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_第1頁
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_第2頁
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_第3頁
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_第4頁
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機械與人》單元整體復習

教材重點實驗

考點梳理

重難點突破

課堂流程

考點梳理簡單機械和功杠桿杠桿杠桿的平衡條件分類及應用滑輪功功率的計算功的計算功率機械效率力學中的功率力學中的功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杠桿杠桿定義:如圖所示,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①________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②____: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③____:使杠桿轉動的力F1.④____: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動力臂:從支點O到⑤__________的距離l1.阻力臂:從支點O到⑥__________的距離l2.五要素固定點O支點動力阻力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可以寫為:⑦________.F1l1=F2l2

考點1—杠桿杠桿類型杠桿特點杠桿優點杠桿缺點

應用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L1>L2F1<F2L1<L2F1>F2L1=L2F1=F2省力費距離省距離費力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是沒有的.杠桿的分類

考點1—杠桿圖示定義實質特點F移動距離(s)和G移動距離(h)的關系應用定滑輪使用時軸固定不動的滑輪____杠桿可以改變

_________,但不省力

_____旗桿頂部的定滑輪等等臂s=h力的方向

考點2—滑輪L1L2F1F2圖示定義實質特點F移動距離(s)和G移動距離(h)的關系應用動滑輪軸可以隨被吊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____杠桿可以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動起重機的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而且費距離s=2h省力

考點2—滑輪L1L2F1F2O圖示定義實質特點F移動距離(s)和G移動距離(h)的關系應用滑輪組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若承擔物重的繩子為n段,則繩端施加的力為物重的(忽略動滑輪的自重)既可以———,又可以改變————_______常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省力力的方向s=nh

考點2—滑輪GF力學中的功1.定義: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在_________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簡稱功.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方向上作用在物體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上的力動的距離3.公式:W=____,其中F的單位是牛,s的單位是米,W的單位是牛·米,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焦耳,1J=1N·m.Fs

考點3—功練習:起重機把重為1000N的貨物豎直提高2m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動1m.起重機鋼繩拉力做了

功?

A、1000J

B.2000JC.3000J

D.不能確定B

考點3—功1.定義:__與___________之比叫做功率,是表示做功____的物理量.它在數值上等于________內所做的功.2.表達式:P=___.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時間的單位是秒,則功率的單位是____,簡稱___,符號是___,其他常用功率單位是____.注:P=Fv(勻速直線運動).3.單位換算:1kW=_____W.功做功所用時間快慢單位時間瓦特瓦W千瓦1000力學中的功率

考點4—功率

考點4—功率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一個機器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2.一人做功用的時間越短,功率越大。()3.相同時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4.做相同功所用時間越多,功率越大。()×××√P=機械效率4.機械效率:將有用功跟____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用符號___表示.5.公式:___________.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有用功總是____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于1.7.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改進結構,使機械更合理,更輕巧等.總功η小于1.有用功:無論是否使用簡單機械,必須要做的功,用W有表示.2.額外功:使用簡單機械時,并非我們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額表示.3.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用W總表示,即:W總=_________.W有+W額

考點5—機械效率

重難點突破一杠桿類型的判斷例1:下列屬于省力杠桿的是________;屬于費力杠桿的是_________;屬于等臂杠桿的是______(1)(2)(3)(4)(5)方法指導找出支點,找到動力和阻力到支點的遠近,從而判斷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及機械效率大小的判斷例2題圖

重難點突破例2:

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計繩重及機械摩擦的情況下,甲所用的拉力____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輪組的效率____乙滑輪組的效率(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于等于方法指導(1)滑輪組中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n的判斷方法:n可以通過“隔離法”來確定,如上圖所示,在動滑輪和定滑輪之間畫一條虛線,有幾段繩子通過動滑輪(或者有幾段繩子與動滑輪相連),n就等于幾.(2)滑輪組省力情況的分析:①不考慮摩擦力和機械本身的重力時,F=G物;②只考慮動滑輪的重力,不計摩擦和繩重時,F=(G滑+G物).(3)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與物體移動距離的判斷:s繩=nh物.

