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I-摘要小學低段又稱為小學第一學段,包括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是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他們還在適應學習模式的轉變。所以,低段學生不同于已完成學習模式轉型的第二學段學生和第三學段學生。而在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有關教育部門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講述式。這意味著,加強師生互動應是必須的。那么,發現當前小學低段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對之加以改進,對學生完成學習模式的過渡、推動高效數學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研究以南昌市A小學為例,通過觀察分析該校小學低段數學課堂中“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內的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了解當前這一學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狀。經調查發現:許多低段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存在學生被動答問、互動機會不均、教師對學生發言反饋少、學生紀律意識較弱等突出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創設多種發言互動方式,對學生發言給予合理的反饋,重視維護課堂紀律規范學生發言等等建議。本人認為,在師生互動中對小學低段的學生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既幫助他們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也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問題;改進策略
AbstractThelowersectionofprimaryschoolisalsoknownasthefirstsection,thatis,thefirstgradeandthesecondgradeofprimaryschool,whichisthetransitionalstageofstudentsfromkindergartentoprimaryschool.Studentsatthisstagearestilladjustingtothechangeinlearningmode,sotheyaredifferentfromthesecondandthirdstudentswhohavecompletedthetransition.However,inthelatestroundofcurriculumreform,therelevantdepartmentsrequirethechangeofasingleteachingmodeintheteachingactivities-narration.Thismeansthatstrengthening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shouldbeamust.Therefore,itisofvitalsignificancetofindandimprovetheexistingproblemsintheinterac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tthelowerlevelsofprimaryschoolsforstudentstocompletethetransitionoflearningmodeandpromoteefficientmathematicsclassroom.Basedonthis,thisstudytakesAPrimarySchoolinNanchangCityasanexample,throughtheobservationandanalysisoftheteacher'sbehaviorandthestudent'sbehaviorinthe"figureandgeometry"classroomteachingintheprimaryschool,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inthemathematicsclassofthissection.Theinvestigationfoundthatthereweresomeproblemsinclassroominteraction,suchasstudents'passiveresponse,unequalinteractionopportunities,lessfeedbackfromteachers,andweakdisciplineawarenessofstudents.Tosolvetheseproblems,theauthorputsforwardthetrainingstudents'problemconsciousnessandabilitytoquestion,tocreateavarietyofspeechinteraction,speakingtothestudentareasonablefeedback,disciplinesstudents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protectionclass.Intheinterac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thestudentsinthelowergradesofprimaryschoolshouldconsciouslycultivatetheirvariousabilities,whichnotonlyhelpsthemadapttothelearningmodeofprimaryschool,butalsolaysthefoundationfortheirfuturestudyandlife.Keywords:LowSchoolSectionof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Problem;ImprovementStrategy.這里頁碼從1開始,就是4變成了1這里頁碼從1開始,就是4變成了1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一、 緒論 1(一)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1(二) 概念界定 2(三) 文獻綜述 2(四) 研究內容 4(五) 研究方法 4二、 當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狀調查 5(一) 調查目的 5(二) 調查樣本 5(三) 調查結果 51. 師生互動的頻率 52. 師生互動情況分析 93. 師生互動的方式 10三、 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分析 10(一) 師生互動模式選擇的原因探究 101. “問答式”教學法選擇原因探究 102. 口令互動教學選擇原因探究 113. 肢體動作互動教學選擇原因探究 11(二) 當前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究 111. 學生自主性較低,被動學習 112. 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頻率存在差異 123. 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反饋較少 124. 學生存在搶答行為 12(三) 師生互動問題的原因探究 121. 教師忽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的培養 122. 教師教學注意分配較弱,忽視課堂發言的平等性 133. 教師教學進程過于急躁,忽視師生互動的真正意義 134. 