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復習政治人教江蘇用必修4-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省公開課金獎全國_第1頁
高三復習政治人教江蘇用必修4-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省公開課金獎全國_第2頁
高三復習政治人教江蘇用必修4-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省公開課金獎全國_第3頁
高三復習政治人教江蘇用必修4-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省公開課金獎全國_第4頁
高三復習政治人教江蘇用必修4-第三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省公開課金獎全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2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一課時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32例1考點1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

(1)矛盾及其基本屬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兩個方面。②矛盾含義:就是反應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哲學范圍,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③矛盾基本屬性:矛盾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統一屬性是同一性,它們是矛盾所固有相反相成兩種基本屬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兩個方面。3/32例1考點1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

(2)矛盾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

(3)矛盾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屬性。它表達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傾向和趨勢。4/32例1考點1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

(4)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①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第一,同一以差異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第二,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存在,事物一樣不能存在和發展。②矛盾作用: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進事物運動、改變和發展。5/32①我們講矛盾是反應事物內部對立統一關系哲學范圍,這里強調了事物內部都有矛盾思想,這當然不是否定一事物與它事物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或對立統一關系。②矛盾與對立統一規律關系:矛盾是反應事物內部既對立又統一哲學范圍。世界上一切事物內部都包含著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絡、相互依賴兩個基本方面,這種對立統一關系就是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就是事物矛盾運動規律。③矛盾同一性是有條件,矛盾斗爭性是無條件。④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作用是不一樣。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含有主要作用,但二者都不是孤立起作用?!居绕涮嵝选?/32例題(·南京二模)“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币韵屡c孫武這句話表達哲理一致是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B.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C.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D.精神生于道,行本生于精7/32【分析】孫武觀點闡述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選C。B強調聯絡普遍性,A是相對主義,否定了靜止相對性,D把虛無“道”說成世界根源,是客觀唯心主義。答案

C8/32例1考點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①含義:第一,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事物是不存在。第二,時時有矛盾:矛盾貫通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一直,每一事物從產生到滅亡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矛盾運動。②方法論要求:第一,地位:認可矛盾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前提。第二,方法論要求:要認可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主動尋找正確方法處理矛盾。

9/32例1考點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2)矛盾特殊性:

①含義:是指矛盾著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②三種情形:一是不一樣事物有不一樣矛盾,這些不一樣矛盾組成了一事物區分于他事物特殊本質。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不一樣過程和不一樣階段上有不一樣矛盾,這些不一樣矛盾形成了事物發展不一樣過程和不一樣階段。三是同一事物中不一樣矛盾,同一矛盾兩個不一樣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10/32例1考點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是矛盾共性和個性、普通和個別關系:①原理內容: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首先,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經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首先,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第二,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能夠轉化:因為事物范圍極其廣大和發展無限性,在一定場所為普遍性東西,在另一場所則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所是特殊性東西,在另一場所則是普遍性。11/32例1考點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②方法論意義: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精華,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詳細實際相結合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依據。③方法論要求:堅持共性與個性詳細歷史統一。12/32①從空間、靜態方面看,事事有矛盾,矛盾無處不在。不論是在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思維領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②人們還未認識,還不能對其詳細矛盾作出科學解釋事物,并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③人們不易覺察矛盾,不等于就不存在了。普通說來,處于動態中、較為激化矛盾,人們往往易于覺察,而事物處于相對靜止時矛盾或處于緩解狀態中矛盾,需要經過思維才能認識和把握?!居绕涮嵝选?3/32④要經過矛盾特殊性三種情形來深入了解矛盾特殊性含義。⑤要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認識矛盾特殊性表現。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是共性和個性關系,不一樣于多數與少數、整體與局部關系。⑦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轉化是有條件,要注意從時間和空間角度去了解“轉化”?!居绕涮嵝选?4/32例題(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期中聯考)江蘇華西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典。華西村發展主要經驗是“吃透兩頭”、“兩頭一致”?!俺酝竷深^”就是“吃透”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吃透”當地工作實際。“兩頭一致”就是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與老百姓保持一致。這表達了①共性與個性辯證統一②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③綜合與分析辯證統一④整體與部分辯證統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15/32【分析】由材料中“吃透兩頭”解讀可知:首先要堅持中央政策,同時要結合當地實際,所以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統一,堅持理論和實踐統一,選D。答案

D16/32誤區一認為“既然矛盾就是反應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哲學范圍,所以‘統一’是矛盾一方,‘對立’是矛盾另一方”

