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荷塘月色
【學習目標】
1.鑒賞散文的相關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學習過程】
一、基礎導學
L文學常識
(1)|朱自清1(1899?1948年):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名自華,字佩弦,
號秋實。1948年8月12日,因不食美國送來的面粉,于貧病交加中病逝。毛澤東說:“朱
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散文
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溫州的蹤跡》《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他
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文集》中。
(2)“蓮葉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樂府詩。
(3)“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出自南朝樂府詩《西洲曲》。
(4)《采蓮賦》出自南朝梁代皇帝蕭繹。
2.寫作背景
“超然”之中的標
《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
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這一年中國接連發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
反革命大屠殺,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
朱自清處于苦悶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
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憶佩弦》)。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
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
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
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
《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
動寫照。
3.相關知識
散文
(1)概說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是最自
由的文體,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散文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
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揭示其社會意義。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
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于散文。
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
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2)散文的特點
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
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
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
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
地表達主題服務。
②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
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地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
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③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
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
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
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3)散文的分類
散文主要分敘事性散文、寫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議論性散文等。
二、自主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煤眉()艘步()
不望()點綴()
事時()期眠()
渺茫()毋強()()
倬影()裊娜()
斂禍()基婀玲()
峭楞楞()妖童媛女()
蓊莓郁郁()
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脈[;纖1二二
顫][;==處];;==
參[二二曲[;[二二
3.為下列形近字組詞。
'僻________
<辟j掂
、癖.........踮
一綴........'裾........
〈輟________,踞
、掇........、倨.........
[采………-…!峭........
[彩卜肖
I梟........[咋........
4.辨析詞義,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填寫在句中橫線上。
(1)幽僻?幽靜
A.這是一條的山溝,白天都很少有人來,更別說是晚上了。
B.夕陽下,清風小橋流水去。余暉下的烏鎮格外。
(2)稀疏?稀少
A.雅典奧運會為何會出現現場觀眾的現象?雅典市長多拉4日晚在倫敦政治經濟
學院做演講時做出了解釋。
B.轉過這座山,一片的樹林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3)約略?大概
A.聽得窗外有細細屑屑的雨點聲,但也不一定是雨點,細聽去卻又沒有了。
B.你的書........什么時候能出來?你的那些粉絲都等急了。
(4)沒精打采?垂頭喪氣
A.他今天的,是不是生病了?
B.韓全海見大勢已去,,默不作聲。
5.填空。
⑴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羞澀地打著朵兒
的;,,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2)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
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3)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4)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
(5)朱自清(1898年?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
±o1923年發表長詩,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
作則以散文為主。、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
回國后寫成。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
二百多萬言。
【自主探究】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在所描寫的四幅畫面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概括每幅畫面的特征。
2.文章第五段寫月色、月影時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請結合相關語句,分析“瀉”“浮”“洗”
“畫”的表達效果。
3.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頗不寧靜”?
4.作者為什么繼荷塘美景的描寫之后,又專門安排了一段對江南采蓮習俗的描繪?
5.文章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的觀點:
二、歸納總結
圖解文章
步出家門頗不寧靜
r小徑漫步
,荷花、
月下荷塘.靠.多種感官
、荷波.
