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蓬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開學語文試題_第1頁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開學語文試題_第2頁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開學語文試題_第3頁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開學語文試題_第4頁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開學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蓬溪中學高2025屆第三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

語文試題

命題審題:龍迎軍敬小剛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卷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L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I卷

一、現代文閱讀(37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作為“農與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執著于破舊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

產者、手工業者利益的新體制、新秩序。為此他自立門戶,聚徒講學,且熱衷

游說,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說。墨子“有堅定的主義,有具體的政

治主張”(顧頡剛《古史辨自序》),歸納起來有十項,或稱“十論即“兼愛”

“非攻”“天志”“明鬼”“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其中

“兼愛”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觀的出發點和歸宿,內里所涵攝的平等意

識,值得挖掘和珍視。

墨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使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國阿爾伯特?

史懷哲《中國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愛”

說首先是對無等級的氏族時代的緬懷與追思,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理想的絕唱。墨子對當時社會的混亂痛心疾首,針

對''當今之時,天下之害孰為大”這一問,他回答:“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

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下之害也。”(《兼

愛下》)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與人之間“不相愛"和'‘自愛

在戰爭頻仍的時代,墨子目睹并親身感受著戰爭帶來的離亂痛苦,以一介

布衣之身,滿懷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圖借兼愛之說消弭戰爭的硝煙。“視人國若

其國,誰攻?”(《兼愛上》)大到一國,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愛方能杜絕一切

“禍篡怨恨”。這種天真背后,樸素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悲天憫人的救世之心躍

然紙上,而隱含的平等觀也呼之欲出,因為兼愛之說所包括的兩方面內容,都

沁潤著平等意識。

其一,愛無等差。“'兼,盡也。盡,莫不然也兼愛,謂盡人而愛之。”(伍

非百《墨子大義述》)“兼相愛”要求一視同仁地愛所有的人,無分親疏、貴賤

與貧富,所謂“厚不外己,愛無厚薄”(《大取》),“愛人,待周愛人而后為愛人”

(《小取》),“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兼

愛中》)。無分彼此厚薄,將別人的國、家、身當作自己的國、家、身一樣尊重

和愛護。為什么要“兼愛”呢?墨子認為在“天志”之下,國與國、人與人都

是平等的。《法儀》篇說得更明確:“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

貴賤,皆天之臣也。”“天”對每個人都平等以待,“兼而愛之,兼而利之“,從

而保護每一個人,不準肆意“相惡相賤”,做到“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

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兼愛中》)。可見,“墨翟所講的兼愛含有反抗壓迫

和等級歧視的意義”(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其二,兼以易別。墨子的“兼愛”與孔、孟的“仁者愛人”不同,后者以

血緣關系為基礎,以“親親”、“尊尊”為原則,主張仁愛有等,“輕重厚薄”有

別;前者以現實的物質功利為基礎,以“愛無差等”為原則,主張“遠施周遍”,

不分親疏厚薄。儒家的愛發自內在心理的“仁”,以倫理為本位;而墨家的愛源

于外在互利的“義”,具有功利主義色彩。儒家的愛重“別”,“別”者區別也,

注重遠近、貴賤、親疏、上下之別;而在墨子看來,“別”是禍亂之源。”別者,

處大國則攻小國,處大家則亂小家,強劫弱,眾暴寡,詐謀愚,貴傲賤。”(《天

志中》)墨子的愛重“兼”,《說文》釋“兼”:“并也,從又持林。兼,持二禾;

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專持一禾,隱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這是

一個涉及人的平等性問題的概念。墨子視愛人若己為兼,虧人自利為別,并據

此作出了“兼士”與“別士”、“兼君”與“別君”的區分,主張“以兼為正”,

“別非而兼是“,通過“兼以易別”(《兼愛下》),達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終實現。

(摘編自馬作武《墨子,讓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大力倡導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

產運動初步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墨子是一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

一個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動手做桌子椅子。他還進一步

發揮說:“馬克思主義千條萬條,中心的一條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他對陳伯

達研究墨子稱贊有加:”《墨子的哲學思想》看了,這是你的一大功勞,在中國

找出赫拉克利特來了。”毛澤東視墨子為古代辯證唯物論大家,表達了他對墨子

的高度評價。

陳獨秀也推崇墨子,他說過:“設若中國自秦漢以來,或墨教不廢,或百家

并立而競進,則晚周即當歐洲之希臘,吾國歷史必與已成者不同。”又說:“墨

子兼愛,莊子在宥,許行并耕,此三者誠人類最高之理想,而吾國之國粹也。”

李大釗贊同墨家“節用”的經濟主張,認識到“《墨子》《節葬》《節用》《非

樂》等篇,均以節用去奢侈為主旨

蕭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種裂裳裹足、摩頂放踵的犧牲精神:”在我們現在這

個時代,我們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潛、李白。”他還認為墨子的偉大人格與列寧

相同,學習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潛藏的種種個人主義。

(摘編自鄭林華《〈墨子〉與中國共產黨人》)

L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為墨子認為在“天志”之下,國與國、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張

