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內容:第85頁例4、做一做及練習十五5?8題
教學目標:?學生對除數十位上的數較小,個位上的數又不接近整十數的
除法,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靈活運用知識的
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X515X816X425X424X526X3
15X614X715X6+1525X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X616015X9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8038)18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復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各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
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后說說有什么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
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么特點?這類題
目用什么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
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一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
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
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第7?H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
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0頁的數的產生與十進制計數法,練習三中的習題P1—2。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產生。
2.初步認識自然數。
3.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掌
握千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重難點:
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掌握千億以內數位順序和十進制計數。
教學關鍵:
能夠根據已學過的萬級數的數位順序表遷移類推億級數的數位順序表。
教學過程:
一、數的產生
讀一讀這些數:7、29、9000、136o
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數,這些數是怎樣產生的呢?
課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們一起來交流。
(師生共同介紹數的產生)
1.數的產生。
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
時候,要數一數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
獲了多少只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
2.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
(可以出示書上圖)
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
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一樣多”、“多”或“少”。
①計數方法
那時人們只能借助一些物品來計數。
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
例: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
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
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
例: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
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
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
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
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對應。
②符號
以后,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展又發明了一些記
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
現在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數。
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師問: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差
是幾?最小的自然數是誰?最大的呢?
生小組討論完派代表發言,最后請同學進行總結。
最小的自然數是零,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無限的就是一個一個地數,
總也數不完,數出一個很大很大的數以后還可以數出一個比它多1的大數。
二、十進制計數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換物品,又經過了很長時
間,產生了較完善的計數方法。
就象我們已經學過億以內的數及計數單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在日常生
活中還經常用到比億大的數,例如我國人口已達到13億,世界人口已有50多
億,銀行存款已超過百億等。你能從億接著往下數嗎?
1.數位順序表。
(1)猜一猜
師問:“億”后面的計數單位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會說從前面學過的萬級、個級類推出來,這時師從學生所說的引導
生說出10個億是十億等。
(2)師小結: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
十進制計數法。
師:相鄰是什么意思?誰來說一說?
師:像個與十,十與百,萬與十萬,千萬與億這樣緊挨著的就是相鄰的兩
個計數單位。
(3)學生獨立補充完整課本數位順序表
1.填寫數位和計數單位。
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為讀寫方便,把數位分級,學過的億以內的數是怎
樣分級的?
數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數級……()級()級()級
計數單位...
(小組合作完成)填寫完整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千萬是多少?
②10個億是多少?10個十億是多少?10個百億是多少?
③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叫什么級?每級各表示什么?
2.個、十、百、千、萬……千億都是用來計數的,叫什么?(計數單
位)
直到現在我們一共學了哪些計數單位?
億以內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小組討論)
(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即十進關系)
寫數的時候,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
數位。
三、練習
1.填一填
①一百億有()個十億,()個百億是一千億。
②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億位。
③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和()。
④()個一百億是一千億,10個()是一百億、10個億是
()O
⑤4在十億位,表示()個()。
2.寫出一些多位數,說說每個數字所在的數位和表示的意義。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及符合應用的練習。(課文第
62-63頁的第7-11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并能
正確熟練地進行運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關于兩位數相乘時,積隨兩個因數
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通過應用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知識
