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四川省宣漢縣重點名校中考歷史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元朝為加強中央對西藏地區和地區的管理,分別設置了A.中書省、行中書省B.宣政院、中書省C.司隸校尉、澎湖巡檢司D.宣政院、澎湖巡檢司2.“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超級大國主宰,而是具有更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是獨立活動?!薄笆澜缧轮刃颉敝傅氖茿.區域性組織活躍B.兩極格局解體C.多極化趨勢加強D.霸權主義盛行3.“這場運動是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是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命……任何國家要走出中世紀都必須經歷這一場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薄斑@場運動”A.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B.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4.第一次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5.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近代社會開始逐漸確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它”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的生產能力,造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它”推動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不斷完善。下面四個選項中最能代表這個“它”的一項是A. B.C. D.6.列林說:“國內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得益于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D.農業集體化7.下列三幅圖片體現的共同主題是()A.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B.加強亞歐非三洲聯系C.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D.東西方文明交往通道8.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過曲折和失誤。下列屬于“曲折和失誤”的是①一五計劃②大躍進③人民公社化運動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以下關于隋朝大運河的敘述屬于闡述作用的是()①隋朝的統一為大運河的開鑿提供了條件②大運河的中心在洛陽③大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④開鑿過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A.① B.② C.③ D.④10.國際關系中,“斗則俱損,合則多贏”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合則多贏”觀點的是A.一戰前三國協約軍事集團的建立 B.凡爾賽條約構建一戰后歐洲新秩序C.大蕭條時期,各國提高關稅保護本國工業 D.歐洲聯盟的建立1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A.蘇格蘭人民起義B.克倫威爾擊潰了王軍C.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籌集軍費D.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12.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共“八大”成為良好的開端。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這一良好開端的是A.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確定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B.決定實施“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C.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D.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13.孫中山是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動下,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C.華興會 D.強學會14.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充滿了血腥性、野蠻性和殘酷性,下列的歷史事件最能體現這些特性的是A.啟蒙運動 B.地理大發現 C.無產階級斗爭 D.三角貿易15.英、法、美都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某同學對三個國家的革命進行了歸納,其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A.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B.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C.為限制王權,制定了本國憲法D.進行了反對外國干涉的革命戰爭16.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依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表述符合史實的是A.1895年,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B.鄧世昌在威海衛戰役中壯烈殉國C.《馬關條約》使離開了祖國的懷抱D.甲午戰爭失敗后,清政府籌建了三支海軍17.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1945年)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睂Σ牧现小叭サ煤谩崩斫獠徽_的是A.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B.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C.達成《雙十協定》D.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18.國民黨要員郝柏村回憶到:“以武力營救蔣委員長的軍事行動,幸賴蔣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蔣委員長平安脫險,并停止了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十年內戰?!彼枋龅氖录?)A.北伐戰爭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D.重慶談判19.下表是《1937年各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形成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D.歐美各國支持中國的全民族抗戰20.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是()A.沙皇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B.農奴主實行的封建制度改革C.農奴制的強化 D.政策調整21.“這場革命是歷史上第一次反對專制制度的革命,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誰是國家主權的代表——國王還是議會?”請問“這場革命”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22.近代社會表現在政治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稒嗬ò浮贰ⅰ丢毩⑿浴?、《人權宣言》體現了一個共同的法治精神即A.限制王權B.維護資產階級利益C.反對殖民統治D.否定封建等級制度23.某同學在做單元復習知識整理時,制作了一張學習卡片(如下表)。根據卡片可知,該同學復習的單元事件主題是()A.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B.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C.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和擴大D.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24.西方列強的槍炮聲,驚醒了古老中華帝國的迷夢,新中國的誕生,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新”在①中國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③開始朝著社會主義道路邁進④召開了人民代表大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26.美蘇冷戰開始的標志是________。27.社會的變遷彰顯時代的進步。在中國,以“君”“先生”取代“大人”“老爺”等稱呼得益于革命。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際舞”等行為是在(改革)之后。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晝,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這些主要是得益于革命。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墩撜Z為政》材料二從武帝時期開始,中華大地從東北到西南,從草原到嶺南,凡是中央王朝統治所及之地,無不染儒風,最終都成為儒學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學的傳播過程中,儒家傳統的“大一統”民族觀日漸在人們頭腦中生根,并逐漸發展成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認可的政治理念,它不僅直接推動著漢民族這個民族實體向前發展,而且也直接推動著中國古代各民族朝著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實體向前發展?!羁私ā段鳚h儒學改造對中華民族民族觀的影響》材料三在君主和國家權力的干預下,后世儒學逐漸喪失了原典儒學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氣?!缙谌鍖W的禪讓主張和“革命”思想,主張權力授賢不授子、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權力等,這些思想或被淡化遮蔽或被閹割?!兹A《漢代儒學官學化的動力及其影響》請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的“從武帝時期開始,中華大地……無不染儒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儒學傳播的歷史影響。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后世儒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明朝為例,說明早期儒學“革命”思想遭到了閹割。29.(6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任期只有一年,每個公民一生只能擔任兩次審判官的職務。”