學生紀律意識較弱,教師課堂管理能力不足 13四、 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問題的改進策略 13(一) 營造輕松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 14(二) 提高專業素養,提高發言覆蓋率 14(三) 提高發言質量,積極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正確反饋 14(四) 維護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規范發言 15結語 16參考文獻 17致謝 19-PAGE3-緒論選題的背景與意義選題背景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次視師生互動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張紫屏.師生互動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展研究,2015,(06):44-52.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拓展綜合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學生學和教師教統一的有效教學活動。”這里所說的“學生學”和“教師教”的統一,實際上包含了推動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換言之,教育部在文件中旨在積極推動數學課堂互動式教學的應用。因此,在這一號召下,考察目前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情況并分析其中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很有必要的。張紫屏.師生互動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展研究,2015,(06):44-52.選題意義學術意義近年來國內外對師生互動的研究日益增多,各國學者從不同視角出發探討師生互動的意義,得出了許多關于師生互動的理論觀點,也建立了相關的評估體系。但是在其中基于現實的課堂案例研究內容較少,且大多數為針對小學、初中階段此類學段,而缺少更具體的學段研究。因此本研究將立足于小學低段(在課程標準中也被稱為第一學段)數學課堂對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深化學界對中小學課堂師生互動研究。現實意義適應當代教育的需要新課改背景下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是教師主導課堂的一種重要的方式。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參與課堂,融入課堂,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對師生互動的研究,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推動數學課堂活動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對師生互動問題的關注,也可以推動課堂教學活動與時俱進。發現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辦法,也對教師此后改進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同時也可以推進教學工作在效率方面的提升,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適應小學的學習小學低段是學生進入小學學習的開始,是學生從幼兒園階段到小學階段的學習過渡的重要時期。對這一學段數學課堂的師生互動問題進行研究,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兩個階段的過渡,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 概念界定“師生互動”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師生互動指的是師生之間的一切相互的作用和影響,而狹義上的師生互動則指的是師生之間在教育教學情境下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這種影響可以產生在教師個體和學生個體之間,也可以產生在教師個體和學生群體之間。佐斌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文獻綜述師生互動的內涵國外學者從社會學、教育學、語言學、現代心理學等角度出發對師生互動進行了研究。毛秋莉.小學數學課堂師生言語互動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早期關于師生互動的研究起源于Waller的教學社會學,他從社會學角度研究了課堂上的師生關系,認為師生關系是一種支配和從屬的關系。英國學者Ellis將師生互動分為五類:以技能訓練為目標的互動、以信息交流為目標的互動、以課堂互動順利開展為目標的互動、以傳授理論知識為目標的互動和以建立關系為目標的互動。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以不同的形式與毛秋莉.小學數學課堂師生言語互動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YueZhao.ALiteratureReviewoftheResearchon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inForeignLanguageClassrooms[J].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andPolicies,2022,4(3):25-29.國內學者李保強認為,師生互動是產生于學校這一特殊氛圍中且具有自身特殊屬性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般屬性的一個概念。李保強.師生互動的本質特點與外部表征[J].教育評論,2001,(02):27-29.李保強.師生互動的本質特點與外部表征[J].教育評論,2001,(02):27-29.羅剛,楊茂慶.泛在學習環境中的師生互動分析——基于信息文化的視角[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9,(06):62-68.師生互動的地位及作用國外一些學者研究發現教師在課堂上的行為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相關。Zakaria和Vaughan等學者認為學生對教師的感知越積極,對數學的學習態度也就更積極。Khamis等人也認為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會對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MbuthiaNgunjiri研究發現師生互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動力。他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樣本學校、樣本班級以及受訪者,采用Cronbach’sα信度系數進行估計,結果表明師生互動對數學學習動機有顯著影響。MbuthiaNgunjiri(PhD).MbuthiaNgunjiri(PhD).TheInfluenceofTeacher-students’InteractiononMotivationtoLearnMathematicsAmongHighSchoolStudentsinLaikipiaCounty,Kenya[J].American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andReviews,2020,5(5):78.國內學者亢曉榮認為有效構建師生互動有利于教師價值在專業領域的成功實現,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對于豐富教學形式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亢曉榮.關于師生互動實施路徑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3):41-42.姚鳳和王曉認為師生在高效的互動中能夠產生新知、新智與情感。姚鳳,王曉.教師課堂互動基本功養成策略例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68-71.