重難點突破例3

:如圖所示,使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能提高機械效率的是(忽略繩重和摩擦)()A.改變繞繩方式B.減小動滑輪的質量C.減小提升重物的高度D.減小被提升物的質量B例3題圖

重難點突破三功、功率的計算

例4:

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線勻速行駛5分鐘,汽車的質量為1500kg,行駛時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2倍,則牽引力為_______N,此時汽車的功率為___kW,重力做的功為___J(取g=10N/kg).603×1030

重難點突破方法指導f=0.2G=0.2mg=0.2×1500kg×10N/kg=3×103NP=fv=3×103N×20m/s=60000W=60kW汽車沒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重力不做功。四機械效率的計算例5題圖

重難點突破例5: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重為3.9N的物塊從斜面的底端勻速拉至頂端,則物塊所受拉力為_____N,已知斜面的高為2m,長為4m,則拉力做功為__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若用圖乙所示裝置勻速提升該重物上升2m,有用功為______J.7.82.675%10.4方法指導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為,對于四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的計算總結如下:簡單機械有用功(物體重為G,高度為h)W有用=Gh

重難點突破方法指導總功(F為拉,s為繩端移動的距離)W總=Fs(s=vt)W總=Fss=nh(n為動滑輪承擔繩子的段數)W總=Fs機械效率

重難點突破

教材重點實驗實驗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命題點:1.杠桿平衡螺母的調節(左高左調,右高右調)2.讓支點處于杠桿中央的目的(減小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的影響)3.調節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便于精確測量力臂)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5.在杠桿平衡時,兩邊同時增減砝碼后杠桿是否平衡的判斷(看兩邊的力和力臂的乘積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則哪邊的乘積大,杠桿就向哪邊傾斜)6.測力計從豎直拉杠桿變成傾斜拉杠桿,測力計示數的變化(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大,因為拉力的力臂變小了)7.實驗進行多次的目的(一次實驗數據具有偶然性,多次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8.實驗評估實驗結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教材重點實驗實驗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例1:如圖所示,探究小組利用鐵架臺、帶有刻度的杠桿、細線、若干相同鉤碼、彈簧測力計(單位:N)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在探究實驗中

教材重點實驗(1)在掛鉤碼前,小組發現杠桿左端高右端低(如圖所示),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調節___(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讀出_____.(2)接著小組在杠桿的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這時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各自鉤碼所受重力大小.若在A、B下方再增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則杠桿___端將下沉(選填“左”或“右”).左力臂左等于【解析】(1)杠桿重心右移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由于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可以方便的讀出力臂;(2)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各自鉤碼所受重力大小;設杠桿的一個小格為L,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分別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后;左邊=5G×3L,右邊=7G×2L,左邊>右邊,所以,杠桿不能平衡,杠桿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教材重點實驗補充設問(1)實驗時,讓支點在杠桿的中央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補充設問(3)題圖減小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的影響只做一次實驗得出的結論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具普遍性。(2)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能不能根據一組數據得出探究結論?___(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

教材重點實驗(3)若用如圖所示的平衡裝置進行實驗,將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仍要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將_____,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_____(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變大變小實驗二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命題點:1.測量器材(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2.彈簧測力計的讀數3.根據繩子的段數,畫出滑輪組的繞法4.彈簧測力計的拉動方式(勻速豎直向上運動,保證拉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5.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W有=Gh、W總=Fs、)6.實驗中分別記下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起始位置的目的(測量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7.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機械間的摩擦力、動滑輪的重力有關)8.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教材重點實驗實驗二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教材重點實驗

教材重點實驗實驗次數物重G物/N拉力F/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10.5220.866.783.3

教材重點實驗實驗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時,提升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解析】(1)由圖可知,所以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s=3h;(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這樣才能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