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1.(2分)一盒學生飲用奶質量約為()A.2g B.20g C.200g D.2000g2.(2分)科研人員在設計航天飛行器時,為了減輕其質量,選用材料的特性是()A.密度小 B.熔點低 C.硬度高 D.導熱性好3.(2分)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液柱不斷上升,此過程中,測溫液體不變的是()A.質量 B.溫度 C.密度 D.體積4.(2分)用量筒一次量出密度為0.8g/cm3,質量為64g的酒精時,有四種規格的量筒可供選擇,最合適的是()A.量程250mL,分度值5mL B.量程100mL,分度值1mLC.量程100mL,分度值2mL D.量程50mL,分度值1mL5.(2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們能聞到梅花的香味是因為()A.分子很小 B.分子間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分子間存在斥力6.(2分)如圖所示,放手后紙片不能保持靜止,這樣的操作是為了探究物體在平衡狀態下所受的兩個力()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7.(2分)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手柄B.用橡膠制作自行車的閘皮C.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D.自行車輪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紋8.(2分)小李同學對體育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錯誤的是()A.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狀發生改變B.短跑選手百米沖刺后很難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受到平衡力作用C.皮劃艇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是力使足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9.(2分)如圖所示,A是一個能上下周期性振動并在紙帶上每隔相等時間打下一個點的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左端與輕紙帶相連,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向右勻速運動,A裝置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圖中①和②是先后打出的兩條紙帶,與其對應的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木塊運動的速度分別為v1、v2,那么()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10.(2分)下圖所示的各種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A.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B.鐵軌鋪在枕木上C.針頭做得很尖D.用鋒利的刀刃切水果11.(2分)如圖所示,將A和B兩物體掛在輕質不等臂杠桿的兩端,杠桿順時針轉動。關于A和B兩物體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B.A的質量小于B的質量C.A的質量等于B的質量D.無法比較A和B兩物體的質量大小12.(2分)一只表面涂漆的船模,可能是鐵做的,也可能是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做的。小華在船艙內裝入一定量水后,船模浮在水面上,且船模內外水面相平,如圖所示。則該船模()A.可能是鐵做的 B.可能是塑料做的C.一定是鐵做的 D.一定是塑料做的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3.(3分)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N;所測物體的重力為N,質量為g.(g=10N/kg)14.(3分)圖甲是壓強計,使用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始終不變,則說明壓強計(漏氣/不漏氣).圖乙和圖丙是將檢查完好的壓強計探頭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況,實驗結論是: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變/減小);比較圖丙和圖丁,得出的結論是:內部的壓強與有關。15.(3分)書包帶做的比較寬,是為了壓強。如圖所示,將紙條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氣時,會看到紙條向(選填“上”或“下”)飄動,這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氣體壓強越。16.(3分)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為50N的木箱勻速向右移動10m,在此過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N.重力對木箱做功J,小明對木箱做功J。17.(3分)小華與小明穿著旱冰鞋靜止在地面上做游戲。小華從背后推小明。小明前進,小華后退。小明受推力由靜止變為運動,這說明力改變了小華的;此后不再受推力的小明由于,仍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小華推小明,自己卻后退,這表明她也受到小明的作用力,這一現象說明。18.(3分)如圖所示,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A、B兩容器,裝有等深、等質量的不同種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AF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A′pB′.(大于/等于/小于)19.(3分)小明設計了一個測量碗密度的實驗。他先在燒杯中注入500mL水,再將空碗漂浮在燒杯中讀出液面處刻度為560mL,最后將空碗沉入水底讀出液面處刻度為530mL,碗的體積為cm3,碗的質量為g,碗的密度為g/cm3。20.(3分)如圖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小明用力擠壓大瓶,大瓶側壁在力的作用下發生,使大瓶中的水面上升,小瓶中的水量(增加/不變/減小)小瓶子下沉;松手后,小瓶子上浮,上浮過程中小瓶瓶口受到水的壓強(變大/變小/不變)。三、解答題:共52分.解答第22、23題時應有解題過程.21.(2分)按題目要求作圖。如圖,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畫出重力的示意圖。22.(2分)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繞線方式。23.