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_第1頁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_第2頁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_第3頁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_第4頁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10

CCSZ04

團體標準

T/CIETxxx—2023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

Guidelinesforbiaxiallyorientedpolypropylene(BOPP)productscarbonfootprint

accounting

2023-XX-XX發布2023-XX-XX實施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發布

T/CIETxxx—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浙江凱誠新材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凱誠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昆嶺薄膜工業有限公司、蘇州昆嶺薄膜工業有限

公司、浙江凱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標國華標準技術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凱威塑膠工業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利紅、翟振江、安德利、陳利鋒、周艷紅、任國靜、王靜。

II

T/CIETxxx—2023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塑料薄膜產品碳足跡核算的目標、核算范圍、功能單位、系統邊界、數據收集與處

理、核算、報告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指導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下簡稱“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活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2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GB/T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

GB/T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3術語和定義

GB/T24040、GB/T24044、GB/T3215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產品碳足跡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基于生命周期評價,以CO2e表示的產品系統中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和。

功能單位functionalunit

用來作為基準單位的量化的產品系統性能。

[來源:GB/T24044-2008,3.20]

單元過程unitprocess

進行生命周期清單分析時為量化輸入和輸出數據而確定的最基本部分。

[來源:GB/T24044-2008,3.34]

4核算范圍

在確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范圍過程中,應考慮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

——產品(系統)范圍:明確產品名稱、型號、功能、功能單位(第6章)和系統邊界(第7

章);

——時間范圍:選擇核算碳足跡有代表性的時間段;

注:與產品生命周期中具體單元過程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隨時間變化,選擇的時間范圍應可以確定產品生命

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平均值,如:季節性生產的產品應覆蓋產品生產的整個時間周期,不能僅使用部

分時間段的數據進行核算。

——溫室氣體范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

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5功能單位

1

T/CIETxxx—2023

核算產品碳足跡應確定功能單位。功能單位的表述中應包含影響碳足跡核算的產品系統的主要功

能。

示例:1噸20μm厚的雙面熱封膜。

6系統邊界

按照本文件核算產品碳足跡應主要核算產品在原材料獲取、制造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7數據收集與處理

數據質量要求

數據收集與處理過程中,相關數據應滿足以下數據質量要求:

——技術代表性:數據反映實際生產技術情況,即體現實際工藝流程、技術和設備類型、原料與

能耗類型、生產規模等因素的影響;

——時間代表性:數據反應單元過程的實際時間;

——地理代表性:排放因子等相關參數的選擇考慮單元過程所處的地理位置;

——數據完整性:按照數據取舍準則,判斷是否已收集各生產過程的主要消耗和排放數據,盡可

能避免數據缺失,缺失的數據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準確性:原料、輔料、能耗、包裝等數據需采用企業實際生產統計記錄,環境排放數據

優先采用環境監測報告;所有數據均有相關的數據來源和數據處理算法;估算或引用文獻的

數據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一致性:每個過程的消耗與排放數據需保持一致的統計標準,即基于相同產品產出、相

同過程邊界、相同數據統計期;存在不一致情況時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收集原則:活動水平數據優先采用直接計量、測量獲得的原始數據,其次采用通過原始

數據折算獲得的二次數據,以上數據均不可獲得時可采用來自相似單元過程的替代數據。使

用階段可使用統計數據、設計數據或估算數據。

分配原則

在邊界設置或數據收集時,應盡量避免進行數據分配。若發現至少有一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包含多

個產品,則總排放量需要在產品生命周期內進行分配。分配的原則如下:

——優先使用物理關系參數(包括但不限于生產量、生產工時等)進行分配;

——無法找到物理關系時,則依經濟價值進行分配;

——若使用其他分配方法,須提供所使用參數的基礎及計算說明。

數據取舍準則

在產品碳足跡核算過程中,可規定一套數據取舍準則,舍棄產品碳足跡影響較小的因素,簡化數據

收集過程。小于產品重量1%的原輔料引起的排放可舍棄,同類物料應按合計重量判斷,但總共舍棄的

重量不宜超過產品重量的5%。產品生產過程中人員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舍棄。

8產品碳足跡核算

產品碳足跡

BOPP產品碳足跡的核算見公式(1):

(1)

