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重點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答案不全_第1頁
江蘇省重點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答案不全_第2頁
江蘇省重點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答案不全_第3頁
江蘇省重點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答案不全_第4頁
江蘇省重點中學2019-2020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地理試題答案不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江蘇省啟東中學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高二地理(選修)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75分)經(jīng)過地球球心的一條直線與地表相交的兩點互為對跖(zhí)點。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為對跖點。讀圖,回答1~2題。1.與乙地經(jīng)緯度相同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關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確敘述是()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緯度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溫帶讀圖,回答3~4題。3.若甲、乙、丙三艘船同時出發(fā)駛向180°經(jīng)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4.若圖示甲、乙、丙三處圖上陰影面積相同,則關于三個陰影區(qū)域比例尺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最小,丙最大 B.甲、乙、丙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最小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5~6題。5.圖中兩山峰的相對高度可能為()A.160米 B.200米C.220米 D.300米6.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圖中,能正確表示PQ間地勢起伏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讀某地潛水(潛水指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等水位線(單位:m)圖,完成7~8題。7.下列關于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箭頭正確表示了潛水的流向B.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 B.圖中P點潛水的埋藏深度為10米C.圖中Q點的潛水位為20米D.圖示地區(qū)地形主要為山脊和山谷 D.圖示地區(qū)地形主要為山脊和山谷8.要獲得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圖示地區(qū)打井的最佳地點為A.①B.②C.③D.④下圖中①為晨線和昏線的交點,P1、P2、P3、P4中有一條是正確的晨線或昏線。據(jù)此完成9~10題。9.圖中P1、P2、P3、P4正確的是()A.P1 B.P2C.P3 D.P410.若北極附近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則此刻北京時間為()A.14:40 B.14:00C.2:00 D.2:40下圖所示是北歐的維京人航海時用來指引方向的工具。其原理為將木盤置于盛滿水的木桶中,利用木棍影子的變化來確定方向(木棍的高度等于其與凹槽之間的距離)。據(jù)此回答11~12題。11.某月,維京人在北歐海域向西南航行的過程中,木棍的正午影長基本沒有變化。該月份最可能是A.2月B.5月C.7月D.12月12.若上題中該月份木棍的正午影子頂端恰好與凹槽重合,則航線的緯度范圍約為()A.45°N~58°NB.54°N~60°NC.58°N~66°ND.63°N~72°N下圖為局部經(jīng)緯線網(wǎng)及太陽高度等值線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問題。13.圖中P點的地理坐標是()A.70oN,120oE B.70oN,60oWC.90oN,60oW D.90oN,120oE14.圖中M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A.0oB.30oC.60oD.90o地幔中的巖漿在某個固定位置上具有強烈上升的趨勢,稱之為熱點。當板塊薄弱點經(jīng)過熱點時形成火山噴發(fā),稱為熱點火山。隨著板塊移動,熱點火山在板塊表面留下一連串火山錐(如右圖所示)。讀圖回答15~17題。15,下列時段板塊移動速度最慢的是()A.距今60~100百萬年B.距今100~120百萬年C.距今120~140百萬年D.距今140~160百萬年16.圖中熱點位于甲點的()A.東南方向B.東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17.由島鏈的分布可知,此板塊的運動方向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東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東南再往正南通過對地質(zhì)構(gòu)造的研究,我們可以推測地質(zhì)歷史上生物、構(gòu)造及其活動情況。下圖為某地質(zhì)勘探隊員繪制的某地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三葉蟲、恐龍、大型哺乳動物分別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動物。據(jù)圖完成18~19題。18圖中斷層最可能發(fā)生的地質(zhì)時期是()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處巖石沒有生物化石,為變質(zhì)巖B.