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飼料學FeedScience
y第一章緒論飼料學的定義
飼料學是一門研究飼料的科學,目的在于揭示飼料的化學組成及其規律、飼料的化學組成與動物營養需要之間的關系。國外飼料業發展歷史時間飼料生產(開發)與應用歷史1850糖蜜在歐洲被用作飼料1888玉米蛋白粉在美國芝加哥開始被廣泛生產1890肉骨粉被作為蛋白質補充料用于豬和雞的飼糧1900亞麻餅粉、苜蓿粉和骨粉在畜禽生產上被廣泛應用1900啤酒糟開始被用作飼料1910魚粉在美國首次被生產并應用于家禽日糧1922美國首次生產大豆粕1939尿素被用作反芻家畜的合成蛋白質來源1954家禽飼糧中開始添加動物油脂1956羽毛粉的研究與利用1977液體蛋氨酸羥基類似物(MHA)首次上市1990-至今氨基酸、維生素、霉菌抑制劑、防腐劑等飼料添加劑逐漸被推向市場時間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發展歷史物質評定體系1810Thear提出“干草價”,用于衡量飼料營養價值的單位1859Grouven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化學分析資料為基礎,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用于動物的飼養標準1864Wolff制定了第一個以動物消化實驗為基礎,以可消化概略養分為指標的飼養標準1907Kellner提出了衡量飼料營養價值的單位——“淀粉價”,此后人們又相應地提出了“大麥飼料單位”和“燕麥飼料單位”1915Morrison提出總可消化養分(TDN)作為衡量飼料營養價值的單位能量評定體系1894Kuhn首次提出按能量直接評定飼料營養價值的觀點1917Armsby采用呼吸測熱器進行能量平衡試驗,并提出了衡量飼料營養價值的單位——“熱姆”1969Nehring在“淀粉價”的理論與方法基礎上提出了美國Flatt奶牛凈能體系1969Blaxter提出了英國布氏代謝能體系國家世界主要國家使用的飼料營養價值單位沿革德國早期使用淀粉價,1982年后僅對奶牛飼料改用泌乳凈能作為評價單位美國1915年后廣泛使用TDN,1959年開始使用凈能體系前蘇聯早期使用燕麥單位,1963年開始改用代謝能體系英國早期使用淀粉價,1969年開始使用布氏代謝能體系中國1950年~1978年套用前蘇聯燕麥單位,1978年后,改用能量單位,即對豬采用消化能,對雞采用代謝能,對奶牛采用凈能。同時,提出了以泌乳凈能為基礎的奶牛能量單位。國外飼料業的發展現狀
注重飼料產品質量,保證飼料的衛生和安全。飼料工業機械化、集約化、專業化程度高;飼料配制技術合理,產量高、成本低、質量好,
能極大地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實現飼料原料加工、養殖、屠宰和肉食品加工產
業一體化;我國飼料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飼料原料資源短缺配合飼料的使用比例相對較低單個工業飼料企業的生產規模小基礎研究薄弱飼料安全問題亟待解決2012年全國畜產品與水產品產量項目萬噸增長率%畜總產量83845.4豬肉53355.6牛肉6622.3羊肉4012.0禽肉18236.7禽蛋28611.8牛奶37442.3水產品5906(養殖4308)我國飼料業存在問題與對策飼料原料資源短缺通過改進加工工藝及有效手段開發能量和蛋白質飼料,特別是充分利用非常規飼料原料;挖掘耕地潛力,增加飼料產量及專用原料生產推廣應用各種青貯和氨化秸稈飼料;利用國際市場調節盈缺,并給予宏觀調控。配合飼料的使用比例低單個工業飼料企業的生產規模小飼料工業適應農村養殖業特點,實現飼料產品多元化(添加劑預混料、濃縮飼料、配合飼料)加強產品宣傳推廣工作,保證產品質量采取收購、兼并和托管等多種形式進行資源重組,實現企業集團化(2010年100萬噸企業19家,10萬噸企業283家,全國10843家)?;A研究薄弱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的研究投入力度加強飼料安全標準制定加大新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制定符合我國養殖業特點的飼養標準飼料安全問題亟待解決確保飼用原料的生物安全大力查處違禁使用藥物及添加物的不法行為規范使用獸藥及飼料添加劑嚴格監管重金屬用量,防止超標使用提高原料貯存技術,防止霉菌污染飼料發展的有利因素強大的產業基礎,40個工業行業中居第19位;良好的發展環境,各級政府重視,政策/法規/投入體系初步形成;市場潛力巨大;消費水平提高、城鎮化步伐加快均加速產業發展。產業規模與標準化養殖模式進展加快。飼料學的發展趨勢生物科學向飼料學領域滲透,將飼料營養價值數學模型化,便于動物生產應用,或便于預測飼料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尋求簡便、準確和有效的飼料營養價值評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方法等。 著重研究飼料中某些成分的生物學作用,如小肽、不飽和脂肪酸(共軛亞油酸)、寡糖、維生素、礦物質、抗生素和益生素等。應用高科技開發飼料資源,如利用DNA重組技術提高飼料中養分的含量,并降低有害成分的含量。例: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雙低”油菜、無腺體棉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技術配合先進飼料加工技術開發非常規飼料資源。關注安全綠色生產,保證飼料的安全和衛生: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飼料學的主要研究內容飼料化學研究與動物生產有關的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的種類及生物學功能。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研究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的原理與方法,評定各種飼料對不同動物的營養價值。飼料分類研究建立飼料分類的方法,對飼料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類和編號,便于各種飼料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動植物體內化合物組成的層次結構化合物分類組成成分機體構成物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水合成/分解中間產物小肽、氨基酸、尿素、氨、脂肪酸、甘油和肌酸等生物活性物質酶、激素、維生素和抗體等飼料中各種養分在動物體內的生物轉化過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分類單糖低聚糖多聚糖其它丁糖:赤鮮糖、蘇阿糖等戊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酮糖、阿拉伯糖等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庚糖:景天庚酮糖、葡萄庚酮糖、半乳庚酮糖等衍生糖:脫氧糖、氨基糖、糖醇、糖醛酸、磷酸糖酯等丙糖:甘油醛、二羥丙酮雙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纖維二糖、蜜二糖三糖:棉籽糖、龍膽三糖、松三糖、洋槐三糖四糖:水蘇糖五糖:毛蕊草糖六糖:乳六糖戊聚糖:阿拉伯聚膠、木聚糖葡聚糖:淀粉、糊精、糖原、纖維素果聚糖:菊糖、左聚糖半乳聚糖甘露聚糖均多糖雜多糖:果膠、阿拉伯樹膠、半纖維素、黏多糖、透明質酸等幾丁質、硫酸軟骨素、糖蛋白、糖脂、木質素等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數據來源:HudsonHFreezeandAlanDElbein,EssentialsofGlycobiology(SecondEdition)Chapter4(2009)
