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_第1頁
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_第2頁
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_第3頁
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_第4頁
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安市人間鼠疫桌面應急演練腳本第一部分:背景第二部分:概述第三部分:應急演練第一章:發現疫情場景1:預檢分診場景2:醫院診斷場景3:院內會診第二章:疫情上報和接報場景4:疫情上報和接報第三章:應急響應場景5:疾控中心主任布置場景6:穿脫防護服演示場景7:流行病學調查場景8:流調人員對流調表及自身進行消毒場景9:對病人進行采樣場景10:疫點消毒場景11:市疾控中心國家流感網絡實驗室采樣檢測結果及上報場景12:專家會診場景13:病人轉診場景14:醫院終末消毒場景15:密切接觸人群監測場景16:宣傳與健康教育第四部分:綜合評價第一部分背景鼠疫是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并且列于我國傳染防治法中甲類傳染病之首。該病起病急,傳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各國廣泛重視。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體為鼠疫耶爾森氏菌(Yersiniapestis)。盡管鼠疫菌離開宿主后適應外環境的能力較差,存活能力不強,但當獲得適當的新宿主,則繁殖迅速,毒力極強。鼠疫傳染源包括染疫哺乳動物、媒介昆蟲和鼠疫患者。因為鼠疫的傳播途徑除跳蚤叮咬外,還可經直接接觸和空氣飛沫傳播,故鼠疫傳播極為迅速。西安市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臨渭河,南依秦嶺,是陜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人口970余萬,其中流動人口192余萬。作為陜西省會,西安是全省甚至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連接西藏、青海、內蒙古等鼠疫疫區的交通樞紐,存在鼠疫發病風險。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高防治水平和應對能力,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切實保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特組織本次演練。第二部分概述本次演練事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國家鼠疫控制應急預案》的有關標準要求,模擬我市1例鼠疫從發現到應急處置的全過程。第三部分應急演練此次應急演練采取桌面演練的方式,通過培訓后向專業技術人員提出相關鼠疫應急處置相關問題后回答,進而檢驗我市疾控中心專業人員應對鼠疫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達到報告及時準確,信息渠道暢通;預案啟動迅速,指揮高效有序;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運行順暢;處置科學準確,事件控制有效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相關傳染病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有效保障社會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桌面演練具體內容:背景一7月5日晚,Y縣縣醫院感染科轉入1例不明原因發熱病人,患者王××,男,45歲,商人。家住Y縣A鎮B小區。王某7月4日晨起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不適、發熱、咳嗽癥狀,遂前往A鎮衛生院發熱門診就診,院方以發熱待查收治入院,予以抗感染治療(具體不詳)后患者病情未有好轉,患者要求轉Y縣縣醫院治療。入院查體:T40.1℃,P125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神清,急性病容,口唇略有發紺。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音弱。輔助檢查:血常規:WBC9.8×109/L,N72%,L19%。胸片示:左下肺小片狀陰影。以1、發熱待查?2、肺炎。將王某收入醫院感染科病房。入院后醫院予以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但王某病情持續惡化。7日凌晨,復查胸片示:雙肺彌漫性片狀陰影。問題1:患者王某的主治醫師陳醫生在發現這樣的病例,應該如何處置?問題1參考答案:1、做好個人防護,并通知同科室醫護人員接觸病人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2、報告上級醫生診斷后報告給醫院相關部門(如醫務科、保健科)后組織院內專家組會診。3、立即將病例轉入呼吸道傳染病隔離病房治療,加強醫療救治。問題2:醫務科接陳醫生報告后,如何處置?是否直接報告給屬地疾控中心?問題2參考答案:醫務科接報后,應引起重視,向院內有關領導匯報,同時,組織院內專家組會診,并告知會診專家做好個人防護。