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洛陽名校2023-2024學年高考生物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水稻的非糯性(W)對糯性(w)為顯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藍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紅色。將W基因用紅色熒光標記,w基因用藍色熒光標記。下面對純種非糯性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的敘述錯誤的是()(不考慮基因突變)A.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發現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是分離定律的直觀證據B.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發現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C.選擇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D.選擇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3∶1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3.下列有關真核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存在可能的是()A.沒有線粒體的細胞進行有氧呼吸B.沒有葉綠體的細胞進行光合作用C.沒有形成紡錘體的細胞完成有絲分裂D.沒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進行有絲分裂4.下列生產實踐活動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不當的是()A.2,4-D用于促進扦插枝條生根B.脫落酸用于打破種子休眠C.乙烯用于蘋果果實催熟D.細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鮮5.已知Y受體的致效劑S可以顯著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從而降低心臟病的危險。現用小鼠作為材料來證明“S的作用是專一性地通過Y受體達成”,下列哪個設計方案是正確的()A.可以通過活化Y受體的基因使小鼠大量表達Y受體B.可以通過剔除Y受體基因使小鼠不表達Y受體C.在小鼠體內注射大量的S從而增強Y受體的作用D.在小鼠體內注射針對S的抗體從而把血液中的S清除6.結合下表信息,推測絲氨酸的密碼子為()DNA雙螺旋TAGmRNAAtRNAA氨基酸絲氨酸A.TCA B.AGU C.UCA D.AGT7.唐代詩人曾用“先春抽出黃金芽”的詩句形容早春茶樹發芽的美景。茶樹經過整形修剪,去掉頂芽,側芽發育成枝條。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在側芽發育成枝條的過程中赤霉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發揮了協同作用B.施用適宜濃度的外源多胺能促進側芽發育C.生長素主要在頂芽合成,細胞分裂素主要在側芽合成D.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會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8.(10分)果蠅的紅眼對白眼顯性,有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人為地將相同數量的純合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親本)培養在同一環境中,若交配只發生在同一世代的雌雄個體之間且是隨機的,同時不考慮突變因素,那么,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親本中紅眼基因頻率和白眼基因頻率相同B.F2的雌果蠅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不同C.白眼雌果蠅最先出現在F3,這是基因重組的結果D.F2和F3的雄果蠅都能產生3種基因型的配子二、非選擇題9.(10分)某家庭有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一種是顯性遺傳病,該病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的概率為36%,另一種是伴性遺傳病。如圖是該家庭的系譜圖,其中5號個體的性染色體只有一條,其他成員的染色體正常。請分析回答:(1)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導致5號個體的性染色體異常的原因是________號個體產生了不正常的配子,假如該個體同時產生的其他類型異常配子與正常配子結合,發育成的個體(均視為存活)的性染色體的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請你在下圖中繪出這些其他類型異常配子產生過程中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圖1為正常配子產生過程的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________。(3)3號個體和4號個體結婚后生育一個兩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3號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__________。(4)如果3號個體和4號個體結婚后生育了一個僅患乙病的孩子,則該小孩的性別是______,他們再生一個患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10.(14分)2019年12月,非洲爆發沙漠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大量毀壞當地的草場、作物對糧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請回答:(1)分散的蝗蟲危害較輕,而一旦聚集成群,則破壞力驚人。蝗蟲腸道細菌產生的愈創木酚等物質可使蝗蟲群體保持群聚狀態不分散,以此推測,愈創木酚屬于____________信息。(2)在多雨的年份,持續潮濕的環境可降低蟲卵孵化率,并使蝗蟲發生流行性疾病,因此不易爆發蝗災。而在干旱的年份,蝗蟲的存活率提高,產卵數也大大增加。由此分析,影響蝗蟲數量急劇增長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國治蝗專家馬世駿院土經多年的研究,采取修筑堤壩、控制水位等措施,降低蝗蟲的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從而控制蝗蟲的密度,使大面積的蝗害在中國大地上得以防治。(3)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有關國家和機構全力合作進行滅蝗減災的目的是________,從而緩解可能出現的糧食短缺和人道主義危機。11.(14分)某哺乳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Ee,下圖1~4是其體內某一個細胞增殖過程中的部分分裂圖像,圖5、圖6為描述該動物體內細胞增殖過程中相關數量變化的柱形圖,圖7為該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請回答相關問題:(假設該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n)(1)圖1~4細胞分裂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圖1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由圖1和圖4所標注基因可推知,在該細胞增殖過程中發生的變異類型是____________。