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舟山市高二語文4月月考試卷

(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024.04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有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文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努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對于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摘編自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材料二:在這里講講我這個主張:要有智慧,就必須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說明什么叫智慧。我們常常說這個孩子聰明,那個青年機靈。但聰明和機靈是說對客觀世界的事物反應比較快,比較敏捷,那是指對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學生學習中的課堂提問等。這種智能是有方法培養鍛煉的,但這類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腦更高層次的活動。聰明、機靈以及所謂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層次,比智慧低一個或幾個層次。所以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智力教育、智力競賽測試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還遠不能用以敲開智慧的大門。為什么這樣講?中國有句老話——“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還有點遲鈍。這是因為他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對一般問題反而不感興趣,不愿去花心思。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智慧并不僅僅是有知識,不是有了知識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這里還有一個運用知識的問題,中國從前就笑話那些“老學究”,因為他們有知識不會用,也不能達到智慧的高度。目前,關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議論還有很多,但說來說去,都沒有能夠真正從智慧的本質上去探討培養智慧的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應該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場上。智慧是天生的嗎?如果是天生的話,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這在歷史上還沒有記載。智慧是神授的嗎?我們也不信這種鬼話。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搞唯心主義,只能搞唯物主義,而且是辯證唯物主義。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認識客觀世界,掌握了解客觀規律。人又可以主觀能動地影響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立場。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觀點。我在這里建議用系統科學這個現代化的觀點。智慧作為現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與其他事物有關聯的。智慧要靠知識,特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智慧與知識的體系,即系統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問題推向什么是系統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我的答案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這里講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有兩個特征:一是它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最高概括,二是開放、不斷生長發展。以上所說的科學技術體系,包括了人類現在所認識到的客觀世界規律的全部精華,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這個科學技術體系的最高概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難道還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嗎?因此結論是:要有智慧翫必須懂得并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摘編自錢學森《智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人類認識的一個飛躍,其前提是人類通過官能在實踐中不斷獲取感性認知。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為真理的認識,才能指導我們去科學地改造世界。