亢曉榮.關于師生互動實施路徑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3):41-42.姚鳳,王曉.教師課堂互動基本功養成策略例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68-71.宗樹興.論師生互動的基本內涵[J].當代教育科學,2013(23):63-64.李世軒.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影響因素及微觀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S2):28-29.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研究外國有學者觀察了一年級課堂發現在數學課堂上在師生互動存在著數學主題與非數學主題的不一致。在非數學主題方面的互動時,師生互動會較為活躍,但數學主題方面的互動卻較為有限。KimSeonghui.KimSeonghui.InteractionbetweenaFirst-YearElementarySchoolTeacherandStudentsinMathematicsClass[J].ResearchinMathematicalEducation,2013,17(3):181-198.國內學者普遍認為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有:互動模式單一、效率低下等。學者孫梓銘等人發現,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有單向互動、互動對象固定等。孫梓銘.淺談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現代交際,2019,(14):175+174.何龍認為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的師生互動存在互動對象不平等、互動缺乏實質性的問題。何龍.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關于師生互動問題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07):68-69.孫梓銘.淺談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現代交際,2019,(14):175+174.何龍.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關于師生互動問題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07):68-69.傅靖雯.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有效互動[J].小學生(上旬刊),2022,No.876(11):40-42.密福煜.小學數學課堂有效互動教學策略探究與實踐[J].學苑教育,2021,(27):29-30.評價許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都表明師生互動的水平和學生發展的水平呈現正相關。這些研究成果都詮釋了師生互動在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因此,發現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進對教師未來教學活動的進行有重大的意義。然而現有的對數學課堂師生問題的研究都傾向于對發現問題和提出改進策略,而缺乏對問題產生背后的原因進行探討,筆者認為,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方法,解決問題。研究內容小學低段是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重要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同于其他學段的學生,他們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正在適應小學階段各學科知識的學習安排和活動。本研究通過文獻研究、課堂觀察和個案研究,探究當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方式、效果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策略。具體內容包括以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重點闡述關于師生互動的研究背景及其意義、論題選定的原因,并進行文獻綜述,闡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內容和方法。第二部分“當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狀調查”:主要對A小學低段數學課堂的師生互動現狀進行調查,通過對該小學低段數學課堂的觀察,發現4位小學低段的教師各自在課堂師生互動方面的特點,闡述該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基本情況。第三部分“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分析”:主要分析第二部分所調查的情況,對四位教師的課堂師生互動的特點進行對比,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問題的改進策略”:對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提到的問題提出改進策略,并根據第三部分的問題及其分析,通過相關理論以及實際情況,提出優化或改進的策略。第五部分結語:主要是對本次研究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展望,闡明師生互動問題及其改進建議的參考意義與借鑒價值。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通過圖書館、互聯網、電子資源數據庫等途徑查閱大量文獻,理解師生互動的意義和內涵、以及師生互動的理論依據,理清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方式的發展脈絡和研究現狀,獲取關于師生互動的相關研究信息,為發現樣本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改進建議提供思路和支撐。課堂觀察法筆者將親身進入小學低段的數學課堂,直接觀察課堂中師生互動的現狀以及其存在的問題,從中更了解研究對象,獲得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從這些問題中尋找對策。個案研究法本研究將選取南昌A小學4位小學低段教師的課堂實錄。南昌市A小學是南昌市公辦區的重點小學,本次研究選取該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數學教師各兩名,包含骨干教師和新手教師,深入探究這四位教師的課堂在師生互動方面的特點,通過對比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當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狀調查調查目的本次調查主要的目的是走進小學低段數學課堂,觀察探索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并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為新課改背景下推動教學目的的實現,推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意義。調查樣本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將以南昌市A小學為例,選取小學低段的4位教師,其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數學教師各兩名,觀察這4名教師在圖形與幾何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共同問題。本次研究選取的教師包含骨干教師和新手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中存在的共同問題較具有代表性。