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探析13000字(論文)】_第1頁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探析13000字(論文)】_第2頁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探析13000字(論文)】_第3頁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探析13000字(論文)】_第4頁
【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探析13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關系實證分析目錄TOC\o"1-2"\h\u摘要 1第1章文獻綜述 31.1問題提出 31.2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綜述 41.3自我接納的研究綜述 51.4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 6第2章研究設計 72.1研究假設 72.2研究對象 72.3研究工具 72.4數(shù)據(jù)處理 8第3章研究結(jié)果 93.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差異分析 93.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差異分析 133.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分析 153.4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回歸分析 16第4章討論與分析 174.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結(jié)果分析 174.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結(jié)果分析 184.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的關系分析 19第5章結(jié)論與不足 215.1結(jié)論 215.2不足 21參考文獻 22附錄 24 摘要為了解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的現(xiàn)狀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家庭教養(yǎng)方式問卷》與《自我接納問卷》,研究對象是河南信陽一所中學的480名初中生。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最終得出以下結(jié)論:(1)在性別上差異顯著的包括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拒絕否認以及懲罰嚴厲,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分干涉和過度保護幾個維度;父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和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在年級上的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2)男生的整體自我接納水平顯著高于女生;非單親、非留守家庭中的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水平顯著高于單親、留守家庭。(3)與整體自我接納水平呈顯著正相關的維度是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的父情感溫暖與理解、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與其呈顯著的負相關。(4)父情感溫暖和理解、母情感溫暖和理解能正向預測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水平,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與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起負向預測作用。關鍵詞:家庭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接納;初中生第1章文獻綜述1.1問題提出1.1.1研究背景初中生涯是青春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個體的重要成長時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在發(fā)生巨大改變。初中生的生理、心理逐漸走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初中階段是他們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期,相較于生理發(fā)展,他們心理成熟的更緩慢。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會演變成為內(nèi)心的沖突,所以會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問題。同時初中生在對自我、他人和外界的認知上會發(fā)生重大轉(zhuǎn)變,自身和外部環(huán)境的矛盾也會隨之產(chǎn)生。作為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初中生感知到得到來自于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跟不上,所以就會產(chǎn)生心理落差。初中生在面臨各種沖突和心理落差的時候,就會陷入無法自我接納的狀態(tài)。有研究指出,初中生的自我接納與心理彈性、同伴關系、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密切,其中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自我接納有著重要影響。有研究表明,一個自我接納水平高的個體,心理更健康。有些父母在教養(yǎng)子女的過程中,采用了許多不恰當?shù)姆绞剑瑥亩鴮е滤麄儍?nèi)心產(chǎn)生消極情緒,以及自我接納水平偏低。選擇一些不合理的教養(yǎng)方式,會在初中生自我接納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負面影響。所以進一步探究哪種教養(yǎng)方式對培養(yǎng)初中生自我接納水平起積極作用很有必要。因此本次研究從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角度,來探討其與初中生自我接納水平的關系。