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談談我國周邊的安全形勢我國周邊安全形勢是指我國在其國土周圍面臨的安全條件和所處的安全狀況,也即我國周邊地區的安全形勢以及我國與周邊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利害關系。阻礙我國周邊安全形式的國際、國內因素是復雜多變的。然而,對一國的安全形式起決定作用的是地緣政治因素,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周邊安全的復雜程度,也決定了它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其阻礙具有長久性。我國是世界上陸海鄰國最多的國家,有15個國家與我國領土接壤;此外,還有一個專門的"鄰居",那確實是美國,由于美國的全球戰略和它目前所處的"唯獨超級大國"的地位,使它和我國處在一種"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狀態,它的觸角伸到了我們的周邊。俗語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鄰居多了,自然好鄰居壞鄰居也都有。在周邊的這些鄰國中,有些國家和我們的關系專門好,有些國家和我們關系專門不行,有些國家也好也不行;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如此擁有如此眾多的鄰國,這是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在國際競爭中,鄰國越多,專門是接壤鄰國越多越不利。如此看來,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從來確實是復雜的。中國及其周邊地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社會、經濟進展最不平穩的地區;世界上10個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是在那個地區;中國周邊地區也是世界上大國最集中的地區,多是軍事強國,幾乎都在我們旁邊,或把手伸到了我們周圍。歷史上這些國家中,俄羅斯、印度、越南、韓國、日本與我國發生過軍事沖突,它們現在仍舊是潛在的軍事對手。中國與8個海上鄰國均有海洋爭端,專門復雜的是我們的海洋國土,按照國際海洋法,屬于我國管轄的海區面積有近300萬平方公里,然而,在這些海洋領土中卻有近150萬平方公里是有爭端的。從海陸地緣方向看,周邊安全環境出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大體可概括為“陸穩海動、陸緩海緊”。冷戰終止,為中國進一步穩固周邊的和平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那個時期,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給世界各國帶來龐大的沖擊。在此情形下,中國一方面打破西方大國的制裁,另一方面爭取和尚未建交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和一些關系尚未正常化的國家復原正常關系。在此期間中國不失時機地解決了一些同周邊國家的邊界問題。中國陸地安全環境明顯趨于和緩,而海洋安全環境則由于臺灣島內分裂勢力的進展和美國加大對華遏制力度、日美加強軍事同盟等因素而趨于緊張和嚴肅。進入21世紀后,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依舊出現出“陸緩海緊”的態勢。具體表現在:第一,陸地邊界領土爭端不斷得到解決,海洋權益爭端進一步突出。在陸地點向,目前只剩下中印邊界問題尚未解決。反觀海洋方向,中國與周邊國家存在的島嶼主權、海域劃界和資源開發等海洋權益爭端大都未獲解決,有的更趨嚴峻。中國與日本存在釣魚島主權歸屬之爭,中日之間還存在著專屬經濟區和東海大陸架劃界問題;南海問題;中國與朝、韓之間在海域劃界問題上也存在著分歧和爭端。第二,海洋方向面臨的安全隱患和安全威逼重于陸地點向。從安全隱患來看,陸地點向要緊存在印巴沖突及中亞地區“三股勢力”的活動,海洋方向存在著朝鮮半島問題和南海問題等現實和潛在熱點,專門是朝鮮半島存在著爆發大規模沖突的危險。比之印巴沖突,朝鮮半島局勢對中國安全利益的阻礙更為突出。朝鮮半島是中國東北部安全的戰略緩沖,半島局勢的緊張將破壞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固,也將嚴峻阻礙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沒有半島的安全,就無中國現代化的最終實現。至于臺灣問題,則存在著一旦形勢驟變美日實施武力干預的可能性,更是事關中國的主權、安全和國家統一。盡管911事件后美國在中亞、南亞的軍事、政治存在有擴展之勢,南亞地區戰略平穩也受到挑戰,但中國陸地戰略線的總體安定局面沒有全然改變。從東、南、西、北各地緣方向看,周邊安全環境也出現出不同態勢,大致可歸納為“北穩、南和、東緊、西動”。中國東部地緣方向面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遠在太平洋彼岸卻又在東亞有現實力量存在和重大阻礙的美國。在這一方向,中國面臨著一系列現實和潛在的安全挑戰與威逼。一是朝鮮半島局勢的進展復雜多變、潛藏危機。假如朝鮮半島問題專門是美朝之間的核爭端得不到妥善解決,既可能引發軍事對抗升級甚至爆發武裝沖突,也可能導致日、韓謀求擁有核武器,從而使東北亞安全形勢更趨復雜。二是美日軍事同盟和日本軍事擴張對中國安全利益產生消極阻礙。美日的行為將破壞該地區的相對穩固和力量均衡,有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并對中國形成龐大的安全壓力。三是美國(一定程度上還有日本)對臺灣問題的干涉使中國的統一大業面臨嚴肅挑戰。因此,中國東線的安全環境并不樂觀,而且短期內難以有全然性緩解。中國南部地緣方向要緊面對東南亞國家,聯合與合作是該方向安全環境的主導面。從東盟內部形勢看,盡管面臨恐懼主義威逼及一些國家政局不穩等安全挑戰但東盟的政治、經濟、安全合作在進一步推進,從中國與東盟關系看,建立自由貿易區進程的啟動和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使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達到了新的水平。盡管中國與一些東盟國家之間存在南沙主權爭端,但南海地區的總體形勢是平穩和可控的,中國南線安全環境處于總體穩固態勢。中國西部地緣方向包括南亞和中亞地區,該方向的安全環境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印巴對抗依舊連續,中亞局勢仍埋伏危機,中國新疆面臨“東突”分裂主義的現實威逼;專門是美國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將軍事力量部署到中亞國家和阿富汗,其同印、巴的軍事安全關系也進一步提升,從而對中國形成潛在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中國同南亞和中亞國家的睦鄰關系進一步進展,專門是同對中國西南方向安全有重大阻礙的印度的關系明顯改善;同時,上海合作組織在愛護中亞地區穩固、促進中國西部安全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西線的安全環境正處于新的變動之中,其總體形勢好于東部方向。周邊國家以及在周邊有力量存在與重大阻礙的區外大國是阻礙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差不多因素。