釋疑:哲學上講矛盾就是反應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哲學范圍,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統一”和“對立”是矛盾兩個基本屬性。對立和統一都是矛盾雙方關系,而不是雙方本身。而且矛盾雙方對立和統一一直是不可分割,其中,“統一”包含“依存”和“轉化”,都離不開“對立”,“對立”也離不開“統一”。對立是統一中對立,統一是對立中統一。所以“統一”和“對立”是矛盾雙方“統一”與“對立”,認為“統一”是矛盾一方,“對立”是矛盾另一方是錯誤。17/32誤區二矛盾觀點就是對立統一觀點,矛盾分析方法就是兩點論、兩分法

釋疑:這種觀點是不科學。我們要全方面了解矛盾觀點和矛盾分析法,其基本內容以下表:18/32世界觀方法觀矛盾觀點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普遍性要認可矛盾普遍性與客觀性,勇于認可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方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預防片面性矛盾特殊性詳細問題詳細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遵照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認識秩序;學會科學工作方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32世界觀方法論矛盾觀點矛盾發展不平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關系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點,又要善于統籌兼顧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矛盾分析方法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關系看問題既要全方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20/32

1.(·安徽·37)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材料一表2:某市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增加率改變表年份城鎮居民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率(%)農村居民實際人均純收入增加率(%)城鎮居民消費實際增加率(%)農村居民消費實際增加率(%)12.49.615.85.88.68.213.25.210.18.713.75.1

注:年該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365元。21/32

材料二近年來,我國政府為了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辦法。如加強“三農”工作,增加農民收入;穩步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實施愈加主動就業政策;加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友好。(1)利用收入影響消費知識分析材料一所反應經濟現象。(2)分析材料二所表達政治生活道理。(3)在解答上述兩個問題過程中,你是怎樣利用矛盾分析法?22/32【解析】第(3)問,設問新奇,是本大題創新之處。設問不是要求考生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上述材料,而是從思想方法角度考查考生利用矛盾分析法解題思維過程,正確解答本題必須完成這一思維轉變。因為思維過程復雜性,因而本題答案含有開放性,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探究問題能力。23/32(1)收入是消費基礎和前提,城鎮居民實際收入增加率改變影響其消費實際增加率改變。收入預期影響居民消費,城鎮居民消費實際增加率總體高于其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率,農村則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鎮居民收入預期高于農村居民收入預期。收入差距影響社會總體消費,城鎮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會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答案

24/32(2)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基本標準,加強“三農”工作表達了政府組織經濟建設職能;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表達了政府組織文化建設職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表達了政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友好,表達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職能。答案

25/32(3)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既要全方面分析問題,又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如在看到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改變和差異時,又抓住收入影響消費這個重點。堅持詳細問題詳細分析。問題不一樣,分析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如利用收入影響消費知識分析材料一,利用政府管理與服務知識分析材料二,解答上述兩個問題。答案

26/32

2.(·浙江·40)全國法律法規對行政裁量權要求了一定范圍和幅度,但有缺乏詳細實施細則和執法基準,這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裁量權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99條要求,機動車行駛超速罰款從200元到元,執法人員應依據案件實際情況合理做出處罰。而在實踐中,出現了諸如本應罰款300元,執法人員卻原因質、心情等原因處罰1000元現象,群眾對此非常不滿。規范行政裁量權,為政府權力設限,增強政府公信力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一個主要方向。27/32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動出臺并實施了一系列規范行政裁量權方法。經過一段時間,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將上了一個臺階。規范行政裁量權做法得到了群眾普遍認可,政府權威深入提升。用對立統一觀點,說明地方政府對權力自我設限做法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提升了政府權威道理。28/32【解析】本題著重考查矛盾對立統一,要求用矛盾對立統一來分析材料中政府權力與政府權威減弱、提升關系,要求說明矛盾雙方轉化是有條件——地方政府對權力自我設限。組織答案要學會利用演繹法。29/32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兩個方面,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政府權威和權力既對立又統一。行政機關裁量權過大易造成權力濫用,甚至滋生腐敗,損害其威望和公信力。行政機關對權力自我設限,即使會縮小行政裁量權自由度,但能夠使權力運行更公開、透明、規范,工作效率更高,群眾愈加認可政府。所以,地方政府對權力自我設限,不是減弱而是提升了政府權威。答案

30/32(·天津7)“太極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