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檢測題第41講中國人文地理概況_第1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檢測題第41講中國人文地理概況_第2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檢測題第41講中國人文地理概況_第3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檢測題第41講中國人文地理概況_第4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檢測題第41講中國人文地理概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人文地理概況一、選擇題(2019·福州質檢)將各類食物產量折算成人類生存所需三大營養成分(熱量、蛋白質和脂肪)的數量,用于研究我國食物供給和可供養人口數量的相關性,對保障食物營養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下表示意我國三大生態系統、凈進口食物供給數量和根據小康水平標準換算成的可供養人口數量。據此回答1~3題。熱量(1012千卡)蛋白質(萬噸)脂肪(萬噸)甲1401.843551792乙30.9281208丙47.1764123續表熱量(1012千卡)蛋白質(萬噸)脂肪(萬噸)凈進口食物121662564合計可供養人口數量20.57億人22.84億人12.14億人1.表中甲、乙、丙三大生態系統分別是()A.草地、農田、水域 B.農田、水域、草地C.農田、草地、水域 D.水域、草地、農田2.我國各類食物提供的熱量和蛋白質總量大,但仍大量進口,是因為()A.飲食習慣的影響大B.食物需求的多樣化C.綠色食物需求量增大D.人口數量大幅增長3.在合理利用我國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前提下,為保障食物營養供給可采取的措施是()A.挖掘濕地潛力,提高水域的生產力B.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產品加工業C.保護我國耕地資源,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D.提高牲畜養殖技術,適度增加油料作物種植解析:第1題,表中數據顯示甲的各項數量都最大,表明各類食物產量大,應為農田;乙的脂肪較高,符合畜產品食物特點,為草地;丙的蛋白質較高,符合水產品食物特點,為水域。第2題,“總量大,但仍大量進口”,說明總產量基本能滿足需求,但某些品種不能滿足需求而進口,則B正確。第3題,表中數據顯示,各類食物提供的脂肪可供養人口數量最少,熱量和蛋白質可供養人口數量多,則應提高脂肪類食物的生產比重,故D正確。答案:1.C2.B3.D(2019·福州模擬)某研究機構將我國范圍內北京時間21:00至次日3:00之間發生的現場消費(不包括網絡消費)定義為“夜間消費”,并認為“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各地的夜間經濟活躍程度。下圖示意該研究機構繪制的2016年我國各省級行政區“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比例(臺灣缺資料)。讀圖回答4~5題。4.我國“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比例總體是()A.東部地區高于西部地區 B.南方地區高于北方地區C.內陸地區高于沿海地區 D.平原地區高于山地地區5.該圖未能真實反映出新疆的夜間經濟活躍程度,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我國各地的()A.經度差異 B.緯度差異C.人口密度差異 D.消費習慣差異解析:第4題,依據圖示,可直接看出總體上南方高于北方。第5題,注意統計時間為北京時間,由于東西經度差異,西部的新疆、青藏高原當地時間要比北京時間晚2小時左右,北京時間21時,正是當地19時左右,夏季還沒有到夜晚,故消費活動還較多,使之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比例明顯高于東部地區。答案:4.B5.A(2019·莆田模擬)地理學中,重心是指區域空間上存在某一點,在該點各個方向的力量對比保持相對平衡。重心移動可用來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變化。電力強度是單位產值所消耗的電能,它反映了經濟增長率與電力消費之間的關系。下圖示意1985-2014年中國電力強度重心遷移。據此回答6~7題。6.推測中國電力強度重心()A.1985-2003年位于京津唐工業基地B.2003-2014年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C.1985-2003年大致向東南方向移動D.2003-2014年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動7.影響中國電力強度重心遷移的主導因素是()A.能源消耗 B.產業規模C.技術水平 D.能源結構解析:第6題,圖示2003-2014年間,中國電力強度重心緯度上向北移動、經度上向西移動,則整體向西北方向移動。第7題,“電力強度是單位產值所消耗的電能”,則中國電力強度重心遷移主要受技術水平影響。答案:6.D7.C米易縣是四川何首烏種植基地,出產的何首烏含有高量的硒、鐵元素。該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公司按保底價統一回收何首烏,并向種植戶提供生產資料和技術骨干。基地內實行輪作休耕的種植方式。據此回答8~9題。8.米易縣何首烏含有高量硒、鐵元素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B.何首烏品種獨特,種植歷史悠久C.地質結構特殊,礦產豐富D.氣溫日較差大,利于硒、鐵積累9.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種植何首烏()A.可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B.便于農戶自主經營C.便于現代農業技術推廣D.可以加速工業化、城市化解析:第8題,土壤中主要有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等,硒、鐵為礦物質元素,因而土壤有機質多少與何首烏所含的硒、鐵元素多少沒有關系,A錯;種植歷史長短不會影響何首烏的硒、鐵含量,B錯;何首烏所含的硒、鐵主要來自植物生長過程中對土壤中礦物質的吸收,而土壤礦物質成分多與當地巖石的礦物成分有關,C對;氣溫日較差大,利于植物有機質的積累,與植物所含的礦物質無關,D錯。