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件高三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件高三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件高三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件高三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輪復習_第4頁
第五單元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課件高三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必修3第五單元1840—1949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第15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第16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什么?為什么?一、單元回顧:鴉片戰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階級、派別、主張)地主階級抵抗派: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開眼看世界”地主階級洋務派:中體西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資產階級維新派:早期維新;康梁維新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派: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資產階級激進派:新文化運動前期民主與科學,后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15課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16課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二、近五年高考考查匯總(按課題排列)2021—2017,地方卷、全國卷均有涉及,大題、選擇題形式均有。主要考查近代向西方學習的背景,魏源、林則徐的主張,“中體西用”思想,維新派代表人物及觀點、影響等二、近五年高考考查匯總(按課題排列)2021—2017,地方卷、全國卷均有涉及,大題、選擇題形式均有。主要考查三民主義與新三民主義的主張,影響。二、近五年高考考查匯總(按課題排列)2021—2017,地方卷、全國卷均有涉及,大題、選擇題形式均有。著重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原因、內容、影響,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總結:本專題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它可以結合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特點和當時的世界形勢綜合出題,跨度大,角度多。我們在備考高考時一定要注意對本專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還要做到知識的靈活運用。2.(2015課標全國Ⅱ28)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與傳統的觀念發生沖突

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考查:洋務運動思路:①注意設問:這反映了

②提取關鍵詞理解: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技術,傳統觀念較為封閉、保守A關鍵詞:洋務、洋務派,(遭)冷嘲熱諷三、高考真題回顧考查:早期維新思想的主張3.(2010北京文綜15)“君為主,則必堯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長治;民為主,則法制多紛更,心志難專一。究其極,不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據材料和所學,判斷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B.王韜C.宋教仁D.胡適選項分析:魏源是地主階級抵抗派,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宋教仁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倡民主共和,推翻君主制;胡適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不涉及政體;王韜是早期維新派代表,主張君主立憲制。思路:①注意設問:判斷作者

②提取觀點,分析態度,結合所學回顧早期維新思想(背景、代表人物、主張、不足)(課本第69頁)背景: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代表人物:主張:①經濟上:

②文化上:

③政治上:不足:王韜、鄭觀應等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興辦學校,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沒有實踐。B考查:對辛亥革命的評價、新文化運動的背景7.(2011安徽文綜15)辛亥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思想,經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這一評價

A.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

B.對思想啟蒙方面的局限性認識不足C.肯定了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歷史事實“不過是”、“幾乎絲毫沒有”,批評的態度,作者關注點:“思想”、“教育”。得出結論:材料認為辛亥革命在啟蒙思想方面有較大的局限性

注重思想啟蒙的是新文化運動,選A C與作者態度不符,且非材料側重點(選項更注重政治方面)思路:①注意設問:這一評價②關注材料傾向(關聯詞)、關注點/角度A8.(2010廣東文綜16)“民眾以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謂‘民國共和’則取得從來未有之名義而已。至其實質如何,都非所問。”這說明A.新文化運動具有歷史必要性

B.辛亥革命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C.國民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

D.君主立憲制得到民眾的普遍支持民眾知有“民主共和”,而不知其實質。說明需要進一步地進行思想革命(需要新文化運動)。A思路:①注意設問:這說明②提取材料信息第76頁導言(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陳獨秀認為“吾人于共和國體之下,備受專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啟發“多數國民之自覺”。他把啟蒙運動視為“救國之要道”,發起了新文化運動。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為何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認為需要重視思想啟蒙?回顧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課本第76頁)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③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實行民主制度。④但是,袁世凱卻夢想恢復帝制。他廢除臨時約法,實行獨裁統治,還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⑤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奮起反擊,力圖“根本之救亡”。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9.(2008廣東文基24)陳獨秀在《青年雜志》創刊號上宣稱“批評時政,非其旨也。”這預示著新文化運動A.純粹是一場學術文化運動

B.將思想革命作為救國的根本C.旨在推翻當時的共和政體D.以陳獨秀的右傾思想為指導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新文化運動源于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痛苦反思。人們認識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鞏固,中國的狀況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大多數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縛著。(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為什么新文化運動要抨擊“尊孔復古?”A12.(2015海南卷16)1919年3月,《申報》報道一名參議院議員指責北京大學某教師“有離經叛道之鼓吹”。這是指該教師A.抨擊尊孔復古B.抨擊軍閥統治C.提倡科學精神D.提倡民主主義經:指儒家的經典。道:指儒家的思想傳統。離經叛道:原指背離和違反儒家經典和道德教條。對“離經叛道”的理解課本第77頁

反對舊道德(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孟德斯鳩、嚴復反專制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與個人原因。(20分)材料分析題:1.審設問類型:形成某一思想主張的原因參考要素:時代背景、個人原因你的角度有哪些?個人原因:個人經歷、主張,派別等,更多需要參照材料時代背景:如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思想狀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材料二

