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上冊 統(tǒng)編2023年 第二單元 教案 秋天的雨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上冊 統(tǒng)編2023年 第二單元 教案 秋天的雨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上冊 統(tǒng)編2023年 第二單元 教案 秋天的雨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上冊 統(tǒng)編2023年 第二單元 教案 秋天的雨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三年級上冊 統(tǒng)編2023年 第二單元 教案 秋天的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10個生字;會寫“盒、顏”等13個字;通過聯(lián)系語境、聯(lián)系生活經驗、

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清涼、留意”等14個詞語的意思。

2.認識總起句,能找出課文中描寫秋雨的3個總起句,嘗試遷移運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關注文中有特點、難懂的詞語,學會用多種方法

理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學習表達。

重點

1.認識“鑰、匙”等10個生字;會寫“盒、顏”等13個字;通過聯(lián)系語境、聯(lián)系生活經驗、

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清涼、留意”等14個詞語的意思。

2.認識總起句,能找出課文中描寫秋雨的3個總起句,嘗試遷移運用。

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關注文中有特點、難懂的詞語,學會用多種方法理

解。感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學習表達。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教學

會認字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解決讀音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識字,

利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如運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熟字減偏旁等方法識字,也可利用猜

字謎、編兒歌等多種形式識字。在編兒歌的時候,最好能引導孩子聯(lián)系漢字字義,如本課的會認字

“豐”可以編兒歌“三橫一豎穿,棉糧堆成山”;也可以用字源識字的方式認識“豐”。豐,=甲

骨文(“未”的變形,枝葉茂盛的樹木)+(土,土填),表示種植在土填上高大茂盛的樹木。古

人在帝王所賜的土地四周種植高大茂盛的樹木,以標志所屬的地界。這樣的識字方法生動形象、富

有趣味;也可以通過日常熟悉的事物認識生字,如“鑰匙”;有些比較抽象的字,如“繽”,可以

通過圖片來識字。

本課要寫的字,包含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獨體字4種結構,可以歸類指導,提

高效率。“顏”這個字左部的三撇最容易寫錯,強調是三短撇;“爭”中間一橫要寫長一些,右側

出頭。

2.閱讀理解

(1)圈點勾畫。

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如用“—”“?”“……”

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難理解的句子等。

(2)邊讀邊思考。

邊讀邊思考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把問題理出來,通過概括內容、分段分層等方法理清文章條理,

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3.學習修辭

《秋天的雨》這篇課文運用了很多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精練、生動有趣,為學生仿寫

提供了很好的例子,為以后寫句子,寫文章做好積累和鋪墊。

學前準備

1.預習提綱

(1)通過查閱字典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秋天的雨”的特點。

(2)搜集有關秋天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搜集“郵票、小喇叭、松鼠、青蛙、楊樹、柳樹”的

圖片,幫助學生認識這些事物。

(3)對作者陶金鴻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4)初讀課文,自學會認字和會寫字,會認字學會利用識字方法記憶字形和對生字能組詞,

會寫字能對生字歸類,可以自己總結易錯字的易錯地方和同學交流,如“顏”這個字,左部是三短

撇。用自己熟悉的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5)再讀課文,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通順,背誦第2自然段。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鑰、匙”等10個生字;會寫“盒、顏”等13個字;通過聯(lián)系語境、聯(lián)系生活經驗、

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清涼、留意”等14個詞語的意思。

2.認識總起句,能找出課文中描寫秋雨的3個總起句,嘗試遷移運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4.初步學習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一定都見過下雨,那么你們喜歡什么樣的雨呢?(課件出示各種下雨的

圖片,選擇動態(tài)圖最好)

大地經過春雨的滋潤,夏雨的洗禮,秋雨姑娘像一把鑰匙,悄悄地打開了秋天的大門。

2.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份關于秋天的禮物:秋天的雨景。(課件出示秋雨的圖片)

師:是啊,秋天的雨就是如詩如畫,就是這樣的美妙、這樣的神奇、這樣的令人陶醉,今天,

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課件出示課前搜集的作者簡介。

課件出示:

陶金鴻,女,1969年出生,獲碩士學位,浙江教育學院教授。文學成就:曾獲江蘇教育學院

2023-2023年論文評比三等獎。

5.課件出示課前搜集的資料:

郵票: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郵政部門發(fā)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常體現(xiàn)一個國

家或地區(qū)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

小喇叭:廣播宣傳用的揚聲器。

松鼠:哺乳綱嚙齒目中的一科,特征是毛茸茸的長尾巴和勻稱靈活的身體。

青蛙: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于水中,用鯨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

皮膚呼吸。

楊樹:樹干通常端直;樹皮光滑或縱裂,常為灰白色。

柳樹: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很強,喜光,喜濕,耐寒。

(出示幾張上面介紹的助學資料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這些不太熟悉的事物)

6.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秋天的雨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呢?

