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年級上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貴州省南白中學化學高一上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

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無色的離子組是

A.H+、K+、Fe3\SO;B.Ba2+>Ca2\OH、CO3

C.H\Na+、NO:、Cu2+D.NO3、SO;、K\Mg2+

2、《天工開物?殺青》中關于竹紙和皮紙的記載中有以下步驟,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煮徨足火B.舂臼取泥C.蕩料入簾D.覆簾壓紙

3、下列反應中,水作氧化劑的是()

A.氟氣通入水中B.氯氣通入水中

C.二氧化氮溶于水D.鈉與水反應

4、化學與環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SO2、NO?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C.目前工業廢氣脫硫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是石灰法

D.我國重點城市近年發布“空氣質量日報”列入的首要污染物包括SO2、NO2、可吸入顆粒物

5、下列物質的電子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6:(0B.n:cic.uHuD.\aci:

6、下列變化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3+2+2

A.CO2—COB.Cl^ChC.Fe^FeD.CO3-^CO2

7、下列有關鈉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鈉的硬度很大,無法用小刀切開B.鈉與氧氣反應的產物只能是氧化鈉

C.金屬鈉著火時,用細沙覆蓋滅火D.工業上通過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金屬鈉和氯氣

8、某位同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原因是

A.定容時,仰視凹液面最低點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線

C.有少量NaOH溶液殘留在燒杯里

D.用帶游碼的托盤天平稱2.4gNaOH時誤用了“左碼右物”方法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L、HNO3、KMnO4都是常見的氧化劑

B.SiCh、CO、P2O5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C.雨后彩虹、血液透析、鹵水點豆腐都屬于化學變化

D.CO2、NaOH、CaCCh都屬于電解質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4gN2含有分子數為NA

B.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0.1mol氧氣時,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C.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溶液,含有數目為INA

D.一定條件下,0.01molFeCb與水完全反應制成膠體,其含有的Fe(OH)3膠粒數為0.01NA

11、如圖是某硫酸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次酸化學純(CP級)

(500mL)

乂名:碳酸

化學式?鄧0,

相對分子M盤:98

1.84gmL"1

加也分數:98%

A.常溫下,該硫酸可以用鐵制容器運輸

B.敞口放置的該硫酸因揮發而導致濃度變小

C.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8.4mol?Li

D.配制250mL0.4mol-L1的稀硫酸需取該硫酸約5.4mL

12、下列有關SiCh的敘述正確的是

A.SiCh不與任何酸反應

B.玻璃中含有SiCh,所以不能用玻璃瓶盛裝稀氫氧化鈉溶液

C.SiCh是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反應

D.SiO2能與水反應生成硅酸

13、《本草綱目》中“燒酒”條目寫道:“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

酒露也。”文中所用之“法”是指()

A.蒸儲B.滲析C.萃取D.過濾

14、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田、Na+、CO:、CPB.Ba2+>Na+、CT、SO:

C.K+>H>SO>、OH-D.Ag+、Al3+>NO;,H+

15.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CO2的電子式::O;:C::B.CH4的比例模型:

C.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NaCl的電子式:Na:Cl:

16、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氣與金屬反應制得,又可以由金屬與鹽酸反應制得的是

A.AlChB.FeCl2C.FeCl3D.CuCl2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某混合物A,含有KA1(SO4)2、AI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下圖所示的物質之間的變化:據此回答下列

問題:

(1)1、II、III、IV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采取的方法是。

⑵根據上述框圖反應關系,寫出下列B、D、E所含物質的化學式B;沉淀D;溶液E

(3)寫出①、②、③、④四個反應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18、A?I分別表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一種物質,它們之間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沒有列出)。已知

H為固態氧化物,F是紅褐色難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種物質中均含同一種元素。

(1)A、B、C、D、E、F六種物質中所含的同一種元素的名稱是o

⑵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⑧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⑥過程中的現象是o

(4)Imoll發生反應后生成的A高溫下與足量的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換算成標準狀況下占Lo

19、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探究在實驗室制備Cb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1揮發出來,同時證明氯氣的某些性質,某同

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氯氣易溶于CCk,HC1不溶于CC1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連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2)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一。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_。

(3)有同學基于實驗的嚴謹性考慮,認為可在F、G兩個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裝有濕潤的淀粉-KI試紙的裝置,其目的

是___O

20、已知A、B、D、H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單質,J為藍色溶液。轉化關系如下(部分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a

4

H71

(1)若A、B均為氣體時,當分別用玻璃棒蘸取C與G的濃溶液并使它們靠近時,有白煙生成,貝!|:

①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Eo

②請寫出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反應IV中還原劑和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為。