(2)若圖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則c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含量。圖1~4中,與圖5表示數量變化相符的是____________。(3)該動物體內的細胞在增殖過程中,當發生著絲點分裂后,細胞將處于圖6中的____________組。(4)圖7中CD段,細胞內含有____________個染色體組。圖1~4中,與圖7中HI段相對應的是____________。12.森林生態系統物種豐富,群落結構和營養結構復雜,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業產品,還在維持生物圈的穩態、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現在還興起了“森林醫院”,建在森林深處的山谷、溪流邊的“森林醫院”中沒有醫生和護士,人們通過在林間休憩、散步來達到特殊的保健、療養、治病的功效請回答下列問題:(1)森林生態系統物種豐富,說明__________等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內容豐富。森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業產品與其中建立的“森林醫院”可治病,所體現的生物多樣性價值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2)森林環境是鳥類生存的樂園,從生態系統的功能看,孔雀開屏、鷯哥開喉等屬于__________。(3)森林生態系統不僅具有很強的抵抗力穩定性,還具有一定的恢復力穩定性。與草原生態系統相比,森林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更高,是因為__________。森林部分區域發生火災之后,與初生演替相比,能較快恢復原狀,從影響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基因的分離定律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細胞中的過程。【詳解】A、純種非糯性與糯性水稻雜交的子代,Fl的基因組成為Ww,則未成熟花粉時,發現2個紅色熒光點和2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是因為染色體已經發生了復制,等位基因發生分離,移向了兩個細胞,這是基因的分離定律最直接的證據,A正確;B、觀察Fl未成熟花粉時,染色單體已經形成,不同的熒光點熒光都是兩個,如發現1個紅色熒光點和1個藍色熒光點分別移向兩極,說明形成該細胞時發生過染色體片段交換,B正確;C、基因分離定律形成的配子中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為1:1,故理論上藍色花粉和紅色花粉的比例為1∶1,C正確;D、依據題干可知,Fl的基因組成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他們產生的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W:w的比例不是3∶1,D錯誤。故選D。【點睛】理解基因分離定律的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A【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群體中的近親攜帶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近親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純合子的比例,A正確;B、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大多數是有害的,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大量的選擇材料,B錯誤;C、某種群生物產生新基因后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說明生物進化了,而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C錯誤;D、雖然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是由于群體數量較少,因此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可能會發生改變,D錯誤。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和理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明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新物種產生的標志是生殖隔離。3、D【解析】
無絲分裂是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分裂的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詳解】A、真核細胞中沒有線粒體的只進行無氧呼吸,如蛔蟲細胞等,A錯誤;B、沒有葉綠體的真核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C、沒有紡錘體形成的真核細胞進行的是無絲分裂,C錯誤;D、沒有同源染色體的真核細胞也能進行有絲分裂,如未受精的卵細胞發育成雄峰,D正確。故選D。4、B【解析】
A、生長素能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因此2,4-D可用于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A正確;B、脫落酸能促進種子的休眠或抑制種子的萌發,B錯誤;C、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因此乙烯可用于蘋果果實的催熟,C正確;D、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延緩細胞衰老,因此可用于蔬菜保鮮,D正確。故選B。【點睛】五大類植物激素的比較:名稱
合成部位
存在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長素
幼嫩的芽、葉、發育中的種子
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體內
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
細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細胞分裂的部位
促進細胞分裂
脫落酸
根冠、萎蔫的葉片
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
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乙烯
植物的各個部位
成熟的果實中較多
促進果實成熟
5、B【解析】
題意分析:為了證明“專一性”,應該徹底敲除Y受體基因,達到有和無的對照。【詳解】A、活化Y受體的基因來使小鼠大量表達Y受體,增加了Y受體的含量,只是多少的對照不是有無的對照,A錯誤;B、可以通過敲除Y受體基因來使小鼠不表達Y受體,起到了有和無的對照,B正確;C、Y受體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注射大量的致效劑S只是多少的對照不是有無的對照,C錯誤;D、向老鼠體內注射針對S的抗體從而把血液中的S移除,不能確定S的專一性,D錯誤。故選B。6、C【解析】