(2分)在圖中,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畫出最小的動力及其力臂。24.(8分)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質量為0.9kg.g=10N/kg,ρ酒精=0.8×103kg/m3.求:(1)木塊的重力;(2)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強;(3)將木塊投入水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4)將木塊投入酒精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25.(9分)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物體,使其沿直線勻速運動了5m,時間為10s,F做功的功率是100W,求這段時間內:(1)拉力F做的功;(2)拉力F大小;(3)物體受到的摩擦力。26.(7分)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右)調節,直到橫梁平衡。(2)將裝有適量鹽水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若小燒杯的質量為20g,則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g.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簡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量簡中鹽水的體積為cm3,由此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kg/m3。(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值偏(選填“大”或“小”)原因是。27.(6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探究牛頓第一定律。(1)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由靜止自由滑下,以使小車每次剛滑到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2)由于具有,小車在水平軌道上繼續滑行一段距離,小車在水平軌道做減速運動是因為受到。(3)實驗直接得出結論: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路程(越長/越短)。(4)牛頓是在上述實驗結論的基礎上,利用(控制變量/推理)和歸納燈方法得出牛頓第一定律。28.(6分)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每個鉤碼重為0.5N。(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這時杠桿受到的重力與支架的支持力(在/不在)同一直線上;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端調節平衡螺母。(2)在A點懸掛兩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點懸掛個鉤碼。(3)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若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變小/不變),原因是。(4)經過多次實驗和數據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29.(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密度計實驗室中,常用密度計測量液體的密度,其刻度示數為液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比值。測量時。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液體中,靜止時液面所對應的刻度即表示液體的密度。如圖甲所示。密度計由密封的玻璃管和配重制成。玻璃管上端均勻部分用來標刻度;下端玻璃泡內裝密度大的鉛丸或水銀做配重,適量的配重是確保密度計豎直漂浮的關鍵。密度計分為“比重計”和“比輕計。測量密度大于水的液體時用比重計,比重計的最小刻度線是“1”;測量密度小于水的液體用比輕計,比輕計的最大刻度線是“1”。圖乙中A、B兩支密度計,一支是比重計,一支是比輕計,它們的玻璃管完全相同,B中配重質量大于A。(1)如圖甲,被測液體的密度kg/m3。(2)圖甲中,“0.7”刻度的位置在“0.8”的(上/下)方。(3)將A、B兩支密度計放入水中,漂浮時露出水面較長的密度計是(A/B)。(4)圖乙中(A/B)是比輕計。(5)關于A、B兩支密度計刻度線“1”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A.兩密度計刻度線“1”均在密度計刻度的上端B.兩密度計刻度線“1”均在密度計刻度的下端C.密度計A的刻度線“1”在刻度的上端,B密度計的刻度線“1”在刻度的下端D.密度計B的刻度線“1”在刻度的上端,A密度計的刻度線“1”在刻度的下端。
2015-2016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每題2分,計24分.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1.(2分)一盒學生飲用奶質量約為()A.2g B.20g C.200g D.2000g【解答】解:牛奶的體積:V=200ml=200cm3,牛奶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約1g/cm3,由ρ=得牛奶的質量:m=ρV=1g/cm3×20/cm3=200g。故選:C。2.(2分)科研人員在設計航天飛行器時,為了減輕其質量,選用材料的特性是()A.密度小 B.熔點低 C.硬度高 D.導熱性好【解答】解:硬度高雖然也是飛機制造所需要的,但卻不符合本題的考查要求;單純從減輕質量的要求考慮,由公式m=ρV知,在航空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要減輕質量,只能選擇密度較小的材料。故選:A。3.(2分)用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時液柱不斷上升,此過程中,測溫液體不變的是()A.質量 B.溫度 C.密度 D.體積【解答】解: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在溫度計示數上升的過程中,液體的體積在變大。質量是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由此可知,質量與物體的溫度和體積無關,所以液體的質量不變。故選:A。4.(2分)用量筒一次量出密度為0.8g/cm3,質量為64g的酒精時,有四種規格的量筒可供選擇,最合適的是()A.量程250mL,分度值5mL B.量程100mL,分度值1mLC.量程100mL,分度值2mL D.量程50mL,分度值1mL【解答】解:由ρ=得,酒精的體積:V===80cm3=80mL,選項D中的量筒,酒精體積超過其量程,不能盛下酒精;選項A、B、C中的量筒,均能盛得下酒精,但A、C中的量筒的分度值大,測量時準確度小,所以用B中的量筒,而不用AC中的量筒。故選:B。5.