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濱城高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高二10月考考試
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
1.《呂氏春秋?當務》云:紂之同母三人,其長目微子啟,其次日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紂也,甚少矣。
紂母之生微子啟與中衍也,尚為妾,己而為妻而生紂,紂之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啟以為太子。大夫據法而爭
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紂故為后。上述現象體現出商朝()
A.嫡長子繼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權弱化
C.對母系血緣的重視D.兄終弟及思想比較深刻
2.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經歷了夏商兩代的邦聯式統一、周代的分封制統一和秦漢以后的中央集權制統一
三個階段、三種模式。此學者的劃分標準是()
A.中央與地方的關系B.社會性質的變遷
C.君主專制是否確立D.官僚政治瓦解
3.13世紀,圣路易和腓力四世在位時,開始將國王成員和王室成員雕像擺在了巴黎圣母院正立面等地方;
14世紀,查理五世的統治者形象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出現在巴黎的城市空間中,盧浮宮的入口、吊橋處都
有國王夫婦的雕像。這體現出這一時期的法國()
A.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B.教會勢力衰弱
C近代民族國家建立
D.封建王權強化
4.1762年,英國議員約翰?威爾克斯創辦了《蘇格蘭人》報。該報曾刊出一篇文章,強烈譴責政府的對外政
策,并對喬治三世進行攻擊,這使喬治三世大為惱火。他授意政府將威爾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過決議
剝奪其議員資格。據此可知,當時的英國()
A.國王是國家權力中心B.代議制民主有待完善
C.《權利法案》遭到破壞D.君主立憲制尚未確立
5.《陜甘寧邊區選舉條例》規定:“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無記名的選舉制,保障實現徹底的民主。”
依據這一條例,邊區成立了選舉委員會,進行選舉的培訓組織工作。這些舉措()
A.壯大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力量B.推動了土地革命的順利開展
C.突出了中共的核心領導地位D.開創了中共民主選舉的先河
6.以下改革對應的時代要求正確的是()
選項改革時代要求
A商鞅變法緩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財政困難和統治危機
B北魏孝文帝改革鞏固統治,進一步適應民族交往交融發展
C戊戌變法以變法實現富國強兵,適應民主共和潮流
D王安石變法解決政治經濟危機,實現富國強兵目的
A.AB.BC.CD.D
7.漢晉以來,各級地方官府僚佐大多為長官自辟,其中多來自地方豪宗大姓。自北魏末、北齊開始,州郡
僚佐已多為吏部所授,至隋一切歸在省司。這一變革反映了()
A.選官制度達到完善B.豪族勢力被鏟除C.門第觀念日益消失D.中央集權的加強
8.家譜是家族傳承的重要載體,有尋根問祖、敦親睦族等重要作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官修譜牒興盛,
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譜走向了普通百姓的家族中?這種變化從側面反映()
A.選官制度發展演變B.宗法觀念逐漸淡化
C.市民經濟發展繁榮D.社會主流思想改變
9.1883年,美國出臺的《彭德爾頓法》規定文官須經考試擇優錄取,總統也不得因為文官拒絕從事政黨活
動而對其免職。1897年麥克金萊總統發布命令,規定凡經考試錄用的文官被免職,有權見到書面理由,并
可對此進行辯解,否則不能被撤換。這些舉措()
A.保障政府官員清正廉潔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
C.降低了政府的辦事效率D.擴大了政府文官的職權
10.1906年,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說,“中國向來錠選,最重資格,但在君主專制國中,黜陟人才悉憑君主
一人喜怒,至于社會共和政體,這資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為官吏是國民的公仆,必須十分稱職,方可任
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實證()
A.清末新政憲政改革B.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
C.《臨時約法》的弊端D.近代公務員制度的建立
11.明代《折獄新語》記載一則案例,邵陽人李朝華狀告侄子李正風盜竊自己的東西。地方官審判時首先批
評李朝華,“忘其侄所自出其兄,親親之義安在哉”,后涉事雙方和解,地方官仍判決當庭杖責李正風,為了
讓其“知有尊卑”。該案例說明明代()
A.司法審判滲透社會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證了審判公正
C.官員隨意支配刑事案件判決D.鄉約與法律沖突日趨明顯
12.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戶部下令,每鄉各置木鐸,選年老及瞽(gU,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鐸
徇于道路,宣講“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這六句話就是“圣諭
六條據此可知當時()
A.律令開始儒家化B.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
C.法律宣傳程序化D.統治者重視基層教化
13.羅馬法規定:盜竊罪,自由人可以給付罰金贖罪,奴隸則要從塔貝烏士懸崖被扔到山下:破壞田地的地
界罪,全權公民要被驅逐到島嶼,而奴隸卻要被流放到礦場。這些規定()
A.體現了明顯的階級性B.緩和了社會矛盾
C.維護了貴族階層特權D.強調了公民至上
14.德國著名學者福科想指出,在中世紀的歐洲,“法律是首要的,國家是次要的。國王的作用是在實踐中
實現法律,因此國王受制于法律“;1628年,英國議會議員克里斯托非?謝爾芝德說道:“我從未承認除了普