C.人腦活動有層次高低之分,人們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機靈等處在低層次,而智慧則處在更高的層次。D.真正的智者看上去好像遲鈍,其實大智若愚,他們不愿花心思思考一般問題,但善于考慮深邃的問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人類的社會實踐包括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等,人類進行社會實踐是為了獲得感性認識。B.人們利用理性認識來指導實踐,只要成功了,就證明這個認識就是正確的,反之就證明它是錯誤的。C.錢學森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最高概括,具有開放性,在不斷地生長發展。D.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觀規律,獲得智慧。3.下列選項中最符合“人的認識的兩次飛躍”觀點的一項是()A.吃一塹,長一智。B.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C.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D.從斗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斗爭。4.如何培養學生的智慧?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5.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提出:“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請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此的認識。(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有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題。紅日(節選)吳強經過連日帶夜地輕裝戰備行軍,在夜晚十點鐘光景,隊伍到達一個丘陵地帶,停了下來。①村莊上漆黑漆黑,沒有一個人家有一星燈火。每一個人家的門卻是敞開著的。門前的地上。睡著四腿捆綁著的豬、羊,籠子里擠滿雞、鴨。車子上捆綁著許多雜七雜八的東西。牛和驢子在槽上嚼著枯草,背上馱上了裝滿糧食、山芋等等的筐簍。被子、棉花胎、衣服,捆成了大包裹,放在炕上,連鍋也離開了灶腔,用繩子捆扎起來,拴在扁擔梢上,人們在屋子里悶悶默默地坐著,幼兒像戰士的背包一樣,背扎在大人的背后。他們沒有一點聲音,眼睛在黑暗中互相驚惶地望著,準備隨時逃難到別處去。看來,一聲說“走”只需三、五分鐘的短促時間,除去房屋、土地以外,他們可以把所有的財產全部帶走。隊伍驀然地進了村子,使居民們大吃一驚。這完全是出乎他們意料的,他們恐懼、驚慌,可是已經來不及逃走、藏躲。大人們一慌亂,孩子也就哇哇地哭了起來。秦守本他們走到屋子門口,用手電筒一照,人們慌張地擠藏到門后和屋角上去。“老鄉!這是干什么呀?”“把燈點起來吧!”人們這才有些明白,原來不是災難的降臨。“是八路嗎?”一位老大爺問道。“是八路的弟弟新四!”秦守本大聲地說。老大爺從筐簍里摸出了油燈點亮起來。居民們暫時解除了恐懼,但同時又感覺到戰爭的更加逼近。戰士們看到居民準備逃難的驚惶現象,也就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了戰地,置身在戰斗里面。“要跟他們打嗎?”老大爺問道。“來了,不打干什么呀!”王茂生說。老大爺聽不懂王茂生的海門話,疑問著。安兆豐拍拍手里的槍,學著山東話大聲地說:“咱們來,就是跟他們打的!不要跑!”外邊傳來嘈雜的和哭泣的聲音,戰士們跑了出去。一群從北面來的難民,牽著牛、羊,背著孩子,婦女們和孩子們哭泣著。隊伍移讓出一間屋子,給受傷的戰士和難民們安身。從這批難民的口里了解到,敵人正在砍伐樹木,拆毀房屋,構筑工事,同時拉牛、宰豬,翻箱、倒罐地進行搶劫。“唉!”張德來嘆了一口氣。“馬上就打仗了!還嘆氣!”秦守本氣憤地說。夜深。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秦守本在經過連部門口的時候,聽到里面發出來的低沉的《國際歌》聲。連部的門關著,眼睛透著門縫望望,里面擠滿了人。②他熟悉地知道這是在開黨員大會,便很快地縮回頭來。“我當你也是去開黨員會的哩!”周鳳山迎著秦守本說。“我嗎?跟你一樣,還不夠條件!”秦守本沉愣了一下,感慨地說。“海門人也去啦!要我向你請假!”周鳳山悶悶地說。“啊!”秦守本驚訝了一聲。秦守本和班里的戰士們,默默地檢查著武器、彈藥等等。張德來困倦得很,解背包打算睡覺,秦守本制止了他,告訴他戰斗的時候,睡覺一律不解背包。“就打了嗎?”張德來問道。“人家已經打上了!重機槍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周鳳山說。“我們什么時候動手?”張德來又問道。“說不定等一會兒就得出發!我告訴你呀,老張!打仗跟吃飯一樣。吃飯,哨子一響,拿起筷子就吃。打仗,哨子一響,拿起槍來就走。你睡睡吧!等著哨子響就是!”夏春生聲音清亮地說。“對!要休息,你們就趕快休息一會兒!”秦守本斜靠在墻邊上說。進行戰斗動員的黨支部大會結束以后,余仲和、王茂生回到班里,班里人已經睡著了;③只有秦守本在小油燈的光亮下面,用雙線加釘著鞋帶子,防備在戰斗的時候,鞋帶子斷了,鞋子不跟腳。秦守本倒在王茂生的身邊,低聲到幾乎使王茂生聽不到的程度問道:“你也是嗎?”“唔!”王茂生望著秦守本應了一聲。④“我來了三年多還不是!我要向你學習,下決心把槍先練好!”秦守本當王茂生被吸收入黨的原因是槍打得準,話音咕嚕在喉嚨邊上說。“我在家里就參加的。”王茂生告訴他說。秦守本忽地坐了起來,驚嘆道:“你早就是的啊!”他隨即又睡了下去。老大爺從屋里走到屋外,從這家走到那家,留心地察看了隊伍的神色、動靜以后,膽子壯了起來。