(2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們能聞到梅花的香味是因為()A.分子很小 B.分子間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分子間存在斥力【解答】解:人們能聞到梅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屬擴散現象,與分子很小、分子間的作用力等沒有關系,故只有選項C說法正確。故選:C。6.(2分)如圖所示,放手后紙片不能保持靜止,這樣的操作是為了探究物體在平衡狀態下所受的兩個力()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解答】解:由圖中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可見此操作是為了探究物體在平衡狀態下所受的兩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7.(2分)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手柄B.用橡膠制作自行車的閘皮C.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D.自行車輪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紋【解答】解:A、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手柄,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題意;B、用橡膠制作自行車的閘皮,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自行車軸承中裝有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自行車輪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分)小李同學對體育比賽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分析,其中錯誤的是()A.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狀發生改變B.短跑選手百米沖刺后很難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受到平衡力作用C.皮劃艇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是力使足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解答】解:A、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狀發生改變,A正確;B、跑選手百米沖刺后很難停下,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B錯誤;C、皮劃艇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水會給運動員一個向前的作用力,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D、運動方向的改變屬于運動狀態的改變,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是力使足球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B。9.(2分)如圖所示,A是一個能上下周期性振動并在紙帶上每隔相等時間打下一個點的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左端與輕紙帶相連,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向右勻速運動,A裝置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圖中①和②是先后打出的兩條紙帶,與其對應的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木塊運動的速度分別為v1、v2,那么()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解答】解:(1)由紙帶上的點可知,相同時間內紙帶運動的距離是相等的,速度是一定的,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相同的時間內第二個紙帶運動的距離長,速度大,用關系式表示為v1<v2;(2)和紙帶連接的木塊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木塊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摩擦力就是一對平衡力;木塊在不同的速度下,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摩擦力也就是相等的,拉力也就是相等的,用關系式表示為F1=F2。故選:D。10.(2分)下圖所示的各種做法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A.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B.鐵軌鋪在枕木上C.針頭做得很尖D.用鋒利的刀刃切水果【解答】解:A、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不符合題意;B、鐵軌鋪在枕木上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符合題意;C、針頭做得很尖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不符合題意;D、用鋒利的刀刃切水果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11.(2分)如圖所示,將A和B兩物體掛在輕質不等臂杠桿的兩端,杠桿順時針轉動。關于A和B兩物體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B.A的質量小于B的質量C.A的質量等于B的質量D.無法比較A和B兩物體的質量大小【解答】解:杠桿繞O點順時針轉動,所以左邊<右邊即OA×GA<OB×GB,因為OA>OB,所以GA<GB,故B正確。故選:B。12.(2分)一只表面涂漆的船模,可能是鐵做的,也可能是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做的。小華在船艙內裝入一定量水后,船模浮在水面上,且船模內外水面相平,如圖所示。則該船模()A.可能是鐵做的 B.可能是塑料做的C.一定是鐵做的 D.一定是塑料做的【解答】解:水的密度一定,船模內外水面相平,根據p=ρgh可知,船模底部受到向下和向上的壓強相等,船模的底面積一定,根據p=可知,船模底部受到向下和向下的壓力相等,二者相互抵消,但此時船模浮在水面上,說明船模的密度一定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一定是塑料做的。故選: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4分.13.(3分)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所測物體的重力為2.2N,質量為220g.