密碼子是指mRNA上編碼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其堿基序列與DNA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互補配對;tRNA上含有反密碼子,能與相應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據此答題。【詳解】tRNA上的反密碼子與相應的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根據tRNA反密碼子的第一個堿基可知絲氨酸密碼子的第一個堿基是U;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根據mRNA第三個堿基可知,DNA的下面一條鏈為轉錄的模板鏈,據此可知絲氨酸密碼子的第二個堿基是C,綜合以上分析可知絲氨酸的密碼子是UCA,即C正確,ABD錯誤。故選C。7、C【解析】
1、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長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植物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進種子的萌發和果實的發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種子。3、脫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葉片等;分布在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多。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體各個部位。5、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詳解】A、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生長素都能促進植物生長,在側芽發育成枝條的過程中發揮協同作用,A正確;B、施用適宜濃度的外源多胺,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側芽生長素濃度降低,促進側芽發育,B正確;C、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C錯誤;D、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化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內的多種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而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D正確。故選C。【點睛】對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作用的綜合理解應用,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8、D【解析】
分析題意:假設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親本純合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AXA,白眼雄果蠅基因型為XaY,F1中雌果蠅基因型為XAXa,雄果蠅基因型為XAY。【詳解】A、親本中純合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相同數量,Y染色體上無白眼基因,故紅眼基因頻率大于白眼基因頻率,A錯誤;B、F1雌雄隨機交配,F2的雌果蠅基因型為XAXA、XAXa,表現型均為紅眼,B錯誤;C、白眼雌果蠅最先出現在F3,這是基因分離以及雌雄受精的結果,C錯誤;D、F2和F3的雄果蠅基因型均為XAY、XaY,能產生XA、Xa、Y3種基因型的配子,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9、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1XXX或XXY或XYY5/72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男性5/8【解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中乙病的遺傳中,正常的雙親1號和2號生出了有病的女兒5,而5號性染色體只有一條,說明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甲是顯性遺傳病,由1號有病,而女兒沒病,說明基因不在X染色體上,即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根據題意“另一種是伴性遺傳病”,可判斷乙病屬于伴X隱性遺傳病。假設控制甲病的基因是A、a,控制乙病的致病基因是B、b,則不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Aa;不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XbY。【詳解】(1)由題圖分析可知,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隱性遺傳。(2)已知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且5號的性染色體只有一條,說明他的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攜帶致病基因的染色體,則其父親1號提供的配子中少了X,可能是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兩條性染色體沒有分離,也可能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時XY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所以與此不含X染色體的精子同時產生的另一種異常配子是XX或XY或YY,與其配偶的正常配子(含X染色體)結合,發育成的個體的性染色體的組成可能是XXX或XXY或XYY。根據以上分析,繪制異常配子產生過程中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如下:(其中左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正常,減數第二次分裂異常產生XX或YY異常精子過程中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右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減數第二次分裂正常產生XY異常精子過程中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
