水口監測點位可參照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要求設置。
5.3工作平臺、梯架和安全防護要求
5.3.1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應建設永久、安全、便于采樣及測試的工作平臺,工作平臺面
積不小于1m2。監測點位位于地面以下超過1m或距離墜落基準面0.5m以上時,工作平臺
應按照4.5要求配套建設可到達的梯架,且工作平臺及通道所有敞開面應按照4.4.3要求設
置防護欄桿。
5.3.2夜間生產的排污單位,應設置照明設施,相關要求按照GB/T26189執行。
5.3.3對于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工作平臺應設置強制通風系統,并安裝相應的氣體濃
度報警裝置,相關要求按照GB12358執行。
8
6排放口監測點位標志牌設置要求
6.1排污單位應在距排放口監測點位較近且醒目處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和監測點位信息
標志牌,并長久保留。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應符合GB15562.1的要求。
6.2排污單位可根據監測點位情況,設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
6.3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的技術規格及信息內容應符合附錄A規定,其中點位編號包含排
污單位編號和排放口編號兩部分。排污單位編號應符合HJ608的規定;排放口編號應與排
污許可證副本中載明的編號一致。
6.4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右下角應設置與標志牌圖案總體協調、符合排放口監測點位信息
化、網絡化管理技術要求的二維碼,二維碼包含信息應涵蓋HJ□□□□中的基本數據服務
內容,基本原則、數據結構、管理要求等按HJ□□□□執行。
7排放口監測點位管理
7.1排污單位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選派專職或兼職人員對排放口監測點位
進行管理,并保存相關管理記錄。
7.2排污單位應建立排放口監測點位檔案,檔案內容應包含監測點位二維碼涵蓋的信息,
以及對監測點位的管理記錄,包括對標志牌的標志是否清晰完整,工作平臺、梯架、自動監
測系統是否能正常使用,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過期失效,防護設施有無破損現象,排放口附近
堆積物等方面的檢查和維修清理記錄。
7.3排放口監測點位信息變化時,排污單位應及時更換排放口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相應內
容。
8實施與監督
8.1本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8.2排放口監測點位的相關構筑物及設施屬環境保護設施的組成部分,應與主體工程同時
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并作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必要條件。
9
A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排放口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要求
A.1標志牌技術規格
A.1.1標志牌顏色執行GB15562.1、環辦〔2003〕95號的相關規定。
A.1.2標志牌信息內容字型應為黑體。
A.1.3標志牌邊框尺寸為480mm(長)×300mm(寬),二維碼形狀為正方形,邊長為
60mm。
A.1.4標志牌和立柱材質、表面處理、外觀質量要求執行環辦〔2003〕95號的相關規定。
A.2標志牌信息內容
A.2.1廢氣監測點位信息應包括單位名稱、點位編號、排氣筒高度、生產設備及其投入運
行時間、凈化工藝及其投運時間、監測斷面尺寸及污染物種類等。
A.2.2污水監測點位信息應包括單位名稱、點位編號、排放去向、污水來源、凈化工藝及
其投運時間、監測斷面尺寸及污染物種類等。
A.3標志牌安裝位置
A.3.1標志牌安裝位置應不影響監測工作的開展,且便于監測人員讀取信息,標志牌上緣
距離工作平臺基準面約2m。
A.3.2廢氣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優先安裝在工作平臺上方對應的廢氣煙道上,如煙道表面
不具備安裝條件,則標志牌可以立柱形式安裝在工作平臺上。
A.3.3污水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優先安裝在污水監測點位固定建筑物立面上,或以立柱形
式安裝在工作平臺上。
A.4標志牌示例
10
圖A.1廢氣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提示標志)
圖A.2污水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提示標志)
11
目次
前言...............................................................................................................................................ii
1適用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廢氣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要求..............................................................................................2
5污水排放口監測點位設置技術要求..............................................................................................7
6排放口監測點位標志牌設置要求..................................................................................................9
7排放口監測點位管理......................................................................................................................9
8實施與監督.......................................................................................................................................9
附錄A(規范性附錄)排放口監測點位信息標志牌要求..........................................................10
i
HJ1287—2023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林格曼望遠鏡煙氣黑度觀測記錄表
林格曼望遠鏡煙氣黑度觀測記錄表見表B.1。
表B.1林格曼望遠鏡煙氣黑度觀測記錄
被測排污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觀測日期
排放源名稱凈化設施
林格曼望遠鏡儀器型號及編號排放口名稱及編號
林格曼黑度級數
序號觀測點位置與觀測條件
min0s15s30s45s
煙囪距離:;煙囪高度:;
1mm
煙囪位置經緯度:;
2觀測位置經緯度:;
3風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一級注冊建筑師之建筑結構題庫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fob條款進口合同標準文本
- 基層應急能力建設指導意見
- 出售房屋合同樣本
- 探索社團跨界合作計劃
- 農藥農膜化肥購銷合同樣本
- 南陵機組聲屏障施工方案
- 個人食品委托加工合同樣本
- 人防車位協議合同樣本
- 借款換錢協議合同范例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2025年華潤燃氣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業建構筑物安全運維技術規范
- 2022年高考全國甲卷:寫作指導及范文課件16張
- 無菌技術操作PPT
- DBJT15-82-2021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自承重墻體技術規程
- 2022年《跟徐老師學漢語》新HSK六級詞匯詞
- 妊娠劇吐診斷以及臨床處理專家共識
- [PPT]橋梁工程樁基施工超全解析(41頁 配圖豐富)_ppt
- 叉車定期檢驗研究分析報告
- 鉆井防卡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