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課程標準:(1)了解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和商業繁榮的表現,認識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與社會的新變化,(重難點)理解經濟發展、政治局勢、社會變化之間的聯系。(2)以時空觀念為指導認識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運用唯物史觀分析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對政治、文化的影響。(重點)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二、商業和城市的繁榮三、經濟重心南移四、社會的變化目錄(1)紡織業

(2)制瓷業(3)礦冶業(4)印刷業:(5)造船業:(1)原因:(2)耕種制度:(3)經濟結構:(4)棉花的種植與推廣(5)邊疆開發(6)人口數量增加1、農業的發展2、手工業

1、商業發展2、城市的繁榮(1)市場(2)貨幣:北宋“交子”(3)“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①基層市場

②邊境市場③海外市場(國際貿易)1、原因

2、過程3、規律4、影響①魏晉南北朝時期(永嘉南渡):南北經濟開始趨于平衡②中唐以后(安史之亂):開始南移③北宋:繼續南移④南宋時期(靖康之變后):完成南移⑤元朝: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1、原因:2、表現:(1)經濟:經濟發展(2)政策:不抑兼并(3)政治:政治環境相對寬松。(1)門第觀念淡化,社會階層流動加強。(2)社會成員身份趨向平等,人身依附關系削弱。(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4)金元時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逆轉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表現影響耕作制度

經濟作物棉花種植邊疆農業

人口規模(一)農業:土地利用率提高,糧食產量增加,人口增多推動商品經濟發展,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棉布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衣料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中原農耕文明向周邊擴展一年兩熟的麥稻復種制、一年三熟;出現固定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宋朝開始,元朝逐漸普遍在遼夏金元統治之下,農業都有顯著進步北宋末年的實際人口已經超過1億中國古代人口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二)手工業:部門特點意義制瓷業采礦業印刷業紡織業元朝棉紡織業發展推動棉紡技術革新;棉布逐漸成為當時民眾的主要衣料。①宋朝:五大名窯;景德鎮被稱為“瓷都”;②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紅,進入彩瓷時代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繼絲綢之后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成就:北宋煤的開采量很大,地位:礦冶業在手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發展迅速(雕版印刷術和畢昇活字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青花瓷

瓷器質地堅硬不吸水,敲擊響聲清脆,比陶器更加美觀、耐用。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瓷器,逐漸形成青瓷、白瓷等不同類型,宋朝制瓷工藝達到了高峰。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二)手工業: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二)手工業:◎“鬼谷下山”青花大罐·元◎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元農業發展糧食增加種植經濟作物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手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三)商業:商業繁榮的原因:政治因素:區域統一和大一統帶來的穩定局面經濟因素: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較前代有明顯的發展。政策因素:商業政策放松民族因素: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交通因素:海陸交通系統的發展社會因素:宋朝時,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三)商業:發展表現市場

城市

貨幣

外貿①市、坊界線的打破;②基層市場的蓬勃涌現(草市);③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①兩宋:東京、臨安;②元朝:杭州被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③元大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④元朝漕運發達,運河沿岸興起了工商業集鎮。①北宋:開始出現紙幣——交子;②元: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①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②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③官府設置市舶司,掌管對外貿易。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三)城市:城市繁榮的原因:政治因素:區域統一和大一統帶來的穩定局面經濟因素: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商業較前代有明顯的發展。政策因素:商業政策放松民族因素: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交通因素:海陸交通系統的發展社會階層:市民階層的擴大。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商業:北宋東京城平面圖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宋代的商業革命:(1)打破嚴格的坊市制,商業活動不再受時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監管商業活動(3)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4)以四大商業名鎮為代表的商業市鎮出現。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四)經濟重心南移:1.原因:(1)魏晉南北朝:江南得到開發,南北經濟趨向平衡;(2)唐朝中葉以來(安史之亂):南方的經濟實力漸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開始南移;(4)南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5)元朝: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2.過程:(3)北宋: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四)經濟重心南移:2.表現:(1)宋代時,“蘇湖熟,天下足”;(2)元朝重新開通大運河;(3)元朝還創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也是運輸江南的糧食。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四)經濟重心南移:3.影響:(1)經濟:南方工商業城市增多,商品經濟發達;(2)交通:海上交通運輸改善,海上貿易繁榮;(3)人口: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比重不斷增長;(4)民族關系:促進民族交融;(5)文化:促進南方文化教育事業發展;(6)生態環境:導致南方某些地區的過度開發,造成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一.遼宋夏金元的經濟:(四)經濟重心南移:4.規律:(1)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2)南移趨勢在國家分裂、割據戰亂時較為明顯(3)經濟重心的南移凸顯了區域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互補性。農業發展手工業發展商業發展經濟之變社會之變二.遼宋夏金元的社會:(一)社會變化的表現:1.門第觀念的淡化;2.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于簿狀,家之婚姻必由于譜系。……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

——(宋)鄭樵:《通志》經歷唐宋變革,中國傳統社會發生了重要轉變,不僅士庶制度和良賤制度不存在了,而且作為等級職業制度的是士農工商差別也淡化了。

——高德步《唐宋變革:齊民地主經濟與齊名社會的興起》釋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擇其所樂而居之。——蘇軾:《策別安萬民》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耕種制度農業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經濟結構棉花的種植和推廣邊疆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手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