(2)若A為氣體,B為固體時,已知C在D中完全燃燒可生成E和水。E是一種常見的空氣污染物,且將C與E混

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B。寫出C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簡述檢驗氣體E的方法:。

21、已知:A為淡黃色固體,T、R為兩種常見的用途很廣的金屬單質,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H是白色沉淀,

且在潮濕空氣中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固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D;No

(2)按要求寫下列反應方程式:H在潮濕空氣中變成M的化學方程式?D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解析】

22

A.Fe3+在溶液中是黃色的,題目要求是無色溶液,故A錯誤;B.Ba\Ca\CO;離子之間反應生成1^83,CaCO3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OP+在溶液中是藍色的,題目要求是無色溶液,故C錯誤;D.該組離子之間不

反應,可大量共存,且溶液中的各種離子都是無色的,故D正確;故選D。

2、A

【解析】

A、煮徨足火:將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涉及化學變化,選項A符合;

B、舂臼:取出上述處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爛,形同泥面,不涉及化學變化,選項B不符

合;

C、蕩料入簾:將被打爛之竹料倒入水槽內,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竹簾上面,其余之水則由竹簾

之四邊流下槽內,不涉及化學變化,選項c不符合;

D、覆簾壓紙:然后將簾反復過去,使濕紙落于板上,即成張紙。如此,重復蕩料與覆簾步驟,使一張張的濕紙疊積

上千張,然后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不涉及化學變化,選項D不符合;

答案選A。

3、D

【解析】

A、F2與H2O反應2F2+2H2CWHF+O2,作還原劑,故A不符合題意;

B、CL通入水中,發生CL+H2O=HC1+HC1O,H2O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故B不符合題意;

C、NO2溶于水,發生3NO2+H2O2HNO3+NO,水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故C不符合題意;

D、Na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t,H2O中H化合價降低,即H2O為氧化劑,故D符合題意;

答案選D。

4、A

【解析】

A.正常雨水中會溶解少量C。2而顯酸性,因此我們把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A項錯誤;

B.S。?和NO?都能與雨水反應得到酸,故會導致酸雨的形成,B項正確;

C.生石灰是堿性氧化物,可以與S。?酸性氧化物反應得到鹽,除去廢氣中的SO2,C項正確;

D.SO2,NO2以及可吸入顆粒物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因此它們是衡量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D項正確;

答案選A。

5、D

【解析】

A.二氧化碳是共價化合物,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與氧原子之間形成2對共用電子對,達穩定結構,故A錯誤;

B.氯氣分子中存在氯氯單鍵,每個C1原子周圍還有六個電子,故B錯誤;

C.氨氣是共價化合物,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形成三個共價鍵,電子式為:H:||,故C錯誤;

D.氯化鈉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為、“<|,故D正確;

答案選D。

【點睛】

從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書寫方法確定電子式書寫是否正確,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與表

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的不同點:

(1)電荷: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需標出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電荷;而表示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不

能標電荷;

(2)[](方括號):離子鍵形成的物質中的陰離子需用方括號括起來,而共價鍵形成的物質中不能用方括號。

6、B

【解析】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所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

【詳解】

A.CCh-CO,碳元素化合價由+4價降低到+2價,發生還原反應,錯誤;

B.CI-TCL,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發生氧化反應,正確;

C.Fe3+—Fe2+,鐵元素化合價有+3價降低到+2價,發生還原反應,錯誤;

2

D.CO3CO2,沒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錯誤;

答案選B。

7、C

【解析】

A.鈉的硬度較小,可以用小刀切開,故A錯誤;

B.鈉與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鈉,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過氧化鈉,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故B錯誤;

C.鈉性質很活潑,能和水、氧氣反應,金屬鈉著火時,不能用水滅火,用干燥的細沙覆蓋滅火,故C正確;

D.因為鈉是很活潑的金屬,所以工業上通過電解熔融NaCl制備金屬鈉,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NaOH、氏和CL,故

D錯誤;

故答案選Co

8、B

【解析】

A.定容時,仰視凹液面最低點,溶液體積增加,濃度偏低,A錯誤;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線,溶液體積減少,濃度偏高,B正確;

C.有少量NaOH溶液殘留在燒杯里,溶質減少,濃度偏低,C錯誤;

D.用帶游碼的托盤天平稱2.4gNaOH時誤用了“左碼右物”方法,溶質的質量不足2.4g,所以濃度偏低,D錯誤。

答案選B。

【點睛】

明確誤差分析的依據是解答的關鍵,即根據二=二可得,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誤差都是由溶質的物質的量AB

和溶液的體積V引起的。誤差分析時,關鍵要看配制過程中引起A和V怎樣的變化。在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時,若"B比理論值小,或V比理論值大時,都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小;若"B比理論值大,或V比理論值小時,都會

