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核對條形碼信息;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4.參加聯批學校的學生可關注“啟望教育”公眾號查詢個人成績分析。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學者蘇秉琦認為,距今6000年左右,從遼西到良渚,中華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滿天星斗一樣璀璨。諸文化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密切,逐漸形成了一個“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國”。由此可知,早期中華文明()A.多元文化共同發展 B.產生華夏認同觀念C.多元一體進程加快 D.具備國家初始形態2.先秦時期許多言論圍繞“治國理政”展開。下列言論表明()厲王虐,國人謗王。——《國語·周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上》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以相輔佐也。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A.君主的權力并不是絕對的 B.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C.原始社會禪讓傳統被廢除 D.行政中樞的權力受到削弱3.西晉末年,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造成了“既而民單戶約,不可獨建,故魏邦而有韓邑,齊縣而有趙民。”為此,東晉政府實行()A.編戶齊民 B.大索貌閱 C.三長制 D.土斷4.宋代理學家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直為后人所傳頌。該思想()A.利于統治者進一步控制百姓 B.體現個人對社會的責任C.豐富了中華文化的理論思維 D.帶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5.1289年,意大利人若望·孟高維諾奉教皇之命來到中國,于數年后抵達元大都,受到了元朝皇帝的接見。他在大都傳教十幾年,大約有6000多人受洗入教。若望·孟高維諾在華期間可能看到()①南方植棉逐漸普遍 ②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③紙幣作為主幣發行 ④青花瓷和釉里紅的瓷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近代中國與列強簽署的某一不平等條約規定:“戊午年定約互換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下列選項中,最有可能與其出自同一時期條款的是()A.鴉片以“洋藥”的名義納稅進口 B.列強可以在通商口岸設廠制造C.中國向英國賠償損失2100萬銀元 D.禁止華北地區舉行科舉考試五年7.1937年11月,晉察冀邊區“火線劇社”正式成立。該劇社隸屬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部,演出劇目包括《查路條》《小哨兵》《血戰磨河灘》《槍斃石友三》等。“火線劇社”常年在根據地巡回演出,深受歡迎。該劇團的主要任務是()A.創新民族文化的宣傳方式 B.動員民眾投身民族解放運動C.推動晉察冀邊區文化建設 D.落實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8.1980年12月11日,19歲的溫州姑娘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了一份特殊的營業執照一一工商證字第10101號,這是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她本人則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這反映了當時()A.思想觀念得到解放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C.工業結構發生轉變 D.青年成為改革創新的主力軍9.黨的某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如下三大決策:一是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二是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三是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下列選項中,同屬于此次會議內容的是()A.實施“走出去”戰略B.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C.制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D.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0.右圖為某一帝國極盛時的疆域。公元前8世紀,它大舉向外擴張,不僅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地區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還一度征服埃及。下列選項中屬于該帝國文化成就是()A.誕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著作B.王宮大門上標志性雕刻是人首飛牛C.制定出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D.施行的太陽歷為凱撒制定儒略歷提供重要參考11.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別致”的名字,如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納的黃金海岸,利比里亞的胡椒海岸,貝寧的奴隸海岸。上述現象在本質上反映了()A.各地形成了區域性特色產業 B.非洲融入世界一體化的進程C.殖民地經濟已得到快速發展 D.歐洲殖民侵略所造成的結果12.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說:“我是你們的國王,你們法定的國王!……我擁有上帝對我的委任,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緣,我絕不會背叛我的出身,絕不回答一個非法的新權威的提問。”據此推測,查理一世上述言論的背景是浙考神墻750()A.都鐸王朝建立形成較為強大的王權 B.文藝復興主張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C.兩次內戰,議會獲勝,將處死國王 D.通過《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13.有學者評價某國際條約時指出:“它既沒對廢棄戰爭、維護和平規定任何明確的責任,也未要求各國為此而作出任何實際的犧牲;它既沒涉及世人關注的裁軍問題,也未制定實施公約的辦法和制裁違約國的措施。……連公約的發起人之一凱洛格本人在私下也承認,公約只有‘教育和道德的價值’。”該條約是()A.《非戰公約》 B.《凡爾賽條約》 C.《戰爭與和平法》 D.《聯合國憲章》14.列寧逝世后,斯大林提出了“在一個國家首先建立社會主義”的主張。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蘇聯宣布基本實現了“工業化”目標,主要工業部門的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使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小農國家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這一時期蘇聯采取的舉措有()A.