單糖各種單糖的主要性質單糖名稱主要性質葡萄糖己糖,動物體內的主要氧化功能形式,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基本結構單位果
糖己糖,甜度最高,主要存在于成熟的果實半乳糖己糖,在哺乳動物體內被用于合成乳糖甘露糖己糖,以聚糖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阿拉伯糖戊糖,主要構成半纖維素的支鏈木
糖戊糖,主要構成半纖維素的主鏈核
糖戊糖,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的細胞中,是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
低聚糖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是指由2~10個單糖通過糖苷鍵組成的,能溶于水的一類糖。低聚糖的概念低聚糖的營養學作用
在目前動物營養中所研究的低聚糖主要是指不能被人或其它單胃動物自身分泌的酶分解,但能對機體微生物區系、免疫等功能有影響的特殊糖類物質,如果寡糖、甘露寡糖等。主要作用機理選擇性促進有益菌的增殖;阻止病原菌定植、促進其隨糞的排泄;刺激增強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并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低聚糖的抗營養作用
由于動物缺乏分解低聚糖的酶,因此當飼料中含有較高含量的棉籽糖或水蘇糖時,大腸微生物可對其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造成動物脹氣。美拉德反應還原性糖:指分子中含有游離醛基或酮基的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等。美拉德反應:還原性糖的羰基與氨基酸的ε-氨基在加熱或長期貯存過程中縮合,產生一種不可消化的褐色的氨基糖復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結果是,降低飼料中氨基酸的利用價值。
非淀粉多糖根據非淀粉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將其可溶性NSP和不可溶性NSP。一般而言,可溶性NSP對動物的抗營養作用比不可溶性NSP的要大很多。非淀粉多糖(NSP,Non-StarchPolysaccharides)是植物結構性多糖的總稱,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以及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的概念主要成分化學組成可利用性單胃動物反芻動物抗性淀粉(α–1,4–α–1,6–Glu)n
菊糖(β–2,1–Fru)n–α–1,2–Glu
果膠半乳聚糖
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
半纖維素β–(1,3)(1,4)-葡聚糖-
木葡聚糖-
甘露聚糖-
阿拉伯木聚糖-
木聚糖-
纖維素無定型纖維素-
結晶纖維素(β-1,4-Glu)n
-
注:
:高;
:中;
:低;-:不可利用。Glu:葡萄糖;Fru:果糖。非淀粉多糖的主要成分及各組分的可利用性碳水化合物在動物體內的消化代謝
單胃動物反芻動物含氮化合物
飼料中的含氮化合物統稱為粗蛋白(CP),主要包括真蛋白質和非蛋白氮(NPN,Non-ProteinNitrogen)兩類。非蛋白氮的分類類別代表性化合物類別代表性化合物類別代表性化合物氨基酸賴氨酸、蛋氨酸胺半胱胺、精胺核酸嘌呤、核糖小肽谷胱甘肽、肌肽氨無水氨硝酸鹽類硝酸鈉、亞硝酸鈉酰胺類天冬酰胺、尿素銨鹽硝酸銨生物堿奎寧堿、龍葵堿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小肽小肽的概念小肽(smallpeptide)是指由2~10個氨基酸通過肽鍵形成的肽。小肽的分類功能性小肽指能參與調節動物的某些生理活動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和表皮生長因子等。營養性小肽指不具有特殊生理調節功能,只為蛋白質合成提供氮架的小肽。小肽的營養與生理功能促進氨基酸吸收,促進蛋白質的合成與沉積促進瘤胃微生物的生長促進礦物質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具有免疫活性、神經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等作用氨基酸氨基酸的分類根據氨基酸側鏈的R基的性質,可將20種基本氨基酸分為五類:PheIleLeuTrpCysValMetTyrAlaHisGlyThrProSerGlnAsnArgAspGluLys親水性疏水性非極性Ala、Val、Leu、Ile、Pro、Phe、Trp、Met極性不帶電荷Gly、Ser、Thr、Cys、Tyr、Asn、Gln極性帶正電性Lys、Arg、His極性帶負電性Asp、Glu芳香環和雜環Phe、Tyr、Trp、His、Pro氨基酸營養動物機體需要蛋白質,但排斥異體蛋白,飼料蛋白不能直接進入動物體內動物需要通過將攝入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之后,利用氨基酸從頭合成自身的蛋白質及其他代謝產物高等動物喪失了從頭合成部分氨基酸的能力部分氨基酸可以通過其他氨基酸轉化而來氨基酸之間的轉化與合成注:圖中實線箭頭表示是一步反應;虛線箭頭表示是多步反應,箭頭上的數字表示反應步數。數據來源:SilasG,2005蛋白質的在動物體內的消化代謝氨基酸體蛋白α-酮酸銨鹽鳥氨酸循環尿素氨糖及其代謝中間產物脂肪及其代謝中間產物三羧酸循環H2O+CO2蛋白質多肽小肽酶與其他特殊蛋白質
單胃動物反芻動物脂類脂類是指飼料干物質中的乙醚浸出物,包括脂肪和類脂質。脂類的分類脂類單純脂甘油三酯蠟質復合脂磷脂糖脂脂蛋白衍生脂萜類類固醇前列腺素脂肪酸重要的脂類化合物多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
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是指含2個或2個以上雙鍵的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概念常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類型脂肪酸名稱主要來源脂肪酸類型
3
-亞麻油酸(C18:3
3)植物油EFA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
3)魚
油NEF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
3)魚
油NEFA
6亞油酸(C18:2
6)植物油EFA
-亞麻油酸(C18:3
6)植物油NEFA花生四烯酸(C20:4
6)植物油EFA共軛亞油酸共軛亞油酸(CLA,