通法以外的任何國王的特權,''這反映出歐洲國家()
A.具有限制王權的法律傳統B.基本繼承了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
C.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D.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歷史傳統
15.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及時出臺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懲治貪污條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
年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等法律。這些舉措()
A鞏固新生人民政權B.有利于新中國法律法規體系形成
C.突出依法治國理念D.工業化發展需要法制建設的配合
1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加強了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下列各項中不符合此時期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是()
A.提倡“五講四美三熱愛”B.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C.發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D.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基礎工程
二、非選擇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歷代主要王朝在鼎盛時期的治理體制
王
治理體制
朝
秦郡縣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
西
逐漸統一為郡縣制(邊疆地區:設郡,郡以下設置道和屬國,分封其首領,因俗而治。)
漢
東
郡縣制(邊疆地區的治理與西漢大致相同)
漢
西
郡縣制與間接統治并行
晉
郡縣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隋大業元年(605年),煬帝廢諸州總管府,集地方兵權于中央,郡
隋
縣微弱,無力對付地方叛亂。)
唐郡縣制(邊疆地區設羈縻府、州、縣,冊封其首領,令其自行管理)
北
中央垂直管理與郡縣制相結合(邊疆地區設置羈縻州、縣、明,授予官爵,令其自行管理)
宋
元郡縣制與間接統治并行(邊疆地區設置土司,任用土官,允許世襲)
明逐漸形成統一的郡縣制(邊疆地區沿襲元代“土司制”)
清郡縣制(邊疆地區:清初,沿襲明代土司制;雍正年間開始大規模改土歸流)
確編自曹正漢《中國的集權與分權:“風險論”與歷史證據》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封建王朝國家治理的特征。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封建王朝國家治理體制的認識。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的行政與政治是一體的。“一朝君主一朝臣”,隨著君主的變換,文官也跟著變換。
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維護皇權,加強君主的一統。……與其他王朝一樣,唐代注
重倫理,強調“孝忠”,以"禮'’作為官員、百姓的行為規范。科舉考試是唐代選官的主要形式,對于文官的鈴
選,由吏部統一掌管。凡科舉及第取得做官資格者,須經過吏部再試宏詞,成績優異者,方可入仕、授官。
唐代文官制度,對官吏的晉級、為官過程與出仕,都有詳細周密的規定。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對中央與地
方各級、各部門的官員額數作了嚴格限定。
——摘編自柳捷、楊成炬《中國傳統吏治特征的現代分析——以唐代文官制度為例》
材料二1883年美國以英國文官制度為藍本,結合自身經驗制定《彭德爾頓法》。該法提出凡通過文官
考試而被擇優錄取的人員,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職,不得參加政黨的競選活動。法案要求考試具有務
實性,考試內容與文職人員要履行的職責相聯系。公職人員的錄用考試和提升考試,在公職的任何一級,
對所有人開放。美國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據時代發展及時進行調整,1923年《分類法》建立系統的分類考績
制度,1950年實行《考績法》。
——劉建芳《試論美國文官制度的形成、發展及其影響》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代文官制度的特點。
(2)據材料二,概括美國文官制度建立的特點。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影響一個國家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家訓詩中的價值取向以詩歌為載體,由長輩對晚輩進行的帶有詩意的教誡即謂家訓詩。家訓詩是我國
傳統家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代迎來了發展高峰。
主題一飾裝辭故里,謀策赴邊庭。壯志吞鴻鵠,遙心伴篇稿。
——孟浩然《送莫切兼諸昆弟從韓司馬人西軍》
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爾隨漢將出門去,剪虜若草收奇功。
——李白《送族弟縮從軍安西》
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從官俱守道,歸來共閉門。
——韋應物《送端東行》
主題二兄弟須和順,叔侄英較欺。財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
——王梵志(僧人)《兄弟須和順》
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張籍《哭胡十八遇》
秦云蜀浪兩堪愁,爾養晨昏我遠游。千里客心難寄夢,兩行鄉淚為君流。
——楊牢《贈舍弟》
主題三小子讀書不用心,不知書中有黃金。早知書中黃金貴,高照明燈念五更。
——坎曼爾(回鶻詩人)《教子詩》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饑渴,何必慕甘肥。
——白居易《新構亭臺示諸弟侄》
人生勵志應早立,汝宜經史勤時習。莫負我身親炊汲,汝父汝祖各飲泣。
?淑德郡主《教子詩》
(1)唐代家訓詩呈現出哪些主要特點?