繼續和發展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B.采用指令性計劃的經濟管理方式C.充分利用了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 D.將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結合起來15.1991年8月,布什在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所寫的題為《世界新秩序》的序言中指出,美國要“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建立一種新的國際體系”;在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中,美國的領導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美國的基本價值觀念要得到保存,并要發揚光大”。據此可知,美國意圖()A.建立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 B.與西方國家一起領導世界C.保證美國的社會制度不變 D.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6.右圖雕塑是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恒部人,明初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攝理貴州宣慰使。她率領當地各族人民積極修建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下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奢香夫人所屬彝族恒部可享受免兵役特權B.明廷在西南設置了行都指揮使司進行管理C.政府在該地修建五尺道用來改善交通條件D.貴州宣慰使一職由當地部族酋長世襲任職17.右圖為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一書的第十章目錄。下列選項中,最符合第三個子目標題的是()A.約法的改造B.帝制運動的演進C.宋案及大借款風潮D.和議經過與清帝退位18.為了打開中日關系的新局面,周恩來提出,我們要從中日兩國經濟、文化交流開始,從增加人民交往開始,從增進人民團體協商開始。1955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團首次來華演出。11月,日本著名政治家、前首相片山哲率領代表團來華訪問,并與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代表簽訂了《關于發展中日文化交流的協議》。這些交流活動的歷史背景是()A.“一邊倒”外交方針已放棄 B.中國積極改善外部環境C.“雙百”方針促進文藝發展 D.社會主義陣營逐漸瓦解19.有學者認為:“隨著羅馬不斷向外擴張,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羅馬共和制度的權力運轉框架難以承載不斷擴大的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權力制衡機制被破壞,權力博弈的政治藝術讓位給了毫不妥協的暴力廝殺。在競爭中獲勝的軍事領袖,集權于一身,締造了羅馬帝國的權力新格局。”該學者意在強調()A.羅馬國家分裂的危險催生了強權政治的出現B.羅馬版圖的擴大必然會導致共和制度的崩潰C.羅馬共和國的政體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D.羅馬帝國是建立在征服異國他邦的基礎之上20.閱讀下表,據此可知,這一時期的法國()法國1840年高額納稅人職業統計表(貨幣單位:法郎)0.5-0.6萬0.6-0.7萬0.7-0.8萬0.8-1.0萬1.0-1.5萬1.5萬以上土地所有者1479441503213高級官員1813344/自由職業者17221//商人、銀行家10164951工廠主1063421A.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B.利用稅率調節過高收入C.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 D.工業化的進程較為緩慢21.陳勝、吳廣起義開中國古代農民起義之先河。關于起義的原因,教材的解釋是“不能如期趕到戍地將被處死”,此說法源自《史記》“失期,法皆斬。”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條文和相關解釋。對于“失期”,相關法律是“御中發征,乏弗行(沒有成行),貲(罰)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批評);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遇到大雨,免罰)。”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考古史料與文字史料相互矛盾,當以考古史料為準B.通過不同類型史料,豐富了人們對相關史實的認知C.對于不同的觀點,應該提倡百家爭鳴,自圓其說即可D.上述兩種說法沒有本質區別,只是歷史解釋不同而已非選擇題部分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2題20分,第23題20分,第24題12分,共52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中國傳統農業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產生,并延續至今。它誕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與自然的選擇,即自然環境影響較大,農產品商品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農業經營往往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集中式的大規模農業生產較為少見。傳統農業知識與技術的延續往往依靠的是代際傳承,這造成傳統農業知識體系更新緩慢,相關知識與技術強調歸納與總結。——摘編自韓賢克《中國傳統農業與農業文明的發展探索》(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傳統農業的特點。結合所學,列舉元明時期農業“相關知識與技術強調歸納與總結”的代表性著作。(6分)材料二1946年5月,隨著國民黨破壞和平的企圖日益明顯,中共中央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這一指示改變了抗戰以來我黨推行的“減租減息”政策,強調用和平的手段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然而,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五四指示”的局限性、不徹底性的缺陷顯露出來,主要原因是沒有無條件廢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權,提出的方式均為“有償”,沒有放手發動群眾。土地改革運動在各個解放區進行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不合理。針對這一情況,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摘編自周錦濤《劉少奇與解放戰爭期間的土地問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析全國土地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指出這次會議“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的文件及其影響。(7分)材料三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和完善土地政策,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從初期的“農民個體所有,家庭自主經營”到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集體統一經營”,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兩權分離”到新時代的“三權分置”。