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同步分層作業(基礎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1頁
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同步分層作業(基礎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2頁
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同步分層作業(基礎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3頁
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同步分層作業(基礎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4頁
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同步分層作業(基礎篇)-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篇)2021-2022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新版九年級同步分層作業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選擇題(共7小題)1.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用石墨作電池電極 B.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C.用稀鹽酸除去鐵銹 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2.下列圖示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氫氣驗純 B.向水中通入氮氣 C.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D.刻畫金屬3.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水結成冰 B.液化氣燃燒 C.自行車圈生銹 D.牛奶變酸奶4.下列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 B.把碘放在水中 C.用碳酸鈉溶液洗餐具 D.鐵生銹條件的探究5.下列現象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水沸騰 B.芒果切片 C.鐵生銹 D.電燈發光6.下列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7.國慶70周年大閱兵,揚我國威,耀我中華。閱兵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放飛7萬只氣球 B.56門禮炮齊放,70響轟鳴 C.三軍將士,昂首闊步 D.廣場花海,變化多端二.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8.【實驗目的】研究物質的變化。【方案設計】實驗名稱實驗裝置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1.研磨硫酸銅晶體硫酸銅晶體由塊狀變成狀變化過程中,硫酸銅晶體的發生了改變;變化過程中(填“有”或“無”)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變化2.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藍色色絮狀沉淀變化過程中(填“有”或“無”)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變化【實驗反思】(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2)結合上述實驗及所學內容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填字母)。A.物質的三態變化或形變都屬于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發生的同時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C.變化過程中有氣體產生,此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變化過程中物質的顏色發生改變,此變化可能是物理變化9.認真觀察圖,回答有關問題:(1)鎂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鎂帶,點燃,如圖①所示,則鎂帶燃燒發生的變化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理由是。(2)圖②中蠟燭熔化發生的變化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蠟燭燃燒發生的變化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由此說明化學變化(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隨物理變化。(3)圖③中發生的變化是(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可見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三.解答題(共3小題)10.酒精:①無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易燃燒;⑤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⑥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爍芯上汽化;⑦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上述文字可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有(填序號,下同);化學性質有;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發生的化學變化有;用途有。11.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填字母)。A.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B.蘋果腐爛C.玻璃破碎D.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E.二氧化碳用于滅火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屬于化學性質的是;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屬于化學變化的是;屬于物質用途的是。12.區分物質的變化、性質及用途:①石蠟可以燃燒②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氣體③石灰石能與稀鹽酸反應④牛奶變質⑤食鹽易溶于水⑥水加熱后成為水蒸氣⑦金屬銅可以導電⑧水能與金屬鈉反應⑨二氧化碳是常用的滅火劑上述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填寫序號,下同),上述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的是,上述描述屬于化學變化的是,上述描述屬于用途的是。

(基礎篇)2021-2022學年上學期初中化學人教新版九年級同步分層作業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7小題)1.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A.用石墨作電池電極 B.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C.用稀鹽酸除去鐵銹 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解答】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以用石墨作電池電極,是利用石墨的物理性質,故A錯。B、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質,故B錯。C、用稀鹽酸除去鐵銹是利用鹽酸與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利用了化學性質,故C正確。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是利用大理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質,故D錯。故選:C。2.下列圖示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氫氣驗純 B.向水中通入氮氣 C.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D.刻畫金屬【解答】解:A、氫氣燃燒生成水,是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B、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3.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水結成冰 B.液化氣燃燒 C.自行車圈生銹 D.牛奶變酸奶【解答】解:A、水結冰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B、液化氣燃燒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C、自行車圈生銹過程中生成鐵銹,是化學變化;D、牛奶變酸過程中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故選:A。4.下列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 B.把碘放在水中 C.用碳酸鈉溶液洗餐具 D.鐵生銹條件的探究【解答】解:A、兩種物質相互刻畫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B、碘和水混合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C、碳酸鈉能和油污反應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D、鐵與水隔絕,不能發生化學反應,是物理變化。