(2)唐代家訓詩反映出怎樣的價值取向?對當代社會有何指導意義?
20.中國古代的“親親相隱”是指親屬之間相互隱瞞,包庇犯罪,而官府對這種隱瞞、包庇的做法不予懲罰或
減輕懲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時
發展情況
期
春親親相隱,語由《論語?于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
秋黨之直躬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便成為親親相隱的基石。法家對此反時,
戰如商鞅變法觀定:”令民為什伍而相
國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新,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漢武帝時期,衡山王劉賜謀反,又欲廢太子爽,太子爽上書告發其父。后衡山王因事敗自殺,而太
子爽告父不孝,棄市。武帝一朝,不但提倡“父于相
漢隱”.而且在父于關系上做了一定延伸,將養父子列為容隱之列。
朝漢宣帝地節四年詔目:“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
父母匪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由此,“親親得相首
匿”便成為定罪量刑的一項基本原則確立下來。
《唐律疏議?名例》春六:“諸同居(居住在一起的親屬),若大功(大功、小功皆為舊時喪服名,按
血緣親疏程度進行劃分)以上親及外祖父母、外孫,若孫之婦、夫之見弟及兄弟妻,有罪相為隱;
唐
部曲、奴婢為主隱,皆勿論,即漏其事及捕語(密告)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隱,減凡人三等。
朝
若犯謀叛以上者,不
用此律。”
—據郭程《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的法律材料與秦漢“親親相隱"制度研究》等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親親相隱”的發展做出合理的解釋。(要求:表述成文、立論正確、論證充分,
邏輯清晰)
濱城高中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高二10月考考試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
I.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先
秦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商朝時期的紂王有同母兄弟三人,其中商紂王為二子,長子為微子啟,但
是在立王位繼承人的時候,因為生母的身份轉換問題,紂王作為嫡長子繼承了王位,說明商朝時期就已經
初步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A項正確;先秦時期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項;材料凸顯的是父系
血緣關系,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嫡長子繼承制,非兄終弟及思想,排除D項。故選A項。
2.A
解析:材料中聯邦式、分封制及中央集權均強調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A項正確;材料與社會性
質、君主專制及官僚政治的說法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
3.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3世紀(法國)。依據材料“14世紀,查理五世的統治者形象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出現在巴黎的城市
空間中,盧浮宮的入口、吊橋處都有國王夫婦的雕像。”并結合所學可知,國王形象在城市增加,目的是為
了加強城市民眾對統治者的認同,這體現出當時法國王權的增強,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城市數量、職能
的變化,因此城市化進程加快的表述錯誤,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教會勢力,排除B項;近代民族國家是
指歐洲近代以來,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以一個或幾個民族為國民主體的國家,材
料未涉及民族國家的建立,排除C項。故選D項。
4.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1762年英國。根據材料可知,1762年英國國王仍然可以授意政府逮捕議會議員,說明國王權力較大,
代議制民主有待完善,B項正確;1762年是“光榮革命”后,權力中心是議會,排除A項;《權利法案》本身
規定英國國王擁有行政權,因此國王做法并沒有違背《權利法案》,排除C項;1689年《權利法案》標志
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排除D項。故選B項。
5.A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無記名的選舉制,保障實現徹底的民主。'‘依據這一條
例,邊區成立了選舉委員會,進行選舉的培訓組織工作。”可見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抗戰,陜
甘寧邊區政府通過了投票選舉制度以及選舉方法,有利于調動各階層的抗日積極性,壯大抗日民主政權的
力量,A項正確;材料所述與土地革命無關,排除B項;材料所述是為了調動一切力量積極抗日,并非突
出中共的核心領導地位,排除C項;材料無法得出這些舉措開創了中共民主選舉的先河,中央蘇區時期,
就有了民主選舉,排除D項。故選A項。
6.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鞏固了統治,進一步適應了民族交往交融發展,B
項正確;緩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財政困難和統治危機的是王安石變法,排除A和D項;戊戌變法是要在
中國推行君主立憲,而非民主共和,排除C項。故選B項。
7.D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可知,漢晉以來,地方官僚由地方豪宗大姓把持,而到北朝后期至隋唐,地方官
僚則由中央進行任命,說明此時中央集權的加強,中央加大對地方的控制,D項正確;選官制度達到完善,
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豪族勢力被鏟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門第觀念日益消失,說法與歷史
史實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8.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可知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魏晉南北朝
至隋唐、宋朝以后。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官修譜牒興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譜
走向普通百姓家族中。結合所學可知,宋朝以來科舉制完善,門第觀念日益淡化,因此譜牒修撰走向民間