這些變革適應了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確保了農村社會的穩定。——摘編自劉雅靜《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土地政策的演進及基本經驗》(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綜合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概述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調整的經驗。(7分)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英法百年戰爭,英國戰敗并退守英格蘭等島嶼,客觀上為英國民族國家的建構提供了有利的空間條件。戰爭也使英國民眾普遍感到“法語是敵人的語言”“使英格蘭人意識到他們的特性、統一性和共同的傳統和歷史”。隨著宗教改革的深入進行,原有的政治架構被打破,民族國家的建構成為歷史的必然。1618—1648年,歐洲“新教聯盟”和“天主教聯盟”之間爆發“三十年戰爭”,戰后簽訂的和約確立了締約各方的“國家主權”,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建構。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階級借用“民族”概念來整合國家,目的是通過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礎,建立自己的統治。——摘編自黃其松《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敘事》(1)根據材料一,概括促進英國民族國家形成的主要因素。結合所學,指出盧梭為“消解封建君主合法性基礎”所提出的主張。(6分)材料二19世紀中葉,清王朝被迫卷入西方所謂主權平等的國際體系中,西方民族國家思想迅速舶來并逐漸取代沿襲幾千年的天下王朝觀念。在“國將不國”的現實下,形塑一個西方式的強大的現代中國成為當務之急。1902年,梁啟超首創“中華民族”一詞,強調“民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而非血統種族概念。在此基礎上,他把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和民族復興的目標相結合,指出中國應加以根本改造,最終形成一個強大的現代的包含中國境內各民族的“中華民族”。浙考神墻750——摘編自宋盼盼、周傳斌《中華民族概念內涵的三次轉換論析》(2)根據材料二,概括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一詞的歷史背景。結合所學,列舉20世紀前20年資產階級為實現“民族復興的目標”所采取的舉措。(8分)材料三一戰以后,源于歐洲的“民族國家”演化為“民族自決”原則,其首倡者為美國總統威爾遜。作為霸權更替的獲勝者,美國可以借此削弱擁有大量殖民地的歐洲列強。然而,這一原則在一戰結束后卻在客觀上推動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運動。由于各國一致奉行威爾遜原則,那些受壓迫民族或未受國際承認的民族,自然會打著民族自決的名義,來爭取其獨立地位。——摘編自田德文《國家轉型視角下的歐洲民族國家研究》(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性民族解放運動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指出這一時期印度為爭取民族獨立所作出的努力。(6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時代周刊》(TIME)雜志創立于1923年,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內容廣泛,時評精彩,視角獨特,觀點新穎。《時代周刊》一直持續對中國的關注,建刊100多年來,共計130多次將中國人作為該刊物的封面人物。下列兩幅圖分別是1979年1月1日的封面和1984年4月30日的封面。1979年1月1日,鄧小平同志被評為本年度的風云人物。標題寫著:“鄧小平先生,中國新時代的形象”封面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手里拿著可口可樂,面露微笑,背景是中國長城。標題是:“中國的新面貌,里根將會看到什么?”觀察兩幅圖片,提取關聯信息,自擬一個題目,并結合相關史實,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2023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盟高三年級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DBCABADB題號1112131415答案DCABA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題號161718192021答案DCBADB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22.(20分)(1)特點:歷史悠久,延續至今;受自然環境影響大(或農產品商品率低);經營規模小;知識和技術依靠代際傳承(或知識體系更新慢,或相關知識與技術強調歸納與總結)(4分)著作:《農書》;《農政全書》。(2分)(2)背景:全面內戰的爆發,推動解放區加快土地改革;“五四指示”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土地改革運動在各地的實踐出現偏差(土地改革不平衡和土地分配不合理)。(3分)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2分)影響: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推動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2分)(3)方向:機械化、集約化、產業化(3分)經驗:立足國情,根據實踐的發展和群眾的需要,及時調整和變革不適宜的土地政策;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以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疫情背景下合同解除的法律探討
- 2025鋼材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室外給排水管網建設項目合同
- 2025國際服務貿易的合同
- 2025合同項目完成證明
- 2025魚塘租賃合同范本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講述籃球裁判員的執法魅力試題及答案
- 監控道閘安裝協議合同
- 物流送貨工合同協議
- 江西卷-2025屆高考歷史4月模擬預測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 運輸公司機務管理制度
- GB 19762-2025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4年電工(高級技師)考前必刷必練題庫500題(含真題、必會題)
- 2024年內蒙古航開城市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DZ∕T 0207-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硅質原料類(正式版)
- 意大利(百得)TBG 系列燃燒機說明書
- 證據清單模板
-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含存根)
- 《抑郁癥健康教育》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