“兼愛”,無分彼此厚薄,將別人的國、家、身當作自己的國、家、身一樣尊重

和愛護。

B.墨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使愛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緬懷與追思

無等級的氏族時代,他的大同理想堪稱絕唱。

C.在墨子看來,遠近、貴賤、親疏、上下有別,“別”是禍亂之源。他主張

“以兼為正”,“別非而兼是”,認為“兼以易別”是實現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徑。

D.陳獨秀認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廢止,將改變中國的歷史,墨子的思想是

人類的最高理想,是我國的國粹。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滿懷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圖借兼愛之說消弭戰

爭的硝煙”,這句話既有對墨子救世情懷的肯定與贊美,也隱含著對其理想難以

實現的感慨。

B.墨家的“愛”以平等為原則,儒家的“愛”注重等差和分別。通過兩者

的對比,論證了墨家的“兼愛”思想更符合社會要求,更有進步意義。

C.墨子執著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產者、手工業者利益的新體制、新秩序。

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謂的體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將遭到來自統治階層的阻

撓。

D.材料二中,毛澤東和蕭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體現了墨子

的思想對共產黨人的影響,都體現著時代的烙印。

3.下列哪種思想符合墨子主張(3分)()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順應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J

D.“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4分)

5、結合材料內容,簡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現實意義。(5分)

(二)現代文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托內兄如海薦西賓,接外孫賈母惜孤女(節選)

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便知

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

來。當下地下侍立之人,無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個不住。一時眾人慢慢解勸

住了,黛玉即拜見了外祖母。——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

也。當下賈母一一指與黛玉:“這是你大舅母;這是你二舅母;這是你先珠大

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見過。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

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眾人答應了一聲,便去了兩個。

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過,大家歸了坐。丫鬟們斟上茶來。不

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請醫服藥,如何送死發喪。不免賈母又傷感起

來,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

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眾人

忙都寬慰解釋,方略略止住。

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

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

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

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結著

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璞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

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笄殳窄根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

翡翠撒花洋紿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

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

他“鳳辣子,就是了。”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

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

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

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

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

了,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

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

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

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

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他們去歇歇。”

材料二: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節選)

茶已三獻,賈妃降座,樂止,退入側室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至賈母

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之。賈妃垂淚,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挽賈母,

一手挽王夫人,三人滿心皆有許多話,但說不出,只是嗚咽對泣而已。邢夫人、

李紈、王熙鳳、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垂淚無言。半日,賈妃方忍悲強

笑,安慰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這

時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說到

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邢夫人忙上來勸解。賈母等讓賈妃歸坐,又逐次----

見過,又不免哭泣一番。然后東西兩府執事人等在外廳行禮。其媳婦丫鬟行禮

畢。賈妃嘆道:”許多親眷,可惜都不能見面!”王夫人啟道:“現有外親薛

王氏及寶釵黛玉在外候旨。外眷無職,不敢擅入。”

又有賈政至簾外問安行參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說道:“田舍之家,泰鹽布

帛,得遂天倫之樂:今雖富貴,骨肉分離,終無意趣。”賈政亦含淚啟道:“臣

草芥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今貴人上賜天恩,下昭祖德,

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鐘于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體天地生

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涂地,豈能報效萬一!惟朝乾夕惕,忠

于厥職。伏愿圣君萬歲千秋,乃天下蒼生之福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

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賈妃亦囑以“國

事宜勤,暇時保養,切勿記念”。賈政又啟:“園中所有亭臺軒館,皆系寶玉

所題:如果有一二可寓目者,請即賜名為幸。”元妃聽了寶玉能題,便含笑說

道:“果進益了。”賈政退出。

元妃因問:“寶玉因何不見?”賈母乃啟道:“無職外男,不敢擅入。”

元妃命引進來。小太監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命他近前,攜手攬于懷內,

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6.下列對兩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寫王熙鳳出場運用了正面描寫手法,豐滿了王熙鳳的人物形象,

收到了巧妙的藝術效果。

B.材料一中王熙鳳對黛玉這個初來賈府的“遠客”噓寒問暖,表面看蘊含

著她對黛玉關愛之情,實質上是對賈母的逢迎和討好。

C.材料二寫到的元妃省親是全書中賈府興盛得勢的重要表現,在這炙手可

熱的權勢之下,卻是暗流涌動的敗落。

D.材料二中“茶已三獻,賈妃降座”,以及賈母啟道“無職外男,不敢擅

入”等細節,體現了此次省親禮節繁瑣,等級森嚴。

7.王熙鳳具有高超的說話藝術,請指出三處這樣的細節并簡要分析。(6分)

8、“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紅樓夢》中眾多女性的悲涼人生令人嘆息。材

料中林黛玉“進賈府”與賈元春“回賈府”之間有何不同的悲劇意義呢?(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日:“善則善矣。雖

然,其馬將必佚。“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日:“君子固有誣人也。”顏回退后

三日牧來訴之日東野畢之馬佚兩醪戔兩服入于廄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回至,公曰:“前日騫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

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顏回對日:“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

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

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關口之。”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義大矣,愿少進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

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公悅。遂以告

孔子,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顏回問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賢?”孔子曰:“武仲賢哉!”顏回