他走到驢槽上,把驢背上馱著的山芋簍子卸了下來,回到炕上對他的老伴說:“我們也歇吧!”“他們背包都沒有打開。”老大娘咬著他的耳邊子說。“他們就要開上去打仗了!”“我們不走啦?”“不走!有隊伍在這里!”(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屋子門口,秦守本與老鄉們的對話簡短直接,包含著對老鄉們膽小怕事的不滿,也有對老鄉們的安慰。B.張德來嘆氣是因為他感受到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秦守本覺得這時不應嘆氣,所以發出了不滿的指責。C.文中引用《國際歌》的歌詞,反映了新四軍堅持正義、斗爭到底的堅定信念,表現出戰士們昂揚的精神風貌。D.新四軍戰斗的時候,睡覺一律不解背包的規定,表現了戰士們枕戈待旦的優良作風,也造成了后文老大娘的誤解。7.下列對文中標序號句子的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處為環境描寫,寫戰爭前的緊張氛圍,烘托了村民的恐懼心理,為下文描寫逃難這一情節作鋪墊。B.②處“很快地縮回頭”這一動作描寫,既表現了秦守本的動作敏捷,又突出了他性格上的謹小慎微。C.③處“油燈”這一具有時代特色的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現,從側面表現出百姓生活和作戰條件的艱苦。D.④處既表現了秦守本對王茂生黨員身份的羨慕,也暗含了共產黨員在斗爭中起到的模范帶頭作用。8.文章開頭寫居民打算逃難,結尾又寫老夫妻決定不走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居民的心理變化。9.《紅日》(節選)與《荷花淀》同屬戰爭題材作品。兩部作品在人物、語言、主題方面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二、文言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有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對曰:“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見翟璜。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吳起,臣所進也。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君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負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相于克,克之對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對,愿卒為弟子!”(節選自《資治通鑒·周紀》)材料二:上(周世宗)欲相樞密使魏仁浦,議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為輔佐,豈盡由科第邪!”已丑,加王溥門下侍郎,與范質皆參加樞密院事。以仁浦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樞密使如故。仁浦雖處權要而能謙謹上性嚴急近職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歸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中起刀筆吏,致位宰相,時人不以為忝。(節選自《資治通鑒·后周紀》)材料三:故方其(莊宗)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節選自《五代史伶官傳序》)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仁浦雖處A權要B而能謙謹C上性嚴急D近職有忤E旨者F仁浦G多引罪歸己H以救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窮視其所不為”與“讒人間之,可謂窮矣”(《屈原列傳》)中“窮”字含義相同。B.刀筆吏,古代記事最早用刀刻,后來才有筆。所以刀筆并稱,指用刀筆主辦文案的官吏。C.“時人不以為忝”中“忝”是“恥辱”的意思,與成語“忝列門墻”中的用法不相同。D.“為天下笑”與“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句式相同,都是被動句。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雖然李克對選任宰相人選并沒有做出明確回答,但他委婉建議從五個方面來對人才作長期而全面的考察。B.翟璜急于探聽消息,落選后不服氣要一比高低,動作情態由變了臉色生氣地詢問發展到徘徊不安地自嘲。C.周世宗力排眾議,重用魏仁浦,魏仁浦果然不負所望,以其謙謹的品德、卓越的才干贏得了時人的認同。D.五代主要以科舉取士,非進士出身的官吏往往被人輕視,世宗要任用魏仁浦擔任要職,遭到眾臣的反對。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14.簡要概括三則材料中李克、世宗、莊宗的人才選用標準分別是什么。(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15-16小題。病起書懷①陸游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書憤②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注】①本詩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時詩人被免官移居成都。②本詩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詩人時年六十有一。