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蒙城縣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19世紀60年代,美國成為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而繼續存在,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如果美國在這一時期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材料表達的主旨是()A.美國獨立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B.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C.美國南北戰爭北方贏得勝利是造成美國分裂的原因D.美國南北戰爭南方贏得勝利是美國成為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的基礎2.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A.孟良崮戰役B.千里躍進大別山C.大軍合力戰淮海D.百萬雄師過大江3.俄國二月革命后出現的兩個并立的政權是()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員會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指出,民主的含義就是“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

)A.1956年底,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依法治國的方略5.中國歷代疆域的沿革是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見證。下列四幅示意圖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圖一、圖三、圖二、圖四 B.圖四、圖二、圖一、圖三C.圖一、圖三、圖四、圖二 D.圖四、圖一、圖二、圖三6.下列選項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愛迪生發明耐用電燈泡B.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C.日本制造“八一九”大轟炸D.盧作孚創辦民生公司7.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蘋果手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國內組裝的,這種現象說明()A.美國已壟斷了手機市場 B.經濟發展出現了全球化趨勢C.中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美國 D.美國讓中國分享其高精尖技術成果8.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后啟青銅銘文,現代漢字由它演變而來。材料中的“它”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隸書9.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典范,它屬于A.古埃及文明B.兩河流域文明C.古希臘文明D.古羅馬文明10.1923年11月,孫中山在廣東發表演講時說:“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學俄國的方法組織及訓練,方有成功的希望。““吾黨欲求真正之成功一要靠黨員的成功,不專靠軍隊的成功?!薄皬慕褚院?,要以人民的心力為吾黨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奮斗?!睘閷崿F上述主張,孫中山()A.全面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B.創建革命政黨,推進民主革命C.改組國民黨,推進國共兩黨合作D.組建廣東革命政府,發動北伐11.下列各項,按使用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水力-電力-蒸汽 B.火車-汽車-航天飛機C.石油-原子能-煤炭 D.電燈-電腦-電話12.下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什么現象有關的是A.農民戰爭,焚書坑儒B.焚書坑儒,八股取士C.百家爭鳴,獨尊儒術D.焚書坑儒,獨尊儒術13.民族區域自治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其作用包括①鞏固祖國統一②維護民族團結③它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④保障少數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崩潰的標志是A.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召開B.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C.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D.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15.晚清以來“青年”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清末時“革命青年”,“五四時期”是“新青年”后來則是“進步青年”。其中,“新青年”關心個人的生活與解放,“進步青年”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導致這種轉變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B.十月革命和一戰的影響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16.圖是1950年張仃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漫畫《紙老虎——杜魯門申明》,與這幅漫畫有關歷史事件是:A.國民黨發動內戰B.朝鮮戰爭的爆發C.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D.北約與華約對峙17.在歷史長河中,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由重要的歷史人物來領導、推動。下列關于歷史人物與事件的連線正確的是①林則徐﹣﹣虎門銷煙②佟麟閣﹣﹣“七七事變”抗日③鄧世昌﹣﹣甲午戰爭④康有為﹣﹣戊戌變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有人說他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但誰也無法否認他對歐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他因戰爭起家,也因戰爭而倒臺,這位名震一時的梟雄是()A.拿破侖 B.查理一世 C.華盛頓 D.亞歷山大19.據考古發現推測,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在“稻花香里話豐年”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頂洞人20.歷史學家錢乘旦先生認為,英國的現代化最符合“統一民族國家——建立專制王權——克服專制王權”這一現代化的常規途徑,也是走得最順利的。英國在“克服專制王權”這一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步是A.《大憲章》的頒布B.處死國王建立共和國C.《權利法案》的通過D.建立民主共和制政體21.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A.法家學說 B.墨家學說 C.道家學說 D.儒家學說22.考古發現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說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從事農業生產 B.以捕魚狩獵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會人工種植水稻23.歸納和概括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國通過獨立戰爭,羸得了國家的獨立;通過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這兩次戰爭的相同作用是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B.都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C.都廢除了黑人奴隸制D.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24.二戰時期蘇聯與美國是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友,而在戰后卻轉瞬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已經不再視對方為力量伙伴,而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這說明美蘇關系發生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 B.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沖突C.世界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D.蘇聯的壯大影響了美國爭霸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一圖二圖一人物是美國總統________,他領導了美國________,實現了國家獨立。圖二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________的路線圖,此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26.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英國議會通過了《___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約王權;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則掌握_______________權。27.請極據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關的內容。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學生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口號走上街頭,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號。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學生的愛國斗爭一度面臨夭折的危險,工人階級和其它民眾走到斗爭前臺,局面就立即改觀。就如上海學聯在告同胞書中指出:“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罷工不及五日,曹、章、陸去”。——摘自羅荔戴平安《五四運動中的青年學生和工人階級》據材料,指出五四運動的性質。小歷同學認為,在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五四運動起到了分水嶺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嗎?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9.(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毀了。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絕對優勢使勝利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參戰是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會是這樣。(在我)看來這些因素(美蘇)綜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敗,然后又使失敗突然到來?!幾訦采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冊)(1)材料中“紅軍參戰”(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最終是在哪一次會議上確定的?(2)你同意作者關于日本失敗原因的分析嗎?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分析以上圖片(圖表),請判斷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材料二依據材料,請分別簡要寫出上下兩幅圖片所反映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材料三分析材料,請你對中國人民“能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這一歷史之問做出自己的回答,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由題干中“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笨梢钥闯觯绹媳睉馉帉γ绹鴣碚f最大的意義是維護國家的統一。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圍繞著奴隸制的存廢而起,戰爭最終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避免了南北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所以美國南北戰爭為美國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奠定了基礎,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表述不正確,排除,故選B。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6月,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難度較大,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根據課本所學,二月革命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沙皇專制制度的反動統治。在起義過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權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革命后成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選擇答案B。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4、C【解析】

