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練習18人物傳記-語文備課大師_第1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練習18人物傳記-語文備課大師_第2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練習18人物傳記-語文備課大師_第3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練習18人物傳記-語文備課大師_第4頁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練習18人物傳記-語文備課大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人物傳記【基礎練習】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生存無憂,①謀生態——這是人民的要求。近些年來,②我們在生態建設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③連日來濃霧重鎖的城市污染又警醒我們:空氣污染防治④面臨巨大挑戰。政府提出“美麗中國”的概念,表明了追求生態文明的決心,⑤從源頭上扭轉了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我們⑥可能擁有天藍、地綠、水凈、風清的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應從健康呼吸開始。①②③④⑤⑥A因而雖然可/只要就B所以當然而仍然/還C從而盡管/還是一旦也D進而/但依然只有才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針對我國境外在逃人員潛逃方向呈現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獵狐2015”行動辦派出境外緝捕工作組,對潛逃印尼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展開集中緝捕行動。B.由于雜光強烈的干擾,對測量設備敏感器的測量精度和相對導航的可靠性均造成較大影響,給交會對接的可靠實施帶來一定風險。C.關注原創和基礎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曾多年空缺,它在2014年終于被“透明計算: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這一成果終結。D.為了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武昌南湖中學邀請了四個大學的熱衷于飲茶文化的教師利用選修課時間為同學們傳授茶之歷史、品茶禮儀等方面知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千百年后凝視王羲之的《蘭亭序》,。光是那么一點,可以領略的內涵,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都不嫌多。①碰到紙上的纖維,順勢微微回轉,②單鞭蓄勢,繼續向左緩緩推出③太極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隱含未盡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筆尖每一個纖細的動作⑤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那永字的一點如凌空而來風聲A.④②①⑤③B.④⑤①③②C.⑤②①③④D.⑤④②③①【熱點強化】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題。丁聰:時代身上的牛虻2009年5月26日,一代諷刺漫畫大師丁聰溘然長逝。丁聰的一生,始終不曾放下手中的畫筆,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時代龐大軀體的病灶上。1916年,丁聰出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中國第一塊漫畫協會的牌子就掛在丁家大門口。對丁聰的生活和藝術影響最大的漫畫家是張光宇、葉淺予。他們的畫,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態,這讓丁聰觸動很深,也影響著他后來那種針砭時弊、一針見血的畫風。一次,丁聰畫了一幅漫畫要發表,報館讓他署個名字,他順手寫下“小丁”。這個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聰說,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當普通的小人物,做喜歡的事,挺好。“七七”事變后,丁聰的漫畫創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日本軍國主義的炮火改變了丁聰的思想,決定了他以后的創作道路。這種與國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條紅線,從此一直貫穿于丁聰的作品之中。在抗戰之初,丁聰創作了不少救亡漫畫。香港淪陷后,丁聰和一批文化界人士輾轉來到重慶,他繼續以畫筆從事愛國宣傳活動。