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紗帽寬”一語雙關,既表明詩人病后身體的消瘦,又暗含詩人被貶后心情的落寞。B.“位卑未敢忘憂國”表明詩人雖職位低微,但從未忘記憂國的愛國情懷和赤子之心。C.“早歲那知世事艱”寫自己少不更事,不知世事艱險,表達詩人對理想破滅的悲觀。D.一“空”與一“已”互為映襯,表達出詩人對人生已老、功業難成的傷感和憤懣。16.這兩首詩的尾聯都借用《出師表》這一典故抒發情感,請簡要分析兩者的異同。(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四章》中指出,人們做事總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失敗,即“”,如果能做到“就不會失敗。(2)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引用“滿招損,謙得益”(《尚書》)作為論據,再結合莊宗的實例,得出結論“,”。(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融寫景、抒情和哲理于一體,藝術價值很高。其寫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鄉孤獨之情,“,”兩句體現了人事變幻、江水永恒的道理。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題。蜘蛛結的“八卦圖”,既復雜又美麗,即使工匠用直尺和圓規也難畫得如此勻稱。傳說法國數學家笛卡爾從蜘蛛結網中獲得靈感,發明了直角坐標系。笛卡爾希望用幾何圖形來表示代數方程,但幾何圖形是直觀的,①,要如何將二者聯系起來呢?當他看到蜘蛛在墻角結網時,豁然開朗:可以用兩面墻和天花板之間的交線,來確定蜘蛛的位置,于是直角坐標系應運而生。我們如果仔細觀察蜘蛛結網的過程就不難發現,蜘蛛構建完蜘蛛網基礎框架后,會從最外圈盤旋著向中心結網,構成一條螺線,而這種螺線被數學家稱為對數螺線。對數螺線向著中心繞,而且②,但似乎又永遠不能到達中心,而且距離呈有規律的分布。蛛絲被稱為強度最高的天然絲,跟同樣粗細的鋼絲相比,蛛絲的強度是后者的5倍。如果鉛筆粗細的蛛絲結成,其張力就可以阻礙波音747這種大型噴氣式客機起飛。而且③,直徑為人類頭發1/30的蜘蛛絲,拉長兩倍以上才會被拉斷。請賞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題到江南,我轉得最多的地方,是的小巷。那一條條幽靜的巷子,狹窄且悠長。小巷,是一首輕柔的詩,似一闋輕淺的詞,或似一曲渺茫的戲文,它從唐朝的風,宋朝的雨,或是明清的煙云中,款款地吟出。,曾經座無虛席的戲園已無蹤影,的古跡已光彩不再,而小巷依然是舊時容顏。江南的雨,惆悵,委婉。如夢,如歌,如韻!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猶如絲竹輕彈,聲聲清越,悅耳動聽。老舊的青石板路,濕濕潮潮的,石隙間探出幽幽蒼苔。青苔爬上老墻,攀上瓦檐,陰涼濕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苔蘚是大地的綠衣,小巷穿上了它,從此便不再脫下。郁郁茂茂的苔蘚,寂寞地長,幽幽地生,帶著些許隱逸情懷,老街人的記憶被染綠了。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改寫成“聲聲清越、悅耳動聽的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和原文相比哪個效果更好?為什么?2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四、寫作(60分)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記載了屈原和漁夫的一番對話,他們似乎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一種是堅持自我,絕不妥協,這樣的人生被認為是正確的,但往往容易失望;一種是隨俗俯仰,順應社會,這樣的人生是自洽的,也更容易快樂。你更贊同怎樣的人生?闡述你的思考和看法。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B2.C3.D4.①要培養學生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②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智力教育、智力競賽測試。③要培養學生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同時還要讓他們學會運用知識。④要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去培養學生。5.①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掌握了解客觀規律,“行之愈篤”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②認識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正確的認識,“行之愈篤”也是檢驗“知”是否正確的過程;③人在實踐中能積攢豐富的經驗,又會產生新的認識,故而“行”又是對“知”的發展。6.A7.B8.①先是恐懼驚慌。隊伍走進村里,居民們大吃一驚,恐懼驚慌。②然后暫時解除了恐懼,但心里仍不踏實。經過與新四軍的簡短對話,村民們暫時解除了恐懼的心理。③最后消除了恐懼,踏實入睡。村民們看到隊伍的整體狀態,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決定不走了,徹底消除了恐懼。9.①人物形象不同:《荷花淀》塑造的是一群青年婦女,她們勤勞善良,多情堅強;而《紅日》(節選)塑造的是一群新四軍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