???=∑?(?燃燒,?+?外購電,?+?外購熱,?+?過程,?)×1000····································

式中:

???——產品碳足跡,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當量(kgCO2e);

?燃燒——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外購電——單元過程電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2

T/CIETxxx—2023

?外購熱——單元過程熱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過程——產品原材料獲取、制造階段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8.2.1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

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見公式(2):

?燃燒=∑?∑????,?×???,?·······························································(2)

式中:

?燃燒——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活動水平數據,是單元過程i燃燒的第j種化石燃料燃燒的熱量,單

位為吉焦(GJ);

???,?——單元過程i燃燒的第j種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tCO2e/GJ);

注: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優先采用企業直接測量獲得或者通過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等方法測算獲得的排放因子實測值

或測算值,其次采用附錄A或相關指南、文件、數據庫中提供的排放因子。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類型。

8.2.2化石燃料燃燒活動水平數據

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據計算見公式(3):

???,?=???,?×????,?··································································(3)

式中:

???,?——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據,單位為吉焦(GJ);

???,?——化石燃料的消費量,固體和液體燃料的單位為噸(t),氣體燃料單位為萬標準立方米

(104Nm3);

????,?——化石燃料的低位熱值,固體和液體燃料的單位為吉焦每噸(GJ/t),氣體燃料的單位為

吉焦每萬標準立方米(GJ/104Nm3);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類型。

注: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發熱量宜采用購買合同等化石燃料供應方提供文件中的數據,或自行測量數據。燃煤熱值

測量方法遵循GB/T213的相關規定。天然氣低位發熱值的測量方法遵循GB/T11062的相關規定。以上方式均不

可行時,可選擇地方或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數據。

8.2.3化石燃料排放因子

化石燃料排放因子的計算見公式(4):

???=???×??×?·····································································(4)

式中:

???——化石燃料j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tCO2e/GJ);

???——化石燃料j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每吉焦(tC/GJ);

??——化石燃料j的碳氧化率,單位為百分比(%);

?——二氧化碳與碳的分子量之比,取值44/12;

?——化石燃料類型。

注:化石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應通過檢測和計算獲得。以上方式不可行時,應使用地方或國家主管部

門發布的缺省值。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推薦值可參考附錄A。

凈購入電力排放

8.3.1電力溫室氣體排放量

電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計算見公式(5):

3

T/CIETxxx—2023

(5)

?外購電=∑???外購電,?×??電,?···························································

式中:

?外購電——單元過程電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各電力消耗單元過程的電力消耗量,單位為兆瓦時(MWh);

??外購電,?

——各電力消耗單元過程的電力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兆瓦時(tCO2e/MWh);

??電,?

?——單元過程。

8.3.2電力活動水平數據

電力消耗量可以通過查讀電力計量器具獲得。

8.3.3電力排放因子

電力排放因子應采用地方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或相關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凈購入熱力排放

8.4.1熱力溫室氣體排放

熱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按的計算見公式(6):

(6)

?外購熱=??外購熱,?×??熱,?·····························································

式中:

?外購熱——單元過程熱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各熱力消耗單元過程的熱力消耗量,單位為吉焦(GJ);

??外購熱,?

——各熱力消耗單元過程的熱力排放因子,單位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tCO2e/GJ);

??熱,?

?——單元過程。

8.4.2熱力活動水平數據

熱力消耗量可以通過查讀熱力計量器具獲得。

8.4.3熱力排放因子

熱力排放因子應采用地方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或相關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過程排放

BOPP產品過程排放為原材料獲取、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過程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見公

式(7):

?過程=?原材料獲取+?制造·······························································(7)

式中:

?過程——過程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原材料獲取——原材料獲取階段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制造——制造階段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9產品碳足跡報告

產品碳足跡報告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

——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和功能描述;

——功能單位;

——系統邊界;

——核算期;

——核算依據;

——生命周期階段描述;

4

T/CIETxxx—2023

——數據取舍準則描述;

——產品碳足跡;

——結論和不確定性說明;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模板可參考附錄B。

5

T/CIETxxx—2023

附錄A

(資料性)