作為個體行為和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接納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聯(lián)系緊密。本論文旨在通過對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狀況和自我接納水平的研究,探究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以及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自我接納的預測作用,進而尋求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對策,有效地幫助、指導他們做到接納自我。1.1.2研究意義從理論上來說,解析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水平的現(xiàn)狀,知曉兩者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狀況,并探究它們之間的相關關系,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從實踐意義上來說,在對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水平特點及兩者關系調(diào)研的基礎上,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對自我的認識程度,同時加深對初中生心理狀態(tài)的把握。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依據(jù),力爭于摸索到最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舉措。1.2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綜述1.2.1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概念界定作為一個教育學名詞,歷年來對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相關研究人員對此持有不一的說法。僅僅在表達方面,存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兩種。叫法雖然有差別,但它們的含義是相同的。Daring和Steinberg認為,家庭教養(yǎng)方式具體表現(xiàn)為將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持有的教育觀點,和實際采用的方法三者結(jié)合[1]。我國心理學家關穎曾提出,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指在教育子女時,父母自決選取的手段和要領[2]。也有學者將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定義為一種行為偏向,多在平日家長對兒童進行教育時表現(xiàn)出來,曾琦認為它體現(xiàn)的是父母對教育方面的見解,以及教育方法的展現(xiàn)[3]。張文新指出,當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情境有差異,情感表達與反映就會有分別,與之對應的就是會呈現(xiàn)不同的教養(yǎng)觀點與行為,這些觀點和行為可以定義家庭教養(yǎng)方式[3]。岳冬梅在修訂EMBU量表的時候提出,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父母教養(yǎng)子女時的行為體現(xiàn),以及父母人格中隱藏的特質(zhì)和他們對教養(yǎng)的態(tài)度。本研究采用岳冬梅對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概念界定。1.2.2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維度界定家庭教養(yǎng)方式里,針對維度的研究有很多。撫育兒童的兩種形式,包括要求性與反應性由心理學家鮑姆令德提出。前者具體表現(xiàn)是:父母在對孩子進行關心愛護時,能做到充足,在滿足孩子內(nèi)心需要時,務必做到實時。而后者則指在量度、評價孩子行為時,能有詳盡規(guī)范的準繩[4]。以上文中的分類為基礎,之后有學者提出將忽略型、權(quán)威型、專制型和溺愛型,作為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四種全新類別[5]。作為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重點研究懲罰。懲罰被霍夫曼分為兩方面:強制和愛的收回。前者的具體行為是:當孩子犯錯時,將接受來自于父母對其身體方面的責罰,或者限制他們的自由。后者可被稱為冷暴力,即在精神上對孩子實施傷害,不理睬以達到忽視和孤立的目的。父親和母親作為重要的家庭成員,也是教養(yǎng)方式的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由于性別差異,又因為傳統(tǒng)的加持,父親是支撐整個家庭生計的存在,而母親則負責調(diào)節(jié)、維持家庭內(nèi)部的穩(wěn)定。現(xiàn)代社會,雖然不用再死死遵循傳統(tǒng)。但不論改變與否,家庭中父母的分工仍舊不同[6]。在西蒙茲的研究下,母親教養(yǎng)方式被他分為四種類型:過分保護型、不關心型、殘酷型、放縱型。1990年左右,簡單粗暴型、因材施教型、啟發(fā)引導型、嬌縱溺愛型、放任自流型五種類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由關穎提出[2]。1993年,岳冬梅修訂了EMBU,修訂之后的問卷更符合中國國情,包括情感溫暖理解、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分干涉、過分保護及偏愛被試維度[7]。本次研究采用的岳冬梅修訂的問卷。1.2.3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現(xiàn)狀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研究表明當青少年出現(xiàn)內(nèi)化問題時,父母正念養(yǎng)育能起到積極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對抑郁有緩解作用,對自尊水平有提升作用[8]。也有研究得出結(jié)論:在家庭環(huán)境中,子女作為初學者,當父母傾向于使用某種方式處理事情時,子女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從而在日積月累中習得此行為。一個充滿暴力行為的家庭,時常對配偶和孩子或者他人實施武力的成年人。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勢必不會成長為一個溫和平靜的人,難免存在攻擊行為[9]。親子關系受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從而有研究提出,個體在使用網(wǎng)絡時的行為表現(xiàn),受親子關系的影響[10]。