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鏈及數據庫原理實驗報告_第1頁
數據鏈及數據庫原理實驗報告_第2頁
數據鏈及數據庫原理實驗報告_第3頁
數據鏈及數據庫原理實驗報告_第4頁
數據鏈及數據庫原理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據鏈的發展及運用數據鏈是一種在多個傳感器、指揮信息系統、武器系統等作戰單元之間,采用一種或多種網絡結構,按照規定的通信協議和消息標準傳遞格式化戰術信息的數據信息系統。一、數據鏈概述(一)數據鏈的基本組成與一般通信系統所不同,數據鏈除了擁有通信終端、傳輸設備等基本要素以外,最大區別就是擁有特殊的通信規范,即數據報文的消息標準和控制鏈路運行的通信協議。沒有這些通信規范,即使有了先進的通信設施和通信網絡,也不能稱其為數據鏈。因此,將數據鏈視為實際的硬件設備,不如視為一組規范了傳輸方式、信息格式、各節點間的組網方式、使用的硬件規格等實現信息交換的協定、規范。另外,數據鏈還包括一些保障通信安全、可靠運行的輔助設備,如加密/解密裝臵(密碼設備)、自檢設備、電源等。所以,數據鏈的基本組成可以概括為三大要素:終端設備、傳輸設備和通信規范。從數據鏈誕生起,它就與指揮系統、傳感器和武器系統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速,數據鏈與指揮信息系統、武器系統、傳感器的一體化程度在加快。(二)數據鏈的功能特點與一般通信系統相比,數據鏈能夠與傳感器、武器系統、指揮系統緊密結合,將地理空間上相對分散的作戰單元、探測單元、支援力量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保證戰場情報、指揮控制、武器協同等信息實時、可靠、準確地傳輸,實現信息共享,便于指揮人員實時掌握戰場態勢的變化,縮短了決策時間,提高了指揮速度和武器系統的協同作戰能力,增強了聯合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和防護能力,能夠對敵方目標進行快速、準確、連續的打擊,對我方目標實施全方位的有效防護。具體來說,數據鏈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鏈路平臺一體化。傳統通信系統的直接用戶是操作人員或指揮參謀人員,主要以“人-機-人”方式將指揮系統、偵察情報系統和作戰單元聯系在一起。數據鏈則主要以“機-機”方式工作,實現了直接面向傳感器、指揮系統和武器系統的有效鏈接,將空間分散的各種作戰單元緊密交鏈,充分發揮了整體的作戰效能,實現了鏈路平臺的自動化、一體化。二是信息傳輸實時化。由于數據鏈實現了“機—機”的工作方式,大大減少了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時間延誤,所以實現了信息傳輸的實時化。準確地說,這里實時傳輸的涵義是指根據作戰單元的使用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信息傳給用戶。數據鏈采用實時傳輸的通信協議,直接根據作戰需求預先指定并動態調整每個用戶收發信息的內容、占用的時隙和更新周期,協議層次簡單,格式報文直接通過通信協議在信道中傳輸,從而保證恰當的信息使用者,在恰當的時間內收到恰當的信息。三是傳輸內容格式化。為保證信息的實效性,避免信息在網絡間交換時因格式轉換造成時延,與一般通信系統不同,數據鏈主要傳輸格式化消息,以實現“機-機”間信息的傳輸、交換與自動化處理。采用統一的格式化消息標準,為實現諸軍兵種指揮系統、傳感器和武器系統的信息共享提供保證條件;簡短編碼濃縮大量作戰信息,提高了編碼效率,適合無線信道傳輸;統一的格式便于指控和武器系統自動識別處理,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和打擊速度。四是時間空間一致化。為實現傳感器信息為其他運動平臺用戶所共享,數據鏈的用戶需要統一時間和位臵參考點,而一般通信系統不考慮時間基準與空間位置的關系。由于是自動化的“機—機”傳輸方式和實時化傳輸,所以數據鏈所鏈接的各個指揮系統、傳感器和作戰單元都能保持一致的時間和空間參考基準,這對于整個作戰體系的一體化是至關重要的。五是傳輸方式的多樣性。數據鏈傳輸信息的方式有多種,既有點到點的單鏈路傳輸,也有點到多點、多點到多點的網絡傳輸,還能通過中繼平臺實現跨網傳輸,網絡結構與網絡通信協議具有多樣性。根據應用需要與作戰環境的不同,數據鏈可綜合采用短波信道、超短波信道、微波信道(包括衛星信道)及有線信道。六是信息傳輸可靠性較高。信息傳輸的可靠性是對通信系統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與一般通信系統相比,數據鏈由于采取了多種技術手段,所以信息傳輸可靠性較高。針對無線信道傳輸中的各種自然和人為干擾,數據鏈普遍采用了先進的糾錯編碼和誤差校正技術,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傳輸的誤碼率。