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推薦值

相關參數推薦值見表A.1,A.2。

表A.1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推薦值

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燃料碳氧化率

序號燃燒品種

GJ/t,GJ/104Nm3tC/TJ%

1無煙煤20.30427.4985

2一般煙煤19.57026.1885

3褐煤14.08028.096

4洗精煤26.33425.496

5其他洗煤8.36325.496

6煤制品17.46033.690

7焦炭28.44729.493

8焦爐煤氣173.5413.699

9其他煤氣52.2712.299

10原油42.62020.198

11燃料油40.19021.198

12汽油44.80018.998

13柴油43.33020.298

14航空煤油44.10019.5100

15一般煤油44.75019.698

16液化石油氣47.31017.298

17煉廠干氣46.05018.298

18石腦油45.01020.098

19石油焦31.99827.598

20其他油品41.03120.098

21天然氣389.3115.399

22其他——12.299

注:開展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時應注意使用最新數據。

表A.2其他排放因子推薦值

參數名稱單位推薦值

電網供電排放因子tCO2/MWh0.604

熱力供應排放因子tCO2/GJ0.11

注:以上排放因子推薦值請注意采用地方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數據或相關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6

T/CIETxxx—2023

附錄B

(資料性)

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模板

一、基本信息

1.1產品基本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對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和功能描述。

1.2制造商基本信息

1.3聯系人基本信息

二、概述

2.1核算范圍

包括但不限于對核算期、核算依據描述。

2.2功能單位

2.3系統邊界

包括但不限于對生命周期階段性描述。

三、數據處理與收集

包括但不限于對數據取舍原則描述。

3.1原材料獲取階段

3.2制造階段

四、核算過程和結果

包括但不限于對產品碳足跡計算過程、結果以及計算公式與基礎數據的描述。

五、結論和不確定性說明

包括但不限于碳足跡核算對產品設計優化與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結論與建議,以及不確定性說明

等。

7

T/CIETxxx—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核算范圍...........................................................................1

5功能單位...........................................................................1

6系統邊界...........................................................................2

7數據收集與處理.....................................................................2

數據質量要求...................................................................2

分配原則.......................................................................2

數據取舍準則...................................................................2

8產品碳足跡核算.....................................................................2

產品碳足跡.....................................................................2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3

凈購入電力排放.................................................................3

凈購入熱力排放.................................................................4

過程排放.......................................................................4

9產品碳足跡報告.....................................................................4

附錄A(資料性)相關參數推薦值.......................................................6

附錄B(資料性)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模板..........................................7

I

T/CIETxxx—2023

塑料薄膜(BOPP)碳足跡核算指南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塑料薄膜產品碳足跡核算的目標、核算范圍、功能單位、系統邊界、數據收集與處

理、核算、報告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指導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下簡稱“BOPP”)產品碳足跡核算活動。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2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GB/T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

GB/T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3術語和定義

GB/T24040、GB/T24044、GB/T3215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產品碳足跡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基于生命周期評價,以CO2e表示的產品系統中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之和。

功能單位functionalunit

用來作為基準單位的量化的產品系統性能。

[來源:GB/T24044-2008,3.20]

單元過程unitprocess

進行生命周期清單分析時為量化輸入和輸出數據而確定的最基本部分。

[來源:GB/T24044-2008,3.34]

4核算范圍

在確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范圍過程中,應考慮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項:

——產品(系統)范圍:明確產品名稱、型號、功能、功能單位(第6章)和系統邊界(第7

章);

——時間范圍:選擇核算碳足跡有代表性的時間段;

注:與產品生命周期中具體單元過程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隨時間變化,選擇的時間范圍應可以確定產品生命

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平均值,如:季節性生產的產品應覆蓋產品生產的整個時間周期,不能僅使用部

分時間段的數據進行核算。

——溫室氣體范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

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5功能單位

1

T/CIETxxx—2023

核算產品碳足跡應確定功能單位。功能單位的表述中應包含影響碳足跡核算的產品系統的主要功

能。

示例:1噸20μm厚的雙面熱封膜。

6系統邊界

按照本文件核算產品碳足跡應主要核算產品在原材料獲取、制造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7數據收集與處理

數據質量要求

數據收集與處理過程中,相關數據應滿足以下數據質量要求:

——技術代表性:數據反映實際生產技術情況,即體現實際工藝流程、技術和設備類型、原料與

能耗類型、生產規模等因素的影響;

——時間代表性:數據反應單元過程的實際時間;