目前已有的關于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主要探究其對個體心理健康、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積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能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與人格特征,消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則會降低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1.3自我接納的研究綜述1.3.1自我接納的概念界定經(jīng)過眾多學者多年的鉆探,發(fā)展至今,關于自我接納的定義有很多種。奧爾波特最先提出自我接納的概念。他認為自我接納是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其含義為:堅持自己已有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輕易發(fā)生搖擺甚至崩塌。同時認可自己存活于世的價值,不過分夸大以至于自滿,也切忌自輕自賤[11]。朱建軍指出意象可成為形容自我接納的工具,即當事物承載著相應含義出現(xiàn)時,個體能夠察覺到并接受它。即使是負面的,也要以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并接受事件后續(xù)的結(jié)果。他同時認為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需要的是一個釋放的出口,刻意壓制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選擇合適的方式釋放消極情緒,有助于個體自我接納[12]。王光輝認為人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絕大一部分普通人都是集優(yōu)缺點于一身。因此要對此有恰當?shù)恼J識,從心出發(fā)做到自我接納[13]。叢飛、高文風的觀點是個體無論做何種抉擇,無非是從自己的切身利益和情感需求出發(fā)。自我接納也不例外,其最終目的就是達到悅納自我的境界[14]。本次研究采用叢飛、高文風對自我接納的定義。1.3.2自我接納的研究現(xiàn)狀眾多學者對自我接納相關研究的腳步一直在前進。總的來說,傾向于自我接納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心理健康大致包含幸福感、心理障礙和完美主義。心理健康的關鍵在于能否做到自我接納。自我接納水平低的個體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幸福感也更低,并伴有完美主義的人格傾向。除此之外,自我接納與自尊、認知以及人際關系的研究,也一直在發(fā)展。對于自我接納的跨文化研究和干預研究,雖然存在,但比較少。1.4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關系的現(xiàn)狀王子豪、吳真、李潔在探究高職生與自我接納關系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倘若父母過多地對孩子實行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度保護、過分干涉等教養(yǎng)方式,孩子將長時間處于一個彌漫著消極情緒的狀態(tài)里。家庭對他們來說,將不再有歸屬感,相反是充滿危機的存在。隨之而來的就是敏感多疑、悲觀厭世,至此悅納自我遙不可及[15]。王濤的研究選取的被試是大學生,在貧困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納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中,他得出結(jié)論,與子女的自我接納是呈正相關的是父母情感溫和與理解。這表明對貧困大學生來說,在家庭中當父母對其傾注更多的精力,并注重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時,子女將更容易做到自我接納[16]。總之,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個體自我接納能力的提高。查閱文獻,我發(fā)現(xiàn)針對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的研究中,研究對象多為高中生和大學生,但關于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關系的研究較少。

第2章研究設計2.1研究假設本研究提出假設如下:(1)在是否單親、年級、性別及是否留守人口學變量上,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存在差異。(2)初中生自我接納水平性別、是否留守、是否單親及年級人口學變量上存在差異。(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與自我接納水平存在顯著相關。(4)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自我接納水平存有預測作用。2.2研究對象本次研究以河南信陽一所中學的4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家庭教養(yǎng)方式問卷》(EMBU)和《自我接納問卷》(SAQ)進行問卷調(diào)查。經(jīng)過仔細篩選,剔除有問題的部分,最終得到問卷433份,有效問卷率為96.22%。詳情見表1:表1初中生人口學分布(N=433)變量類別頻數(shù)百分比(%)性別男25258.20女18141.80年級初一15235.10初二15034.60初三13130.30是否單親是378.50否39691.50是否留守是14232.80否29167.20299152.3研究工具2.3.1家庭教養(yǎng)方式問卷采用岳冬梅等人修訂的EMBU,此問卷的應用比較廣泛。該問卷包括六個維度,父親教養(yǎng)方式分別為情感溫暖(F1)、過分保護(F2)、父親懲罰嚴厲(F3)、拒絕否認(F4)、過分干涉(F5)以及偏愛被試(F6);母親教養(yǎng)方式則分別為情感溫暖(M1)、過分干涉與保護M2)、懲罰嚴厲(M3)、拒絕否認(M4)和偏愛被試(M5)。此問卷一共有66個題目,計分實行的是4分制,含“從不”“偶爾”“經(jīng)常”“總是”,分別記為1、2、3、4分。0.51-0.9為分半信度系數(shù)區(qū)間,它的再測信度區(qū)間則是0.58-0.82。2.3.2自我接納問卷此問卷的制定者是叢中和高文鳳,它包含的題目較為簡易。相較于其他相關的問卷,被試作答起來更容易。問卷大致包括題目16個,維度有自我接納、自我評價,每個維度上分布8個題目。選擇反向計分的是自我接納維度,為4級評分制,包括“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想法”“非常相反”,分別記為1、2、3、4分。自我評價維度上則使用正向計分,包括“非常相同”“基本相同”“基本想法”“非常相反”,分別記為4、3、2、1分。問卷的重測信度是0.7653,自我接納因子的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9347,自我評價因子是0.9124。2.4數(shù)據(jù)處理本研究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是SPSS21.0。將數(shù)據(jù)錄入軟件之后,對其進行的處理為描述統(tǒng)計、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關和回歸分析。