抗戰后,丁聰回到上海,創作了大量以“爭民主”為主題的諷刺漫畫,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圖》等,有力抨擊時政,揭露黑暗現實,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來,便遭到國民黨雇傭流氓的撕毀。他也因此被譽為“文化界的將軍”。1949年年初,丁聰被任命為《人民畫報》副總編兼編輯部主任。丁聰仍堅持自己的諷刺漫畫,由此成為歷次政治運動中挨整的資深“運動員”。從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聰都在劫難逃。大鳴大放中,丁聰對“外行領導內行”提出的批評,連同籌辦《萬象》的構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狀。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聰乘上一列開往東北的火車,去了北大荒850農場云山畜牧場勞動改造。丁聰平日里對人總是笑臉相迎,骨子里卻剛直不阿。為此,他吃盡苦頭。“反右”的時候,有人要他檢舉一位朋友的反動言行,他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會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時,又有人強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舉此人種種“劣跡”以作“誘導”。丁先生聽后說:“這個人真壞。”逼他的人大喜過望,催他趕快交代。丁先生慢悠悠地說:“我同他相交那么多,他做了那么多的壞事,居然一點也不告訴我!天底下竟有這么壞的人。”為此,他挨了一頓鐵棍,被打得頭破血流。“文革”開始時,丁聰被分配到美術館掃地、寫標簽。不許畫畫,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廢標簽后面畫上漫畫。白天要勞動,畫畫的時間難保證。丁聰正發愁時,趕上單位體檢,查出來丁聰血壓高,單位給放了一個星期假,丁聰可樂壞了。為了能爭取一段完整的創作時間,丁聰不吃藥,復檢時憋著一口氣,血壓當然還是高,丁聰又爭取到了一個星期的假。就是利用這兩個星期,丁聰趕出了30多幅魯迅小說插圖。1979年春,丁聰剛被宣布“沒事兒”就跟政府說:“我已經63了,把最后幾年時間留給我吧,讓我畫畫吧,我就喜歡畫畫,這一輩子沒畫夠啊!”小丁由此迎來人生中的第二次創作黃金年代。此時恰逢《讀書》雜志創刊,受范用、馮亦代之邀,丁聰配畫,陳四益配文,“封二漫畫”幾乎成了《讀書》的金字招牌。漫畫中的犀利和辛辣,讓人覺得,小丁好像從來沒變過。三中全會到80年代的一段時期,是丁聰認為最開放的時代。他繼續以筆為刀,針砭時弊。他的諷刺漫畫與諷刺相聲、傷痕反思文學、電影話劇一起,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這個有著一顆赤子之心的老人走了,靜靜地、無聲無息,像一片秋葉搖落,像一朵白云飄逝。不設靈堂,不作告別。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但正是這樣的平淡,才淬煉出了最強大的藝術,給社會與現實以無情的鞭撻。(選自《文匯報》,有刪改)相關鏈接:①我畫的都是老百姓想的事情,老百姓通得過的,我才畫。雖說我為這個吃過不少苦頭,可我總覺得我沒做過壞事,對得起良心了。(丁聰《一生就做一件事》)②丁聰當時住的房子大約十幾平方米,除了一扇窗戶透亮,沿墻都擺滿了書柜。他的生活也很簡單,就是畫畫、看書、吃飯、看電視、睡覺。只要一拿起畫筆,他就感到心滿意足,感到快樂。(李輝《從此天堂里也會多一些笑聲》)(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丁聰取筆名為“小丁”,一用就是60年,“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而他這一生的創作始終圍繞著市井小人物的百態人生。B.丁聰出身繪畫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親的熏陶。他的父親自學成才,丁聰針砭時弊、一針見血的畫風深受其影響。C.從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聰都在劫難逃,成為歷次政治運動中挨整對象,但這些接二連三的厄運卻成就了他任何處境下都樂觀、曠達的性格。D.丁聰被譽為“文化界的將軍”,這與他濃烈的愛國情懷不無關系,丁聰始終熱切地關注著國家與民族的命運,飽含一腔憂慮之情。E.“時代身上的牛虻”這一標題用形象的比喻高度贊美了丁聰與時代“病灶”抗爭到底的正直、勇敢的精神,詮釋了一名知識分子最應具備的品格。(2)作為一位漫畫家,丁聰的畫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六、八兩段引用了丁聰的話,請分析這兩處引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說丁聰“平淡”的人生,卻“淬煉出了強大的藝術”。請結合材料,對“平淡”與“強大”的關系進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外閱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各題。別孫信道①宋·陳與義萬里鷗仍去,千年鶴②未歸。極知身有幾③,不奈世相違。歲暮蒹葭響,天長鴻雁飛。如君那可別,老淚欲沾衣!注釋:①本詩作于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詩人當時因避亂正流寓湖南潭州(今長沙)。孫信道,作者友人。