[月光如水]
觀荷賞月薄霧若夢卜正面為主賞景排憂
花葉若夢,
塘上月色<
黑影斑駁]
楊柳如畫}側面為主
〔光影似曲J
I荷塘四周
返家所想------------------------------?無法超脫
主旨探微
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蹤為線索,從“帶上門出去”寫起,到“推門進去”
收尾。在夜游荷塘的過程中,作者時而緩步前行,時而佇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圍環境、
荷塘、荷葉和荷花、月光以及遠遠近近的樹木、山色,陸續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仿佛跟著
他一路去觀賞、領略“這無邊的荷香月色”。
這篇散文委婉細膩地描寫了荷塘月色的恬靜朦朧,抒發了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
由光明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在那個時代里彷徨苦悶的心情。
三、技法學習
通感的藝術效果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
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
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荷塘月色》中的兩例:第一例是用來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
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本是通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而“歌
聲”是人們通過聽覺獲得的,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無限的
韻致,迷離精妙,令人情動神搖。
第二例是用來描寫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
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將光和影、明與暗的組合比喻成和諧的音樂,把視覺形
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將月下荷塘的和諧之美表現得恰到好處,淡淡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優美生動的語言
語言特點:“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話,毫無雕飾,又
精心“擇練”字句,總結有如下三點:
①遣詞用字精確生動。例如,一“瀉”一“浮”一“籠”,點活了月光素淡朦朧的個性;
“一絲”“一帶”“一道”把量詞活用為形容詞,描摹出物態,生動可感。
②疊詞的大量運用,節奏明快,音韻和諧,有音樂美的享受。
③巧用比喻和通感手法,使本文語言更富生動性、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
【自我檢測】
一、語言應用(26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遭遇罕見干旱,洛杉磯市理科廠也往水庫里投放了近一個億的塑料球,
以期達到高效節水、阻止湖水蒸發的目的。
②新的課程改革鼓勵中小學分層教學,這一舉措將改變以往班級學生固定化的模式,有利于
進一步解決當前有藜無關的教育問題。
③優秀的詩文作品應該清新自然,不落自筌,它往往會用樸實的語言、平常的事物,創造出似
淺而實深的意境,給讀者以無盡的意味。
④現在還有很多司機不吸取血的教訓I,仍然酒后駕車。對這種解加串障的行為,公安、交通部
門更應該嚴格執法,加大懲處力度。
⑤近幾天我們已經走訪了四所學校,但這也只是管中事犯還不能說明我們已經全面掌握了
全市各校推進素質教育的情況。
⑥郁達夫的《沉淪》《銀灰色的死》等文章,表現了他從日本回國時滿懷希望的心情和見到懣
耳修展的祖國后無限失望的感嘆。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事實上,旅游服務品質有沒有保障、市場是否規范、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是否牢固,是產業轉
型升級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頸。
B.《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稱,為了實現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中國本著“尊重、合作、共
贏、可持續”為基本原則參與北極事務。
C.馬杜羅在視頻中承認委內瑞拉面臨著“和其他任何國家一樣”的大量問題,并表示委內瑞
拉人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干預的情況下“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D.在《荷塘月色》第6段的最后,朱自清終于發出了“我什么也沒有”的恍然若失,這就和開
頭寫的“頗不寧靜”的心緒照應起來。
3.下列各句中,表達不得體的一項是()
A.我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難以勝任,敬請寬恕。
B.王先生將自己的書畫作品贈送給朋友時,說:“聊供補壁
C.這位高級技師深情地說:“師傅對我垂愛有加,我感激不盡。”
D.小劉給編輯回信說:“拙作僅為一孔之見,希望得到您的批評指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5字。(5分)
文化自信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支撐。實現國家富強,①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②..
對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打心底感到自豪,才能真正的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
族,③,為建設我們共同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
5.下面是郁達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寫,請從表達效果的角度予以點評。要
求:語言表達準確、簡明、連貫,不超過40字。(6分)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
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6.下面是某雜志社一則征文啟事的初稿部分,其中有五處詞語使用不當,請找出并做修改。要
求修改后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6分)
今年的8月15號是《XX日報》社成立7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XX日報》開辦70
周年,本社特決定舉辦以“我與XX日報的故事”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此次征稿面對海內外
的作者、讀者。務請廣大作者、讀者提供自己與《XX日報》之間發生的真實、生動、難忘
的故事,我們期待您的大作,以便共襄《XX日報》70年的成長歷程。
二、閱讀鑒賞(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江南的冬景
郁達夫
①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帽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而有
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里過活的兩三個
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
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
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后,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于脫盡。寒風一一西北風一一
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云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
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
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
③我生于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
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好節季,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
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④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里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
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后,
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
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⑤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
至而不敗,紅葉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柏樹,則紅葉落后,
還有雪白的柏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
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
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并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
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
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⑥說起了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
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
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Spaziergang(散步)一詞來做他們的
創造題目的一點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地方,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
說十九世紀的那位鄉土詩人洛在格罷,他用這一個“散步”做題目的文章尤其寫得多,而所寫
的情形,卻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國江浙的山區地方來適用的。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
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
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
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
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
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
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
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
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
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
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
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
比我這一支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⑨有幾年,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
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
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將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像這
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于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
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只會得
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閑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
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
⑩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
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
散步罷!