同時,數據鏈一般都采用了數據和信道加密技術,確保了信息的安全傳輸。(三)數據鏈與其它系統的關系1.數據鏈與通信系統的關系從廣義上講,數據鏈是一種特殊的通信系統。但數據鏈又區別于一般的數據通信系統,因為從其內涵上講,數據鏈是以數據傳輸為主要功能的鏈路總和,包括傳輸鏈路、節點設備和鏈路控制關系;從其外延來看,數據鏈還包括與之發生信息交換關系的指揮系統、傳感器和武器系統以及由這種連接關系反映的緊密作戰指揮關系。從內涵來看,數據鏈與一般通信系統特別是數據通信系統基本相同;但從外延來看,不同功能特性就成為數據鏈標志性特征,能夠在不同作戰單元之間形成緊密的作戰指揮關系就成為數據鏈與其他通信系統的根本性差別。2.數據鏈與指揮信息系統的關系指揮信息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具有指揮控制、偵察情報、預警探測、通信、信息對抗、安全保密等功能的軍事信息系統。數據鏈作為一種通信系統,從廣義上講是指揮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我軍和外軍建設和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指揮信息系統的具體建設過程中,一般并不包含數據鏈的建設,目前的指揮信息系統在功能上一般也只側重于滿足指揮所的指揮活動需要。美軍在2006年頒發的聯合出版物JP6-0《聯合通信系統》中指出,美軍參聯會不再使用“指揮、控制、通信、和計算機(C4)系統”這一術語,取而代之的是“指揮與控制(C2)”、“通信系統”和“情報、監視與偵察(ISR)”。這也凸顯出美軍對于指揮信息系統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按功能和使用情況對系統進行重新劃分。3.數據鏈與戰術互聯網的關系戰術互聯網是美國陸軍于20世紀90年代初,按照建設數字化戰場和數字化部隊的規劃,用路由器將單信道地面與機載無線電系統(SINCGARS)和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EPLRS)互聯起來,使之不再是“煙囪”式系統,而是一個互聯互通的網絡系統。美陸軍認為:戰術互聯網是互聯的戰術無線電臺、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集合,它在機動、戰斗勤務支援和指揮控制平臺之間提供無縫隙態勢感知和指揮控制數據交換。戰術互聯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一種極其可靠的信息交換功能。它分為三個層次:骨干網、本地網、接入網,數據鏈系統處于接入網的位臵,是將機動的作戰和指揮控制平臺接入本地網的重要連接途徑和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數據鏈是戰術互聯網的有效組成部分。4.數據鏈與聯合網絡的關系聯合網絡是美軍支持聯合作戰的網絡,分為三個層次:聯合計劃網(JPN)、聯合數據網(JDN)和聯合跟蹤網(JCTN)。數據鏈是聯合數據網和聯合跟蹤網的主要組成部分。聯合計劃網是建立在美國全球指揮控制系統基礎上的,主要負責傳輸大量的非實時/近實時的已處理信息,如防御指南、作戰命令、戰備和任務狀態等。聯合數據網主要是由Link-16傳送近實時的提示和武器打擊協調信息,產生通用戰術態勢圖(CTP),其目標是:一是態勢圖像能顯示任何一個聯網傳感器跟蹤的目標;二是每個被跟蹤目標的信息都是唯一的;三是跟蹤目標的位臵信息清楚準確;四是目標類型信息準確并一致。聯合跟蹤網傳送實時、非常精確的傳感器測量數據,以減少搜索和偵測的時間并方便協調打擊和超出作戰單元自身探測范圍的目標。聯合跟蹤網的目的是將一個戰區內的傳感器完全網絡化。與簡單提示的自主打擊相比較,聯合跟蹤網提供了使用網絡和融合跟蹤的打擊協調機制。二、數據鏈的發展情況數據鏈的產生是伴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指揮的需求而來的。隨著戰斗機、導彈等高機動性武器的出現,空襲和防空作戰成為重要的作戰樣式,作戰指揮的節奏加快,指揮人員對信息的實時性要求日益迫切,客觀上需要一種新的指揮手段。20世紀中期,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滿足了這種軍事需求,數據鏈作為一種嶄新的指揮手段由此產生。盡管數據鏈目前還處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階段,但對數據鏈在信息化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有清醒的認識,并本著力提高本國的數據鏈裝備水平和應用能力。以美軍為例,美軍為實施網絡中心戰,正在研制、改進和部署各種戰術數據鏈。