調查結果師生互動的頻率為保證研究的相對客觀性,本次研究所觀察的課堂分別為一年級教師《認識圖形(一)》的第一課時以及二年級教師《觀察物體(一)》的第一課時,這兩節課均為小學低學段圖形與幾何的內容。下表是一年級骨干教師李老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表1-1課堂觀察行為記錄表教師課堂行為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觀察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言語行為朗讀00言語行為講解146.57%提問00問答9645.07%答問9359.62%情言(表揚、批評等)219.86%說明21.28%非言語行為輔助言語變音219.86%小話10.64%咳嗽、嘆息等00非言語行為笑00手勢167.51%咳嗽00表情73.29%舉手2918.59%體態(站立、附身等)83.76%朝后53.21%距離(講臺上、講臺下等)167.51%站立2214.1%方向(面向、側向、背向等)146.57%上臺00合計2131望外42.56%合計1561下表是一年級新手教師湯老師課堂的觀察記錄表1-2課堂觀察行為記錄表教師課堂行為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觀察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言語行為朗讀2011.36%言語行為講解188.61%提問00問答6129.19%答問6637.5%情言(表揚、批評等)146.7%說明63.41%非言語行為輔助言語變音199.09%小話31.7%咳嗽、嘆息等20.96%非言語行為笑21.14%手勢2110.05%咳嗽10.57%表情94.31%舉手3519.89%體態(站立、附身等)167.66%朝后52.84%距離(講臺上、講臺下等)3114.83%站立2916.48%方向(面向、側向、背向等)188.61%上臺84.55%合計2091望外10.57%合計1761下表是二年級骨干教師黃老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表1-3課堂觀察行為記錄表教師課堂行為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觀察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言語朗讀31.52%言語行為講解114.49%行為提問00問答11446.53%答問11156.06%情言(表揚、批評等)2711.02%說明94.55%非言語行為輔助言語變音218.57%小話31.52%咳嗽、嘆息等00非言語行為笑00手勢239.36%咳嗽00表情62.45%舉手3417.17%體態(站立、附身等)135.31%朝后52.53%距離(講臺上、講臺下等)114.49%站立3015.15%方向(面向、側向、背向等)197.76%上臺00合計2451望外31.52%合計1981下表是二年級骨干教師宋老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表1-4課堂觀察行為記錄表教師課堂行為觀察學生課堂行為觀察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觀察內容頻次占比言語行為朗讀10.41%言語行為講解176.32%提問00問答8732.34%答問9137.3%情言(表揚、批評等)3111.52%說明218.61%非言語行為輔助言語變音2710.04%小話72.87%咳嗽、嘆息等00非言語行為笑20.82%手勢3211.9%咳嗽52.05%表情82.97%舉手6426.23%體態(站立、附身等)155.58%朝后124.92%距離(講臺上、講臺下等)2810.41%站立3715.16%方向(面向、側向、背向等)248.92%上臺00合計2691望外41.64%合計2441師生互動情況分析教師行為觀察表數據顯示,教師在課堂互動行為中,問答行為是出現頻次最高的行為,說明當前該階段教師主要使用的互動方式是問答式互動;非言語的互動行為占比為50%左右,其中肢體行為占據大部分,說明該階段的教師習慣用非言語行為特別是肢體行為來輔助教學互動;教師使用問答式互動的概率極高,但言語反饋的占比遠低于問答的比例,說明該階段存在教師問答反饋率較低的問題。學生行為觀察表顯示,答問是學生課堂行為中占比最高的一項,說明在課堂中學生發言的積極度較高;四個觀察表中,學生提問行為的頻率皆為0,說明學生在問答中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學生舉手的概率和答問的概率出入較大,除去共同回答部分發現當前學生存在不經允許的搶答行為。師生互動的方式“一問一答”式“一問一答”式互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獲取知識的過程。經過觀察,在小學低段的數學課堂中最主要的師生互動方式就是“一問一答”式,這種互動方法幾乎能貫穿整節課堂的教學過程,通過教師“提問”、“追問”、“重復”,最大程度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口令互動口令互動是在對小學低段的幾位教師的課堂的觀察探究中發現教師在糾正學生脫離課堂行為以及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小學低段教學中師生互動一個常見的互動方式。教師通過朗朗上口的口令,最快地引導全體學生端正坐姿,注意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肢體動作互動肢體動作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肢體動作完成的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本研究中所觀察到的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也有運用到這種方式。這種互動既包括在教學時通過拍手等肢體動作引導學生在語言、動作多方面的結合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識的互動;也包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輕拍學生肩膀、輕叩學生桌面等糾正學生脫離課堂行為的互動。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分析師生互動模式選擇的原因探究本研究中觀察的是小學低段的數學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眾所周知,教學方法要適應課堂的需要。而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占據主動地位的受教育者,也就是這里所指的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當然是教師在選擇教育方法的重要考慮因素。“問答式”教學法選擇原因探究小學低段的學生,年齡大概在6~7周歲,因為某些原因延遲入學一般也不超過8周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正處于從前運算階段轉向具體運算階段的過程中,開始能夠憑借具體事物或者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體運算,但理解能力尚在開發階段,因此若教學中采用大段式的講授他們可能難以接受這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對于實現教學高效率是極為不利的。而采用“一問一答”式的教學,一方面碎片化的知識對于這種正在開發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學生來上更好接受,將知識碎片化,再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可以促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問答式的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更好地完成“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口令互動教學選擇原因探究小學低段的學生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過程,好奇心較強,意志力較弱,對事物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他們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而有意注意缺乏自覺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重視給定目的,發展學生的有意注意。