乙?guī)r層形成之前該地發(fā)生過地殼抬升C.丙處巖石由巖漿上升冷凝而形成D.丁巖層主要是由內(nèi)力作用形成的下圖示意北美洲四個相距較遠地點的巖層剖面,巖層沒有發(fā)生翻轉(zhuǎn),數(shù)宇①、②、③、④代表巖層中的化石。據(jù)此完成20~22題。20.圖示四地巖石類型主要是()A.侵入巖 B.噴出巖C.沉積巖 D.變質(zhì)巖21.指示化石是指通常只和某一特定時代的巖石共生的化石。數(shù)字①、②、③、④最能代表指示化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四地巖層中最古老的是()A.黃褐色沙巖 B.灰色石灰?guī)rC.黑色頁巖 D.綠色頁巖戴了“帽子”的山,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錐臺狀的山頂上,從天而降突兀的出現(xiàn)了一個圓圓的頭,圓頭底部白色部分是堅硬的石英巖,其抗風化能力強,頂部綠色部分是植被,恰似一頂帽子戴在了圓錐狀的山上。圖甲為“領航山景觀及巖層分布圖”,圖乙為“巖石圈物質(zhì)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完成23~24題。23.該“帽子”白色部分的巖石是()A.a(chǎn)B.bC.dD.c24.形成“帽子”山的地質(zhì)作用依次是()A.沉積作用—外力侵蝕—變質(zhì)作用—水平擠壓B.水平擠壓—變質(zhì)作用—沉積作用—外力侵蝕C.外力侵蝕—水平擠壓—沉積作用—變質(zhì)作用D.沉積作用—變質(zhì)作用—水平擠壓—外力侵蝕下圖為北半球某區(qū)域地形地質(zhì)剖面圖。讀圖,回答25~26題。25.圖中A.甲處的地質(zhì)構(gòu)造為向斜 B.乙處巖石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C.①-②-③巖層年代由老到新 D.地表形態(tài)由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形成26.圖中河流A.丙處含沙量大,常形成洪積、沖積扇 B.丁處河岸以沉積作用為主C.丙、丁之間的河道彎曲,水流較平穩(wěn) D.冬、春季有明顯的凌汛現(xiàn)象下圖中氣壓帶控制地區(qū)常出現(xiàn)炎熱、干旱天氣,洋流甲、乙流向不同。完成27~28題。27.圖中氣壓帶及形成因素組合正確的是()A.副熱帶高氣壓帶熱力因素B.副熱帶高氣壓帶動力因素C.副極地低氣壓帶熱力因素D.副極地低氣壓帶動力因素28.根據(jù)洋流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是暖流 B.甲向東流C.乙是寒流 D.乙向西流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共性包含于個性之中,是同類地理要素的概括;個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xiàn)的差異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區(qū)域的具體表現(xiàn)。下表數(shù)據(jù)是圖中四個城市的海拔、氣溫和降水資料,表中N、M、Q、P分別對應①、②、③、④四地。據(jù)此完成29~30題。29.上述圖表資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A.都屬于地中海氣候B.都位于地中海沿岸C.都位于30°-40°N大陸西岸D.都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30.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A.冷暖氣團勢均力敵,鋒面停留時間長B.氣溫高,晝夜溫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結(jié)C.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全年溫和多雨D.位置偏北,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小、控制時間短下圖中箭頭表示風向,甲地終年受該盛行風影響,讀圖回答31~32題。31.甲地位于()A.北半球低緯度B.北半球中緯度C.南半球中緯度D.南半球高緯度32.下列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降水資料圖中,與甲的氣候較吻合的是()ABCD下面甲、乙兩圖分別為同一地區(qū)一周的氣壓(單位:hPa)變化(甲圖日期在前,乙圖日期在后)示意圖。讀圖回答33~34題。3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地氣壓為1014hPa B.B地風力增大C.D地風向為偏北風 D.E地盛行上升氣流34.圖中描述正確的是()A.C鋒面向西北方向移動B.F鋒面過境后氣溫會降低C.E地由陰雨天氣變?yōu)榍缋侍鞖釪.G線經(jīng)過區(qū)域受冷鋒控制右圖是北半球1006百帕等壓面分布的高程示意圖(其中a、b、c、d的高程分別是50米、100米、150米、200米),回答35~36題.35.圖中M地風向為()A.東南風B.西北風C.東北風D.西南風36.若該氣壓系統(tǒng)控制我國的江淮地區(qū),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江淮地區(qū)常出現(xiàn)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B.長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氣C.東北、華北地區(qū)多陰雨天氣D.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盛行偏北風下圖中實線為鋒線,正在向a地方向移動,虛線范圍內(nèi)為雨區(qū)。讀圖回答37~39題。37.該天氣系統(tǒng)最可能是A.反氣旋B.暖鋒C.冷鋒D.氣旋38.下列關于該天氣系統(tǒng)過境時天氣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A.不可能出現(xiàn)降水天氣B.最有可能出現(xiàn)大風、降溫天氣C.最有可能出現(xiàn)晴朗天氣,氣溫上升D.最有可能出現(xiàn)連續(xù)性降水天氣39.下列天氣現(xiàn)象最有可能由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形成的是A.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B.貴陽天無三日晴C.臺灣海峽臺風D.