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共同構成阻礙中國周邊安全的最要緊因素。蘇聯解體后,其繼承者俄羅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阻礙回縮到從東北亞到中亞一線的中國北部方向,而美國作為全球惟一的超級大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的阻礙力進一步上升,已成為阻礙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最要緊的外部因素。在凝視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這一問題時需要判定美國對中國的差不多戰略即如何看待中國。從美國全球戰略來看,美國以在全世界捍衛民主、自由價值觀為己任美國為了堅持一極格局,確保自己領導世界的地位,也需要有敵人和競爭者。按照美國戰略構想,中國的崛起遲早會對美國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911事件的發生使一個時期以來美國“戰略重點東移”逐步淡化。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接著又進行打擊伊拉克的戰爭。為此,美國將軍事力量緊急向中亞、南亞和海灣地區重點轉移。但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阻礙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新世紀初期,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阻礙在中國各地緣方向均有表達,這是俄、日、印等周邊地區性大國所無法比擬的。東部海洋方向歷來是且目前依舊是美國阻礙中國周邊安全的要緊地緣方向,通過在韓國和日本駐軍、進展同臺灣的實質性關系(包括軍事安全關系)、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軍事聯盟與安全合作關系,美國從東北亞到東南亞與中國“近距離接觸”,直截了當阻礙中國在東部海洋方向的安全環境和安全利益。在中國西部和北部陸地點向,美國的力量存在和對中國安全的阻礙力在20世紀下半葉的大部分時刻里極為有限。冷戰終止后,專門是最近幾年,美國不斷加緊向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地區滲透和擴張,大大加強了在上述地區的力量存在和戰略阻礙,從而使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東急西緩”的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與印度正在進展“戰略伙伴關系”,包括軍事安全關系,利用印度牽制中國的意圖不言而喻。美國向中亞進行滲透,專門是九一一事件后實現了在中亞地區軍事存在的歷史性突破。美國還大力進展同蒙古的軍事合作關系,從而使其阻礙擴展到中國正北方向。專門是美國在阿富汗和中亞駐軍,使中國在東西兩線均面臨美國的現實軍事存在和壓力,對中國周邊安全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阻礙。因此,圍繞中國周邊,美國勢力幾乎全方位涌進,美國實際上正在中國周邊構筑新的“滿月形遏制圈”。今后,不排除美國在一定形勢下使用武力解決或干預地區熱點問題(包括朝鮮半島局勢和臺灣問題)的可能性。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構成的威逼在性質上具有全然性,在程度上具有嚴峻性,在時效上具有長期性。遏制中國是美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中美之間的較量(包括在中國周邊地區的較量)也可不能在短期內停止和終止。因此,在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中,美國是最具阻礙力的因素,也是對中國安全構成最大威逼的國家。因此,目前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威逼大差不多上間接和潛在的,而且其對華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在遏制中國的同時,也同中國進行“接觸”與合作。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進展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或延緩但無法從全然上排除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威逼。總體上來看,美國防范和遏制中國的戰略目標從未改變,而周邊地區則是美國遏制中國、危害中國安全利益的要緊場所。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威逼帶有全局性、全然性,它不僅直截了當阻礙到中國周邊安全的整體態勢和差不多走向,同時嚴峻損害中國的主權、安全和國家統一等全然利益,阻礙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展進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同時,由于美國在綜合國力上的超強地位及其在中國周邊地區的強大力量存在和阻礙力,其對中國周邊安全構成的威逼和壓力在程度上具有嚴峻性。而且,美國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威逼在時效上具有長期性,美國展開反恐戰爭后,中國周邊許多地區隨之陷入變局。阿富汗是中國的西部鄰國,盡管中阿之間有高山阻隔,但阿富汗戰局進展及戰后安排也直截了當關乎中國西部邊疆的安全,而這些目前還差不多上未知數。從南面看,美國在阿富汗的戰事給南亞戰略格局,專門是印巴關系投下了不小的變數,印巴差不多上中國的鄰國,印巴關系的演變,印巴兩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哈密貨運考試題目
- 寒假日記200字左右全集
- 含羞草的描述
- 2025年哈密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迪慶道路貨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下載什么軟件
- 蛋白標記技術與制藥工程
- 單項工作自評
- 2025年七臺河駕校考試貨運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
-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 粒徑對應的目數
- 墻紙墻布施工工藝標準化流程
- 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施工方案詳解
- 《射雕英雄傳》好書讀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規范
- 【MOOC】風景背后的地貌學-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護理感動案例
- 2024版《安全生產法》考試題庫附答案(共90題)
- 企業天然氣轉讓協議書范文范本
-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