應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具準備:幻燈或實物投影儀、電子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1、課文第62頁的第7題。
第7題是整數四則運算的口算的復習,題目主要是以本單元乘法口算方法
為主,添加幾題前面學過的加、減和除法口算。練習時,要求做到人人參與,
并統計大多數學生完成全部12題所需的時間,了解學生口算的熟練程度。
練習過程做到:
(1)以幻燈或電腦課件呈現算式,算式逐一呈現。
(2)為體現人人參與,算式可重復呈現。
(3)學生口算時,要求語言表達完整。
(4)對口算比較慢的學生,老師要給予特殊照顧,復習口算的方法,提高
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師進行簡要評價。
2、課文第63頁的第8題。
第8題是本單元的筆算練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重點內
容,因此,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步驟
及計算中的注意點,提高學生筆算的技能。本道題突出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
筆算,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筆算正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難點。因此,通過練
習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排除難點,更好地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1)學生獨立筆算。
(2)老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豎式書寫是否規范、工整,特別關注學有困
難的學生,對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能否正確處理。
(3)反饋練習結果:
反饋時,主要要求學生說明因數中間的0或末尾的0在筆算時的不同操作
辦法。老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道題目,幫助學生理解:
如:708640
X25X12
3540128
141664
177007680
(4)學生用計算器檢驗筆算結果。沒有計算器的,老師要求同學之間互相
幫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務。
3、課文第63頁的第9、10兩題。這兩道題是應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計算
的練習。第9題是兩數相乘時,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十倍、一
百倍時,觀察積的變化。過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X4=o(2)改變因
數,再分別計算出它們的積。(3)利用算式進行對比。(4)回答說明因數變
化引起積的變化情況。讓學生說一說是哪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
么變的。
第10題,是在第9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
同樣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哪一個因數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
4、課文第63頁的第11題。第11題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
的練習。練習時,老師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倡解題策略的多
樣化。解題過程要求做到:(1)認真審題,弄清題意。(2)回答:從題中你
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種解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
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
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
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
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教具、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教學過程:
一、出示信息,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
1.播放新聞。
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
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萬以內數的寫法:從高位寫起,哪一位是幾就在哪一
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Oo
二、利用信息,學習有億以內數的寫法
1.繼續播放新聞:
據統計,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
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共同的特
點?
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占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
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
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
在哪一位上寫Oo
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3.即時練習: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
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后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后進行核對。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寫完后注意檢查。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后再寫下來。
2.數學游戲:
由新聞發布官發布自己在課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記者負責將信息中的數
據記錄下來,最后統一核對,考察小記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內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將達到三千萬。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課題。
五、課堂獨立作業
課本第10-11頁7、9、12題。
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進行指導和幫助。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各種計算工具,對算盤和計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關鍵:能夠自學了解算盤與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準備:算盤、計算器。
教學過程:
課前參與:查找有關計算工具的資料,準備一下,把你所認識的計算工具
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一、計算工具的歷史
(一)課前參與反饋(學生介紹計算工具)
前面我們了解了數是怎樣產生的,隨著數的產生,就會出現數的計算,為
了計算方便,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課前同學們進行了有關資料的
查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計算工具?
學生發言。
(二)老師根據學生介紹的情況補充介紹計算工具的發展歷史
計算工具的源頭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
的算籌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更為方
便的算盤,并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認為算盤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而珠算口
訣則是最早的體系化的算法。
計算尺的出現,開創了模擬計算的先河。從岡特開始,人們發明了多種類
型的計算尺。直到20世紀中葉,計算尺才逐漸被袖珍計算器取代。