2.1改進、升級Link16,并最終融入GIG(全球信息柵格)體系Link16雖具有許多優點,但它必須通過中繼才能進行遠距離、跨視距的信息傳輸,且缺乏靈活性,不支持計劃外的用戶要求,因此,美軍正在對Link16實施如下改進計劃:a)擴展通信距離計劃,包括發展衛星戰術數據信息鏈路J和JTIDS距離擴展計劃;b)拓展帶寬計劃,其方案包括時隙重新分配技術、提高數據通過量和改進Link16的網絡管理;c)融入GIG體系,其方案包括采用網關與GIG接口或研究一種新格式。2.2研發CDLCDL(通用數據鏈)用于情報、監視、偵察傳感器、傳感器平臺和地面終端之間的通信,是網絡中心戰傳感器柵格的連接紐帶,因此,美各軍種都在加緊研制,包括美空軍正在開發的多平臺CDL和海軍CDL。2.3研發TCDLTCDL(戰術通用數據鏈)是一種大帶寬數據數據鏈,主要提供雷達信息、圖像、視頻和其他傳感器信息的空對艦傳輸,具有保密功能,范圍達200km。美陸海空三軍均在為其機載偵察平臺開發TCDL。2.4開發一體化數據鏈現代戰爭不僅要防空,而且要防導彈,還要防無人機,因此,對戰場的范圍、指控系統的數據通信速率、容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美軍提出了借助衛星通信及其他遠距離傳輸信道構建一體化數據鏈的構想。重慶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設計性實驗報告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班級:20級4班學號:姓名:課程名稱:數據庫原理課程實驗實驗項目性質:設計性實驗實驗所屬課程:《數據庫原理B》實驗室(中心):軟件與通信實驗室指導教師:實驗完成時間:2017年11月25日總成績教師簽名此頁必須保留評分標準及成績實驗名稱評分細則評分實驗四報告表述的清晰程度和完整性(20分)概念模型的合理性(實驗一內容)(10分)邏輯模型的合理性(實驗一內容)(10分)功能合理性(20分)功能完善性(10分)個人體會(10分)實驗二10分實驗三10分總成績總體實驗要求:1排版要求標題用黑體四號,段前、段后距6磅(或0.3行);正文用小四號宋體,行距為1.5倍行距。報告必須生成目錄,目錄必須帶頁碼。2設計報告需要打印,裝訂,1份/人,理論課考試時交設計報告。3各班學習委員收集每位同學做的成果,包含數據庫的備份、程序源代碼和運行配置說明,并將每位同學的成果拷貝到軟件與通信實驗室的教師機上。

第一部分實驗四目錄報告正文 4一、實驗目的 4二、實驗題目 4三、實驗涉及儀器設備和材料清單(或軟件) 4四、實驗原理 5五、實驗內容 5六、實驗步驟及代碼分析 6七、實驗結果及分析 8實驗體會 11實驗二表查詢 13一實驗要求 13二實驗結果 14實驗三對象的建立與數據更新操作 17一實驗要求 17二實驗結果 19

報告正文一、實驗目的1、掌握ODBC的概念并學習使用ODBC訪問數據庫;2、學習VisualC++下如何通過ODBC訪問數據庫;3、學習用VisualC++制作簡單數據庫應用程序的方法。二、實驗題目某大學需要使用計算機管理學生信息、成績信息等,要求如下:1、學生信息管理,包含學生的基本信息,如學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等;還要包含學生的簡歷、社會關系等;2、課程管理,包含整個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3、教學計劃管理,包含設定各系各專業在哪學期開設什么樣的課程,學分是多少;4、學生選課管理,包含學生在某學期選擇什么樣的課程;5、學生成績管理,包含學生各課程的成績、是否補考、補考成績;6、學生獎懲管理,管理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的獎勵和懲罰記錄。根據實驗一的結果,完成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現一部分也可。三、實驗涉及儀器設備和材料清單(或軟件)操作系統:Windows10軟件:VisualStudioProfessional2017,PowerDesigner15.1實現語言:C#開發平臺:.NETFramework4數據庫:SQLServer2014四、實驗原理Microsoft推出的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技術為異質數據庫的訪問提供了統一的接口。ODBC基于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并把它作為訪問數據庫的標準。這個接口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相互可操作性:一個應用程序可以通過一組通用的代碼訪問不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一個軟件開發者開發的客戶/服務器應用程序不會被束定于某個特定的數據庫之上。ODBC可以為不同的數據庫提供相應的驅動程序。