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_第1頁
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_第2頁
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_第3頁
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_第4頁
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題強化訓練:常見的天氣系統、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A.對流雨 B.冷鋒雨 C.臺風雨 D.暖鋒雨11月22日天氣開始轉晴,據材料判斷22日之后幾天最易出現的現象是A.晴朗大風 B.洪澇災害 C.濃霧天氣 D.霜凍天氣2018年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古籍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但對江西人來說,想在11月下旬見到雪有點困難。由此可知A.江西位于江南,不易出現降雪天氣B.不同地域物候變化存在差異C.江西冬季比較干旱,不易出現降雪天氣D.古人歸納出的規律不科學、不準確【答案】1.B2.C3.B【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天氣系統等相關知識11月5-9日,該地天氣由陰轉雨再轉陰,氣溫明顯下降,風向以北風和東北風為主,是典型的冷空氣南下導致的天氣,B正確;對流雨是當空氣強烈受熱時,濕熱空氣膨脹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雨,多發生在赤道地區,我國的對流雨多見于夏季的午后,該季節為秋末,A錯;臺風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節,11月處于秋末,臺風發生的概率較小,且臺風過境雨勢更大,C錯;暖鋒過境,氣溫會升高,D錯。故選B。天氣轉晴后,該地受單一冷氣團控制,氣壓梯度較小,無大風,A錯;雨天過去,不會出現洪澇災害,B錯;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大,天氣轉晴,夜間大氣逆輻射較弱,晝夜溫差較大,水汽易凝結形成濃霧,C正確;天氣轉晴后,氣溫高于0℃,不會出現霜凍天氣,D錯誤。故選C。

小雪時節,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相對來說,江西緯度偏低,11月氣溫依然偏高,因此見到下雪有點困難,反映的是不同地域物候變化存在差異,B正確;江西之所以在這個時間段看到下雪有點困難,是因為尚未到隆冬時節,并非江西不易出現降雪,也不是古人歸納的不科學,ACD錯誤。故選B。華西秋雨是我國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主要出現在我國渭河流域和四川盆地等地,降水強度小,持續時間長,下面兩圖分別為我國2018年華西秋雨過程中9月10日11時、14時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4?6題。UKUK成都市10成都市10日11時到14時天氣可能A.晴轉陰雨 B.氣溫驟降兩幅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天氣系統甲處以氣流下沉為主C.丁氣壓勢力不斷增強C.秋高氣爽 D.寒風來襲乙處中心氣溫較低D.丙處為高壓系統華西秋雨對我國渭河流域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是A.不利于來年春小麥播種 B.帶來嚴重的低溫凍害C.使部分農作物品質下降 D.使農作物病蟲害加劇【答案】4.A5.D6.C【解析】試題考查常見的天氣系統。.從圖中可以看出,成都11時等壓線稀疏,14時等壓線變密集,氣壓值有所降低,為冷空氣南下遇暖空氣控制,天氣晴轉陰,A正確;成都為亞熱帶地區,此時為初秋,不可能氣溫驟降和寒風來襲;秋高氣爽描述的是晴天。.讀圖可知,甲為低壓系統,氣流上升為主;乙無法判斷高壓或低壓,氣溫高低無法判斷;丁從11時到

14時消失,氣壓勢力減弱;丙為高壓系統,D正確。.持續性降水影響農作物氣溫和光照條件,使得農作物收獲時間縮短和品質下降,C正確。華西秋雨為秋季持續性低強度降水,有利于水分在土壤中下滲,補充土壤水分有利于緩解春旱,利于小麥生長;并且渭河流域以種植冬小麥為主;A不對。初秋降溫幅度不是很大,嚴重低溫凍害說法錯誤,B不對。秋季為農作物成熟階段,病蟲害相對較少,不是主要影響,D不對。圖2為2019年2月2日08時北美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單位:百帕)形勢圖。據此完成7?9題。7.圖示區域最大氣壓差數值可能為7.圖示區域最大氣壓差數值可能為A.20 B.248.該日A.甲地降水量可能大于丙地C.乙地近地面風力大于甲地C.31 D.32B.丙地近地面氣溫大于乙地D.甲地氣溫日較差大于丙地9.未來幾天,乙地將要經歷的天氣變化過程最有可能是A.氣溫降低,刮風下雪 B.氣壓降低,天氣轉晴C.陰雨連綿,風力加大 D.溫度上升,風和日麗【答案】7.C8.D9.A【解析】.讀圖可知,圖中氣壓最大值在1028-1032百帕之間,氣壓最小值在1000-1004百帕之間,因此圖中氣壓差值在24-32百帕之間,最大差值可能為31百帕。.讀圖可知,甲地位于冷鋒過境后,被冷氣團控制,氣溫低,天氣晴朗;乙地位于冷鋒過境前,受暖氣團影響,氣溫較高,天氣晴朗;丙地位于暖鋒鋒前區域,氣溫較低,且有連續性降水。所以,甲地氣溫日較差大,丙地氣溫日較差較小。.由于圖示時間乙地處于冷鋒過境前,被暖氣團控制,因此未來幾天,冷鋒過境,乙地可能產生陰天、

