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藍耳病診斷與防治存在的誤區_第1頁
豬藍耳病診斷與防治存在的誤區_第2頁
豬藍耳病診斷與防治存在的誤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誤診錯判,措施偏離發熱(低熱、中熱、高熱都有)、便秘(有時帶粘液或血液)、尿黃(深如濃茶)、不食(厭食或食欲減少)、精神委靡(扎堆、畏寒、顫栗)、皮膚紅斑(兩耳、腹下、臀后、直至兩耳出血壞死脫落)是共有特征。有的還有咳喘,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后期拉稀或頑固性便秘,最后脫水、消瘦、衰竭死亡。往往被誤診為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流行性感冒、弓形體病、鏈球菌病等,用了大量抗菌、消炎、退熱藥而以無效告終。根據綜合判定及臨床診斷,高熱病仍以豬瘟為主(大型豬場有時會有急性豬瘟與非典型豬瘟同時存在),有時可出現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便會大量死亡。如豬瘟+藍耳病、豬瘟+圓環病毒病、豬瘟+豬流行性感冒、豬瘟繼發出血性敗血癥、豬瘟與喘氣病混合感染等。亂用抗菌退熱藥將延誤病情而增加死亡。

2、陡然降溫,養癰遺患有的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總想一針搞定,超劑量、大量使用退燒藥和抗菌素,如1頭中大豬注射20ml安乃近(或安痛定),加青霉素80萬單位×10瓶,溫度很快降至正常,采食少許,便以為有效了,結果降了溫,久久不采食,過一陣子,又反彈上去,高熱不退。

3、饑不擇食,病急亂求醫發熱是種病理過程,也是機體動員防御機制對抗病原(病毒、細菌)的一種保護措施,陡然降溫會使抵抗力驟降,治標不治本,使病原體繼續增殖。切莫性急,要逐漸退燒,針對性地按療程用藥。發病豬場的畜主,見到傳染病來勢猛,于是便多種藥一齊用(重復用藥)或加大劑量使用,或一針不見效便頻頻換藥。4、狠抓消毒,2次/d發病后的臨時消毒,只是一種為減少病原的臨時措施,1次/2d即可。因為外界消毒再好,機體體內的病原還是在不斷往外排出,始終不能一勞永逸,只有在最后1頭病豬死亡或康復后的最后一次消毒(終末消毒),才能滅絕病原,所以2次/d消毒,確有浪費用藥、增耗成本之弊,應按規律辦事,不能操之過急。

5、供水不足,增加死亡水是生命第一源泉,豬齡大小,每日需水量不同,5~10kg豬:1.3~2.5L/d;10~35kg豬:2.3~3.8L/d;35~100kg豬:3.8~7.5L

/d;后備母豬:13L/d;哺乳母豬:18~23L/d;種公豬:13~17L/d。根據氣溫、季節、干喂還是濕喂,需水量有所不同,如果干喂,須飲水9~10次/d,脫水1/3就有生命危險。6、有病就賣,疫源泛濫病豬戶為減少經濟損失,當治療效果不佳,或豬久不采食,于是趕快想辦法賣掉。病豬在出售、運輸、屠宰、加工、洗滌過程中都從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工具大量散布病原,便大大增加了傳染的機會,一家發病,四鄰遭殃。而且病豬肉充好豬肉或灌了臘腸,包了包子給人吃了,還貽害人民健康。亂賣、亂宰病豬是防疫法法規所不容的,切莫損人利己。

7、程序紊亂,免疫失敗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5號病疫苗預防注射搞得好的豬場,在高熱病流行中很少發病,即使發病也不超過20,所以搞好以上四大病的免疫,是預防高熱病的關鍵。有的注苗太早(母源抗體還未消失)、選苗不當(疫苗質量差)、注射技術不佳(針頭短、注入皮下脂肪、皮膚消毒藥侵入針孔、重注、漏注等)、注射劑量不夠、疫苗冷藏不好等等,都可造成免疫失敗。

8、盲目注苗,不重監測科學的免疫程序,應當既是合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