有研究表明,合理利用口令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程蘭.口令教學:提升效率的捷徑[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8(04):56-57.如“一二三,坐端正”、“小嘴巴,不說話”、“小眼睛,看黑板程蘭.口令教學:提升效率的捷徑[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8(04):56-57.肢體動作互動教學選擇原因探究小學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為薄弱,認知局限于具體事物,缺乏抽象性。而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有些較為抽象,對于他們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接受理解,因此,將肢體動作加入教學活動中,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動作語言,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前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究通過對該小學低段四位教師的數學課堂的觀察和研究,筆者發現現階段師生互動存在如下問題:學生自主性較低,被動學習觀察數據顯示,在4位教師的課堂中學生主動提問的情況占比為0,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課堂主要為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答問行為在學生課堂行為的占比極高,說明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相對積極;但是學生在課堂中從不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說較少提出自己的疑問,這說明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這種情況不利于教師及時做出教學調整,導致學生在運用知識的時候存在認知偏差,不能完全掌握知識并應用,需要通過練習輔助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參與師生互動的頻率存在差異觀察發現,學生參與互動的頻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課堂發言機會分配不均。觀察表中的數據顯示,每位老師的課堂提問頻率都較高,給學生的發言機會也較充足。但是在觀察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一節課堂中可以獲得多次發言機會,但也存在有的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屢次舉手想要回答問題卻沒有得到一次發言機會。當同班同學舉手得到多次的發言機會,而自己總被忽視時,可能會使學生為了發表意見忽視課堂紀律造成教學混亂,也可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其不愿思考和表達。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反饋較少根據觀察數據發現,雖然教師課堂提問頻率和學生回答頻率都較高,但是教師反饋頻率較低。在課堂問答環節中,看似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很充分的互動,但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只停留在一問一答,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和觀點只是草草地點評結束,甚至只有一個“好”字帶過。小學低段的學生仍處于兒童早期階段,奧蘇伯爾的學習動機理論中表示,這一階段的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來源是附屬內驅動力。所謂附屬內驅動力,也就是指個體為獲得長輩或教師等長者的贊許或認可而做好工作和學習的一種需要。因此在這一階段,肯定和贊揚學生的回答,令學生獲得成就感尤為重要。學生存在搶答行為在研究觀察過程中還發現,學生存在對教師問題的搶答行為,包括教師剛提出問題就迫不及待的高喊答案或在其他學生的回答過程中直接發表自己的看法。雖然這種在課堂中搶答的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學生思維敏捷性的提高,但筆者認為這種未經允許的搶答行為并不可取。一方面,搶答可能會中斷教師的提問,造成教學混亂,這種情況屢次發生的話,還會使課堂秩序變得混亂,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推進;另一方面,在其他學生的回答過程中發表看法對發言學生既不尊重,又容易打斷學生的發言思路,并且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傾聽的意識。師生互動問題的原因探究教師忽視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的培養在小學低段中,師生關系主要展現的還是支配與從屬的關系,學生對教師有較高的信任度,對于他們來說,教師這個角色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雖然他們可能對課堂知識和教師的教學存在一定的疑問,但礙于對教師權威的敬畏,他們不敢在課堂中大膽地進行提問;同樣地,當發現教師如果有教學上的問題,也不敢向教師提出質疑。基于學生的這種心理,就導致了雖然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積極,但是卻從不提出疑問,在課堂的問答上呈現被動狀態。而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提問,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的培養,亦導致出現了學生上課出現被動答問的現象。教師教學注意分配較弱,忽視課堂發言的平等性觀察中發現有些學生會在提出:“老師你為什么不叫我?”的問題,雖然課堂中教師會提出:“還沒回答過問題的同學手舉高一點。”以此來均衡每個學生的發言機會,但是由于課堂時間較長,教師提問較多,教師教學注意分配較弱,從而出現教師忘記給予某位學生發言機會的情況。教師教學進程過于急躁,忽視師生互動的真正意義為了跟進教學進度的安排,教師在課堂中趕教學進度,造成一些課堂環節沒有發揮真正的意義。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進行提問,有時因學生的回答不夠充分也會進行追問。但是課堂師生互動的真正意義是提高課堂效率,需要對學生的回答有充分的反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這一點,將高效的師生互動變成了低效的你問我答,雖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長期效果欠佳。追根溯源,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趕教學進程,本質上也是備課預設的準備不夠充足。再者,學生在課堂上的重復回答、相似回答、以及無關回答也占用了課堂上的一些教學時間。學生紀律意識較弱,教師課堂管理能力不足小學低段的學生仍處于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還沒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學生課堂紀律意識較弱,再加上教師發言機會分配不均,因此在課堂中學生會出現不經允許就隨意搶答的行為。并且,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不會糾正學生的這種行為,不重視這方面的紀律意識培養,導致課堂秩序可能出現混亂,學生搶答行為頻出。