的普通百姓家。A項正確;材料反映了門第觀念淡化,而不是宗法觀念,排除B項;材料反映科舉制的完
善所引發門第觀念淡化,而不是市民經濟的發展,排除C項;社會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并且材料與
儒家思想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9.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883年、
1897年。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19世紀后期美國建立文官制度,保障文官的中立性,不受黨派活動的影響
和文官的合法權益,從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B項正確;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而不是保障政府
官員的清正廉潔、沒有擴大文官的職權,排除A、D項;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與工作效率無關,排
除C項。故選B項。
10.B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近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孫中山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君主專制下的選官制度
提出批判,并認為選拔官吏最重要的因素是“合用”,如何選拔“合用”的官吏,孫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試的思想,
B項正確;孫中山強調的是共和政體下的官員選拔,排除A項;1906年還沒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排除
C項;材料體現了孫中山的想法,此時尚未建立近代公務員制度,排除D項。故選B項。
II.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
空是:明代中國。根據材料得出主要結論:明代在司法審判過程中,以“親親之義”“知有尊卑”等儒家思想觀
念對當事人進行教化,說明明代司法審判滲透社會教化功能,A項正確;材料體現了明代司法審判滲透儒
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儒家思想不能保證審判的公正,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明代審判官員以儒家思想進行
教化,不能說明其隨意判決,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鄉約與法律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
12.D
解析:根據材料“朱元璋命戶部下令,每鄉各置木鐸,選年老及瞽(gl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鐸徇于道路,
宣講”“圣諭六條”,反映出統治者重視基層教化,D項正確:根據教材,律令開始儒家化、儒學開始向基層
滲透都早于明朝,排除A項、B項;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教化,沒提到法律,排除C項。故選D項。
13.A
解析:根據材料“盜竊罪,自由人可以給付罰金贖罪,奴隸則要從塔貝烏士懸崖被扔到山下“,“破壞田地的
地界罪,全權公民要被驅逐到島嶼,而奴隸卻要被流放到礦場”等信息可知對同一罪名的處罰有明顯的階級
性,A項正確;材料的內容加劇了社會矛盾,排除B項:材料體現了維護貴族階層特權,但是片面,排除
C項;材料體現的是同一罪名的處罰有明顯的階級性和公民至上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14.A
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國
王的作用是在實踐中實現法律,因此國王受制于法律”“從未承認除了普通法以外的任何國王的特權”及所學
可知,這反映出歐洲國家王權受到法律限制的傳統,A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歐洲國家繼承古代希臘民主
政治的相關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近代英國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是所有歐洲國家,排
除C項;“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歷史傳統”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15.B
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是本質題和影響題。時空是新中國成立之初
(中國)。據材料“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及時出臺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懲治貪污條例》等一系列
重要法律……”,可知,新中國成立之初,出臺相關的法律文件,有利于新中國法律法規體系形成,B項正
確;材料突出的是中國法律體系的逐步形成,并不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排除A項;依法治國理念提出
的時間是199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并未提及國家工業發展同法制建設之間的關系,排除
D項。故選B項。
16.C
解析:根據材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
同時,加強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知,發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屬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而
非改革開放之后,C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加強了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其中“五講四美三熱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都屬于改革開放之后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排除A項、B項和D項。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
17.(1)中央集權總體上不斷增強;中央集權增強的過程呈現曲折性;制度發展的創新性與繼承性共存;注
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體現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注重集權與分權結合。
(2)中央集權增強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國家的治理沒有一成不變的法規,應該注重制度的創新;因