ConjugatedLinoleicAcid)是亞油酸的異構體,為一類含有共軛雙鍵的十八碳脂肪酸的總稱。共軛亞油酸的種類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cis-9,trans-11CLA和trans-10,cis-12CLA。共軛亞油酸的概念共軛亞油酸的形成
天然的CLA主要存在于反芻動物的乳和肉中,是不飽和脂肪酸在瘤胃細菌(如纖丁酸弧菌)氫化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中間產物。亞油酸亞麻酸同分異構cis-9,trans-11CLAcis-9,cis-11,cis-15C18:3吸收CLA氫化作用trans-11C18:1cis-9,trans-11,cis-15CLA△9-去飽和脫氫酶脫氫作用硬脂酸(C18:0)氫化作用同分異構氫化作用CLA在反芻動物體內形成過程資料來源:侯俊才,2004共軛亞油酸的營養學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力
增加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增加血清溶菌酶濃度;增強淋巴細胞毒活性;增強巨噬細胞吞噬活性??拱┳饔脵C制:抗氧化特性;細胞毒性作用;類二十烷代謝路徑改變;激活免疫防御體系。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抑制脂質堆積。改善體組成
抑制脂肪沉積,增加體蛋白和腹脂硬度,具抗氧化作用,提高動物產品品質。抗糖尿病作用
機制:提高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加強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加強脂肪細胞的分解異化脂肪的在動物體內的消化代謝
單胃動物反芻動物礦物質
礦物質是動物需要的一類無機養分,一旦缺乏或過量可導致動物的生產性能下降、健康受損甚至死亡。礦物質的分類根據礦物元素在動物體內的含量,可將其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
指在動物體內含量在0.01%以上的元素,包括:Ca、P、S、Cl、K、Na和Mg;微量元素指在動物體內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包括:Fe、Cu、Zn、Mn、Co、Mo、Se和Cr。動物必需礦物元素的特征普遍存在動物組織并分布均勻含量穩定具有基本生理功能與代謝規律共同缺乏與過量均可出現缺乏癥與中毒癥補給后可減輕或治療缺乏癥表現維生素
維生素是對動物機體起重要作用的一組有機質,它在動物體內不作為結構物質和能源物質,而是起特殊作用,微量即可滿足動物的需要,但一旦缺乏,可導致動物生產性能下降,發病甚至死亡。維生素的分類根據維生素的溶解性,可將其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硫胺素、核黃素、泛酸、煙酸、吡哆醇、生物素、葉酸、膽堿和鈷胺素)、維生素C根據維生素的來源情況,可將其分為外源性維生素和內源性維生素。外源性維生素:指由飼料直接提供的維生素。內源性維生素:指可在動物體內合成的維生素。維生素類型合成途徑備注維生素Aβ-胡蘿卜素
維生素A草食動物在腸壁、肝臟和乳腺轉化維生素D7-脫氫膽固醇
膽鈣化醇(VD3)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維生素K消化道微生物
維生素K2反芻動物體內合成煙酸色氨酸
尼克酸單核苷酸魚類和肉食動物的合成率低膽堿蛋氨酸、絲氨酸、甜菜堿
膽堿主要在動物肝臟內合成維生素C谷氨酸
古洛酮酸
維生素C主要在動物腎上腺、腸、肝臟合成內源性維生素的合成途徑水飼料中水的形式飼料中的水分按其形式可分為自由水和結合水。自由水
與普通水一樣具有熱力學運動能力的水,也稱游離水;結合水
與飼料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團結合而不能自由運動的水。動物體內水的來源與去路分泌(乳汁、眼淚等分泌物)飼料水代謝水動物排泄(糞、尿)蒸發(肺呼吸、皮膚泌汗)飲水水分活度
飼料的水分活度(Aw,wateractivity)是指飼料所顯示的水蒸汽壓(P)對同一溫度下的最大水蒸汽壓(P0)之比。水分活度與水分含量之間的關系數據來源:MartinChaplin,2009
飼料中的水分含量與水分活度之間的關系為特定溫度下的等溫線,并與原料的組成成分有關,即相同水分含量的飼料其水分活度不一定相同。水分活度的應用衡量飼料中細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繁殖難易程度的重要指標水分活度上限抑制微生物繁殖種類0.95假單胞菌屬、埃希氏桿菌屬、變形桿菌屬、志賀菌屬、克雷伯菌屬、芽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部分酵母菌0.91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梭菌、沙雷菌屬、乳酸桿菌屬、片球菌屬部分霉菌
、紅酵母屬
、畢赤酵母屬0.87假絲酵母屬、球擬酵母屬、漢遜酵母屬、微球菌屬0.80大部分產毒霉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部分酵母菌屬(如德巴利酵母屬)0.75大部分的嗜鹽細菌、產毒曲霉0.65旱生植物曲霉(如白曲霉)、
酵母孢子
0.60嗜高滲酵母(如魯氏酵母)、小部分霉菌(如刺孢曲霉、紅曲霉)數據來源:Fontana,2000是決定飼料中重要生化反應速度的重要因素水分活度對飼料脂肪氧化、酶活性、水解反應和非酶促褐變反應的影響數據來源:
R.A.Timmons,2007其它成分
飼料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之外,還含有其他一些成分,如抗營養因子、色素和味嗅物質,這些成分對飼料的營養價值也產生一定的影響??範I養因子抗營養因子是指飼料中存在的某些能破壞營養成分或以不同機制阻礙動物對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對動物的健康狀況產生毒副作用的物質。抗營養因子的概念抗營養因子類型典型飼料原料抗營養因子類型典型飼料原料抗營養因子類型典型飼料原料生物堿紫云英皂甙大豆(餅粕)非淀粉多糖小麥氰苷木薯塊根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餅粕)亞硝酸鹽青綠飼料硫葡萄糖苷菜籽餅粕脲酶大豆(餅粕)霉菌毒素玉米棉酚棉籽餅粕大豆凝集素大豆(餅粕)肌胃糜爛素魚粉植酸米糠低聚糖大豆(餅粕)單寧高粱飼料中主要的抗營養因子上述抗營養因子的抗營養作用及消除方法將在后面的具體章節詳細闡述。飼料營養價值評定體系養分化學含量及總能的測定消化/代謝性評定生物學價值評定概略養分分析法VanSoest洗滌劑體系純養分分析法近紅外光譜法(NIR)綜合評價指數養分消化率與飼料消化能含量養分代謝率與飼料代謝能含量養分絕對生物學價值養分相對生物學價值飼料凈能含量第一層養分種類與絕對含量第二層進入體內或參與代謝的程度和數量第三層真實利用或轉化產品的效率和數量養分化學含量及總能的測定飼料養分的表示方法計量單位百分數(%)常用于表示飼料中某養分在飼料中的重量百分比,如
概略養分、常量元素、氨基酸含量等。毫克/千克(mg/kg)常用于表示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等養分。國際單位(IU)常用于表示脂溶性維生素、抗生素、酶等物質。樣品狀態
鮮樣基礎:指未經處理的按采集時的狀態測定的養分的含量,數值受水分含量影響大,可比性差;風干基礎:指在空氣中自然存放基礎或自然干燥狀態,接近飼料的
存放和飼喂狀態;一般水分含量在12%左右。絕干基礎:指100%干物質狀態,完全排除了水分的干擾,但有時需