依據民主的含義就是“人民說了算”、“人民是統治者”、“民主意味著人民統治國家”可知,選項中最能反映這一觀點的是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組織形式,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由人民當家作主,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不是最能反映“人民是統治者”這一觀點的,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5、B【解析】

注意總結每幅圖的典型特征。如圖一中有“嶺北行省”,行省制為元朝時期;圖二有西域都護府,結合所學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標志著新疆正式歸中央管轄;圖三的疆域與現今相似但又遼闊許多,為清朝前期疆域;圖四出現了匈奴、長城、咸陽,故為秦朝。所以按朝代排序選B項。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歷史結論是對歷史事件產生的影響進行的分析表述,歷史現象是對歷史史實的陳述。ACD項都屬于對歷史史實的陳述,屬于歷史現象,B項是對諾曼底登陸產生的影響的表述,屬于歷史結論,故選B。7、B【解析】

通過題中信息,我們不能得出美國壟斷手機市場或中國經濟依賴美國的結論,而對手機的組裝也并非高精尖技術工藝,因此ACD三個選項均不符合題意。結合所學以及日常了解,可知蘋果手機是美國的手機制造企業,題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公司產品已經銷售到了中國市場,并且作為跨國公司,在中國也有其生產線,這正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表現。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為主旨類問句,注意排除與題中所給信息無關的答案。8、A【解析】

依據題干“現代漢字由它演變而來”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漢字的形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現代漢字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上承原始刻繪符號,后啟青銅銘文,A項符合題意;金文、小篆、隸書是漢字以后的演變形式,B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9、C【解析】

西方文明通常稱為“藍色的海洋文明”,近代的工業文明就是由西方文明獨立發展演變而成的,其西方文明的搖籃指的是古代希臘,據此分析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屬于古希臘文明,C符合題意;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屬于大河文明,AB排除;古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個重要源頭,D排除;故選C。10、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1923年11月”,“吾黨欲求真正之成功一要靠黨員的成功,不專靠軍隊的成功?!薄皬慕褚院螅匀嗣竦男牧槲狳h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奮斗”;可知與國共兩黨合作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民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工作,并且與中國共產黨達成黨內合作。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選項C符合題意;國民黨有自己的革命綱領不可能全面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1912年國民黨創建;組建廣東革命政府,以及發動北伐是改組之后發生的。信息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B【解析】