從17世紀到19世紀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里,一批杰出的科學家相繼進行
了機械式計算機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萊布尼茨和巴貝奇。這一
時期的計算機雖然構造和性能還非常簡單,但是其中體現的許多原理和思想已
經開始接近現代計算機。
最古老的計算工具:算籌
我國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的時候擺成縱
式和橫式兩種數字,按照縱橫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從而進行加、減、
乘、除、開方以及其它的代數計算。負數出現后,算籌分紅黑兩種,紅籌表示
正數,黑籌表示負數。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
的。
中國人發明算盤
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在求解一些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時,算籌顯得越來越
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算盤,它結合了十進制計
數法和一整套計算口訣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許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
一般的算盤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來發展到用銅等金屬制作
算盤。高檔的算盤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圓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為菱形的算
珠。最大的算盤有幾米長,最小的只有幾厘米。
算盤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各種運算。時至今日,用算盤計算加減法的速度毫
不遜色于計算器。
算盤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動,可以使計算者直觀的看到加減乘除的運
算過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與橫檔的碰撞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音,形成一首美
妙的“計算進行曲”。計算者從聲音中體會到計算的愉快。這些愉快的感覺反
映到俗語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賬”。
利用算盤進行計算時,不僅要用手指不斷的撥動算珠,還要用眼睛看數,
同時要不停的動腦筋。這是非常典型的手腦并用,對提高智力,開發右腦是一
種好方法。有學者指出,學珠算練手指是開發智力的有效途徑。
由于用算盤計算有這么多的優點,所以這個在中國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計
算工具,現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廣泛應用。在受中國文化影響比較深的日本、
韓國、東南亞,珠算技術的傳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視。日本的小學生把讀
書、寫字、打算盤列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日本全國的算盤學校高達35,000所。韓國的珠算教育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
發展。
即使遠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聯盟,每年進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
次珠算大賽。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國珠算支部,美國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
000多所學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盤正成為美國的一種數學教學工具。
計算機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電
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不斷更新。目
前,速度快的計算機1秒鐘能計算幾十萬億次。計算機的大小也發生了很大的
變化,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大約有一間房間那么大,現在有臺式電腦、筆記本
電腦,還有掌上電腦。
計算機發展史:
■1946年發生了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人類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
生了。
■以使用電子管為特點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40年末和50年代初
獲得重大發展。
■第二代電計算機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間問世以晶體管代替電子管并增
加浮點運算。
■1964年IBM360系統問世它成為使用集成電路的第三代電子計算機的著
名代表。
■使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第四代計算機。
■第五代電子計算機被稱為智能計算機。
■模仿人類大腦功能的神經計算機已經開發成功它標志著電子計算機的發
展進入第六代。
二、算盤和計算器的認識與使用
1.算盤。
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的計算工具,其中算盤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現在
在許多地方還能見到。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
(1)算盤各部分名稱
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梁上鉆孔鑲上小棍數根,稱為檔。每
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
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
一。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
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規定從右往左
數第三檔為個位)
撥出一個數,說一說這表示多少?
(2)兩種不同的算盤:
出示兩種不同的算盤(書23頁圖):
觀察有什么不同。
左邊的算盤是中國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
后來算盤發展到日本,逐漸演變成右邊這樣,上面變成了一顆珠子。
原因是:原來是中國采用的是16進制,滿15進1,所以算盤每檔上是
15;進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進制,所以算盤的上面剩下1顆珠子。
(3)算盤的兩種功能:計算和計數
2.計算器。
(1)計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你認識計算器嗎?
出示一個計算器,你能說說每個鍵的功能嗎?
顯示屏、時間鍵、日期鍵、清除鍵、開關及清除屏鍵、存儲運算鍵、括號
鍵、數字鍵、運算符號鍵、等號鍵等。
(2)讓學生看課本自
分頁代碼學,邊看自己的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窟檐施工方案
- 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與使用
- HBT系列電機混凝土輸送泵產品介紹
- 《下肢靜脈曲張疾病解析》課件
- 從業人員素質培訓課件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的重要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村私人住宅買賣購房合同
- 模具設計師備考過程中的自我評估與調整試題及答案
- 大數據數據挖掘案例重點基礎知識點
- 農作物種子質量評估試題及答案
- GB/T 27060-2025合格評定良好實踐指南
- 熱食類食品制售操作流程
- 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6 Topic3 SectionC-教案
- 西門子SIMATIC NET 以太網 OPC組態詳細配置
- Q∕SY 01039.2-2020 油氣集輸管道和廠站完整性管理規范 第2部分:管道數據管理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財務、藥品、固定資產、檔案、信息管理制度
- 田野考古工作規程附錄一
- 10x2017對稱式三輥卷板機設計說明書
- 大象版小學《科學》實驗目錄
- 氣柜施工方案(修改)
- 美國各州的縮寫及主要城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