②“千年鶴”:《搜神記》記載:“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身化千年鶴歸遼。”③《左傳》所引古人的話“畏首畏尾,身其余幾”。1.“鷗仍去”“鶴未歸”在詩中有何深層含義?對全詩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鏈接】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陳忠實出生在陜西農村,上中學時,陳忠實讀趙樹理的《三里灣》和柳青到的《創業史》,得到滋養,萌發了文學夢。也許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畢業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學讀中文系,這個20歲的青年,常常一個人坐在家鄉的灞河邊,想著文學,想著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陳忠實的散文《夜過流沙溝》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報》文藝副刊上發表,他的文學生涯由此正式開始,但直到1979年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才確立了文學上的自信。他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業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又一個三年之后,陳忠實40歲,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鄉村》出版,贏得“小柳青”的名聲,工作單位也換成陜西省作家協會,他終于是一名專業作家了。隨著年歲的增長和時代的變化,陳忠實越來越覺得要從趙樹理、柳青的文學中剝離出來。他將這個愿望寫進了小說《藍炮先生》中。小說寫于1985年,一個認知作者的標志性年份。這年的最后10天,他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泰國。第一次走出國門的陳忠實特意置辦了一套質地不錯的西裝。當他第一次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站在穿衣鏡前的時候,腦海里浮現出剛完成的小說的主人公藍袍先生。藍袍先生多年以來一直穿著藍色長袍,受到同學譏笑以后才脫下藍炮,換上“列寧裝”。陳忠實認為那是擺脫封建殘余桎梏、獲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脫下了幾十年的中山裝、換上西裝的那一刻,他切實意識到自己就是藍炮先生。1985年的泰國之行讓陳忠實深受刺激,他聯想起家鄉人自嘲的稱呼。相比那些見多識廣的城市人,他們把自己稱作“鄉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樓,看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服裝,作家覺得眼花繚亂。那一刻,他覺得不僅自己是“鄉棒”。他痛感自己需要從什么地方剝離出來,將自己徹底打開,不僅要在生活上打開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開自己。在剝離的愿望中,陳忠實認識到必須寫一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才能在文學上確立自己,這時,各種新近閱讀過的長篇小說縈繞心頭,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啟發。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結構像網一樣迷幻,王蒙《活動變人形》的結構自然隨意,卻儼然大手筆,張煒《古船》的結構完全不同,有一種精心設計的刻意……而結構背后似乎還有更深的東西。陳忠實最終發現,不是作家先別出心裁弄出一個新穎駭俗的結構來,而是先要有對人物的深刻體驗。尋找到能夠充分描寫人物獨特的生活和生命體驗的恰當途徑,結構方式自然就出現了。恰巧此時興起的“文化心理結構”學說給了他決定性的影響。他相信,人的心理結構主要是由理念支撐的,而結構一旦形成,就會決定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和內核。如果心理結構受到社會沖擊,人就將遭遇深層的痛苦,乃至毀滅。陳忠實感到自己終于從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說中剝離出來,仿佛悟得天機,茅塞頓開。多年以后,作家回憶往事,認為自己就是在1985年開始重建自我,爭取實現對生活的獨特發現和獨立表述的。陳忠實后來尋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開始在《當代》雜志連載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學經典,他在中國當代文壇的位置也隨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繼續在文學的園地里辛勤耕耘,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陳忠實走了,屬于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摘編自陳忠實《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陳忠實年表》等)相關鏈接①陳忠實的《白鹿原》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獲之一,能夠反映那一時期小說藝術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把這部作品放在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的大格局里考量,無論就其思想容量還是就其審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獨特的、無可取代的地位。