要換算。概略養分分析樣品105℃/3h水分干物質550℃/3hH2SO4/CuSO4420℃乙醚72℃回流浸提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1.25%H2SO41.25%NaOH各煮沸30min=100-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概略養分的指標內涵水分
游離水、結合水和揮發性成分;無氮浸出物
淀粉、游離單糖和低聚糖、果膠、部分半纖維素,有機酸、水溶性色素和維生素。粗纖維部分半纖維素,大部分纖維素和木質素;粗脂肪
脂肪、蠟質、樹脂及脂溶性色素和維生素;粗蛋白
飼料總氮×6.25(轉化系數),真蛋白質和非蛋白含氮物;粗灰分
各種礦物質的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和氧化物;概略養分分析方法的優缺點優點分析簡單快速,使用儀器相對簡單,分析成本較低;歷史悠久,應用廣泛,不同飼料樣品養分數據庫較完整,
可供參考和相關分析。缺點指標簡單(僅6項),不能滿足現代營養學的需要(約30~40項);指標劃分界限模糊,未考慮劃入同一組分中不同營養成分
間化學性質和營養學意義的差別;
部分指標分析變異度較大,如粗蛋白和無氮浸出物。概略養分相關指標分析儀器
鼓風干燥箱凱式定氮儀粗纖維全自動分析儀全自動脂肪測定儀電熱式馬弗爐微波馬弗爐VanSoest洗滌劑體系VanSoest(1963)提出了ADF(AcidDetergentFiber,酸性洗滌纖維)測定方法用來改善粗纖維測定方法的不足
,并于1967年提出了NDF(NeutralDetergentFiber,中性洗滌纖維)的測定方法。在該體系下,可獲得樣品的NDF、ADF和ADL(AcidDetergentLignin,酸性洗滌木質素)等指標,使得細胞壁的組分劃分更精細。
該體系起初主要用于牧草(粗飼料)的評定,但此后也被延伸應用于能量飼料的纖維成分評定。牧草3%SDS煮沸1h中性洗滌纖維(NDF)酸性洗滌纖維(ADF)2%CTAB煮沸1h72%H2SO430℃3h酸性洗滌木質素(ADL)500℃2h灰分中性洗滌可溶物(NDS)酸性洗滌可溶物(ADS)水解液(纖維素)燃燒失重(木質素)SDS:SodiumDodecyl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鈉;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VanSoest洗滌劑體系操作步驟VanSoest洗滌劑體系的指標內涵NDS
細胞內容物和特殊牧草中的果膠;ADL
由木質素和少量礦物質或雜質組成;水解液
纖維素ADF-ADL;ADF
由纖維素、木質素和少量礦物質組成;ADS
半纖維素
NDF-ADF;NDF
細胞壁成分,主要由半纖維素、纖維素、木質素、少量蛋白質和礦物質組成;灰分礦物質與雜質。木質素
ADL-灰分。VanSoest洗滌劑體系的優缺點優點
對細胞壁組分的劃分較準確,主要用于粗料質量的評價。缺點
該體系下果膠幾乎全部可溶,低估了細胞壁的含量;分析淀粉含量較高的能量飼料,需額外加入耐熱α-淀粉酶,
否則淀粉不易去除;存在蛋白質(含美拉德反應產物)殘留問題。純養分分析法
利用精密的分析儀器和先進的分析技術,測定樣品中的各種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礦物元素等成分,以達到深入了解飼料的營養特性的目的。氨基酸HPL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譜樣品粉碎(100目)脫脂(EE>6%時)酸水解/堿水解(Trp)/過甲酸氧化柱前/柱后衍生化HPLC分離氨基酸百分含量氨基酸的分析步驟全自動氨基酸儀及標準品分析圖譜脂肪酸油脂提取BF3-甲醇甲酯化酸法/堿法/酸堿綜合法水解GC測定脂肪酸的分析步驟GC:GasChromatography,氣相色譜
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揮發性,可用氣相色譜法測定。但長鏈脂肪酸的沸點高,高溫氣化不僅測定速度慢,且一些不飽和脂肪酸易發生分解,故可采用甲酯化,使之轉變為低沸點的衍生物后進行測定。脂肪酸的氣相色譜圖礦物質樣品粉碎(35目)干法/濕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譜法(AAS)/原子發射光譜法(AES)/比色法標準曲線礦物元素含量的分析步驟AAS: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AES:AtomicEmissionSpectrometry測定礦物元素涉及的主要儀器微波硝解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發射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維生素維生素的測定方法一般有液相色譜法、比色法和微生物效價評定法。維生素類型測定方法國標代碼維生素A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7817-2010葉黃素高效液相色譜法GB/T23187-2008維生素B1熒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4700-2002維生素B2熒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4701-2002維生素B6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4702-2002維生素B12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7819-1999維生素C鄰苯二胺熒光法GB/T17816-1999維生素D3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7818-2010維生素E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7812-2008維生素K3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8872-2002煙酸、葉酸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7813-1999泛酸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8397-2001d-生物素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GB/T17778-2005氯化膽堿離子色譜法、雷氏鹽分光光度法GB/T17481-2008測定飼料中維生素含量的國標方法純養分分析方法的優缺點優點
對養分的定性和定量較準確;
可排除其他組分的干擾,實現研究組分的動態定向監測。缺點
對測定所需儀器設備的要求較高;測定費用較高;對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要求。近紅外分析技術(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是利用各種養分(化合物官能團)在紅外波譜區(700~2500nm)的特征吸收譜帶,使用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進行定量。近紅外分析技術近紅外分析技術的應用成分分析
分析飼料中水分、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氨基酸、維生素、植酸、棉酚等成分;質量監控