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類使用的動力先是水力,再是蒸汽最后是電力,故A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B、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由于蒸汽機的使用,促進了交通工具的變革,出現了火車和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由于內燃機的發明及使用,從而汽車和飛機出現。1885年,本茨試制汽車成功,1903年,萊特兄弟制成飛機,故B排列正確,符合題意。C、煤炭是蒸汽時代動力的來源,原子能的利用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C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D、電燈、電話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電腦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D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2、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故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焚書坑儒,獨尊儒術有關,故D符合題意.焚書坑儒是秦朝的,八股取士是明朝,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3、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設立,有利于鞏固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它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故C正確。ABD不全面,故排除ABD項,故選C。14、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標志著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故C符合題意;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是建立一戰后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的國際會議。故A不符合題意;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的標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臺,建立德國法西斯專政。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是1939年。故B不符合題意;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是在1942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崩潰是1939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崩潰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15、D【解析】

依據題干“慢慢轉向關心整個社會的解放”,結合所學知識,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6、B【解析】

依據題干“1950年張仃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漫畫《紙老虎——杜魯門申明》”,國民黨發動內戰是在1946年,故A不符合題意。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幟武裝干涉朝鮮,并公然入侵,把戰火延燒到中國的東北邊境,為此新中國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故B符合題意。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是在1948年,故C不符合題意。北約與華約對峙局面形成始于1955年華約建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佟麟閣是七七事變中,中國軍隊犧牲的將領,他是中華民族的英雄;鄧世昌是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犧牲的將領;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四個選項連線正確。故D符合題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8、A【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拿破侖的對外戰爭的相關知識點。拿破侖上臺后發動的對外戰爭,一方面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但同時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國的聯合抵抗,最終導致了拿破侖的倒臺,故選A??键c:人教版九年級上·步入近代·拿破侖的文韜武略19、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半坡居民種植粟,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0、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英國在‘克服專制王權”這一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確立。選項C符合題意;《大憲章》的頒布于13世紀;處死國王建立共和國是1649年;建立民主共和制政體與英國不符;因此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所以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儒家思想。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2、A【解析】

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農耕的代表,他們會使用石鏟,石刀進行農業生產,會種植粟,能夠使用石磨盤給谷物加工,這些表明,半坡人已經從事農業生產,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23、D【解析】依據題干“這兩次戰爭的相同作用”,結合課本所學,1775年開始,英屬北美殖民地人民通過獨立戰爭,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美國的獨立。1861年的南北戰爭,廢除了境內的黑奴制度,進一步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兩次戰爭都掃除了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D項符合題意;B項不合題意;兩次戰爭的性質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A項不合題意;1861——1865年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獨立戰爭無關。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24、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霸主,力圖稱霸世界,并將社會主義蘇聯等力量視為稱霸的主要障礙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了冷戰因此美蘇從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的沖突,選項B符合題意;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美蘇關系發生轉變導致兩極格局形成,C排除;D從屬于A項。故選B?!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信息對選項進行分析,題意涉及的是關于美蘇意識形態的不同,使美蘇兩國利益發生沖突。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華盛頓獨立戰爭珍珠港【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圖一人物是美國總統華盛頓,華盛頓由平民出身,在美國獨立戰爭中顯現出杰出的領導和軍事指揮才能,他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實現了國家獨立。(2)依據所學可知,圖二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路線圖,l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突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26、盤庚司母戊鼎【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目的是限制國王的權力,以法律形式保障議會權力;《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開始確立起來;;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則掌握立法權。27、(1)孔子;(2)鴉片戰爭(3)原子彈【解析】

(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貿易主權和關稅主權,使中國由一個獨立主權的封建國家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它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于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反帝反封建。(2)判斷:同意。理由:五四運動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五四運動在斗爭中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體現出這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成為運動的主力,是五四運動的初步勝利的重要因素,顯示出偉大力量。五四運動后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有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等。【解析】

(1)依據題干材料“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我同意小歷的看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在斗爭中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體現出這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