使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9、A

【解析】

A.Cb、HNO3、KMnCh都具有強氧化性,都是常見的氧化劑,A說法正確;

B.SiO2、P2O5都屬于酸性氧化物,CO不與堿反應,不是酸性氧化物,B說法錯誤;

C.雨后彩虹與膠體的丁達爾效應有關,血液透析是滲析原理,鹵水點豆腐為膠體的聚沉,都不屬于化學變化,C說

法錯誤;

D.NaOH、CaCO3都屬于電解質,CCh屬于非電解質,D說法錯誤;

答案為Ao

10、B

【解析】

m14g

A.14g氮氣的物質的量〃=—==^G=0.5mol,故含有的分子數N=〃NA=0.5NA個,故A錯誤;

B.過氧化鈉和水反應后,氧元素由-1價變為0價,故當生成O.lmol氧氣時反應轉移0.2NA個電子,故B正確;

C.溶液體積不明確,無法計算,故C錯誤;

D.一定條件下,一個氫氧化鐵膠粒是由多個氫氧化鐵構成的,故所得的膠粒的個數小于NA個,0.01molFeCb與水完

全反應制成膠體,其含有的Fe(OH)3膠粒數小于().(HNA,故D錯誤;

答案選B。

【點睛】

計算阿伏加德羅常數是要考慮物質所處的狀態,要熟悉物質的量及相關公式,能夠靈活運用,同時考慮水解等。

11、B

【解析】

求出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幽吧如。

M

A.常溫下,濃硫酸可以使鐵鈍化;

B.濃硫酸有吸水性;

C.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幽吧%;

M

D.根據C濃V濃=<2稀丫稀來計算。

【詳解】

A、此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1°0°?3%=1000X±8,g/9X98%=i8.4mo]/L,為濃硫酸,而常溫下,濃硫酸

M98g/mol

可以使鐵鈍化,故可以用鐵質容器運輸,故A正確;

B、濃硫酸有吸水性,故當敞口放置時,能吸水而使濃度變小,故B錯誤;

C、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c=10°°?但%=1000Xt8yLX98%=i8.4mol/L,故C正確;

M98g/mol

D、設需要濃硫酸的體積為VmL,根據CsVs=CwVwW:0.4mol/LX0.25L=18.4moVLXVX10-3L,解得V=5.4mL,

故D正確。

故選:Bo

12、C

【解析】

A、因SiO2能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T+2H2O,故A錯誤;

B、因玻璃中含有的SiCh能與堿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NazSiCh具有粘合性,能將瓶塞和瓶口黏結在一

起,所以不用玻璃塞,但仍用玻璃瓶,故B錯誤;

C、因SiCh是酸性氧化物,能與堿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故C正確;

D、因SiCh雖是酸性氧化物,但SiCh不能與水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13、A

【解析】

萃取適合于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離的一種方法,蒸儲是依據混合物中各組分沸點不同而分離的

一種法,適用于除去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雜質,過濾適用于不溶性固體和液體之間的一種分離方法,干儲是固體或有

機物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的反應過程,據此解答。

【詳解】

從濃酒中分離出乙醇,利用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用蒸儲的方法將其分離提純,這種方法是蒸儲。

答案選A。

14、D

【解析】

A.因H+、CO: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則該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因Ba?+、SO7結合生成硫酸鋼沉淀,則該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因H+、OH-結合生成水,則該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因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則能夠大量共存,故D正確;故選D。

【點睛】

根據離子之間不能結合生成氣體、沉淀、水等來判斷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本題較簡單,考查離子的共存問題,明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即可解答。

15、B

【解析】

A項、CO2的電子式為::6:式;;:6:,A錯誤;

B項、CH4的比例模型:(),B正確;

C項、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卜,C錯誤;

D項、NaCl的電子式為:D錯誤;

故本題選B。

16、A

【解析】

A.單質鋁與氯氣或鹽酸反應均生成AlCb,A正確;

B.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B錯誤;

C.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C錯誤;

D.銅與氯氣反應生成CuCb,銅與鹽酸不反應,D錯誤;

答案選A。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3+

17、過濾AI2O3Fe2O3(NH4)2SO4,K2SO4,(NH3H2O)AI2O3+2NaOH=2NaAlO2+H2OAl

A

++

+3NH3H2O=A1(OH)3;+3NH4A1O2+H2O+H=A1(OH)3;2A1(OH)3=AI2O3+3H2O

【解析】

由流程可知,AbCh和FezCh不溶于水,則沉淀C為AI2O3和FezCh,氧化鐵與堿不反應,則沉淀D為Fe2()3,反應②③

中生成的沉淀為A1(OH)3,受熱分解生成B為AI2O3,反應②為KA1(SO4)2、氨水的反應,則溶液E為K2so4、(NH4)2SO4、

和過量的NHFHZO,生成的沉淀為A1(OH)3,然后結合物質的性質及化學用語來解答。

【詳解】

(1)1>II、in、w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方法為過濾,故答案為:過濾;