用于飼料加工過程的在線分析(美拉德反應、霉菌污染、飼料摻假)。營養價值評定
用于青貯飼料的采食量和有機物消化率測定;近紅外分析技術的優缺點優點
適合快速分析,操作簡便,一次可測定多種成分,樣品不損失,不需化學試劑,維持費用低。缺點
依托于可靠的樣品數據庫和統計分析方法,樣品制備是干擾分析的誤差的主要因素。綜合評價指標: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EssentialAminoAcidIndex)以全卵蛋白為標準物,計算待測飼料中10種必需氨基酸含量與標準物中對應氨基酸含量百分比的幾何平均數。總能測定根據飼料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規律,可將飼料能量分為總能和有效能兩部分。準確測定飼料或糞、尿、動物產品的熱值是研究動物能量代謝的基本方法。關系式:飼料燃燒熱=水吸熱+水當量(儀器吸熱+實驗期間散熱)–燃燒絲的燃燒熱消化/代謝性評定消化試驗主要用于評價動物的消化能力,衡量飼料的可消化性。消化試驗體內消化試驗(invivo)體外消化試驗(invitro)尼龍袋法人工消化液消化道消化液全收糞法指示劑法肛門收糞回腸末端收糞套算法內源指示劑外源指示劑體內消化試驗全收糞法
準備試驗籠具和相關試驗用具
選擇生長發育、營養狀況、食欲、體質均正常的健康供試動物
,一般選
擇公畜,以便于糞尿分離。
供試動物數量:每種飼料牛3頭,豬4~5只,禽8~15只。
試驗飼糧的準備:參照動物營養需要,根據試驗動物采食量與試驗天數估
算所需飼料的總量,一次配齊,并按每日每頭(組)稱重分裝,同時取樣測
定其中水分和養分含量。試驗動物與條件準備試驗期
預試期:排空消化道內原有飼料,適應試驗日糧和環境;牛羊10~14天,
豬5~10天,禽類3~5天;觀測動物的采食習性、采食量和排糞規律。
試驗期:準確記錄每天的采食量,回收剩余飼料;全部收集3~5天的糞
便(代謝試驗同時收集尿液),取樣保存;試驗周期與預試期時間相同。樣品處理糞樣需經酸化、防腐處理后,-20℃保存,以減少氨氮損失。樣品用于分
析前,需將鮮樣制成風干樣品,并計算初水分的含量。記錄采食量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收糞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回腸末端收糞法
由于動物的后腸微生物發酵既能分解食糜中剩余的氨基酸,也能合成菌體氨基酸,因此可導致排出物中氨基酸組成改變,從而掩蓋單胃動物對飼料氨基酸的真實消化狀況。主要采用的方法:回-直吻合術法、回腸末端瘺管法、盲腸切除法(禽)。指示劑法指示劑法是根據指示劑隨飼料攝入和排出濃度的變化,推測營養素被消化的程度。指示劑的選擇要求
含量穩定,與飼料同步移動,測定方便
在消化道內不消化、不吸收,回收率100%
在飼料及糞樣中含量必須具有高度均勻性與代表性
添加量少(<0.5%),背景值低
對動物無毒副作用指示劑的種類
內源性指示劑
SiO2、木質素、酸不溶灰分和蠟質等外源性指示劑
Cr2O3、TiO2、BaSO4、PEG和Cr-EDTA等指示劑法的計算公式式中,DN:日糧中養分N的消化率(%);Ir:日糧中指示劑的含量(%);If:糞中指示劑的含量(%);Nr:日糧中養分N的含量(%);Nf:糞中養分N的含量(%)。例:利用外源指示劑法測定日糧粗蛋白消化率時,假定日糧中指示劑濃度為0.2%,粗蛋白濃度為20%;糞中指示劑濃度為0.5%,粗蛋白含量為25%,請計算日糧粗蛋白的表觀消化率,并寫出計算過程。指示劑法計算舉例指示劑法的優缺點優點
可減少收集全部糞便的麻煩,省時省力,尤其是在收集全部糞
便困難的情況下(放牧、采食量過大、部分消化道消化率測
定),采用該法更具優越性。缺點
指示劑的回收率一般很難達達到100%;進入動物體內的指示劑與食糜會經常發生分離;指示劑自身的分析誤差和測值準確性與重現性較難把握。套算法當試驗飼糧的營養極端不平衡,含抗營養因子/毒素高或適口性差時,會造成飼糧無法單一飼喂。此時,一般采取套算法測定該飼糧養分的消化率。套算法一般需經過兩次消化試驗才能得出需要的結果。假定基礎飼糧的消化率在兩次消化實驗中保持穩定,養分消化率具有可加性。第一次消化試驗:測定基礎日糧的營養物質消化率;第二次消化試驗:試驗日糧=基礎飼糧(80%~50%)+待測原料
(20%~50%),在相同試驗條件下測定試驗日
糧的消化率。試驗方法套算法計算公式式中,DB:基礎日糧的養分消化率;DT:試驗日糧的養分消化率;f:試驗日糧養分中待測飼料養分所占的比例。套算法計算舉例例:某試驗要測定某蛋白質飼料(CP含量40%)中蛋白質的消化率。第一次測得基礎飼糧(CP含量20%)粗蛋白消化率為72%;第二次5天共喂5Kg(基礎飼糧80%+20%待測飼料),測得糞中排出粗蛋白300g,求該蛋白質飼料蛋白質消化率。套算法的注意要點由于飼料間的互作及其他條件的影響,套算法假定的的基礎日糧養分消化率在兩次測定中保持一致的條件很難達到。為保證測定結果相對準確,需保持基礎日糧養分消化率的穩定?;A日糧應是營養平衡的配合飼料,且基礎日糧中含約10%的待測飼料
;兩次試驗所需的基礎日糧一次性配齊;待測飼料在試驗日糧中替代基礎日糧的比例不宜太低,一般20%~50%為宜。尼龍袋法
尼龍袋法主要用于反芻動物飼料中干物質、粗蛋白質和淀粉等養分的瘤胃降解率的測定。隨著反芻動物的瘤胃動態降解動力學體系在飼料配方設計與生產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及瘤胃降解率數學模型的建立,人們也不斷完善了尼龍袋法估算的動力學參數a,b,c和有效的降解率數據。尼龍袋試驗方法每種飼料需3~4頭瘺管動物;飼喂典型日糧,接近實際飼養水平;尼龍袋孔徑40~60
m;飼料2.0gDM;培養時間0,6,12,24,48,96,120h;每時間點3~4個重復。尼龍袋法瘤胃養分降解率數學模型的建立D(t)=a+b(1-e-ct)式中,D(t):t時間點某養分的降解率;
t:發酵時間;a:飼料中快速可溶且完全在瘤胃降解的部分(%);b:飼料中不溶但可降解的部分(%);c:為b部分在瘤胃的降解速率常數,即Kd(%/h)。有效降解率(effectivedegradation,ED)ED=a+[(b×c)/(Kp+c)]式中,Kp:瘤胃食糜的流通速率常數,指單位時間內流出瘤胃的未降解部分占原有總量的比例(%/h)。一般的,粗飼料Kp取4.5%/h,精飼料Kp取6%/h。原料名稱干物質降解參數粗蛋白降解參數淀粉降解參數abcDDM*abcRUP*abcDST*大麥444513.575296511.071524820.589玉米24725.55614564.04323775.560軟質小麥524212.080276716.076584239.094小麥麩45354.861524416.575782220.595全脂米糠48356.566424110.568198112.073豆粕32655.86722766.063----干甜菜渣4909.5593897.552----脫水苜蓿26477.55226579.060----*:表中DDM、RUP和DST分別為原料干物質、粗蛋白和淀粉的有效降解率,且數據基于降解底物基礎而言,需經折算才可轉化為占飼喂狀態的比例。數據來源:INRA(2004)&劉建新(2009)部分反芻動物飼料尼龍袋法的瘤胃養分降解動力學參數尼龍袋法的優缺點優點是體內法和體外法相結合的測定飼料養分消化率的新方法,具有速度快、所需樣品小、費用低、可操作性強等特點;該法在估測飼料干物質、能量及除混合飼料外其他飼料蛋白質消化率方面與傳統法所得結果相當一致。缺點影響試驗結果的因素較多:尼龍袋的孔徑、樣品量與尼龍袋表面積的比值、樣品的粉碎細度、基礎日糧的構成與飼養水平、培養后袋內殘留的微生物等。因此在評定飼料降解率前需對尼龍袋法測量中的各影響因素加以控制,使之標準化。體外消化試驗