第3章研究結(jié)果3.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差異分析3.4.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總體特點表2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所測分數(shù)的描述性統(tǒng)計(N=433)維度MSD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400.52父親懲罰嚴厲1.700.58父親過分干涉2.000.42父親偏愛1.790.54父親拒絕否認1.690.57父親過度保護2.130.52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550.56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2.280.45母親拒絕否認1.900.64母親懲罰嚴厲1.710.59母親偏愛1.940.50如表2所示,在父親教養(yǎng)方式各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情感溫暖與理解,剩下依次是過度保護、過分干涉、偏愛、懲罰嚴厲和拒絕否認。在母親教養(yǎng)方式中,各個維度得分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情感溫暖和理解、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偏愛、拒絕否認和懲罰嚴厲。3.1.2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性別差異特點從表3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男生在父親拒絕否認、懲罰嚴厲、過分干涉、過度保護、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拒絕否認以及懲罰嚴厲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其他維度在性別變量上均無顯著差異。表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性別上的差異(M±SD)維度男(n=252)女(n=181)tp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41±0.502.39±0.540.480.63父親懲罰嚴厲1.79±0.591.58±0.533.62<0.01父親過分干涉2.05±0.441.92±0.393.05<0.01父親偏愛1.75±0.541.85±0.54-1.860.06父親拒絕否認1.80±0.581.53±0.524.88<0.01父親過度保護2.19±0.512.05±0.532.79<0.01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56±0.552.55±0.570.030.980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2.33±0.462.20±0.432.86<0.01母親拒絕否認1.97±0.621-80±0.662.62<0.01母親懲罰嚴厲1.78±0.561.60±0.613,15<0.01母親偏愛1.93±0.521.96±0.49-0,470.643.1.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年級差異特點表4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年級上的差異(M±SD)維度初一(n=152)初二(n=150)初三(n=131)FpLSD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55±0.482.34±0.522.30±0.519.41<0.01①>②,①>③父親懲罰嚴厲1.73±0.551.69±0.571.70±0.610.280.76父親過分干涉2.00±0.402.00±0.421.99±0.450.010.99父親偏愛1.80±0.561.81±0.541.75±0.510.410.66父親拒絕否認1.70±0.611.69±0.511.67±0.580.100.90父親過度保護2.15±0.492.16±0.562.07±0.531.330.27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71±0.502.46±0.592.48±0.548.85<0.01①>②,①>③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2.27±0.402.29±0.522.26±0.430.120.88母親拒絕否認1.85±0.571.96±0.701.89±0.651.050.35母親懲罰嚴厲1.71±0.561.71±0.641.70±0.570.030.98母親偏愛1.98±0.501.96±0.551.88±0.441.270.28注:①為初一,②為初二,③為初三。如表4所示,父親情感和理解與母親情感和理解在年級變量上的得分差異顯著。經(jīng)過多重檢驗可知,初一學生的得分顯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學生。其他區(qū)維度上的得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3.1.4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單親差異特點表5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是否單親方面的差異(M±SD)維度是(n=37)否(n=396)tp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36±0.482.40±0.52-0.500.61父親懲罰嚴厲1.73±0.551.70±0.580.300.76父親過分干涉2.02±0.391.99±0.430.350.73父親偏愛1.81±0.431.79±0.550.170.86父親拒絕否認1.74±0.521.68±0.570.490.62父親過度保護2.07±0.422.13±0.53-0.650.52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52±0.492.56±0.56-0.370.72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2.14±0.352.29±0.46-1.740.08母親拒絕否認1.77±0.581.91±0.64-1.180.24母親懲罰嚴厲1.72±0.551.71±0.600.080.94母親偏愛2.06±0.511.94±0.501.230.22由表5中可以得出,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在是否單親變量上無顯著性差異。