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高處墜落應急預案2020.5.20_第1頁
15.高處墜落應急預案2020.5.20_第2頁
15.高處墜落應急預案2020.5.20_第3頁
15.高處墜落應急預案2020.5.20_第4頁
15.高處墜落應急預案2020.5.2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龍華區人民醫院新外科大樓主體工程高處墜落應急預案文件號:編制:審核:審批:編制單位: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編制時間:2021年5月20日龍華區人民醫院新外科大樓主體工程高處墜落應急預案第第頁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標準《深圳市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安全文明標準化手冊》(3.0版本)工程概況龍華區人民醫院位于龍華區景龍建設東路和東環二路交匯北側,場址地塊位于龍華區人民醫院院內,為拆遷用地。龍華新區人民醫院規模擬由823床擴建為1300床三級綜合醫院:總用地面積43223.10平方米;其中保留原有建筑面積68585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積103809.30平方米;擴建后醫療建筑面積130000平方米;項目建設用地面積10007.05平方米,地下4層,地上25層,其中6層醫技裙樓,19層住院部,建筑總高度99.80m;地下室為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其中地下四層設置有人防中心醫院,地下室總停車位433輛,其中充電車位130輛。本工程設計標高±0.00相當絕對標高(黃海高程)57.45米,坐標為深圳市獨立坐標系。工程名稱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新外科大樓施工總承包工程工程性質公共類建筑醫院總占地面積10007.05m2工程地址深圳市龍華區景龍建設路總建筑面積105061.55m2安全目標零傷亡質量目標市優工期目標1186天建設單位深圳市龍華區建筑工務署、華潤(深圳)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深圳市華陽國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深圳市巖土綜合勘察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深圳市京圳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承包單位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龍華人民醫院新外科大樓效果圖高處墜落事故風險識別按照上級有關文件對高處墜落的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經辨識后項目部初步確認本工程的主要危險源如下:1、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溝槽,安全防護不符合要求;

2、腳手架未按規定設置防護網或安全網搭設不符合要求;3、腳手架操作面未按規定設置安全設施;

4、腳手架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間距不符合要求;5、高處作業口臨邊作業無防護;

6、高處作業口樓板面25cm*25cm以上洞口無防護;

7、高處作業口臨邊防護欄低于1.2米、無網遮攔,或作業面臨邊防護兩欄桿間距過大;