體外消化試驗是模擬動物消化道的環境,在體外進行飼料的消化試驗。體外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環境條件易控制,重復性好,受試驗動物限制少,易于標準化等優點。
反芻動物的體外法主要利用模擬反芻動物瘤胃微生態環境的特殊裝置,評定飼料營養價值,又稱為人工瘤胃法。目前比較典型的反芻動物體外消化試驗方法有:批次培養法、體外產氣法和體外連續培養法。反芻動物體外消化試驗方法批次培養法原理:將飼料樣品置于38.5℃~39.5℃,pH6.7~7.0的厭氧條件下,用NaHCO3、NaH2PO4、KCl、MgSO4等配制成“人工唾液”,與瘤胃液處理飼料樣品一定時間后,用離心法分離被降解的物質,所剩余殘渣即視為非降解物,即可求出瘤胃非降解干物質中有機物和能量含量。優點
操作簡單,可在48h內較準確地反映飼料在瘤胃液內的消化情況,廣泛用于短期的體外培養。缺點
培養時間超過48h后,發酵產物積累,會使得瘤胃微生物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結果變異性變大。體外產氣法優點
通過產氣量較真實地模擬飼草在瘤胃內的有機質消化率,并估計單位飼料的可降解蛋白質含量和單個飼料或混合飼料的能值。缺點
發酵產物不能外移,造成產物積累,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原理:基于飼料樣本在體外用瘤胃液消化所產生氣體(CO2和CH4)的比率來估計有機物消化率,主要有氣壓轉換法和注射器法。所剩余殘渣即視為非降解物,即可求出瘤胃非降解干物質中有機物和能量含量。體外產氣法主要用來評價放牧家畜飼草飼用價值。體外連續培養法體外連續培養法可實現體外培養系統中發酵產物的連續排出,同時保持緩沖液連續不斷地流入發酵容器中,對瘤胃內環境的模擬更準確。目前應用較廣的體外連續培養系統有單外流連續培養系統(Rusitec)和雙外流連續培養系統(DFCCS,
Dual-flowContinuousCultureSystem)兩種。單外流連續培養系統
消化糜固相和液相均以相同速度外流的系統,系統簡單、方便,并且能夠收集發酵產生的氣體,其主要缺點是不能區分發酵流出液的液相和固相組分。Rusitec雙外流連續培養系統
將消化糜固相和液相外流速度分別加以控制的系統。一般液相外流速度(4-10%/h)明顯高于固相外流速度(2-7%/h)。該裝置由于有兩個外流口,無法準確測定單一飼料的消化率,且操作復雜。保持細菌、原蟲正常的種類、數量和比例,觀察其活力和形態學變化;保持纖維素、淀粉和蛋白質等的正常的消化速率,并維持它們之間正常的相互作用;具有大量預測體內結果的能力。評定人工瘤胃技術可靠性的檢驗標準單胃動物體外消化試驗方法豬小腸液凍干粉法
該法分兩步,第一步模擬豬胃的消化環境,用胃蛋白酶的鹽酸溶液處理飼料樣品;第二步模擬小腸的消化環境,用豬小腸液或小腸液凍干粉(PIF)的中性溶液處理第一步水解殘渣;最后將第二步殘渣視為不消化物,測其發熱量后求“離體法能量消化率”(x),然后再與用生物學法測出的標準回歸公式校正后求能量消化率。移動尼龍袋法
采用30×50mm,孔徑40~60μm的小尼龍袋,裝入0.5g~1.0g飼料(12mg~13mg飼料/cm2),對豬一般采用口腔采食/強飼,牛則從口腔/真胃/十二指腸瘺管放入尼龍袋,最后從肛門收集。尼龍袋沖洗后干燥后,測定袋內剩余物質中待測養分的含量,計算待測飼料養分消化率。移動尼龍袋試驗方法該方法具有速度快、所需樣品小、費用低、可操作性強,重復性較好等優點。代謝試驗
代謝試驗主要通過測定供試動物采食與排出體外的營養物質之差來比較動物體內組成成分變化情況,以了解各種營養物質在動物體內的存留能力,從而評價飼料的營養價值。代謝試驗是在消化試驗基礎上增加尿和氣體的收集裝置。雞表觀代謝能測定——排空強飼法成年公雞6×4(重復)=24只,單籠飼養,肛門縫合排泄物收集瓶(60mL~100mL)。預試期>3天,正試期:排空48h,強飼50g,禁食,自由飲水,收糞48h(繼續禁食48h收集內源排泄物),恢復14天。能量可消化性的綜合評價指標總可消化養分(TDN,TotalDigestibleNutrients)以三大有機養分的有效能為基礎,統一折算為可消化糖類的當量,屬于表示能量價值的相對單位,兼有能量和養分的屬性。總消化養分
TDN=X1+2.25X2+X3+X4
式中,X1:可消化粗蛋白(%,kg);X2:可消化粗脂肪(%,kg);X3:可消化粗纖維(%,kg);X4:可消化無氮浸出物(%,kg)。TDN的特點TDN用一個數值綜合反映了飼料可消化程度,測算和應用方便,故長期沿用。經驗公式:1kgTDN=18.4MJDE=15.1MJME由于TDN體系未考慮發酵氣體產熱及熱損失,而粗飼料較容易產生發酵熱和甲烷,因此TDN往往會高估動物對粗飼料的能值。由于TDN考慮了部分能量損失,如糞能和尿能損失,因而具有消化能和部分代謝能的含義。生物學價值評定絕對生物學價值(BV)
蛋白質生物學價值(BiologicalValue,BV)是指體蛋白沉積量(氮)占吸收量的比例,是衡量飼料蛋白質能用于合成體組織和體成分的比例。測定條件
動物處于快速生長階段;待測原料為唯一蛋白源;日糧能量充足,蛋白質供應不超出體蛋白的最大沉積能力(10%)。相對生物學價值(RBV)待測養分攝入量敏感指標測量值●●●●●●●●-基準物●-待測原料YXtXsY=a+bsXY=a+btXRBV=bt/bs=Xs/Xt相對生物價值的測定條件
確定比較對象(基準物),一般為生產中最常用或消化利用效率最高的
原料,如蛋白質(全卵蛋白、酪蛋白),CaHPO4,CuSO4等敏感指標在攝入量范圍內呈線性變化;基礎日糧中待測養分含量(背景值)盡可能低;用量梯度:待測原料2~3,標準物1~2。相對生物學價值評定法同樣適用其它營養物質生物學價值的評定,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微量養分。Tips飼料凈能的測定
根據凈能的用途,可將其分為維持凈能和生產凈能兩部分。其中,維持凈能包括基礎代謝、保持體溫恒定、隨意活動所需的能量;生產凈能包括增重、產奶、產蛋、產毛、繁殖和勞役等所需的能量。
凈能可通過平衡代謝試驗結合測定產熱量的方法獲得,根據測定動物產熱量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直接測熱法和間接測熱法。直接測熱法直接測熱法是直接測定動物代謝過程中釋放出的全部熱。設備儀器:測熱室(柜)或動物測熱計測定指標:記錄采食量、排糞量、尿液、脫落毛發與皮屑、甲烷氣體體積,并
分別測定其燃燒熱;記錄進出測熱柜氣體的體積(V0,V1)、溫度(T0,T1)和濕度(H0,H1),
并計算進出氣體的溫度和濕度差。計算公式:機體增重熱=飼料熱-糞便熱-尿液熱-皮屑熱-甲烷氣體熱-(氣體和測熱柜吸熱+水分汽化熱)其中,機體產熱=氣體和測熱柜吸熱+水分汽化熱間接測熱法間接測熱法是根據測得動物的代謝產物和氧耗,間接計算動物的產熱。測定指標與計算方法
測定的規定時間(24h)內的耗氧量和CO2產量和尿氮量,其中反芻動
物還包括CH4產生量;由尿氮量(×6.25)算出被氧分解的蛋白質量,從而得出其產熱量、耗
氧量和CO2產量;
從總耗氧量和總CO2產生量中減去蛋白質的耗氧量和CO2產生量,計算
出非蛋白呼吸商。
根據非蛋白呼吸商(查表)得出相應的非蛋白呼吸商的氧熱價,計算出
非蛋白代謝的產熱量(=氧熱價×耗氧量);