故選:C。5.下列現象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水沸騰 B.芒果切片 C.鐵生銹 D.電燈發光【解答】解:A、水沸騰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芒果切片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C、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D、電燈發光過程中只有能量的轉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故選:C。6.下列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解答】解:A、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過程中有新物質碳酸鈣和水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故選:D。7.國慶70周年大閱兵,揚我國威,耀我中華。閱兵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放飛7萬只氣球 B.56門禮炮齊放,70響轟鳴 C.三軍將士,昂首闊步 D.廣場花海,變化多端【解答】解:A、放飛氣球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A錯;B、鳴放禮炮過程中包含著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故B正確。C、三軍將士昂首闊步就是走路,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C錯;D、廣場花海,變化多端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D錯。故選:B。二.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8.【實驗目的】研究物質的變化。【方案設計】實驗名稱實驗裝置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1.研磨硫酸銅晶體硫酸銅晶體由塊狀變成粉末狀變化過程中,硫酸銅晶體的形狀發生了改變;變化過程中無(填“有”或“無”)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物理變化2.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藍色色絮狀沉淀變化過程中有(填“有”或“無”)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化學變化【實驗反思】(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結合上述實驗及所學內容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填字母)。A.物質的三態變化或形變都屬于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發生的同時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C.變化過程中有氣體產生,此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變化過程中物質的顏色發生改變,此變化可能是物理變化【解答】解:【方案設計】1、硫酸銅晶體研磨時,由塊狀變成粉末狀;此變化過程中,硫酸銅晶體的形狀發生了改變;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因此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粉末;形狀;無;物理;2、此實驗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有;化學;【實驗反思】(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故答案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A、物質的三態變化或形變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說法正確;B、化學變化發生的同時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說法正確;C、變化過程中有氣體產生,此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水蒸發有氣體產生,但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是化學變化,說法錯誤;D、變化過程中物質的顏色發生改變,此變化可能是物理變化,如蒸餾水中滴入紅墨水后,整杯水均變成紅色,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9.認真觀察圖,回答有關問題:(1)鎂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鎂帶,點燃,如圖①所示,則鎂帶燃燒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理由是產生了其他物質。(2)圖②中蠟燭熔化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蠟燭燃燒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由此說明化學變化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隨物理變化。(3)圖③中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可見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解答】解:(1)鎂帶燃燒的現象:劇烈燃燒,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鎂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鎂;(2)如圖②中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其中蠟燭熔化是物理變化,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是: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有物理變化;(3)圖③中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可見發光發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4)由此可以得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故答案為:(1)化學變化;產生了其他物質;(2)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一定;(3)物理變化;不一定;(4)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三.解答題(共3小題)10.酒精:①無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③易揮發;④易燃燒;⑤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⑥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爍芯上汽化;⑦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據上述文字可歸納出酒精的物理性質有①②③(填序號,下同);化學性質有④;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⑥;發生的化學變化有⑦;用途有⑤。【解答】解: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這些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都是物理性質;易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化學性質;常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用途;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爍芯上汽化,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故填:①②③;④;⑥;⑦;⑤。11.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填字母)。A.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B.蘋果腐爛C.玻璃破碎D.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E.二氧化碳用于滅火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D;屬于化學性質的是A;屬于物理變化的是C;屬于化學變化的是B;屬于物質用途的是E。【解答】解:A.鐵生銹屬于化學變化,所以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屬于化學性質;B.蘋果腐爛有菌類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玻璃破碎只是形狀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E.二氧化碳用于滅火,屬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答案為:D;A;C;B;E。12.區分物質的變化、性質及用途:①石蠟可以燃燒②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氣體③石灰石能與稀鹽酸反應④牛奶變質⑤食鹽易溶于水⑥水加熱后成為水蒸氣⑦金屬銅可以導電⑧水能與金屬鈉反應⑨二氧化碳是常用的滅火劑上述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