——地理代表性:排放因子等相關參數的選擇考慮單元過程所處的地理位置;

——數據完整性:按照數據取舍準則,判斷是否已收集各生產過程的主要消耗和排放數據,盡可

能避免數據缺失,缺失的數據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準確性:原料、輔料、能耗、包裝等數據需采用企業實際生產統計記錄,環境排放數據

優先采用環境監測報告;所有數據均有相關的數據來源和數據處理算法;估算或引用文獻的

數據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一致性:每個過程的消耗與排放數據需保持一致的統計標準,即基于相同產品產出、相

同過程邊界、相同數據統計期;存在不一致情況時需在報告中說明。

——數據收集原則:活動水平數據優先采用直接計量、測量獲得的原始數據,其次采用通過原始

數據折算獲得的二次數據,以上數據均不可獲得時可采用來自相似單元過程的替代數據。使

用階段可使用統計數據、設計數據或估算數據。

分配原則

在邊界設置或數據收集時,應盡量避免進行數據分配。若發現至少有一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包含多

個產品,則總排放量需要在產品生命周期內進行分配。分配的原則如下:

——優先使用物理關系參數(包括但不限于生產量、生產工時等)進行分配;

——無法找到物理關系時,則依經濟價值進行分配;

——若使用其他分配方法,須提供所使用參數的基礎及計算說明。

數據取舍準則

在產品碳足跡核算過程中,可規定一套數據取舍準則,舍棄產品碳足跡影響較小的因素,簡化數據

收集過程。小于產品重量1%的原輔料引起的排放可舍棄,同類物料應按合計重量判斷,但總共舍棄的

重量不宜超過產品重量的5%。產品生產過程中人員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舍棄。

8產品碳足跡核算

產品碳足跡

BOPP產品碳足跡的核算見公式(1):

(1)

???=∑?(?燃燒,?+?外購電,?+?外購熱,?+?過程,?)×1000····································

式中:

???——產品碳足跡,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當量(kgCO2e);

?燃燒——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外購電——單元過程電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2

T/CIETxxx—2023

?外購熱——單元過程熱力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過程——產品原材料獲取、制造階段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

8.2.1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

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見公式(2):

?燃燒=∑?∑????,?×???,?·······························································(2)

式中:

?燃燒——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單元過程化石燃料燃燒活動水平數據,是單元過程i燃燒的第j種化石燃料燃燒的熱量,單

位為吉焦(GJ);

???,?——單元過程i燃燒的第j種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tCO2e/GJ);

注: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優先采用企業直接測量獲得或者通過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等方法測算獲得的排放因子實測值

或測算值,其次采用附錄A或相關指南、文件、數據庫中提供的排放因子。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類型。

8.2.2化石燃料燃燒活動水平數據

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據計算見公式(3):

???,?=???,?×????,?··································································(3)

式中:

???,?——化石燃料的活動水平數據,單位為吉焦(GJ);

???,?——化石燃料的消費量,固體和液體燃料的單位為噸(t),氣體燃料單位為萬標準立方米

(104Nm3);

????,?——化石燃料的低位熱值,固體和液體燃料的單位為吉焦每噸(GJ/t),氣體燃料的單位為

吉焦每萬標準立方米(GJ/104Nm3);

?——單元過程;

?——化石燃料類型。

注: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發熱量宜采用購買合同等化石燃料供應方提供文件中的數據,或自行測量數據。燃煤熱值

測量方法遵循GB/T213的相關規定。天然氣低位發熱值的測量方法遵循GB/T11062的相關規定。以上方式均不

可行時,可選擇地方或國家主管部門發布的數據。

8.2.3化石燃料排放因子

化石燃料排放因子的計算見公式(4):

???=???×??×?·····································································(4)

式中:

???——化石燃料j的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tCO2e/GJ);

???——化石燃料j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每吉焦(tC/GJ);

??——化石燃料j的碳氧化率,單位為百分比(%);

?——二氧化碳與碳的分子量之比,取值44/12;

?——化石燃料類型。

注:化石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應通過檢測和計算獲得。以上方式不可行時,應使用地方或國家主管部

門發布的缺省值。常用化石燃料相關參數推薦值可參考附錄A。

凈購入電力排放

8.3.1電力溫室氣體排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