(g=10N/kg)【解答】解:由圖示彈簧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2N,示數為2.2N,即物體重力G=2.2N;由G=mg可得,物體的質量:m===0.22kg=220g。故答案為:0.2;2.2;220。14.(3分)圖甲是壓強計,使用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始終不變,則說明壓強計漏氣(漏氣/不漏氣).圖乙和圖丙是將檢查完好的壓強計探頭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況,實驗結論是: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不變/減小);比較圖丙和圖丁,得出的結論是:內部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解答】解:(1)若壓強計的有漏氣的地方,軟管中的氣體和大氣相通,等于大氣壓強,橡皮膜受到壓強時,軟管內的氣體壓強不會發生變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會出現高度差;本題中出現的情況表明壓強計漏氣;(2)乙和丙比較,水的密度一定,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壓強越大,可得出結論:同一液體,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丙和丁相比較,控制了液體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可得出結論:不同液體內部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故答案為:漏氣;增大;液體密度。15.(3分)書包帶做的比較寬,是為了減小壓強。如圖所示,將紙條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氣時,會看到紙條向上(選填“上”或“下”)飄動,這是因為氣體流速越大,氣體壓強越小。【解答】解:(1)書包帶做的寬些,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肩膀的壓強;(2)將一紙條放在嘴邊,用力從紙條上方吹氣,因為紙條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紙條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紙條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力差,所以紙條就飄起來。故答案為:減小;上;小。16.(3分)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力推重為50N的木箱勻速向右移動10m,在此過程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10N.重力對木箱做功0J,小明對木箱做功100J。【解答】解:(1)因木箱勻速向右移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F=10N;(2)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木箱沿水平方向移動,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的功為0J;小明對木箱做功:W=Fs=10N×10m=100J。故答案為:10;0;100。17.(3分)小華與小明穿著旱冰鞋靜止在地面上做游戲。小華從背后推小明。小明前進,小華后退。小明受推力由靜止變為運動,這說明力改變了小華的運動狀態;此后不再受推力的小明由于慣性,仍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小華推小明,自己卻后退,這表明她也受到小明的作用力,這一現象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1)小明受推力由靜止變為運動,這說明力改變了小華的運動狀態;(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所以不再受推力的小明由于慣性,仍向前運動一段距離。(3)小華推小明,自己卻后退,這表明他也受到小明的作用力,這一現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為:運動狀態;慣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8.(3分)如圖所示,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A、B兩容器,裝有等深、等質量的不同種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A小于p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A小于F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A′等于pB′.(大于/等于/小于)【解答】解:(1)根據題意可知,兩個容器底面積相同,液體深度相同;由圖可知,兩個容器內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A>VB;由于兩種液體的質量相同,由ρ=得:ρA<ρB;已知液體深度相同,即hA=hB,由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關系為pA<pB;(2)根據p=可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由于pA<pB,SA=SB,根據F=pS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關系為FA<FB;(3)兩個容器的質量以及所裝液體的質量相同,即兩個容器的總質量相同,即mA=m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總=m總g,所以兩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同;又已知容器底面積相等,即SA=SB;由p=可知,兩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故答案為:小于;小于;等于。19.(3分)小明設計了一個測量碗密度的實驗。他先在燒杯中注入500mL水,再將空碗漂浮在燒杯中讀出液面處刻度為560mL,最后將空碗沉入水底讀出液面處刻度為530mL,碗的體積為30cm3,碗的質量為60g,碗的密度為2g/cm3。【解答】解:碗的體積:V=V沉﹣V水=530mL﹣500mL=30mL=30cm3,空碗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V漂﹣V水=560mL﹣500mL=60mL=60cm3,因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F浮=G=mg,由F浮=ρgV排可得:ρ水gV排=mg,則碗的質量:m=ρ水V排=1.0g/cm3×60cm3=60g,碗的密度:ρ===2g/cm3。故答案為:30;60;2。20.