(3)根據(2)的分析可知,5號患乙病只有一個Xb,且來自母親,則表現正常的2號母親基因型為XBXb,1號正常為XBY,他們所生的表現正常的女兒4號為1/2XBXB、1/2XBXb,由于4號不患甲病為aa,故4號的基因型為為1/2aaXBXB、1/2aaXBXb,根據題意,甲病的顯性發病率為36%,則隱性aa=64%,所以a=80%,則A=20%,基因型AA=20%×20%=4%,aa=80%×80%=64%,Aa=32%,因此甲病人群中雜合子的概率是32%÷(4%+32%)=8/9,則3號基因型為AaXBY的概率8/9,3號個體和4號個體結婚后,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aa=1-8/9×1/2=5/9,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1/4=1/8,則生育一個兩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5/9×1/8=5/72。3號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4)如果3號個體和4號個體結婚后生育了一個僅患乙病的孩子,由(3)分析可知,該小孩的性別一定是男孩,且確定4號基因型一定是aaXBXb,3號基因型一定是AaXBY,所以他們再生一個患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2×3/4=5/8。【點睛】本題結合遺傳圖譜,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根據系譜圖判斷該病的遺傳方式;其次再利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規律計算出相關概率,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10、化學降雨量(或:水分、溫度、氣候)天敵(或:捕食者、寄生關系的生物、傳染病)出生率死亡率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1.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有三類,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和行為信息;2.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劃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時也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人類最有益的部分;3.種群的特征有: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出率和遷入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四個基本特征。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出率和遷入率是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特征,年齡組成是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重要因素,性別比例是影響種群數量的重要因素。【詳解】(1)根據愈創木酚等物質可使蝗蟲群體保持群聚狀態不分散的這一作用可知愈創木酚是一種化學信息。(2)在多雨的年份,持續潮濕的環境可降低蟲卵孵化率,并使蝗蟲發生流行性疾病,因此不易爆發蝗災。而在干旱的年份,蝗蟲的存活率提高,產卵數也大大增加。由此可知,降雨量、天敵等因素是影響蝗蟲數量急劇增長的主要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種群數量的直接因素,所以有效的治蝗措施能降低蝗蟲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從而控制蝗蟲的密度。(3)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滅蝗的目的避免了植物的能量流向蝗蟲,從而更多的保留下來為人類所用,故進行滅蝗減災的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從而提高了糧食產量,避免了糧食短缺和人道主義危機。【點睛】熟知種群的特征以及引起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掌握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以及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11、圖2、圖3、圖1、圖4次級卵母細胞基因突變染色單體圖3b、c4圖1和圖4【解析】
分析圖1: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位于赤道板上,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圖2:該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分析圖3:該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圖4: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圖5:該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且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分析圖6:a組細胞中染色體含量是體細胞的一半,是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b組細胞中的染色體含量與體細胞相同,處于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組細胞中染色體含量是體細胞的2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分析圖7:AF段表示有絲分裂;FI表示減數分裂。【詳解】(1)原始生殖細胞先通過有絲分裂方式增殖,再通過減數分裂方式形成配子,因此圖1~4細胞分裂的先后順序是圖2、圖3、圖1、圖4;根據圖3細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該生物的性別為雌性,圖1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再結合圖1和圖3中染色體顏色可知,其名稱是次級卵母細胞;由圖1和圖4所標注基因可推知,在該細胞增殖過程中發生的變異類型是基因突變。該細胞最終形成的最重要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bE或Abe。(2)若圖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則c最可能代表染色單體含量。圖5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1:2:2,且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圖1~4中,與圖5表示數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修工程協議書(30篇)
- 保本型理財合同樣本
- 2025健身加盟合同書模板
- 二零二五版學生入學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全新高管的勞動合同
- 二零二五股東出資協議范例
- 淺析我國電子合同的法律問題
- 二零二五版攝影師聘用合同
- 二手房交易中介擔保書二零二五年
- 互聯網改造合同標準文本
- 采用TBM機掘進煤礦斜井的施工
- 幼兒英語活動指導++課件
- 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績效考核評操作表
- 【課件】時代與變革-為人生而藝術 課件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01模板
- 全國油料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
- 牛頓拉夫遜迭代法極坐標潮流計算C語言程序
- 食品接觸材料控制程序
-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全套教案
- ups并機工作原理及擴容方案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實驗通知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