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問題的改進策略根據以上問題的歸因分析,結合文獻研究,筆者對當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四點改進策略:營造輕松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當前學生在課堂上不敢質疑教師,不敢提出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過于嚴肅,缺乏親和力,學生懼怕教師權威心存顧慮。李亞萍李亞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山西教育(教學),2023(02):56-57.同時,教師要意識到與其讓學生被動回答問題,不如引導學生“樂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并且,為了提高效率,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學會提問,避免學生無目的地進行提問。在課堂中創設質疑和提問的機會,培養學生合理地質疑和提問。李文濤李文濤.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培養探究[J].讀寫算,2022(10):114-116.提高專業素養,提高發言覆蓋率由于課堂發言存在機會分配不均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不拘于傳統的舉手回答方式,結合不同的發言形式,將應答方式靈活化,提高開放性問題的占比,以此來提高課堂發言覆蓋率。吳玉冬吳玉冬.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生課堂發言問題審思[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04):32-35.另一方面,由于教師注意分配弱而造成分配發言分配不均問題,教師可以按作為制作課堂發言表,或者結合信息技術手段來記錄學生課堂發言情況,再結合代幣獎勵法等手段,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高課堂發言覆蓋率。并且,教師要重視自己專業能力的提高,做好課前備課準備,提高隨機應變能力。在課前做好不同形式的問題創設,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發言,從而使發言機會趨向平均。提高發言質量,積極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正確反饋為減少課堂上無關回答、相似回答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導致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減少課堂發言機會的情況,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回答,提高學生的發言質量。通過補充、質疑、追問、澄清引導學生正確回答吳玉冬.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生課堂發言問題審思[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04):32-35.,吳玉冬.學習共同體視角下小學生課堂發言問題審思[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2,(04):32-35.并且,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發言及時反饋,這里的反饋并不是只有“很好”“真棒”就結束了,而是要站在傾聽學生發言的角度,深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如學生答問的角度進行點評等。點評的過程中要指出學生回答的亮點和不足,簡潔且具體地對學生發言進行評價。這不僅是一種反饋,更是引導其他學生如何分析思考問題的方法。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以多種方式激勵學生發言,注意評價標準多樣化,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才能更好的激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發言。維護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規范發言要提高師生互動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紀律的培養,不能讓學生毫無約束地大聲發言,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為培養學生規范發言,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耐心聽完同學的發言,并從同學的發言中進行思考,然后經過老師的允許再進行補充或發表不同的意見,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華娣.小學生數學課堂發言習慣培養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2020(35):184-185.結語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與時俱進,這種現狀迫切需要一線教師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要求,審時度勢地及時地進行教學改革。所以,盡管“師生互動”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由于它是提高中小學教學效率相當重要的途徑,我們也有必要根據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調研一線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情況,改進其中的一些問題。通過本文的研究來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首先重視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或水準,做好課前備課工作,真正理解師生互動的內涵,發揮師生互動的價值效果;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引導學生高質量提問、高質量回答;注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合理的及時的評價,注意評價標準多樣化;規范學生發言習慣,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從而提高課堂師生互動的效率,推動形成高效的數學課堂。同時,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制品的節能照明設計考核試卷
- 2024項目管理考試的深入研究試題及答案
- 多功能復合材料考核試卷
- 電子專業音頻設備市場動態考核試卷
- 腸道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意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內部審計審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未來發展預測試題及答案
- 拍賣行業監管政策動態監測考核試卷
- 細菌生理特性的檢驗方法試題及答案
- 定制白鋼屏風施工方案
-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檢查表格
- 鮮肉切片機設計說明書
- 2018年USB數據線檢驗規范資料
- 廠房及配套設施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校園管制刀具排查記錄表
- 3 春夜喜雨課件(共16張PPT)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樓板保溫隔聲工程技術規程
- 基樁低應變檢測2
- 中長期人才隊伍建設戰略規劃
- 圖解副熱帶高壓
- 鋁合金腳手架操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