ODBC的靈活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應用程序不會受制于某種專用的API·SQL語句以源代碼的方式直接嵌入在應用程序中·應用程序可以以自己的格式接收和發送數據·ODBC的設計完全和ISOCall-LevelInterface兼容·現在的ODBC數據庫驅動程序支持55家公司的數據產品最新推出的ODBC3.0已經升級到32位,支持Win32。在C#中,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庫支持。輸入數據源是遵循開放式數據庫互接(ODBC)標準,還是微軟的數據訪問對象(DAO)標準,或OLE數據庫(OLEDB)標準。ODBC功能在數據庫管理系統,如MicrosoftAccess、Oracle或dBase的特定的驅動程序中實現。C#提供了一個ODBC驅動程序的集合;其他的可從經銷商那里買到。實驗中即利用ODBC接口來創建.NET下的數據庫支持。五、實驗內容1、建立概念模型2、利用PowerDesigner生成的SQL語句建立相關數據表3、利用C#進行相關軟件開發六、實驗步驟及代碼分析查詢部分:privatevoid查詢課程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stringCommandString="select*fromCourse";try{OdbcDataAdapteradapter=newOdbcDataAdapter(CommandString,odbcConnection);DataSetds=newDataSet();adapter.Fill(ds);dataGridView1.DataSource=ds.Tables[0].DefaultView;odbcConnection.Close();}catch(OdbcException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錄入成績,利用數據源自動更新privatevoidbutton2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OdbcCommandBuilderocd=newOdbcCommandBuilder(adapter);try{adapter.Update(ds);}catch(Exception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this.Close();return;}MessageBox.Show("成功");this.Close();}更改成績,利用數據源自動更新privatevoidbutton1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dataGridView1.DataSource=null;ds.Clear();dataGridView1.Update();stringCommandString="select*fromScorewhereScore.CourseNo='"+textBox1.Text+"'";try{adapter=newOdbcDataAdapter(CommandString,odbcConnection);adapter.Fill(ds);dataGridView1.DataSource=ds.Tables[0].DefaultView;odbcConnection.Close();}catch(OdbcException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privatevoidbutton2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OdbcCommandBuilderocd=newOdbcCommandBuilder(adapter);try{adapter.Update(ds);}catch(Exception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this.Close();return;}MessageBox.Show("成功");this.Close();}}七、實驗結果及分析登錄界面:查詢界面::增加界面:修改界面:刪除界面:

實驗體會通過本次實驗,我明白了數據庫中的各種操作是怎么回事,這些操作有增加,修改和刪除,基于這些操作,完成了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在用C#完成系統的過程中,重新回顧了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編程的基本語法和思想,由此讓我產生了許多學習的心得:在上理論課的時候,要把筆記做好,課堂上的重點內容需要記錄下來,尤其是關于技術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貫通需要通過應用來實現,在實驗的實踐過程中把理論知識用起來,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在完成了本次實驗之后,我對于SQL代碼的掌握更熟練了,而且對于C#語法的認識更深刻,在做出體現面向對象的程序的能力上,有所進步。