嚴復(1854—1921)曾到英國留學,后在北洋水師學堂任職,意欲培養人才建設強大海軍。但官場腐朽,使他認識到辦理海軍教育無法施展政治抱負。1895年前后,嚴復深為民族前途擔憂,陸續發表文章,翻譯西方著作,評論史事與時政,鼓吹學習西方民主。說明嚴復反專制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與個人原因。普遍作答時代背景①政治:西方外來侵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清政府腐敗/腐朽(封建專制制度逐漸衰落)②經濟: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需補充部分①清末改革,②民主革命興起;依據是?2.讀材料(找關鍵詞,可劃層次或逐句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可結合維新變法的背景材料二

嚴復(1854—1921)曾到英國留學,后在北洋水師學堂任職,意欲培養人才建設強大海軍。但官場腐朽,使他認識到辦理海軍教育無法施展政治抱負。1895年前后,嚴復深為民族前途擔憂,陸續發表文章,翻譯西方著作,評論史事與時政,鼓吹學習西方民主。說明嚴復反專制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與個人原因。普遍作答高考答案表述個人原因①曾到英國留學/有留學經歷,受西方民主思想影響②意識到官場腐朽③愛國意識,為民族前途擔憂,探索救國道路意思相近亦可2.讀材料(找關鍵詞,可劃層次或逐句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受過系統西學教育,立志救國(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嚴復的主張在哪些方面與孟德斯鳩相同,有何主要差異。(12分)材料分析題:審設問比較類讀材料(找關鍵詞,可劃層次或逐句看)細化: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找出嚴復、孟德斯鳩的主張,比較異同

材料二

嚴復(1854—1921)……1895年前后,嚴復深為民族前途擔憂,陸續發表文章,翻譯西方著作,評論史事與時政,鼓吹學習西方民主。

嚴復尖銳批判中國專制政體:“國君則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為法所拘”“不獨國主君上之權為無限也,乃至尋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實皆兼三權(行、憲、政)而領之”,故無公正可言。他主張“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設議院于京師,而今天下郡縣各公舉其守宰”。他認為“吾國今處之形,則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異族之侵橫,求有立于天地之間,斯真刻不容緩之事。故所急者,乃國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張通過鼓民力、新民德、開民智,逐步使國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摘編自王栻主編《嚴復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嚴復的主張

材料二

嚴復(1854—1921)……1895年前后,嚴復深為民族前途擔憂,陸續發表文章,翻譯西方著作,評論史事與時政,鼓吹學習西方民主。嚴復尖銳批判中國專制政體:“國君則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為法所拘”“不獨國主君上之權為無限也,乃至尋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實皆兼三權(行、憲、政)而領之”,故無公正可言。他主張“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設議院于京師,而今天下郡縣各公舉其守宰”。他認為“吾國今處之形,則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異族之侵橫,求有立于天地之間,斯真刻不容緩之事。故所急者,乃國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張通過鼓民力、新民德、開民智,逐步使國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摘編自王栻主編《嚴復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嚴復的主張

材料二

嚴復(1854—1921)……1895年前后,嚴復深為民族前途擔憂,陸續發表文章,翻譯西方著作,評論史事與時政,鼓吹學習西方民主。嚴復尖銳批判中國專制政體:“國君則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為法所拘”“不獨國主君上之權為無限也,乃至尋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實皆兼三權(行、憲、政)而領之”,故無公正可言。他主張“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設議院于京師,而今天下郡縣各公舉其守宰”。他認為“吾國今處之形,則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異族之侵橫,求有立于天地之間,斯真刻不容緩之事。故所急者,乃國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張通過鼓民力、新民德、開民智,逐步使國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摘編自王栻主編《嚴復集》提問: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嚴復的主張嚴復:批判君主專制,鼓吹西方民主國君應受法律的限制;三權分立,自由、民主;設議院;開啟民智高考題答案對比(2)相同:將君主置法律之下;

自由、民主;

建立議會制度;

實行三權分立;

開啟民智。孟德斯鳩:自由、平等,反對君主專制注重法律的作用(君主應受到法律的限制),三權分立,注重民智孟德斯鳩:課本第31頁:國王只能行使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應當分屬議會和法院嚴復:批判君主專制,鼓吹西方民主國君應受法律的限制;三權分立,自由、民主;設議院;開啟民智(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嚴復的主張在哪些方面與孟德斯鳩相同,有何主要差異。(12分)(2)同樣提倡自由,嚴復和孟德斯鳩又有何差異?(嚴復)認為“吾國今處之形,則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異族之侵橫,求有立于天地之間,斯真刻不容緩之事。故所急者,乃國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標準答案:認為當時國家的獨立自由高于個體自由。普遍作答:嚴復認為國群自由、民族獨立比個人自由更重要啟蒙運動強調個人權利為什么會存在差異?社會性質不同,需求不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社會主要任務

為什么?延伸:歐洲的近代思想解放與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有何顯著不同?

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

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社會主要任務延伸:歐洲的近代思想解放與中國近代思想解放有何顯著不同?

為什么?歐洲:強調個人權利,中國:與救亡圖存時代主題相結合(更關注民族、國家獨立問題)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