(3分)如圖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小明用力擠壓大瓶,大瓶側壁在力的作用下發生形變,使大瓶中的水面上升,小瓶中的水量增加(增加/不變/減小)小瓶子下沉;松手后,小瓶子上浮,上浮過程中小瓶瓶口受到水的壓強變小(變大/變小/不變)。【解答】解:用力擠壓大瓶時,大瓶側壁在力的作用下發生形變;大瓶中的水面上升,瓶內空氣被壓縮,瓶內空氣壓強增大,將水壓入小瓶中,小瓶中水的質量增加,整個小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時,小瓶子下沉;松手后,小瓶子上浮,上浮過程中小瓶所處的深度減小,根據p=ρgh可知,瓶口受到水的壓強變小。故答案為:形變;增加;變小。三、解答題:共52分.解答第22、23題時應有解題過程.21.(2分)按題目要求作圖。如圖,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畫出重力的示意圖。【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重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22.(2分)在圖中畫出滑輪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繞線方式。【解答】解:圖中滑輪組有兩種繞線方法,一種是由兩根繩子承擔重物,另一種是由三根繩子承擔重物;要想最省力,應選用三根繩子承擔的繞法,即從動滑輪開始纏繞,如圖所示:23.(2分)在圖中,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畫出最小的動力及其力臂。【解答】解:動力F最小時,其力臂最長,即為從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為力臂L;力和力臂是垂直關系,故在A點做力臂L的垂線,方向向上,即為最小動力F.如圖所示:24.(8分)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質量為0.9kg.g=10N/kg,ρ酒精=0.8×103kg/m3.求:(1)木塊的重力;(2)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強;(3)將木塊投入水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4)將木塊投入酒精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解答】解:(1)木塊的重力:G=mg=0.9kg×10N/kg=9N;(2)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力:F=G=9N,受力面積:S=(10cm)2=100cm2=0.01m2,對桌面的壓強:p===900Pa;(3)木塊的密度:ρ木═=0.9×103kg/m3,因ρ木<ρ水,所以,木塊投入水中靜止時后處于漂浮狀態,則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木=9N;(4)因ρ木>ρ酒精,所以,木塊投入酒精中時木塊沉底,則F浮′=ρ酒精gV=0.8×103kg/m3×10N/kg×(0.1m)3=8N。答:(1)木塊的重力為9N;(2)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強為900Pa;(3)將木塊投入水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9N;(4)將木塊投入酒精中,木塊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8N。25.(9分)如圖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動物體,使其沿直線勻速運動了5m,時間為10s,F做功的功率是100W,求這段時間內:(1)拉力F做的功;(2)拉力F大小;(3)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由P=可得,拉力F做的功:W=Pt=100W×10s=1000J;(2)由W=Fs可得,拉力F大小:F===200N;(3)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F=200N。答:(1)拉力F做的功為1000J;(2)拉力F大小為200N;(3)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0N。26.(7分)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調節,直到橫梁平衡。(2)將裝有適量鹽水的小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上,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若小燒杯的質量為20g,則小燒杯中鹽水的質量為66g.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簡中,液面到達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量簡中鹽水的體積為60cm3,由此可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1.1×103kg/m3。(3)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值偏大(選填“大”或“小”)原因是燒杯壁燈沾有少量鹽水,使體積測量值偏小。【解答】解:(1)天平使用時,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由圖甲可知,天平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為使天平平衡,應向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2)由圖乙可知,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總=50g+20g+10g+5g+1g=86g;鹽水的質量:m=m總﹣m杯=86g﹣20g=66g,由圖丙可知,鹽水的體積V=60mL=60cm3,則鹽水的密度:ρ===1.1g/cm3=1.1×103kg/m3。(3)把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燒杯內壁粘有液體,導致所測的鹽水體積V偏小,根據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大;故答案為:(1)水平;左;(2)66;60;1.1×103;(3)大;燒杯壁燈沾有少量鹽水,使體積測量值偏小。27.(6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探究牛頓第一定律。(1)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以使小車每次剛滑到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2)由于具有慣性,小車在水平軌道上繼續滑行一段距離,小車在水平軌道做減速運動是因為受到阻力。(3)實驗直接得出結論: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的路程越短(越長/越短)。(4)牛頓是在上述實驗結論的基礎上,利用推理(控制變量/推理)和歸納燈方法得出牛頓第一定律。