即使與當代世界小說創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應該說是獨樹一幟的。(何西來《關于(白鹿原)及其評論》)②陳忠實常講,創作到了一定階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藝術,而是拼人格。好一個拼人格!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這就不難理解他最終被公認為描摹巨大民族悲劇的圣手,成為當代中國文學的大家之一。(李滿星《陳忠實:回首六十五載風雨人生》)(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趙樹理《三里灣》和柳青《創業史》是陳忠實最初的文學營養,使他萌發了文學夢,后來則成為他創作上必須突破的對象。B.小說《信任》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使陳忠實在文學上確立了自信心。這是他從業余作者走向專業作家的重要轉折。C.陳忠實認為“面對世界,1985年的中國人大都是‘鄉棒’”,這與其說是他的一種覺悟,不如說是他受刺激后的錯誤判斷。D.陳忠實善于學習前人并感知時代,不僅拼生活、拼藝術,而且拼人格,不斷地提升思想境界,獲得對人和生命的獨特理解。E.從發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稱為“小柳青”,再到被人稱為“當代中國文學的大家”,陳忠實的整個文學生涯可謂一帆風順。(2)為什么說1985年是認知陳忠實的標志性年份?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3)文中認為“屬于陳忠實的句子永留人間”,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4)陳忠實的“剝離”和“尋找”是什么關系?有哪些表現?請結合材料詳細說明。(8分)參考答案1.D【解析】此類關聯詞語使用判斷的題目,可以根據語句間的邏輯關系選用恰當的關聯詞。2.A【解析】B.“由于雜光強烈的干擾……”介詞淹沒主語,刪掉“由于”。C.“它在2014年終于被……終結”,“它”指代不明,或說偷換主語,“終結”的應是“空缺”,而不“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可將“它”改為“這一空缺”。D.“四個大學的熱衷于飲茶文化的教師”表意不明,是“四所大學”還是“四位教師”不清楚,可改為“四所大學的熱衷于飲茶文化的教師”或“一所大學里四位熱衷于飲茶文化的教師”。3.B【解析】解答此題,可根據對語段內容的感知與理解,結合著橫線上下文具體語境及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分析判斷。“千百年后凝視王羲之的《蘭亭序》”明言時間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與③②之間構成比喻,從③“太極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所以選B。【熱點強化】(1)E3分,D2分,A1分。(2)①貫穿著他與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在抗戰之初,丁聰創作了不少救亡漫畫。香港淪陷后,他繼續以畫筆從事愛國宣傳活動。②諷刺現實,針砭時弊。抗戰后,丁聰回到上海,創作了大量以“爭民主”為主題的諷刺漫畫。1949年,丁聰仍堅持創作諷刺漫畫。三中全會之后,他繼續以筆為刀,揭露社會黑暗。③體現百姓的心聲。丁聰的漫畫始終關注百姓的所想所需,百姓能夠通得過是他作畫的前提。(概括1分,分析1分,每點2分)(3)①第六段的引用既表現了丁聰的剛直不阿,也表現了他的詼諧幽默。②第八段的引用突出了丁聰對漫畫的癡迷。③兩處引用增強了文本的可信度、說服力。(每點2分)(4)①“平淡”是說丁聰的人生普通平常,“強大”是說丁聰的漫畫充滿了批判社會的力量。而強大的藝術往往是在平淡的人生中錘煉而來的。②丁聰為人低調謙遜,一直以“小丁”為筆名,甘于做最普通的小人物,放低自己反而讓他更容易看到真實的百態人生,作品也就更貼近生活,充滿了真實的力量。③丁聰創作宗旨簡單,所想所畫都體現百姓心聲。這種源于社會現實的藝術創作飽含生命力與戰斗力,最終給社會亂象以有力抨擊。④丁聰生活簡單,為人淡泊,不追求物質享受,所以他能夠專注作畫,精益求精,也能夠保持精神的獨立和思想的自由,使他的作品充滿了批判的力量。【課外閱讀】1.含義:①“鷗仍去”,古人往往用鷗盟代表朋友之情。作者這次和孫信道相遇,是在客中;相別,也在客中。作者知道和友人客地相逢,欲留無計;分別以后,相見難期。“仍”字寫出友人的遠去,二人終當相別,表現出深深的無奈。②“鶴未歸”化用丁令威化鶴歸回遼東的故事,寫自己也耽于時局飄流在外,正如千年之鶴,長期無法回到故鄉。作用:首聯寫與友人的匆匆而別以及自己的歸期無望,營造了哀傷、無奈的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