(1)材料一描述的情況反映了西方早期某個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皆為非法?!保?)材料二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材料三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孟德斯鳩這一思想對美國的一部法律影響很大,通過法律規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權限,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3)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體現的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原則通過哪部法律確立的?材料四“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薄胺墒枪惨庵镜谋憩F,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保?)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與此文件有關的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30.(7分)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澤東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畫面上的毛澤東抬頭仰望,面帶笑容,封面標題為“民主統一”四字。報道稱,毛澤東把中國劃入了國際共產主義集團的版面。對西方而言,這是一件無法估計的災難。對共產主義,它是自蘇聯革命以來最大的勝利。分析毛澤東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時中國的國內外形勢。為什么說“對西方而言”,這是一件無法估計的災難?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來的頭像圖片,圖片的左上角寫有這樣一句話:“TheChineseAreComing(中國人來了)”?!癟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我哪一外交成就?取得該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9年1月1日,鄧小平被評為本年度美國《時代》周刊的風云人物。標題為: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時代》周刊將鄧小平評為1978年度風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元朝時期設立澎湖巡檢司,專門管轄。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兩極格局解體后,世界呈現“一超多強”,美國的地位受到了來自歐洲、日本、俄羅斯、中國、第三世界國家強有力的沖擊。所以答案選C3、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命”“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可知,這場運動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后期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思想解放,D項符合題意;A項是洋務運動的歷史功績,A項不符合題意;“開始傳播”這一說法不恰當,在新文化運動前,西方民主思想已經在中國傳播,B項不符合題意;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意義,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解能力,通過題干“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開展的啟蒙”“為告別中世紀而進行的思想革”“重演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判斷出這場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結合排除法解答問題。4、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次將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的是十月革命,故選C。B項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A項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偉大的實踐;C項不是第一次將社會主義變為現實。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5、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瓦特的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取得巨大進展,這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的生產能力,造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推動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不斷完善,故B符合題意;A開辟了新航路,故不符合題意;C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故不符合題意;D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6、B【解析】
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俄國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雖然保證了軍事勝利,但挫傷了農民積極性。為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21年春,蘇維埃政府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從蘇俄的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是在斯大林時期的事件,從而得出AC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B。7、C【解析】
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是歐洲的大秦。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交通,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揮著重要作用。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一帶一路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正確答案是C。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失誤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由于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上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了嚴重挫折,所以屬于“曲折和失誤”的是②③④,D項符合題意。而①一五計劃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排除。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9、C【解析】
①是大運河開通的條件,不屬于作用,所以A不符合題意;②是大運河的中心地理位置,不屬于作用,所以B不符合題意;③是大運河開鑿后帶來的作用,所以C符合題意;④是大運河開鑿過程中的內容,不屬于作用,所以D不符合題意。所以本題選C?!军c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題干要求回答的是隋朝大運河的作用,抓住作用即可排除選項。10、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盟的建立使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和國際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體現了合則多贏,故D正確。三國協約的建立導致了一戰的爆發,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A項。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歐洲的關系,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B項。各國提高關稅保護本國的工業,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C項。故選D。1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希望能夠籌集軍費,鎮壓蘇格蘭發生的人民起義,而新議會卻要求限制國王權利,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2、A【解析】
中共“八大”在1956年,中共“八大”是正確的探索,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錯誤的決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BC排除,改革開放是1978年,排除D,故答案選A。13、B【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05年,面對國內出現的眾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故B項符合題意;興中會和華興會是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強學會是維新團體,故ACD項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應選B。14、D【解析】
三角貿易指的是歐洲殖民者帶著廉價的工業品從歐洲出發,到非洲購買、換取甚至直接獵取黑人,用船運到美洲、賣給種植園主充當奴隸,然后帶著滿船的黃金、白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在三角貿易過程中,大量黑人奴隸死亡。體現了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充滿了血腥性、野蠻性和殘酷性,D正確;ABC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能力,考查三角貿易。15、A【解析】試題分析: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點是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的是英國;為限制王權,制定了本國憲法的也是英國;進行了反對外國干涉的革命戰的是法國,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比較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點評:學生要掌握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大不同點是:英國、法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專制,美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的是殖民統治,革命對象不同。16、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故A表述錯誤,不合題意;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故B表述錯誤,不合題意;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中日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各及澎湖列島給日本,故C表述正確,符合題意;洋務運動中,清政府籌建了三支海軍,在1895年的威海衛之戰中,李鴻章命令避戰保船,日本水陸進攻,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故D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7、D【解析】