8、高處作業口電梯井未裝防護門,井道內未按規定設水平安全網;9、高處作業口管道豎井未按規定安防護欄或高度低于1.5米。

10、爬架無安拆安全技術方案或方案不合理。11、爬架樓層卸料平臺兩側無防護欄桿或防護不嚴密。

12、爬架吊籃無安全停靠裝置或裝置失靈。13、乘吊籃上下。

14、爬架\外用電梯\起重機未按程序進行拆除。15、外用電梯設備安裝后未經驗收使用。

16、操作面未滿鋪腳手板,下層未設安全兜網,漏洞大,有探頭板、飛跳板。

17、卸料平臺無限載標志牌,防護欄桿低于1.5米而未用密目網封嚴。18、外挑平臺堆料超高、超重。19、外用電梯設備安裝后未經驗收使用。20、每層卸料口無防護門或有門不起作用。21、施工洞口過大,或未按要求做好安全防護。22、高處作業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帶。23、施工作業穿拖鞋,導致絆倒。事故特征1、事故類型:高處墜落2、危害程度:高處墜落導致人員的受傷或死亡。3、發生條件:不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實現不清晰、指令未接收到、安全設施不完善、未按規定對操作措施進行驗收、未按規定進行操作作業、未使用合格的防護用品等。應急準備5.1組織準備項目部成立防高墜施工領導小組,組成如下:職務姓名聯系電話組長朱永組長林偉組長薛育訊聯絡組組長李敏術支持組組長劉救搶修組組長段繼療救護組組長曹湘勤保障組組長李逢長職責:1)負責施工全面組織工作,對施工所需的人、財、物等進行統籌安排;2)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確保傷害者受到足夠的救治與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做出安排;5)在場內進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況結束后,控制受影響的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職責:1)負責施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派人對生產、生活的臨時設施進行維修,確保安全度過;負責施工技術措施的保障;2)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3)安排尋找受傷者以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的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確保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以及對外聯絡。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以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修搶險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表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出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安全保障組職責:1)保護受害者財產;2)設置警界線維持工地內的搶險工作的正常運行;3)保護事故現場的交通順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4)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接到明確的解除指令。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尋找受傷者并轉移到安全地帶;3)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4)搶險搶修或者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醫療救護組職責:1)在外部救援機構到來之前對受傷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重復感染等);2)使重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援;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組職責:1)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2)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每個搶險小組都要明確自已在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不符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組員職責:1)、在組長領導下,組織落實好安全施工,并跟蹤檢查質量、安全;負責搜集氣象信息,為安全順利施工做好第一手準備,跟蹤落實好技術與安全措施。2)、負責編制材料計劃、采購所需的各種材料機具設備。3)、負責檢查、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5.2物資準備應急物資明細表如下: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編織袋個20002塑料布平米30003編織布平米30004鐵鍬把505羊鎬把506雨衣件607雨鞋雙608手電筒把309砂子方20010水泵臺1035米揚程11配套水泵管米40012電線米30013擔架個214應急包扎藥品、消毒藥品、繃帶,無菌敷料套115氧氣袋個15.3技術準備(1)項目部總工組織技術人員熟悉施工部位、施工項目及技術措施等,編制設備防高墜專項方案,對各施工班組進行防高墜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提前編制防高墜施工材料和機具計劃。(3)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做好氣象部門月、旬、周天氣預報資料的收集和傳閱工作,預報有惡劣天氣情況時,及時通報。(4)對大型施工機械,做到按期維護保養,對保養人員做到認證合一。5.4臨設、臨電準備(1)安全部在汛期、臺風前,應對板房、辦公室、庫房、宿舍、食堂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損壞等及時進行修補,宿舍準備好通風設施。應提前聯系好緊急避難場所。本項目應急避難場所在距離施工現場500米位置的新華中學緊急避難場所。(2)項目部電工對所有用電線路進行全面檢查,對塔吊、施工升降機、爬架、吊車、旋挖鉆機等大型機械的避雷設施定期進行檢查。(3)對生活區,定期檢查用電情況,防止漏電及觸電事故的發生。(4)對所有現場臨時房屋進行加固,做纜風繩加固;(5)對現場所有腳手架和防護棚做防風纜風繩加固處理,適當時候,可以拆除部分腳手架,以確保現場安全。事故防治

一旦發生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應立即奔赴現場,組織搶險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切斷一切電源,同時有序地疏散人員和物資到安全區域。若發現人員傷亡應及時組織搶救,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及時報告。

6.1災害性措施

(1)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管理人員和班組長必須以身作則,把具體工作落實到每位施工人員當中。

(2)保證安全生產的計劃、落實生產責任制,確保防止災害性天氣的多項具體措施。

(3)定期與季節性檢查相結合,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對事故隱患和苗子,認真分析原因,提出和落實改進方案。

(4)落實天氣預報上墻公布制度。設有專人負責每天將氣象臺的預報內容填寫好,遇臺風暴雨應用作警示提示。

(5)所有機械設備、電氣箱做好用電安全檢查工作,做好多項設備定期保養工作。(6)架空電纜、過路電纜須認真檢查,確保防高墜能力,以防損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財產。

(7)做好宿舍、倉庫、辦公室的抗災能力,對存在隱患的住房及時做好修理和加固預防措施。對存在安全隱患苗子的危房需馬上做好轉移與安置工作。

6.2人員疏散

當一般危情發生時,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做好現場檢查和維護后,即撤離至現場生活區。

當嚴重危情發生時,施工現場所有人員做好現場檢查和維護,并加固現場、生活區后,由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各班組組長清點作業人員名單,并組織作業人員分批次撤離生活區。本項目緊急避難場所為距離施工現場500米范圍內的新華中學緊急避難場所。6.3、警戒與治安

事故發生后,要對事故現場周邊實施警戒隔離,保護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防止外來干擾,盡力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安全。