設計意圖:

直觀導入,讓學生感受秋天、感受秋雨,并把秋雨與春雨和夏雨做對比,比較不同季節(jié)雨的特

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文中具有新鮮感的詞語的介紹,也讓學生對這些不常見的事物

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并把自

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3.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讀正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4.同桌合作,匯報交流。

分類寫字。

(1)課件分類出示本課生字:

盒、顏、料、票、飄、爭、仙、聞、梨、勾、油、曲、豐

(2)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的結構,說一說你們小組合作后共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指導書寫。

左窄右寬:淡、仙。

左右同寬:顏、料、飄。

(4)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飄”的右部“風”最后一筆是一點,不要寫成一捺。

(5)學生練寫。

爭:上部不要過大,中橫要長一些,豎鉤居中要寫直。

料:書寫要緊湊,左部“米”最后一筆是點。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

正。

5.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來。

6.師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和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并學會

運用多種方法,如借助圖片、動作演示、再現(xiàn)生活情景等掌握了詞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自主認讀、獨立觀察,引導學生掌握生字的組成及書寫的注意事項,特別是“爭、

飄”應重點強調寫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寫字的能力,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寫字水平的提升。

三、再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從每個自然段中找一兩句話來概括。

2.引導學生抓住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回答。

第1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第2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第3自然段: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

第4自然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3.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雨的?

(繽紛的色彩,豐收的景象,各種動物的活動。)

設計意圖:

學習課文,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然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秋雨的美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關注文中難懂的詞語,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感

受秋天的美好,仿照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學習表達。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學生開火車認讀,學生領讀。

課件出示:

清涼、留意、顏料、楓葉、郵票、果樹、菊花、仙子、氣味、香甜、香味、過冬、豐收

2.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下秋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jié)。

設計意圖:

復習詞語,鞏固對生字詞的掌握。同時設計啟發(fā)性問題“秋天的雨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既回顧了舊知又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精讀課文,品味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

(1)課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

開了。

①請大家小聲地讀一讀第1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找出重點詞語畫一畫。

②你能找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嗎?你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2)小組交流匯報。

生1:這一段的第一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是中心句。它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天

的作用,秋雨就是一把開門的鑰匙,也引出了下文。

生2:第二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雨的涼爽和潤物無聲的特點,在不知不覺中

改變了一切。

生3:我覺得朗讀這一自然段聲音要輕一些,給人輕松舒服的感覺最好。

2.指名朗讀課文,學習第2?4自然段。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指名朗讀課文,找出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用了什么修辭?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3)思考:秋雨的特點是什么?

(4)可以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①師:讀第2自然段,找出這一段中的關鍵詞,并找出中心句。

指名回答。

生1:我覺得“五彩繽紛”是關鍵詞,它的意思是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第一句話是中心句,

用擬人的修辭寫出了秋天的顏色之多、之美,引出下文。

生2:說得真好。我最喜歡這句話:“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

哪扇哪,扇走了夏日的炎熱。”這句話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秋天的色彩

美,也體現(xiàn)了秋雨的溫柔與善解人意,多么巧妙有趣的比喻啊!

生3:對!對!還有下一句:“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

來了秋天的涼爽。”“郵”字用得真好,真巧妙,一方面隱含了“送”的意思,還暗指楓葉就是秋

天的使者。

②師:說得真好,老師忍不住佩服你們了。下面我們比較一下同學們剛剛說的兩個句子。

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試著說一下,如果去掉“扇哪扇哪”“飄哇飄哇”是不是更簡練一些?

小組討論匯報回答。

不會的,因為這兩個詞語仿佛讓我們看到銀杏樹葉和楓樹葉輕輕地扇動、飛舞的樣子,有一種

動態(tài)美,去掉后就顯得干巴巴的了。

師:你能照樣子寫一寫嗎?

課件出示:

紅紅的梅花像一個個笑臉,笑呀笑呀,送走了冬日的寒冷。

閃閃的星星像一只只眼睛,眨呀眨呀,陪著我度過了黑幽幽的夜晚。

③師:課文除了寫楓葉和銀杏葉,還寫了哪些事物?它們的顏色分別有哪些?

(田野、橘子、柿子、菊花。)

課件出示:

填一填:

()田野()橘子

()柿子()菊花

生:這么多顏色我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一五彩繽紛!

④師:從“你擠我碰”一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看到“頻頻點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呢?

指名找出和兩個詞語相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交流匯報。

生1:“你擠我碰”表明柿子、橘子等各種水果都很多,說明果園豐收了。

生2:菊花的顏色又多又美麗,“頻頻點頭”用了擬人的修辭,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喜愛。

師:誰來說一下“頻頻點頭”的意思?你能用動作來演示一下嗎?指名表演。

生:“頻頻點頭”的意思就是不停地點頭。(出示視頻:菊花在風中搖擺,大概20秒)

(2)讀第3自然段,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

師:秋天的雨不但有多彩的顏色,還有好聞的氣味呢。找一找好聞的氣味有哪些?

課件出示:

填一填:

梨()菠蘿()

蘋果()橘子()

師:“勾住”是什么意思?香味怎么會勾住小朋友的腳?你有沒有被什么東西“勾住”過?

生1:“勾住”的意思是說用鉤子拉住。

生2:秋天的果園太香了,小朋友在樹下忍不住想摘下自己喜歡的水果嘗一嘗。

生3: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媽媽帶著我路過蛋糕店,蛋糕的香味太誘人了,我就被

蛋糕的香味勾住了。

(3)師: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吧,那些小動物和植物是怎么過冬的呢?

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想一想“小喇叭”是什么意思?

生1:從剛才學過的3個自然段中,我能知道這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就是第一句話:秋天的雨,

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哈哈,我聰明吧!

生2:“小喇叭”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天的雨的作用一一告訴小

動物和植物們準備迎接冬天的到來。

生3:文中還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動物和植物是怎樣準備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