第9題,“公司+基地+農戶”只是一種經營方式,沒有對農產品進行加工的過程,因而沒有延長產業鏈和提高附加值,A錯;公司與農戶之間存在合作關系,農戶在公司管理和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種植,便于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B錯、C對;“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中沒有工業生產過程,不能加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D錯。答案:8.C9.C(2019·南陽模擬)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春耕春播時間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10.我國東部季風區春耕春播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①太陽輻射②降水③土壤④農作物種類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11.由圖示可以推斷出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地的單位耕地面積年產量高于丙地B.乙地水稻的生長周期短于丁地C.丙地與丁地的耕地類型不同D.丁地一年中農作物收獲的次數最多解析:第10題,我國東部季風區春耕春播時間呈現從南到北逐步推遲現象,海拔較高的青藏高原春耕春播時間也較遲,故我國東部季風區春耕春播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太陽輻射、農作物種類。第11題,由圖可推斷,甲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單位耕地面積年產量低于丙地(南方地區);乙地比丁地緯度高,熱量條件差,生長周期長;丙地和丁地都屬于水田農業;丁地緯度低,熱量充足,積溫高,可以一年三熟,故丁地農作物收獲的次數最多。答案:10.A11.D二、非選擇題12.(2019·濮陽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洮南市隸屬于吉林省白城市,地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是黑龍江西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入關的必經之地,境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韓國人喜食泡菜、辣醬,對辣椒的需求量巨大,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辣椒有九成以上來自中國。洮南市地理條件獨特,盛產高品質辣椒。2000年,洮南市開始從韓國引進金塔辣椒品種。自此,洮南市取代了地理位置相對韓國更好的山東省,成為韓國進口辣椒的首選地,占據韓國進口辣椒80%的市場份額。洮南市的辣椒少部分靠機器收割,還有相當一部分需要人工來收割,人力成本投入高。下圖為洮南市位置示意圖。(1)說明洮南市盛產辣椒的有利自然條件。(2)簡析洮南市辣椒能大量外銷的原因。(3)推測韓國進口辣椒的來源地由山東省變為洮南市的原因。(4)請為洮南市辣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解析:(1)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方面進行分析。(2)辣椒能大量外銷的原因,一方面要從該地辣椒的品質來分析,另一方面要從市場距離及市場大小和交通狀況來分析。(3)洮南市比山東省辣椒生產的優勢,要從出口地辣椒的品質、成本、勞動力等方面進行分析。讀材料分析可知,洮南市引進優良品種,辣椒品質高;而且相對于山東省地價、勞動力來說價格低,因此辣椒生產成本低、價格低。(4)洮南市辣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建議可從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效應、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等方面進行考慮。答案:(1)位于東北平原,地形平坦;以黑土為主,土壤肥沃;多條河流流經,水源充足;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光熱水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利于有機質的積累;氣溫低,病蟲害少。(2)洮南市辣椒產量大,品質好;距韓國近,消費市場大;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鐵路、公路眾多,交通便利。(3)洮南市土地、勞動力價格低;洮南市辣椒品質更好,更符合韓國人的口味。(4)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宣傳,提升品牌效應;加強天氣預報,防止低溫凍害;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發展綠色生態農業。13.(2019·惠州調研)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新藏公路起于新疆葉城,止于西藏拉孜,1956年開始修建,路段多為簡易砂礫公路,路窄,不少路段僅容單輛車通行,沿途村落稀少,行車充滿艱險。庫地達坂是新藏公路的其中一段,坡長達27km。2012-2013年新藏公路再一次全面整建,現全段為雙向二車道柏油路。下圖示意新藏公路局部地段線路與所經區域地形。(1)分析葉城成為重要運輸補給地的原因。(2)說明乘車途經庫地達坂易引起耳膜鼓脹甚至疼痛的原因。(3)庫地達坂至三十里營房路段易受損壞、中斷,試說明理由。(4)概述全面整修新藏公路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解析:(1)從葉城的行政地位(縣城)、交通地位(樞紐)和經濟地位(周邊區域多荒漠,幾乎無法進行物資補給)方面分析即可。(2)耳膜鼓脹與氣壓變化有關,海拔的急劇變化必然引起氣壓的大幅變化,耳膜承受的大氣壓力也會發生較大變化,導致耳膜鼓脹甚至疼痛。(3)主要從庫地達坂至三十里營房路段自然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等方面分析。(4)交通運輸建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源開發、物資流通方面;對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人員往來、民族團結和國防安全等方面。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