3.1.5初中生家教養(yǎng)方式是否留守差異特點表6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是否留守方面的差異(M±SD)維度是(n=142)否(n=291)tp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37±0.502.41±0.53-0.750.45父親懲罰嚴厲1.66±0.521.72±0.60-0.960.34父親過分干涉1.96±0.382.01±0.44-1.240.22父親偏愛1.74±0.521,81±0.55-1.210.23父親拒絕否認1.65±0491.71±0.60-1.060.29父親過度保護2.15±0.502.12±0.530.430.67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2.55±0.522.56±057-0.240.81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2.24±0.442,29±0.46-1.140.26母親拒絕否認1,87±0.591.91±0.66-0.670.50母親懲罰嚴厲1.68±0.561.72±0.61-0.590.55母親偏愛1.91±0.471.96±0.52-1.070.305從表6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在是否留守變量上無顯著性差異。3.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差異分析3.2.1初中生自我接納的一般狀況表7初中生自我接納各維度所測分數(shù)的描述性統(tǒng)計(N=433)維度MSD自我接納2.340.64自我評價2.350.55整體自我接納2.340.46從表7可以看出,在初中生自我接納兩個維度中,自我評價得分稍低,自我接納得分稍高。3.2.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性別差異特點表8初中生自我接納在性別上的差異(M±SD)維度男(n=252)女(n=181)tp自我接納2.35±0.642.31±0.640.630.53自我評價2.43±0.572.23±0.493.85<0.01整體自我接納2.39±0.472.27±0.442.56<0.05在表8中不難看出,在性別變量上,男生整體自我接納、自我接納維度差異性水平顯著高于女生。自我接納維度在性別上差異不顯著。3.2.3初中生自我接納的年級差異特點表9初中生自我接納在年級上的差異(M±SD)維度初一(n=152)初二(n=150)初三(n=131)FP自我接納2.36±0.602.29±0.592.36±0.720.550.58自我評價2.38±0.532.37±0.512.30±0.600.710.49整體自我接納2.36±0.462.33±0.392.33±0.540.230.80從表9中可以看出,在年級變量上,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和兩個維度均無顯著性差異。3.2.4初中生自我接納的單親差異特點表10初中生自我接納在是否單親方面的差異(M±SD)維度是(n=37)否(n=396)tp自我接納2.09±0.552.36±0.64-2.48<0.05自我評價2.18±0.652.36±0.53-1.920.06整體自我接納2.10±0.482.36±0.46-3.13<0.01由表10可知,在是否單親變量上,非單親家庭中的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和自我接納得分顯著高于單親家庭。自我評價維度得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3.2.5初中生自我接納的留守差異特點表11初中生自我接納在是否留守方面的差異(M±SD)維度是(n=142)否(n=291)tp自我接納2.23±0.622.39±0.64-2.34<0.05自我評價2.32±0.502.36±0.57-0.740.46整體自我接納2.27±0.452.38±9.46-2.23<0.05如表11中示,在是否留守變量上,非留守家庭中的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和自我接納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留守家庭。自我評價維度上得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51433.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相關分析表12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的相關分析(N=433)維度自我接納自我評價整體自我接納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0.14**0.090.15**父親懲罰嚴厲-0.13**-0.06-0.13**父親過分干涉-0.12*-0.02-0.09父親偏愛-0.050.070.01父親拒絕否認-0.15**-0.02-0.11*父親過度保護-0.21**-0.08-0.19**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0.15**0.030.12*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0.14**0.01-0.09母親拒絕否認-0.20**-0.02-0.15**母親懲罰嚴厲-0.10*0.02-0.06母親偏愛0.020.050.05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表12能夠得到以下幾方面的結(jié)果:(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父親情感溫暖與理解、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和整體自我接納呈顯著的正相關;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維度與整體自我接納呈顯著負相關關系。(2)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與自我接納維度呈顯著正相關的是父親情感溫暖理解、母親情感溫暖理解維度;父親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過度保護、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拒絕否認以及懲罰嚴厲維度與自我接納維度呈顯著的負相關。