⑵由上述分析可知,B為AI2O3,D為Fe2(h,E為K2so4、(NH^SO”NH3H2O;

⑶①根據分析可知該反應為:A12O3+2OH=2A1O2+H2O;

3+

②為KA1(SO4)2和氨水的反應,氨水為弱堿不和氫氧化鋁沉淀反應,所以方程式為:Al+3NHyH2O=Al(OH)3;+3NH4

+

③為偏鋁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鹽酸,方程式為:A1O2+H2O+H=A1(OH)31;

A

④為加熱氫氧化鋁沉淀,方程式為:2Al(OH)3=AbO3+3H2O。

【點睛】

本題以實驗形式考查混合物的分離、提純,明確物質的性質及發生的化學反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注意氧化鋁、氫氧

化鋁的兩性,氫氧化鋁不能溶于過量氨水中,題目難度中等。

+3+2+

18、鐵元素8Al+3Fe3O44Al2O3+9FeFe3O4+8H=2Fe+Fe+4H2OAI2O3+2NaOH=2NaA1O2+

H2O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氣中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33.6

【解析】

試題分析:F是紅褐色難溶于水的沉淀,因此F是氫氧化鐵,則E是氫氧化亞鐵,所以C和D分別是亞鐵鹽和鐵鹽。B

和鹽酸反應生成C和D,所以B是四氧化三鐵,C是氯化亞鐵,D是氯化鐵,A在氧氣中燃燒生成B,則A是鐵。H和I

均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G,則I是鋁,和四氧化三鐵發生鋁熱反應生成鐵和氧化鋁,H是氧化鋁,G是偏鋁酸鈉,

據此分析解答。

(1)根據以上分析可知A、B、C、D、E、F六種物質中所含的同一種元素的名稱是鐵。

(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8Al+3Fe3()44Al203+9Feo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Fe3(h+8H+=

3+2+

2Fe+Fe+4H20;反應⑧的化學方程式為AbOs+ZNaOHnZNaAlOz+HzO。

(3)反應⑥是氫氧化亞鐵被空氣氧化,過程中的現象是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氣中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_9

(4)根據8Al+3Fe3O44Al2O3+9Fe可知lmol鋁發生反應后生成鐵,鐵在高溫下與足量的水蒸氣反應的

94

方程式為3Fe+4H20(g)4H2+Fe3O4,所以生成的氣體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為一根。/義一義22.4L/mol=33.61o

83

【點睛】化學推斷題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試題,解框圖題最關鍵的是尋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

殊顏色、特殊狀態、特殊氣味、特殊反應、特殊現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2+

19、使內外壓強等,有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濃鹽酸順利流下MnO2+4H+2Cl=Mn+C12T+2H2O無水硫酸銅

驗證HC1中的CL已經完全除去(或驗證是否還含有CL)

【解析】

(1)橡皮管可以將燒瓶和分液漏斗連接起來,平衡二者的壓強,使酸液能順利流下;

(2)A即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根據題干要求,要檢驗是否有水蒸氣和HC1揮發出來,G中裝的硝酸銀溶液可以

檢驗揮發出的HC1,因此B中可以裝無水硫酸銅來檢驗水蒸氣;

(3)氯氣與水反應也會得到cr,F的作用是吸收氯氣,防止對G的檢驗HC1造成干擾,但是應該在F、G之間加一

個裝置來檢驗氯氣是否已除凈。

【詳解】

(1)橡皮管的作用是使內外壓強等,有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濃鹽酸順利流下;

(2)裝置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11O2+4H++2cl-Mn"+CLT+2Hq,B中盛放的試劑是無水硫酸銅;

(3)目的是驗證HC1中的氯氣是否已除凈。

20、O2NO4NH3+5O2'堡?4NO+6H2O2:12H2S+SO2=3S+2H2O將氣體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加

熱后恢復紅色,證明E是Sth

【解析】(D①若A、B均為氣體時,當分別用玻璃棒蘸取C與G的濃溶液并使它們靠近時,有白煙生成,應為HC1

或HN03與NH3反應生成氯化核或硝酸錢;因為C連續與單質D反應后產物又能與水反應生成G,G能夠與銅反應生成含

有銅離子的溶液,J為藍色溶液,符合題意;則C為N4,D為02,E為NO,F為NO2,G為HNO3,A為MB為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