曰:“武仲世稱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稱也。好言兵討,而挫銳于邦,

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雖歿,而言不朽,惡有未賢?”孔子曰:“身歿

言立,所以為文仲也。然猶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則不及武仲也。”回日:

“可得聞乎?”孔子曰:“下展禽,置六關,妾織蒲,三不仁;設虛器,縱逆

祀,祠海鳥,三不智。武仲在齊,齊將有禍,不受其田,以避其難,是智之難

也。”顏回問朋友之際如何。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

謂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節選自《孔子家語?顏

回》)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顏回退/后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駿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

/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B.顏回退/后三日/牧來訴之日/東野畢之馬佚/兩修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

/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C.顏回退后/三日/牧來訴之日/東野畢之馬佚/兩修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

/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D.顏回退后/三日/牧來訴之日/東野畢之馬佚/兩修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

/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

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左右,文中是身邊的人的意思,現在一般表示左和右兩方面或表示約數。

B.“君子固有誣人也”與“日益驕固”(《阿房宮賦》)兩句中“固”字含

義不相同。

C.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魯定公自稱,春秋戰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

稱自己。

D.“臣以此知之”與“知者不惑”(《〈論語》十二章》)兩句中“知”字含

義相同。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面對魯定公對東野畢馭馬駕車技能的詢問,顏回表達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魯定公對此很不高興,認為顏回誣蔑他人。

B.顏回認為,馭馬時不要用盡馬力,使民時不要用盡民力,用盡馬力則馬

會逃跑,用盡民力則會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

C.魯定公從顏回對東野畢馭馬方法的分析上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并將此事

告訴了孔子,孔子認為顏回是多此一舉。

D.顏回曾向孔子詢問臧文仲、臧武仲這二人誰更賢能一事,孔子認為臧武

仲更加賢能些,并向顏回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每小題4分)

(1)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

(2)夫文仲,其身雖歿,而言不朽,惡有未賢?

13.孔子是如何看待朋友之間的關系的?請簡要概括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被檄夜赴鄧州幕府

元好問

幕府文書鳥羽輕,敝裘羸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豈不懷歸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此生只合田間老,誰遣春官②識姓名?

【注】①“豈不懷歸”出自《詩經?小雅?出車》。②春官:指禮部,禮部執掌人

才推薦、選拔、考試諸事。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中“鳥羽輕”一語雙關,一指指征召文書上插有鳥羽,表示緊急;

二是文書傳送之快,如同飛鳥一般迅疾。

B.“敝裘羸馬月三更”,緊承首句,緊扣題目中的“夜赴”,具體寫出了

連夜趕赴鄧州的情景。

C.第二聯中“官有程”三字,間接點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詩人接到文

書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鄧州進發。

D.第三聯描寫了一副安寧祥和,極富活力的鄉村圖畫,流露了詩人對田園

生活的留戀。

15.本詩主要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16.名篇名句默寫(8分)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種美德,他在《論語?子罕》中這樣評價

具有這三種美德的人:”,,勇者不懼。”

(2)《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

性修養作為根本的句子是:,o

(3)《論語》十二章中論述“士”要抱負遠大、剛強勇毅、責任重大的兩

句是:",

(4)《〈老子〉四章》中說:“”意思是如

果能夠始終如一,持之以恒,到最后還像開始的時候那么嚴格要求自己,那么

他的一生就沒有敗事可言了。

第II卷

(-)語言文字運用I(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題。

長征的偉大首先體現在軍事史上的獨創性,美國作家史沫特萊在《偉大的

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中稱贅長征是獨一無二的事件。她還認為:與長征

比較起來,漢尼拔跨越阿爾卑斯山則相形見結,拿破侖自莫斯科的撤退是災難

性的失敗,而長征則是最后勝利的前奏曲。

長征讓世人驚嘆和贊揚,其存在著什么樣的意義?這一點可以從毛澤東的

談話中讀出:“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

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途中,宣傳了我們黨的主張,播撒下革命的火種,推動

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吹響了全民族覺醒和奮起的號角。對其精神內涵

的解讀,《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斯諾所言更形象。他說:“冒險、探索、發

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

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

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

前,死亡面前都絕不承認失敗——這一切以及還有更多的東西,都體現在現代

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的歷史中了。”

習近平主席說:“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這種理想信念讓人

超越自我,超越自然,因此敢于''爬雪山,過草地”。長征路上的苦難、曲折

死亡,檢驗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

念是堅不可摧的。

17、文中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

達效果。(4分)

18、請以“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為主題,在下列成語中任選三個組成

一組,模仿畫線的句子,續寫一段意思完整的話。(4分)

要求:(1)符合首句的觀點;(2)句式基本一致。

成語:鍥而不舍;見義勇為;精益求精;雪中送炭;別出心裁;夜以繼日;

簞路藍縷:古道熱腸

成語深植于中華文化,如果把中華文化比作博大的風景,那么成語就是它

的縮微景觀。

“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言傳身教”,每一個成語給我們詮釋的都是豐富深

邃的教育智慧,它體現的愛生育人的教育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教育文化的精

神財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