(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各維度均與自我評價維度無顯著性相關。3.4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接納的回歸分析表1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對自我接納的回歸分析(N=433)自變量RR2Bβtp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0.150.020.130.153.02<0.01父親懲罰嚴厲0.120.01-0.10-0.12-2.58<0.01父親拒絕否認0.110.01-0.09-0.11-2.31<0.05父親過度保護0.180.03-0.16-0.18-3.85<0.01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0.120.010.100.122.43<0.05母親拒絕否認0.150.02-0.10-0.15-3.02<0.01如表13所示,以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為自變量,整體自我接納總分為因變量做逐步回歸分析,可知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對整體自我接納有正向預測作用,分別可以解釋2%和1%的方差變異。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與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對整體自我接納有負向預測作用,可以解釋的方差變異分別為1%、1%、3%和2%。回歸方程為:y=0.15x1-0.18x2-0.12x3-0.11x4+0.12x5-0.15x6,x1為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x2為父親過度保護,x3為父親懲罰嚴厲,x4為父親拒絕否認,x5為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x6為母親拒絕否認,y代表自我接納總分。第4章討論與分析4.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結(jié)果分析4.1.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總體狀況研究結(jié)果顯示,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初中生感知到較多的是父、母情感溫暖與理解。積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意味著家庭氛圍的輕松和溫馨,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獲得愉悅的情緒體驗更多,總之有利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雖然整體情況比較良好,但懲罰嚴厲、過分干涉等消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依然存在,緊張的氛圍會使子女從內(nèi)心深處感到壓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放松。正值叛逆時期的初中生,最需要的就是家庭的支持、父母的理解,消極的家庭氛圍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將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在此基礎上,呼吁廣大家長多采取積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了解并重視消極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危害性。父母要采取合適的模式與子女互動,營造積極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達成人格的健全,在心靈方面能夠做到和諧。4.1.2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性別、年級差異分析從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中發(fā)現(xiàn),來自于母親的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拒絕否認以及懲罰嚴厲,相較于女生,男生獲取的更多。父親的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分干涉和過度保護也是如此。這與之前他人的研究結(jié)果不太一致,且不符合人們的傳統(tǒng)認知。因為現(xiàn)在獨生子女相對于以前來說更多,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同時又受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重男輕女”的影響,所以相對于女生,父母對男生的過分干涉和保護要多。研究結(jié)果顯示,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在年級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的只有父親、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除此以外,其他得分差異都不顯著。整體而言,相對于高年級初中生,低年級初中生接受到父母更多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這是因為初一的學生年齡比較小,身份發(fā)生轉(zhuǎn)變。踏入一個新環(huán)境,在學習、人際、生活等方面要重新適應,會遇到很多問題,但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就需要父母提供幫助。不僅是他們一時無法適應自己初中生的身份,在父母眼中,他們依舊是小學生的身份。因此父母會延續(xù)之前的習慣,許多事情都親力親為,給予的擔心和關懷也會更多。經(jīng)過一兩年的適應,父母慢慢接受子女的角色是一名初中生,就會要求他們獨立。4.1.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是否單親、留守方面的差異分析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在是否單親、留守變量上,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各維度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性水平。4.