【解答】解:(1)該實驗要比較的是小車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離,這樣就要求我們控制變量:初速度,而從同一高度滑下,可以保證每次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2)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后,是靠慣性前進的;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最終要停下來;(3)從實驗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粗糙,對小車的阻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短,小車的速度減小得越快;(4)在上述實驗結論的基礎上,利用推理和歸納燈方法得出牛頓第一定律。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速度;(2)慣性;阻力;(3)越短;(4)推理。28.(6分)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每個鉤碼重為0.5N。(1)實驗前,將杠桿的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這時杠桿受到的重力與支架的支持力在(在/不在)同一直線上;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左端調節平衡螺母。(2)在A點懸掛兩個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點懸掛6個鉤碼。(3)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位置平衡。若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變大/變小/不變),原因是拉力的力臂變短。(4)經過多次實驗和數據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解答】解:(1)當杠桿靜止時,杠桿受到的重力與支架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這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杠桿左端高,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向左端移動平衡螺母;(2)一個鉤碼的重是0.5N,設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2N×3L=FB×2L,解得FB=3N,即在B處掛6個鉤碼;(3)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下方,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減小,動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才能使杠桿仍然水平平衡;(4)經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故答案為:(1)在;左;(2)6;(3)變大;拉力的力臂變短;(4)F1L1=F2L2。29.(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密度計實驗室中,常用密度計測量液體的密度,其刻度示數為液體的密度與水的密度比值。測量時。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液體中,靜止時液面所對應的刻度即表示液體的密度。如圖甲所示。密度計由密封的玻璃管和配重制成。玻璃管上端均勻部分用來標刻度;下端玻璃泡內裝密度大的鉛丸或水銀做配重,適量的配重是確保密度計豎直漂浮的關鍵。密度計分為“比重計”和“比輕計。測量密度大于水的液體時用比重計,比重計的最小刻度線是“1”;測量密度小于水的液體用比輕計,比輕計的最大刻度線是“1”。圖乙中A、B兩支密度計,一支是比重計,一支是比輕計,它們的玻璃管完全相同,B中配重質量大于A。(1)如圖甲,被測液體的密度0.8×103kg/m3。(2)圖甲中,“0.7”刻度的位置在“0.8”的上(上/下)方。(3)將A、B兩支密度計放入水中,漂浮時露出水面較長的密度計是A(A/B)。(4)圖乙中A(A/B)是比輕計。(5)關于A、B兩支密度計刻度線“1”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DA.兩密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TS 17027:2014 RU Conformity assessment - Vocabulary related to competence of persons used for certification of persons
- 【正版授權】 ISO 7718-1:2025 EN Aircraft - Passenger doors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on of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or passenger transfer vehicle - Part 1: Main deck doors
- 【正版授權】 IEC 62288:2021+AMD1:2024 CSV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Presentation of navig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on shipborne navigational d
- 【正版授權】 IEC 60076-7:2005 EN-D Power transformers - Part 7: Loading guide for oil-immersed power transformers
- 單位新聞培訓課件
- 社會保障與教育
- 2025年國慶節主題晚會活動方案演講稿
- 酒類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端午節賽龍舟活動方案
- 幼師個人工作方案2025年支配
- 2025年晉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參考答案
- 【語言文字運用】考點45 邏輯推斷(新增考點)(解析版)
- 2025年江蘇蘇北四市高三一模高考地理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安防監控智慧安防監控系統設計與實施方案
- 《石油化工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23版》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介紹及評估方法分享
- 2024年度餐廳與旅行社旅游服務定制化合同3篇
- 品管圈PDCA參賽案例-提高護士對急救藥品知識的知曉率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工貿行業隱患排查指導手冊
- 腸梗阻業務學習
- 電梯故障代碼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