情況需要時,要及時通知交警部門,對事故發生地的周邊道路實施有效的管制,以便為救援工作提供暢通的道路。6.4、保障措施

(1)通訊與信息保障

項目部應急通訊系統主要由廣播、手機和固定電話構成,要保證應急救援系統各個機構之間、應急救援指揮者與應急人員之間、應急指揮機構與外部應急組織之間、應急指揮機構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有效的聯系。各級應急救援機構和有關人員要保證通訊器材、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2)應急隊伍保障

項目部應急隊伍由項目部應急隊伍組成,應急響應時項目部根據應急事故情況統一調用。項目部應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明確應急人員,搞好日常培訓班和演練工作。

(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應急設備、設施、物資等由項目部配備,建立應急救援物資臺帳。應急物資的儲備和管理應能滿足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4)醫療與衛生

在受傷人員未得到醫療機構救治前,醫護和其他有關人員應對受傷人員采取應急搶救措施,如現場包扎、止血、人工呼吸,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要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5)經費保障

項目部應明確應急專項經費來源、使用范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保證緊急事故發生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6.5、預防與預警

在危險源排查時發現存在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的重大危險源時,應及時預警。預警的方式可通過管理人員或現場其他施工人員的報警、警示等。

對確定的重大危險源及時告知相關人員,并進行安全技術方面的交底。重大危險源不能及時消除時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危險區域。6.6通訊

項目部應急通訊系統主要由傳真、手機和固定電話構成,要保證應急救援系統各個機構之間、應急救援指揮者與應急人員之間、應急指揮機構與外部應急組織之間、應急指揮機構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有效的聯系。各級應急救援機構和有關人員要保證通訊器材、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匪警:110

項目經理:朱永目副經理:林偉救醫院:深圳市龍華人民醫院聯系電話8500地址:景龍建設路2號距施工現場距離:約為50m,步行時間1min。現場至應急醫院線路圖: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6.1、應急反應培訓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項目部施工場區的全體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反應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項目部應急組織每一年進行一次培訓;新加入的人員及時培訓。6.2、培訓的內容:個人的防護措施;對事故發生的后果的辯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應急救援的團隊協作意識。6.3、培訓目的使應急救援人員明確“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6.4、應急反應演練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和應急反應計劃確立后,對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6.5、演練目的測試預案和計劃的充分程度;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和應急人員的熟練性;測試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作部門的協調能力;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和計劃中的缺陷和不足。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啟動應急預案條件時,由現場應急總指揮發出啟動應急反應預案令并同時啟動應急反應,公司總部一級應急救援行動組織和項目部二級應急響應行動組織,按應急預案的規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現場的特性,執行應急反應行動。根據事態的發展需求,及時啟動社會應急救援公共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人員傷亡。《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書》見附件一。項目部應急程序

(1)現場作業人員發現高空墜落險情時,應立即發出救援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報告現場管理人員或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2)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報告后,必須立即組織應急領導小組及各分組成員盡快趕至事發現場,啟動三級應急預案。(3)發生一般死亡事故時,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立即向處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匯報內容包括事故類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現場采取應急措施情況、需要上級給予的人員和應急物資的支持等。

(4)處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上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匯報內容包括事故類型、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現場采取應急措施情況、需要公司給予的人員和應急物資的支持等。

(5)當項目部應急人員或應急物資不足時,可請求處應急領導小組可就近調集各項目部人員、物資、設備支援事故現場。

(6)當處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成立現場搶險指揮部,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響應處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統一協調指揮開展事故現場搶救工作。

處置措施(1)第一目擊者應立即將傷員脫離危險地區,轉移到安全地方。

(2)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組織人員進行求救。

(3)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4)立即撥打120電話與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可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傷亡人數、本人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車輛。

(5)保持受傷者呼吸道暢通,若發現傷者呼吸停止或者呼吸心跳均停止時,應及時解除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機能障礙。

(6)解開傷者衣服,清除傷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

(7)視其傷情情況與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或者直接送往醫院,或簡單處理后送醫院治療。

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積壓傷、大塊軟組織傷要采取固定措施。

高處墜落者如傷情較重,禁止抓住傷者手和腳抬動,應用模板并加木枋背楞小心地將傷者放在硬板上抬動,以防傷及脊椎;傷情較輕尚能自己走動時,在場人員應制止傷者走動,盡快用硬板抬動,防止情況惡化。若傷員有斷肢情況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待內,隨傷員一起傳送。預防感染、止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