總產熱量=蛋白質代謝的產熱量+非蛋白質代謝的產熱量呼吸商(RQ,RespiratoryQuotient)=CO2產生量/O2消耗量養分含碳量(%)氧化1g養分的氧耗氧化1g養分產生的CO2和熱量呼吸商O2/gO2/LCO2/gCO2/L熱量/KJ蛋白質52.001.3660.9571.5200.77418.410.809脂肪76.702.8752.0132.8101.43139.750.711淀粉44.451.1840.8291.6290.82917.571.00蔗糖42.111.1220.7861.5430.78616.571.00葡萄糖40.001.0660.7461.4660.74615.651.00各種養分在動物體內氧化時的平均常數數據來源:Brouwer,1965非蛋白呼吸商氧化百分比(%)氧熱價(KJ)糖脂肪0.711.1098.919.62300.7515.684.419.82800.8033.466.620.08740.8136.963.120.13760.8240.359.720.18780.8343.856.220.24220.8447.252.820.29240.8550.749.320.34260.8654.145.920.39700.8757.542.520.44720.8860.839.220.49740.8964.235.820.54760.9067.532.520.60200.9584.016.020.85731.00100.00.021.1166非蛋白呼吸商與氧熱價對應表數據來源:Lusk凈能的其他表示方式
淀粉價Kellner(1924)通過氮碳平衡實驗測得1Kg淀粉在閹公牛體內沉積248g脂肪,相當于2356Kcal凈能,稱為1個淀粉價。
奶牛能量單位(NND)1Kg含脂肪40g,蛋白質34g,碳水化合物47g的標準奶含能3138KJ,為1NND。傳統飼料分類法傳統分類法主要根據飼料的來源、形態和飼用價值區分,但區分的標準較籠統,不能準確反映不同類型飼料間的具體營養學體系差異,且不便于數據庫的分類管理。根據飼料來源分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飼料、微生物飼料、礦物質飼料和人工合成飼料特點符合人們對飼料的認知習慣,便于組織飼料;缺點不能反映飼料營養價值的內部特點,不便于計算機管理和配方設計根據飼料形態分固態飼料、液態飼料、膠體飼料、粉狀飼料、顆粒飼料和塊狀飼料特點直觀,貯存和使用時可區別處理;缺點不具備營養學意義,不科學,不實用。根據飼料飼用價值分精飼料、粗飼料、青綠多汁飼料和添加劑特點根據經驗分類;缺點不能從養分含量上反映各類飼料的差異。飼料標準編碼應具有以下特點:科學性
同一系列編碼的飼料,其特征特性、化學成分和營養價值相同或相似。唯一性能把所有編碼的飼料營養數據存入同一臺電子計算內,而不會發生混亂,并便于補充和修改。統一性飼料的編碼能被世界各國接受,明確而不會混淆地匯編入世界飼料總冊內。標準飼料編碼法國際飼料分類編碼法美國學者L.E.Harris(1956)根據飼料的主要營養特性,提出了飼料分類的原則和編碼體系,即將飼料分成了8大類,并給予每類飼料相應的飼料編碼,同時用于計算機建立國際飼料數據的管理系統。該編碼方法已逐步發展成當今飼料編碼體系的基本模式,為多數學者所認同。國際飼料分類編碼體系包含的飼料屬性來源(或母體物質)種、變種或類別飼用部分調制處理方法成熟階段(僅適用于青飼料和青干草)刈割茬次(適用于青飼料、干草)等級、質量保證分類(按營養特性)
苜蓿青干草的飼料屬性來源:苜蓿;類別:草地牧草;飼用部分:地上部分;調制處理方法:脫水;成熟階段:早花期;刈割茬次:初次;等級:CP≥17%,CF≤27%;分類:粗飼料。飼料分類號(1~8)飼料樣序號(00-001~99-999)國際飼料編碼(IFN)格式IFN首位代表飼料的營養特性,后5位則按飼料的重要屬性給定編碼。舉例:苜蓿青干草的IFN為1-00-092,含義為飼料樣總數的第92號,屬于第1類,粗飼料類。INF的分類依據和編碼類型飼料分類號飼料類別國際飼料編碼類型飼料分類號飼料類別國際飼料編碼類型1粗飼料1-00-0005蛋白質補充料5-00-0002青綠飼料2-00-0006礦物質飼料6-00-0003青貯飼料3-00-0007維生素飼料7-00-0004能量飼料4-00-0008飼料添加劑8-00-000水分≥45%水分<45%CF≥18%CF<18%CP≥20%CP<20%青貯飼料青綠飼料粗飼料蛋白飼料能量飼料八大類飼料的概念粗飼料
飼料干物質中粗纖維大于或等于18%,以風干物質為飼喂形式的飼料。如干草類、農作物秸稈等。青綠飼料
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鮮飼草以及以放牧形式飼喂的人工栽培的牧草、草原牧草、塊根、塊莖、瓜果類等。
青貯飼料
新鮮的天然植物性飼料為原料,在厭氧條件下,經過以乳酸菌為主的微生物發酵后調制成的飼料。如玉米青貯、青草青貯等。能量飼料
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的飼料。如玉米、大麥、麩皮、米糠,塊根塊莖類等。蛋白質飼料
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飼料。如魚粉、肉骨粉、大豆及其餅粕、氨基酸、飼用尿素等。礦物質飼料
可供飼用的天然礦物質、化工合成的無機鹽類、有機配位體與金屬離子螯合物。如石粉、貝殼粉、骨粉、磷酸氫鈣、沸石粉、飼用微量元素等。維生素飼料由工業合成的提純的維生素制劑,但不包括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青綠飼料。飼料添加劑
為保證或改善飼料品質,防止質量下降,促進動物生長繁殖,保障動物健康而加入飼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質為飼料添加劑,但不包括合成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以及以治病用的藥物。如凝結劑、防霉劑、香味劑、著色劑等。我國飼料分類編碼法
張子儀院士等(1987)在國際飼料分類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飼料的來源、形態、生產加工方法等屬性,又將飼料劃分為17亞類,兩者組合,形成了中國飼料編碼。飼料亞類及其編碼01青綠多汁類飼料07谷實類飼料13動物性飼料02樹葉類飼料08糠麩類飼料14礦物質飼料03青貯飼料09豆類飼料15維生素飼料04塊根、塊莖、瓜果類飼料10餅粕類飼料16飼料添加劑05干草類飼料11糟渣類飼料17油脂類飼料及其他06農副產品類飼料12草籽樹實類飼料飼料分類號(1~8)飼料亞類號(01~17)飼料樣號(0001~9999)中國飼料編碼(CFN)格式舉例:
黑麥草的CFN編碼為1-05-608,含義為第1大類(粗飼料),第5亞類(干草類飼料),飼料樣總數為第608號的飼料。小麥麩的CFN編碼為4-08-0801,含義為第4大類(能量飼料),第8亞類(糠麩類飼料),飼料樣總數為第801號的飼料。
玉米蛋白粉CP60%的CFN編碼為5-11-0001,含義為第5大類(蛋白質飼料),第11亞類(糟渣類飼料),飼料樣總數為第1號的飼料。青綠飼料的營養特性水分含量高,適口性好,但營養濃度和有效能值低;粗蛋白含量適中,氨基酸較平衡(Lys、Met、Trp含量較高),消化率高;適時刈割的青綠飼料無氮浸出物含量較高(40%~50%),粗纖維(15%~30%)和木質素含量較低;鈣磷比適宜,鈣多磷少,尤以豆科青綠飼料較為明顯;維生素含量高,富含胡蘿卜素、VC、VE、VK和大多數B族維生素,但較缺乏VD和VB12;營養價值變化范圍較大,主要與生長環境、生長階段和部位及品種有關。青綠飼料原料各論牧草類飼料牧草是指一切可供飼用的細莖草本植物,主要包括天然牧草和栽培牧草。天然牧草天然牧草主要用于放牧,或有計劃地在生長適宜時期刈割,供曬制干草或青貯。但需合理規劃,分區放牧,避免草場退化。四類主要的天然牧草營養學特性蛋白質(%)無氮浸出物(%)粗纖維(%)粗脂肪(%)鈣磷禾本科10~1540~50302~4一般鈣含量高于磷含量,比例較適中豆
科15~2040~5020~252~4菊
科10~1540~5020~255莎草科13~2040~5020~252~4栽培牧草
栽培牧草是指人工播種栽培的各種牧草,種類繁多,但以產量高、營養好的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占主要地位。子葉類型蛋白質鈣磷可溶性糖干草/青貯調制耐牧性固氮能力代表性牧草禾本科單子葉+++++容易++-黑麥草、羊草、蘇丹草豆