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結(jié)果分析4.2.1初中生自我接納的總體特點研究結(jié)果表明,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在中等偏上水平,這說明初中生在自我接納方面的狀況比較良好。初中生在看待他們自身優(yōu)勢和不足方面,比較客觀且符合事實,對自我的認識也比較成熟。初中生在自我評價方面,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標準和程序。所以在面臨他人和外界評價的時候,他們能做到仔細篩選和辨別,從而不會因別人的夸獎洋洋得意、迷失自己,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挑剔而盲目自卑。整體來說,他們能接受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的自己,也能及時改進自己做錯的方面。4.2.2初中生自我接納的性別、年級差異分析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說明,在整體自我接納以及自我評價上,男、女初中生存在差異。且在接納自我上,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做到,且對自己有更高的評價。正值青春期,在生理方面,女生比男性發(fā)育得更早,身體外在會發(fā)生一些改變。若一時接受不了這種轉(zhuǎn)變,就會產(chǎn)生無法自我接納的情況;與此同時,受傳統(tǒng)糟粕觀念的影響,例如“男生比女生聰明,只是不愿意學”“男生比女生更會學理科”等言論。在這種觀念下成長出來的男生,客觀事實上雖然很普通,但主觀認知上卻難免會更自信、自我評價更高、比女生更輕易接納自己。從研究結(jié)果中能看出,初中自我接納整體水平及其各維度在年級變量上差異不顯著。4.2.3初中生自我接納在是否單親、留守方面的差異分析數(sh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自我接納整體水平及自我評價維度在是否單親變量上差異顯著。相對于單親家庭,非單親家庭的初中生更能夠接納自己且對自己有更高的評價。因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大都是在父母之中選擇一個一起生活,雖然父母應盡的責任不曾改變。但現(xiàn)實情況是:相對于非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家庭的完整性更低,成長過程中父母中總是有一個缺席的時間更長。不論是父親教養(yǎng)缺失時間過長,還是母親,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使其產(chǎn)生自我接納水平低以及自我評價不客觀的問題。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自我接納整體水平及自我評級維度在是否留守變量上差異顯著。留守家庭的初中生比非留守家庭的初中生更難接納自我且對自己的評價更低。留守家庭中的初中生要么是跟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要么就是寄宿在學校、親戚和老師家。首先分析前者,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帶孩子,由于年齡和輩分的差距,大多只能給孩子提供可能連充足都做不到的外在物質(zhì)條件,卻不能給予他們過多的精神支持,管教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分析后者,寄宿在學校、親戚和老師家的初中生意味著更多條條框框的拘束,更少的自由,且會產(chǎn)生“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極易感到壓抑。不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初中生都難免會陷入無法接納自己和自我評價低的狀態(tài)。4.3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的關系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情感溫暖與理解是孩子自我接納的堅實后盾,在不知不覺中促使孩子自我接納水平的提高。起相反作用的是母親拒絕否認以及父親懲罰與嚴厲、拒絕否認和過度保護。家庭是孩子最后的退路、避風港,家庭中的父母向孩子提供的是溫暖與理解這樣的正面情緒體驗,那意味在面臨龍蛇混雜的社會的時候,他們會擁有抵御兇惡的壁壘、消除阻礙的輔助。家庭供給的底氣會增強他們的安全感,被父、母親理解、接納的個體必定是更容易接納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存在。反之,長時間接收父親懲罰嚴厲、父母親的拒絕否認這種負能量,會讓他們從源頭上否認、懷疑自己的能力,以致于不能自我接納。而父親過度保護則會使個體獨自處理事情的能力大打折扣,一旦面臨自己解決問題的局面,會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個廢物,乃至于不能接受這樣的自己。在自我接納維度上,父親偏愛與其呈負相關,母親偏愛則是正相關。翻閱以往的研究文獻,在偏愛這個維度上,有與自我接納正相關的,也有負相關的。前者的觀點是:子女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會使其愈發(fā)容易自我接納[15]。后者則認為,在偏愛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獲得的保護太多,從而生活自理、獨立能力較差。后期遇到問題時,無法自己解決。以致于其會陷入自我懷疑,由此無法自我接納[17]。總之,偏愛不似情感溫暖與理解或者懲罰嚴厲等維度,有固定的正相關或者負相關。對于它的研究,不存在統(tǒng)一的結(jié)果。除此之外,還有的考慮到中國獨生子女較多,在研究中不體現(xiàn)偏愛這個維度[18]。關于我的研究結(jié)果,我查閱的文獻中也有與之類似的[19]。由于相關性低,且未達到顯著性水平,所以不做過多闡釋。對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進一步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父、母情感溫暖和理解對整體自我接納有正向預測作用,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與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對整體自我接納有負向預測作用。因此可以通過積極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來提高初中生自我接納水平。