地制宜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原則;過于強調分權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過于集權不利于調動地方的積極
性、主動性。
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整體及所學,從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分
析,得出中央集權總體上不斷增強、注重集權與分權結合;據材料整體及所學,從中央集權的發展過程分
析,得出中央集權增強的過程呈現曲折性;據材料“郡縣制(邊疆地區的治理與西漢大致相同)“,得出制度
發展的創新性與繼承性共存;據材料”逐漸統一為郡縣制(邊疆地區:設郡,郡以下設置道和屬國,分封其
首領,因俗而治。)邊疆地區設羈縻府、州、縣,冊封其首領,令其自行管理“,得出注重邊疆少數民族地
區的治理,體現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
(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所學,從對國家統一的影響分析,得出中央集權增強
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從對制度創新的影響分析,得出國家的治理沒有一成不變的法規,應該注重制
度的創新;從國家治理原則分析,得出因地制宜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原則;從過分集權帶來的弊端分析,得
出過于強調分權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過于集權不利于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主動性。
18.(1)特點:文官隨著君主變換而更替;文官制度以維護皇權為核心;以儒家倫理規范文官的行為;文官
選拔以科舉考試為主要方式;通過法令對文官進行嚴格管理。
(2)特點:學習英國;立足國情;立法推動;通過考試擇優錄取;政治中立;務實性;開放;漸進不斷調
整。
(3)主要因素:社會經濟形態;國家政治體制;社會主要矛盾;執政者的治國理念;社會主流文化或思想。
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中國)。
特點:根據材料“隨著君主的變換,文官也跟著變換。”可知,文官隨著君主變換而更替;根據材料“文官制
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維護皇權,加強君主的一統。”可知,文官制度以維護皇權為核心;
根據材料“唐代注重倫理,強調‘孝忠',以'禮’作為官員、百姓的行為規范。”可知,以儒家倫理規范文官的
行為;根據材料“科舉考試是唐代選官的主要形式,對于文官的錢選,由吏部統一掌管。'‘可知,文官選拔以
科舉考試為主要方式;根據材料“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對中央與地方各級、各部門的官員額數作了嚴格限定
可知,通過法令對文官進行嚴格管理。
(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美國。
特點:根據材料“1883年美國以英國文官制度為藍本,結合自身經驗制定《彭德爾頓法》。“可知,學習英國,
立足國情,并通過立法來推動;根據材料”提出凡通過文官考試而被擇優錄取的人員,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
除公職,不得參加政黨的競選活動。”可知,通過考試擇優錄取,且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根據材料”法案要求
考試具有務實性,考試內容與文職人員要履行的職責相聯系。”可知,務實性;根據材料“公職人員的錄用考
試和提升考試,在公職的任何一級,對所有人開放。”可知,開放;根據材料“美國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據時代
發展及時進行調整,1923年《分類法》建立系統的分類考績制度,1950年實行《考績法》。“可知,漸進不
斷調整。
(3)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
主要因素: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社會經濟形態、國家政治體制、社會主要矛盾、執政者的治國理念、社
會主流文化或思想等角度進行說明。
19.(1)勸學、齊家、建功,涉及內容豐富;官員、詩人、詩僧(僧人)貴族、少數民族詩人,反映創作群
體多元;弟侄、兒子、外甥,體現教育對象廣泛。
(2)價值取向可從國家、家族、個人等角度作答。
國家層面:赴邊從戎,建功立業,保家衛國,以天下為己任的國家本位教育價值取向。
家族層面:齊心治家,注重家族和睦,強調家庭親情的家族本位教育價值取向。
個人層面:追求理想,勤勉為學,淡泊明志,修己養身的個人本位教育價值取向。
指導意義:可從弘揚正確價值觀、重視家風建設、強調生活教育、培養家國情懷等角度作答。
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中國)。
特點:根據材料“漢家兵馬乘北風,鼓行而西破犬戎。……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人生勵志
應早立,汝宜經史勤時習。”可知,勸學、齊家、建功,涉及內容豐富;根據材料“孟浩然、王梵志(僧人)、
坎曼爾(回鶻詩人)、張籍、淑德郡主”可知,官員、詩人、詩僧(僧人)、貴族、少數民族詩人,反映創作
群體多元;根據材料“白居易《新構亭臺示諸弟侄》、淑德郡主《教子詩》、楊牢《贈舍弟》、李白《送族弟
第從軍安西》”可知,弟侄、兒子、外甥,體現教育對象廣泛。
(2)本題是影響類、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中國)。
結合所學知識,價值取向可從國家、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四級嵌入式課程規劃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技術實驗試題及答案清單
- VFP考試復習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四級考試重要試題及答案
- 開店合股合同協議書模板
- 數據驅動測試的實踐技巧試題及答案
- 嵌入式編程的技巧與經驗試題及答案
- 邏輯解答題的備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商鋪租賃合同擔保協議書
- 數字圖像處理中的C語言實例試題及答案
- 福建省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室內環境與設施設計專業畢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合伙經營門店協議書
- 醫療壓瘡護理
- 線路改造合同協議書
- 《髖關節鏡手術患者》課件
- GB/T 36066-2025潔凈室及相關受控環境檢測技術要求與應用
- 人教版PEP版2025年三年級下冊英語期末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Unit8Wonderland(Weletotheunit)課件-譯林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高考數學17題 立體幾何-2025年高考數學沖刺復習(北京專用)解析版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社會保障學》形考任務3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