(有刪改)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真切描繪了江南冬景的特殊情調,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作者善于捕捉江南
冬天典型的景物,表現了江南獨特的冬景。
B.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將江南的冬景與北方的冬景、閩粵的冬景對比著寫,表達
了作者獨愛江南冬景的情懷。
C.江南的冬天,也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生氣,所以作者說“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
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D.文中在描繪江南冬雨圖時,遠近結合,以動襯靜,黑白的畫面上點綴紅黃的亮色,給人以既
古樸又優雅的感受。
8.在作者的筆下,江南的冬景有著怎樣的情調?作者描繪了哪些畫面來表現江南冬景的這一
情調的?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5分)
9.在第⑧段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詩句來描寫江南的雪景,這些引用起到了怎樣的效
果?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學習過程】
二、
1.xieduomizhuishahanmiaobanboqiannuojufanqiaoyuan
weng
2.脈①mGi脈搏②mb脈脈纖①xiGn纖細②qiin纖繩顫①chdm顫動②zhdin顫栗
處①chti獨處②ch£i妙處參①cdn參與②c@n參差曲①qti曲折②qii歌曲
3.僻(幽僻)辟(開辟)癖(癖好)惦(惦念)掂(掂量)踮(踮腳)綴(點綴)輟(輟學)
掇(拾掇)裾(裙裾)踞(盤踞)倨(倨傲)采(沒精打采)彩(五彩繽紛)
峭(料峭)消(譏消)裊(裊娜)梟(梟雄)乍(乍看)咋(咋舌)
4.(1)解析:兩詞都有“靜”的意思、,但“幽僻”強調幽靜偏僻。“幽靜”強調幽雅清靜。A
句中的語境是“很少有人來”,所以要用“幽僻”;而B句強調的是小橋流水的安靜幽雅,所
以要用“幽靜
答案:A.幽僻B.幽靜
⑵解析:兩詞都有“少”的意思,但“稀疏”強調的是寬松,不稠密;“稀少”適用范圍廣,
指的是很少出現或發生的,或者稀疏的,人員組成很少的。
答案:A.稀少B.稀疏
(3)解析:兩詞都有“揣測”的意思,但是“約略”意思更加豐富,除了有“大致,大體上”
的意思外,還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輕微;不經意”等意思。A
句就運用了“仿佛,依稀”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大致內容或情況”“表示對時間、數量
的不很精確的估計”。
答案:A.約略B.大概
(4)解析:兩詞都有“精神不振”的意思,但是“沒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不
高興,不振作。而“垂頭喪氣”形容低著頭,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喪的樣子,或形容沒有
生氣。
答案:A.沒精打采B.垂頭喪氣
5.答案:(1)有裊娜地開著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2)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3)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⑷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5)《毀滅》《背影》《荷塘月色》(或《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歐游雜記》
一、1.
isW畫面意象~畫面特征
月下小徑小煤屑路、許多樹幽僻、寂靜
月下荷塘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靜、淡雅
荷塘月色月光、青霧、樹影朦朧、縹緲
荷塘四面樹色、樹姿、遠山、蟬聲、蛙聲陰沉、模糊
2.①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②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③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④畫。有“人為”動
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朱自清寫此文的時候,是1927年7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社會一片混亂。朱自
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悶彷徨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
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作為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的逃避一法”,因
為他既反感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懷疑懼,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
于是想找個避難所,保持知識分子的相對獨立。在某種意義上,“荷塘月色”(寧靜的大自
然)的“夢”也是知識分子的精神避難所。然而朱自清先生畢竟又是個民主主義者,面對黑
暗現實,又不安心于這種“超然”。他“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
,像一個獵人在無邊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
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的
“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一句話,朱自清既神往于個人的自由世界,又為此
感到不安與自譴,這種內在矛盾構成了朱自清內心的“不寧靜”。
4.這部分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安排,它的結構意義不可忽視。我們把對清華園荷塘的描畫和對
江南采蓮的聯想并列起來,不難看出,前者是實,后者是虛,前者是現實,后者是夢幻,前
者是信目極賞,后者是馳騁想象。作者有意識地把荷塘景與江南景比較,在對比過程中展示
情感態度。二者在結構上彼此呼應,互為雙璧,使文章表現更豐厚,行文更有起伏,更具層
次性,使結構避免了平淡和單一。
5.觀點一:“我”是一個“文人”。作者雖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但是作為“斗
士”,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外國語大學《景觀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玄武區2025屆初三3月聯合檢測試題(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晉中學市榆社縣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期初自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能源動力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5年學生學業調研抽測試卷(第二次)化學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25年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II)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醫科大學《通風與空調工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美術學院《基礎藥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學2025屆初三大練習(一)數學試題含解析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在網上交流信息教學設計 清華版
- 專題五 戰爭與文化交鋒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項提分訓練(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一)標準檢測卷(含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湛江】2025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員30人(第1號)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組織機構設置,部門及崗位職責
- 婦產科課件-早產臨床防治指南(2024)解讀
- 成人重癥患者人工氣道濕化護理專家共識 解讀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4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無錫市錫山環保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