第5章結(jié)論與不足5.1結(jié)論(1)初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過分干涉和過度保護,母親過分干涉和過分保護、拒絕否認以及懲罰嚴厲幾個維度在性別上的差異顯著;父親情感溫暖與理解、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在年級上存在顯著性差異。(2)初中生整體自我接納在性別、是否留守、是否單親變量上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3)父親情感溫暖與理解、母親情感溫暖與理解和整體自我接納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父母拒絕否認以及父親懲罰嚴厲、父親過度保護與整體自我接納水平呈顯著的負相關。(4)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父親情感溫暖和理解、母親情感溫暖和理解能正向預測其整體自我接納水平,父親懲罰嚴厲、拒絕否認與過度保護以及母親拒絕否認能負向預測。5.2不足本次研究選取的被試,僅限于河南省信陽市某一所中學,有效數(shù)據(jù)存在地域的局限性。因此研究不能夠代表全國初中生。此外,單親家庭的被試遠遠少于非單親家庭,這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的外部效度,所以家庭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接納在此變量上的差異結(jié)果不夠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Darling

N,

Steinberg

L.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nt

[J].

An

integrative

model.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1993,113:487-496.關穎,劉春芬.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社會性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4.于志濤.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評估及其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史春曉.從美國家長的心理教育探索優(yōu)秀父母的基本特征[J].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上半月,2008(9).龔藝華.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的初步編制[J].西南大學學報,2005.陳世民,張瑩,陸文春.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綜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4):857-860.岳冬梅.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J].《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年增刊,1993:122-129.毋嫘,趙伯堯,展昭.父母正念養(yǎng)育對青少年抑郁的影響及其機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17(4):561-568.王璐,宋娟,魏艷秋.初中生家庭環(huán)境與攻擊性的關系:共情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17(2):216-222.周含芳,劉志軍,樊毓美.初中生親子關系與網(wǎng)絡欺負:孤獨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17(6):787-794.李聞戈.對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現(xiàn)狀及特點的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4(1):112-114.朱建軍.烏云遮月心朗-自我接納與意象對話[M].安徽:安馓出版社,2005.王光輝.如何讓學生學會自我接納[J].中國德育.2008,3(3):65-66.叢中,高文鳳.自我接納問卷的編制與信效度檢驗[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1999.王子豪,吳真,李潔.高職學生自我接納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4):57-60.王濤.貧困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納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基于上海某高校的調(diào)查[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35):41-43.王磊,覃曉靜.父親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接納與高中生自我呈現(xiàn)策略的研究[J].心理學進展,2017(12):1442-1452.紀曉琳.高中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共情能力與自我接納的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張桂香.遷安市職業(yè)高中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接納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附錄附錄A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指導語: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的發(fā)展和成長有重要意義。回答這一問卷,就是請您努力回想小的時候留下的這些印象。問卷有很多題目組,每個題目答案均有四個等級。請您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作答。如果幼小時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親或母親一欄。如果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相關的題目可以不答。問卷不記名,請您如實回答。性別:年齡:年級:父親是否健在:是否母親是否健在:是否父母是否離異:是否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是否外出打工的是:父親母親父母親父母外出打工時間:半年以內(nèi)半年到一年一到三年三年以上父母大約多久回來一次:一個月兩到三個月半年一年及以上請選擇答案:1234從不偶爾經(jīng)常總是父母我覺得父母干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能通過父母的言談、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