科雙子葉+++++++困難++苜蓿、三葉草、草木犀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的特點的比較禾本科牧草各論黑麥草
黑麥草屬中最重要的兩個種是多年生黑麥草和多花黑麥草。黑麥草營養品質好,柔嫩多汁,適口性好,適用于各種家畜和水產飼料。生長期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無氮浸出物粗纖維粗纖維中木質素含量葉叢期18.63.88.148.321.13.6花前期15.33.18.548.324.84.6開花期13.83.07.849.625.85.5結實期9.72.55.750.931.27.5黑麥草的飼用價值不同生長期黑麥草干物質中營養成分變化(%)資料來源:《飼料手冊》,1984黑麥草的飼用注意要點飼喂豬時,宜抽穗前刈割;飼喂牛羊時,刈割時間可稍遲,以保證一定含量的纖維,保證反芻動物足夠的咀嚼行為;可制成干草或干草粉,配合精料,作為牛羊的育肥飼料;用于調制干草的黑麥草宜在抽穗后刈割。羊草
羊草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營養生長期長,葉量豐富,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羊草的飼用價值生長期粗蛋白粗脂肪無氮浸出物粗纖維磷鈣分蘗期20.354.0432.9535.620.431.12拔節期17.993.0725.1947.90.450.42抽穗期14.822.8641.6334.920.480.38結實期4.972.9652.0533.560.620.16不同生長期羊草干物質中營養成分變化(%)資料來源:《飼料手冊》,1984羊草的飼用注意要點一般在抽穗期刈割,可鮮飼,制成干草,青貯或放牧使用;鮮飼時,可整株飼喂牛羊;幼嫩羊草打漿或直接將羊草制成草粉后喂豬;制成干草后,供牛馬羊飼用。蘇丹草
蘇丹草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抗旱力強,耐瘠等特點。蘇丹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但可作為牛、羊、馬、兔、草食性魚類等動物的優質青飼料。蘇丹草的飼用價值生長期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水分抽穗期15.32.825.947.28.8開花期8.11.735.944.010.3結實期6.01.633.751.27.5不同生長期蘇丹草干物質中營養成分變化(%)資料來源:王成章《飼料生產學》,1998蘇丹草的飼用注意要點蘇丹草莖葉較大,較易制成干草;蘇丹草一般第一茬用于鮮喂或曬制干草,第二茬以后用于牛羊放牧;由于幼嫩的蘇丹草中含有氰甙配糖體,氰甙進入機體后在酶作用下水解為氫氰酸,動物大量采食可中毒,因此用于放牧的蘇丹草需長至50~60cm方可。應用亞硝酸鈉及硫代硫酸鈉進行解毒。亞硝酸鈉的作用是使氰化血紅蛋白氧化成鐵血紅蛋白,后者在體內能奪取已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的CN-
,使細胞氧化酶恢復其活性。硫代硫酸鈉在體內硫氰酸酶的作用下,將CN-轉變成硫氰酸鹽而隨尿排出。氫氰酸的解毒方法禾本科牧草各論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且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因此有“牧草之王”的美譽。紫花苜蓿的營養價值以開花前期最高,粗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組成較合理,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紫花苜蓿的飼用價值生長階段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灰分營養生長期26.14.517.242.210.0花
前
期22.13.523.641.29.6初
花
期20.53.125.841.39.31/2盛花期18.23.628.541.58.2花
后
期12.32.440.637.27.5不同生長階段苜蓿干物質中營養成分變化(%)資料來源:王成章《飼料生產學》,1998紫花苜蓿的飼用注意要點青飼時宜切短或打漿后飼喂,也可與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貯,制作青貯飼料,或者放牧使用;干飼時制成苜蓿干草或草粉,與粗料配合飼喂反芻動物,與精料配合飼喂單胃動物;由于鮮嫩苜蓿中含有皂甙,反芻動物在放牧過程中食用大量苜蓿后會在瘤胃內產生大量泡沫而易發生脹氣病。防止動物采食苜蓿發生脹氣病的措施放牧前先飼喂干草;露水后放牧;牧地豆科與禾本科牧草混種。三葉草
三葉草,多年生或一年生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廣的牧草。一般可分為紅三葉、白三葉、絳三葉和雜三葉,人工栽培主要以紅三葉和白三葉為主。其中,白三葉是一種放牧型牧草,再生性好,耐踐踏,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尤富含蛋白質。紅三葉白三葉絳三葉雜三葉三葉草的飼用價值類別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無氮浸出物鈣磷紅三葉14.94.029.844.01.70.3白三葉28.73.415.740.41.40.5絳三葉17.23.427.042.51.40.3雜三葉17.12.726.143.71.30.3不同種三葉草干物質中營養成分含量(%)資料來源:白元生《飼料原料學》,1999三葉草的飼用注意要點紅三葉宜初花至盛花期刈割,可用作青飼料、放牧、制成干草或青貯料;白三葉抗性強,宜放牧用;飼用反芻動物時,需防止脹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電腦出租合同范本
- 大量汽車購買合同范本
- 村委環衛合同范本
- 混凝土樁基施工合同范本
- 學生桌椅定制合同范本
- 石材裝飾工程合同范本
- 診所藥房聘用合同范本
- 2025版企業勞動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國際航空貨物運輸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土地租賃合同范本示例
- 頌缽療愈師培訓
- DB5116T23-2024建設工程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規程
- 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風險管理手冊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幼兒園小班班本課程果然有趣
- 專題01-比喻修辭(解析版)-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考點+答題技巧模板之記敘文
- 子宮肌瘤課件教學課件
- 中班美術課件《好心的長頸鹿》
- 賽碼網行測題題庫2024
- 8.3.1棱柱棱錐棱臺的表面積和體積課件高一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2
- 醫療器械委托生產質量協議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