北方夏季暴雨下面圖1、圖2分別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40~41題。40.關于圖示洋流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洋流增溫增濕B.乙洋流是暖流C.丙洋流增溫增濕D.丁洋流是暖流41.關于①、②兩處附近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處沿岸是地中海氣候B.②處溫帶季風氣候C.①處漁場是北海道漁場D.②處漁場是北海漁場右圖為世界某海域表層海水等水溫線(單位:℃)分布圖,該海域存在一個勢力較強的洋流,該洋流對沿線氣候和海洋生物有著重要影響。讀圖回答42~44題。42.圖中洋流是()A.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暖流B.自西北向東南流動的暖流C.自東南向西北流動的寒流D.自西北向東南流動的寒流43.圖示區(qū)域該洋流沿岸的氣候()A.高溫多雨B.炎熱干燥C.冬暖夏涼D.溫和多雨44.該海域存在一大型漁場,與該漁場形成有關的盛行風是()A.東南信風B.東北信風C.西風D.極地東風進入秋季,隨著氣溫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銀杏樹葉由綠轉(zhuǎn)黃。結(jié)合下圖,完成45~46題。4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銀杏樹為落葉闊葉樹種B.影響銀杏樹葉轉(zhuǎn)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銀杏樹葉先于北京的銀杏樹葉轉(zhuǎn)黃D.城市道路兩側(cè)銀杏樹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46.北京和南京銀杏樹葉轉(zhuǎn)黃的時間不同,反映了()A.從沿海向內(nèi)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B.非地帶性現(xiàn)象C.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D.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讀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圖,回答47~48題。47.該山地位于()A.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 B.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C.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 D.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48.該山地迎風坡的盛行風是()A.東北信風 B.東南信風C.西風 D.東南季風下表為我國甲、乙兩山基帶氣象及雪線高度資料。讀表,完成49~50題。49.據(jù)表中資料推斷()A.甲山北坡相對高度大于南坡 B.甲山南坡的垂直帶譜最不豐富C.乙山南坡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D.乙山的森林蓄積量大于甲山50.與乙山相比,甲山雪線分布特點形成的主導因素是()①山體海拔高度②緯度位置

③人類活動④水汽來源方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二、綜合題(4小題,共25分)51.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今年暑假對我國西南某地區(qū)進行了野外綜合考察。下圖是他們考察地區(qū)的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圖中C處有一石碑“×河源”。請在圖中畫出發(fā)源于該處的小河。(1分)(2)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圖示區(qū)域內(nèi)該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較急,而中游段水流緩慢,請你解釋中游段水流緩慢的原因。(2分)(3)該小組的幾位同學在山上玩起了“躲貓貓”游戲,其中一位同學站在C處、另一位同學站在E處,如果不考慮樹木等物體的影響,則站在D處的同學()(1分)A.只能看到C同學B.只能看到E同學C.兩個同學都能看到D.兩個同學都不能看到(4)該小組的兩位同學分別畫了DE、GH的剖面圖,出現(xiàn)了圖右側(cè)①②兩種情況,你認為正確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______,請在①②兩圖中標出GH和DE的交點I。(2分)

(5)兩位同學分別在A、B兩地測量當?shù)氐臍鉁兀阏J為兩地之間的溫差約為______℃。(1分)52.圖甲中陰影部分為黑夜,此時北京時間為9時。讀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圖甲中A地經(jīng)度為________。(1分)(2)若某地的地方時為11時40分,且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則該地的經(jīng)緯度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1分)(3)圖示時刻,在晝夜平分的緯線上,屬于東半球且為晝半球的部分所跨經(jīng)度()(1分)A.小于90° B.大于90°C.等于90° D.等于180°(4)假設一架飛機從某艦船上(位于60°W,40°N)起飛,以每小時1110km的速度開始向北均速飛行,計劃沿經(jīng)線圈繞地球一周,途中因故在中國浙江杭州某機場(29.8°N)降落,飛機飛行了約________小時。(取整數(shù))(1分)(5)圖乙是圖甲的北極俯視圖。請在圖乙中繪出此時的晝夜狀況(用陰影部分表示黑夜)以及飛機飛行路徑(用箭頭表示),并注明起飛處E點和降落處F點。(2分)5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圖中影響甲處的天氣系統(tǒng)是________,在其影響下甲處多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天氣現(xiàn)象。(2分)(2)圖中的地質(zhì)構(gòu)造是________,簡述乙處地貌的成因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