題目材料中毛澤東說:“(1945年)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笨芍務摰氖菫榱吮M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反映的是重慶談判。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終簽訂了《雙十協定》,因此A、B、C說法正確。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的是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和重慶談判無關,因此說法不正確的是D。故選D。【點睛】這道題首先要注意題目問的是“理解不正確”的。再結合題干時間是1945年,而D選項發生在1947年。18、B【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營救蔣委員長”“停止了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十年內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指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的結束,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故選B。19、C【解析】
依據題干的表格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為了轉嫁危機,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強軍費開支,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表格的內容,抓住時間是1937年,抓住數字之間的差距,結合此時期的史實解答問題,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為了轉嫁危機,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強軍費開支,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2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進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BCD項表述與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不符,A項符合題意,故選A。21、A【解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是一個全新的政治體制。《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全新的政體實施,法律由議會制定,把王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因此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權利法案》是為了限制了君主的權力,由英國議會頒布的;《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的,宣揚人生來自由,權力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標志美國的誕生,它被馬克思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體現了一個共同的法治精神即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故B符合題意;《權利法案》是為了限制王權、《獨立宣言》是為了反對殖民統治、《人權宣言》是為了否定封建等級制度,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3、B【解析】依據題干圖片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使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法國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體現了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24、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新中國的誕生,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開始朝著社會主義道路邁進。①②③符合題意;召開了人民代表大會是從1954年開始的,選項④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鬃犹岢觥叭省钡膶W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ACD的思想不包含為政以德,所以答案選B。26、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解析】本題考查冷戰相關知識,旨在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冷戰開始的標志是: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二戰后,美蘇加緊在全球的擴張,美國政府為了遏制所謂共產主義擴張提出了“杜魯門主義”,它標志著美蘇關系的破裂和冷戰的開始,促成了“馬歇爾計劃”的出臺和北約組織的建立。點睛:本題考查冷戰開始的依據,屬理解層面的要求,有相當難度。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這是一個重點問題,應該重點識記。27、(1)辛亥(2)明治維新(3)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剪發辮、易服飾、改稱呼,其中以“先生”"君”,取代“老爺”大人”等稱呼,體現了資產階級追求平等的愿望。(2)結合所學可以知道,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的義務教育題目所述的“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際舞”等屬于“文明開化”。(3)分析題目可以知道,所述的中心是“電”。結合所學可以知道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以電為核心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了,此后,電力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代蒸汽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主要能源,故題目所述應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辛亥革命,明治維新,第二次工業革命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人物:孔子。主張:以德治國(或“為政以德”)。(2)原因: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儒家學說被確立為正統思想;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等。影響:使“大一統”民族觀被普遍接受和認同(或: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推動了漢民族及中華民族的發展。(3)問題:逐漸喪失了原典儒學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氣,其先進思想或被淡化遮蔽或被閹割。說明:明朝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者不能自由發揮,答題形式為呆板的“八股文”,從而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答到明朝八股取士,讀書人思想被禁錮即可。本小問可酌情給分)【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主張。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政治方面主張以德治國。(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采納了書生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學說被確立為正統思想;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等。儒學的傳播使“大一統”民族觀被普遍接受和認同(或: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推動了漢民族及中華民族的發展。(3)根據材料“在君主和國家權力的干預下,后世儒學逐漸喪失了原典儒學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氣。……早期儒學的禪讓主張和“革命”思想,主張權力授賢不授子、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權力等,這些思想或被淡化遮蔽或被閹割”可知后世儒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逐漸喪失了原典儒學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氣,其先進思想或被淡化遮蔽或被閹割。明朝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應考者不能自由發揮,答題形式為呆板的“八股文”,從而鉗制了人們的思想。29、(1)雅典民主制度;公民大會(2)《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3)《獨立宣言》的發表;1787年美國憲法(4)《人權宣言》。巴黎人民起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新】
- 2024-2025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預熱題】
- 2025標準版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簡易的設備租賃合同
- 2025年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印制電路板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載版
- 2025家電購銷合同書協議樣本
- 2025年金屬制廚房調理器具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城市文化展示系統項目建議書
- 江蘇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自殺及其預防課件
- 灰姑娘童話故事
- 鉛鋅礦的冶煉技術進展與設備改進
- 等離子切割機操作手冊與安全操作規程
- 印刷合同:紙袋印刷合作
- 混凝土拌合物凝結時間自動計算記錄
- 快學Scala(中文版第2版)
- 人工智能知識競賽題庫(含答案)
- 鄉土中國第二課
- 機動車排放定期檢驗內部審批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