第二部分實驗二、實驗三目錄實驗二表查詢 13一實驗要求 13二實驗結果 14實驗三對象的建立與數據更新操作 17一實驗要求 17二實驗結果 19

實驗二表查詢一實驗要求根據給定的樣例數據庫pubs,完成以下查詢操作。1、無條件查詢1)查找pub庫中authors表的全部信息。2)查找其他樣例表中全部信息。2、簡單條件查詢1)查找titles表中全部書號及書名。2)查找titles表中價格在$15~18元之間的書的書名。3)查找titles表中書名以T開頭的書號,書名。4)對其他樣例表構造各種簡單查詢條件,進行查詢。3、多條件查詢1)查找書名起始字符為T,價格小于$16元的書名及價格。2)查找書名起始字符不為T的,價格大于$16元的書號,書名及價格。3)對其他樣例表構造多個查詢條件,進行查詢。4、用連接操作(或嵌套查詢)進行查詢1)使用樣例表titles,publishers進行查詢:查找出版社的名稱以及所出的書名。2)使用樣例表authors,titleauthor,titles進行查詢:查找作者的姓、名和所寫的書名。3)對構造其他條件,在兩個以上樣例表中進行查詢。5、得到排序的查詢結果1)查找作者的姓、名、電話號碼,并按作者姓、名排列。2)查找書名和書的價格,按書價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3)對其他樣例表構造查詢條件、排序要求,給出查詢結果。6、使用函數進行查找1)列出有多少類書。2)列出書的定價有多少種。3)列出書價最低的書名和書價。4)查出書價最高的書名及書價。5)列出當年銷量的總和。6)構造其他查詢條件和統計要求,給出查詢結果。二實驗結果select*fromauthorsselect*fromdiscountsselect*fromsalesselect*fromtitlesselect*fromemployeeselect*fromjobsselect*frompub_infoselect*frompublishersselect*fromroyschedselect*fromstoresselect*fromtitleauthorselecttitle_id,titlefromtitlesselecttitlefromtitleswhereprice>15andprice<18selecttitle_id,titlefromtitleswheretitlelike'T%'selecttitle_id,title,pub_idfromtitleswherepub_id<1000selectprice,titlefromtitleswhereprice<16andtitlelike'T%'selecttitle_id,title,pricefromtitleswheretitlenotlike'T%'andprice>16selecttitle_id,title,pricefromtitleswheretitlenotlike'T%'andprice<=16selectpub_name,titlefromtitles,publisherswheretitles.pub_id=publishers.pub_idselectau_lname,au_fname,titlefromauthors,titleauthor,titleswheretitles.title_id=titleauthor.title_idandtitleauthor.au_id=authors.au_idselectcity,titlefromtitles,publisherswheretitles.pub_id=publishers.pub_idselectau_fname,au_lname,phonefromauthorsorderbyau_fname,au_lnameselecttitle,pricefromtitlesorderbypricedescselecttitle,pricefromtitlesorderbypriceascselectCOUNT(distincttype)as書的種類fromtitlesselectCOUNT(distinctprice)as定價種類fromtitlesselecttitle,pricefromtitleswhereprice=(selectmin(price)fromtitles)selecttitle,pricefromtitleswhereprice=(selectmax(price)fromtitles)