下雪、刮風、降溫等天氣變化。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讀圖,完成10?12題。此時,下列城市中風向為偏南風的是A.成都 此時,下列城市中風向為偏南風的是A.成都 B.鄭州關于甲天氣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A.形成于我國的夏季云南大部分地區陰雨冷濕C.蘭州 D.廣州B.其形成受云貴高原的影響該天氣系統為快行冷鋒12.甲天氣系統位置的日變化,描述恰當的是A.白天向東北移,夜晚向西南移A.白天向東北移,夜晚向西南移B.白天向西南移,夜晚向東北移C.白天向東南移,夜晚向西北移C.白天向東南移,夜晚向西北移D.全天不移動【答案】10.A11.B12.A【解析】10.根據近地面風向的判斷方法(具體見點睛)10.根據近地面風向的判斷方法(具體見點睛)向均為偏北風,故選A。根據圖中的鋒面符號可知,甲天氣系統為昆明準靜止鋒,受云貴高原的影響形成,一般形成于我國的冬季,AD錯,B正確;云南所處區域處于暖氣團一側,氣溫相對較高,并不“冷”,且受昆明準靜止鋒的影響,云南一側多晴天,C錯。故選B。結合大氣受熱過程原理,白天大氣增溫,暖空氣勢力增強,鋒面向東北移動;夜晚大氣降溫,冷空氣勢力增強,鋒面向西南移動【考點】天氣系統某氣旋在歐洲大陸自西向東勻速移動,氣旋中心經過巴黎。下圖為氣旋中心經過前后,巴黎氣壓變化情況,此期間巴黎僅在7日出現降水現象。據此完成13?16題。影響該氣旋移動方向的氣壓帶、風帶是A.副熱帶高壓帶 B.副極地低壓帶 C.低緯信風帶 D.中緯西風帶受該氣旋控制,巴黎4日的風向是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7日巴黎出現降水的原因是A.溫度較高 B.濕度較大C.出現上升氣流 D.出現較大風力下列日期,巴黎風力最大的是A.4日 B.6日 C.7日 D.9日【答案】13.D14.A15.C16.D【解析】本題利用巴黎經歷的一次氣旋過境前后的氣壓變化圖,考查氣旋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讀圖識圖能力,體現的核心素養是地理實踐力。巴黎位于中緯度大陸西海岸,受盛行西風影響顯著,符合材料信息“氣旋影響巴黎,且自西向東運動”,故D正確。由圖可知,氣旋氣壓最低的中心區是于7日前后影響巴黎,故4日巴黎應位于氣旋的東側,由北半球的氣旋圖可判定為東南風,故A正確。由圖可知7日氣壓最低,說明該日氣旋中心影響到巴黎,低壓中心盛行上升氣流,水汽易冷凝降水,故C正確。風力大小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由圖可知9日單位時間氣壓變化幅度最大,說明單位距離的氣壓梯度大,風速最快。故D正確。氣旋和反氣旋的氣流運動要從兩個角度記憶,垂直方向氣旋上升氣流,反氣旋下沉,這往往影響天氣的陰晴;水平方向的運動用“左右手定則”判斷,也可直接利用等壓線圖判定風向。二、綜合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臺風常形成在溫度超過26℃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下圖為2018年9月14日某時刻亞洲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中陰影部分為臺風大風范圍區7(r螂財i(xr110P121rimtiwmt3?等壓趣棒面(1)簡述圖中H、L兩個天氣系統的形成原因。(2)分析圖中臺風大風區主要出現在圖中陰影區的原因。(3)試預測圖中北京市將要發生的天氣變化。【答案】(1)H天氣系統:9月中旬,太陽直射點南移,亞歐大陸北部緯度較高地區(如蒙古高原)氣溫降低,空氣下沉形成冷高壓系統。L天氣系統:9月中旬,太陽直射點雖然在南移,但仍在北半球,距離圖示L天氣系統所在地區仍較近,該地區緯度較低,仍保持較高的氣溫,氣流膨脹上升,形成熱低壓系統。(2)圖中陰影區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風力等級高;海洋區域,下墊面摩擦力小。(答出兩點即可)(3)冷鋒來臨,氣溫降低,氣壓升高,風力增大,可能出現降水。【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天氣系統的判讀。(1)H為冷高壓中心、L為熱低壓中心,它們的形成與太陽直射點的運動密切相關。H天氣系統:9月14日,太陽直射點正在向南移,亞歐大陸北部緯度較高的地區(如蒙古高原)氣溫迅速降低,空氣受冷收縮下沉,形成冷高壓系統。L天氣系統:9月14日,太陽直射點雖然在南移,但仍在北半球,該地區緯度較低,距離圖示L天氣系統所在地區仍較近,仍保持較高的氣溫,氣流受熱膨脹上升,形成熱低壓系統。(2)分析圖中臺風大風區主要出現在圖中陰影區的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摩擦力是影響風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圖中陰影區等壓線密集,表明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所以風力強,風力等級高;海洋區域,下墊面性質單一,摩擦力小,所以風力大。(3)圖中顯示冷鋒即將來臨,冷鋒過境時,將會出現氣溫降低,氣壓升高,風力增大,可能出現降水。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為2019年1月8日T時刻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M是一個半永久性的大氣活動中心,多分布在60°N附近,其強度和位置變化對東亞的天氣氣候有重要的影響。P是連接亞洲與北美洲的重要航海路線。IMF IM尸 160°(1)說明M大氣活動中心(阿留申群島附近)的成因。⑵分析M偏強對東亞天氣氣候的影響。⑶指出在M影響下的P海域常見的不利航海條件。【答案】(1)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在北緯60°處與較暖的盛行西風相遇,形成上升氣流,致使北緯60°附近的地面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1月份,北半球由于陸地氣溫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和美洲大陸內部形成的冷高壓中心,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低壓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島附近)形成(阿留申)低壓。⑵M偏強,亞洲高壓與M之間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偏大,東亞冬季風勢力偏強,東亞地區冬季氣溫偏低,寒潮等災害天氣增多。(3)強對流、暴雨、暴雪、大風、濃霧、風暴潮等。【解析】(1)來自北極的極地東風南下,在北緯60°處與較暖的盛行西風相遇,形成上升氣流,致使北緯60°附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