實驗三對象的建立與數據更新操作一實驗要求1創建和修改對象(1)創建表對象按照下面的的結構與內容建兩個關系。表名分別以S、T開頭,后面是建表人的學號(以下簡記為T**、S**)。先用createtable命令建立表的初始結構,表T**的初始結構包括下面T**中前四個屬性。然后再用altertable.add.添加一個屬性:QTY(庫存量)。并插入相應的內容。T**Titleauthort_nopriceQTY計算機原理張一平S309220.80200C語言程序設計李華H129815.30300數據庫原理王家樹D100722.70150計算機網絡高明S569018.90230ArtificialintelligenceP.WinstonD200820.50400ExpertsystemsR.UllmanH306717.00370軟件工程魯廷璋S200535.00200Fortran程序設計顧學峰S500618.00180S**T_noPagepub-dateS30923041986D10072801993S50063151987S56903001993H12982101989D20083581994S20052981995H30673071995(2)用altertable.altercolumn.改變屬性title的長度。(3)用子查詢方式建新表。表名以ST開頭,后面為建表人學號(簡記為ST**)。(新表內須包括title和price兩個屬性。)(4)按t_no建索引,索引名為IT**(**表示建表人的學號,下同)。(5)用子查詢方式建視圖,視圖名為VT**,并在視圖上查找所需信息。(6)刪除以VT**命名的視圖。(7)刪除以ST**命名的表。2、記錄的插入、刪除與更新(1)同前,用子查詢方式建立表ST**。該表的屬性應有t_no,title,price。(2)在ST**表中插入一元組:S7028,DigitalImageProcessing,36.00(3)刪除書名為“Fortran程序設計”的那個元組。(4)刪除書號以H開頭的元組。(5)把書價調整到原來價格的95%。(6)把書號以D開頭的那些書的書價減掉2.00元。(7)將“計算機原理”的書號改為S1135。(8)對所建的表,進行各種插入、刪除、更新操作。(9)每次修改表后,可用select查看一下修改后表中的內容,看是否滿足要求。3、統計(1)計算T**表中這些書籍的最高書價、最低書價及平均書價。(2)計算T**表中的書的種類是多少。(3)計算S**表中1990年后出版的書有多少。(4)計算總共有多少本書。(5)對樣例表,設計統計要求,獲得各種統計量。二實驗結果/*1*//*(1)*/createdatabasestudentusestudentcreatetableT631507020418( Titlevarchar(30), authorvarchar(15), t_nochar(6), pricenumeric(6,2))insertintoT631507020418(Title,author,t_no,price)select'計算機原理','張一平','S3092','20.8'unionallselect'C語言程序設計','李華','H1298','15.3'unionallselect'數據庫原理','王家樹','D1007','22.7'unionallselect'計算機網絡','高明','S5690','18.9'unionallselect'Artificialintelligence','P.Winston','D2008','20.5'unionallselect'Expertsystems','R.Ullman','H3067','17'unionallselect'軟件工程','魯廷璋','S2005','35'unionallselect'Fortran程序設計','顧學峰','S5006','18'altertableT631507020418addQTYint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200wheret_no='S3092'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300wheret_no='H1298'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150wheret_no='D1007'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230wheret_no='S5690'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400wheret_no='D2008'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370wheret_no='H3067'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200wheret_no='S2005'updateT631507020418setQTY=180wheret_no='S5006'createtableS631507020418( T_nochar(6), pageint, pub_dated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