經院內專家組會診后(要有會診記錄),若仍不能排除診斷后考慮上報給屬地疾控中心。問題3:醫院專家組應如何考慮?如何診斷?問題3參考答案:(1)發熱(腋下體溫≥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征;(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4)經規范抗菌藥物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初步診斷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問題4:醫院是否應該對病例進行網絡直報?應該如何報告?問題4參考答案:應該進行網絡直報。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義的病例后,應立即報告醫療機構相關部門,由醫療機構在12小時內組織本單位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排查,仍不能明確診斷的,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立即向當地縣級疾控機構報告,并于24小時內將填寫完成的傳染病報告卡寄出。縣級疾控機構在接到電話報告后,應立即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相應診治條件的鄉鎮、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時,應立即將其轉至縣級及以上醫院進行診治,由接收病例的醫院進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網絡直報。鄉鎮衛生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必須立即將其轉至市醫院進行診治。背景二7日上午9時,Y縣縣醫院院內專家組會診后仍不能排除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遂向Y縣疾控中心電話報告。問題5:如果你是縣CDC值班人員,你認為應該通過電話向醫院了解哪些情況?問題5參考答案:⑴病例的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家庭住址等);⑵該病例的病程和主要臨床特征;⑶該醫院有無收住其他類似病例;⑷醫護人員中有無類似病例出現;⑸報告人姓名、聯系電話;⑹院方面是否組織專家組會診,同時,已將相關信息報給了誰及采取的措施。背景三縣疾控中心值班人員接報后,認真記錄醫院的報告人、報告時間及病例的基本情況和初步處置情況。問題6:縣CDC值班人員在收集到基本信息后,應該向誰報告?事件的報告程序如何?問題6參考答案:值班人員——分管領導——中心主任——縣衛生行政部門問題7:作為疾控中心應急領導小組,在得知上述情況后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問題7參考答案:⑴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縣衛生局報告。⑵確定總體工作思路和工作內容。①如何進一步核實診斷;②如何控制傳染源;③如何切斷傳播途徑;④如何保護易感人群;⑤如何進行風險評估;⑶通知流行病學、消殺、實驗室等專業人員組成應急處置隊伍待命,等候縣衛生局指示。背景四Y縣衛生局接到報告后,及時組織縣專家組(包括臨床、流行病學專家等)進行會診。疾控機構需前往現場進一步核實調查和處置。問題8:作為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處置隊伍,出發到現場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問題8參考答案:⑴應急隊伍待命,同時個人的防護用品準備。⑵準備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調查表格。⑶采樣設備及相應的采樣試劑。⑷醫院聯系資料(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移動電話、照相機、車輛、消毒用品等。背景五縣疾控中心遂派出應急隊伍前往流調。問題9:請問,作為疾控機構到醫療機構開展病例調查的一般程序有哪些?問題9參考答案:⑴調查前協調。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需要進行醫療機構調查的請示,由衛生行政部門協調醫療機構(亦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直接和醫療機構協調)。⑵做好調查前的準備。調查隊伍的組建、調查表格、防護用品、采樣設備及相應的采樣試劑等。與醫療機構協商有關事項(到達時間、需要哪些人員部門協助)。⑶到達醫療機構,通過醫療機構相關領導或部門(院領導、醫院辦公室、防保科等),找到疫情報告人、病例的主治(診)醫師,初步了解病例的主要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等情況。⑷查閱病歷,對病例的基本情況、發病情況、病情進展、臨床表現、治療及效果、實驗室檢測、影像學檢查結果等情況詳細了解、記錄。⑸調查人員按照防護級別進行著裝。⑹采集樣本。根據疾病的臨床表現、現場調查的情況、對疾病的初步判斷等采集相應的標本供實驗室監測。⑺調查完畢,按照區域劃分脫下防護服,消毒,進入清潔區。⑻對調查中涉及的臨床方面的問題,應及時詢問主治醫師。應查閱門診日志和出入院登記了解醫療機構收治同類病例的情況。⑼對疫情進行初步判斷,考慮為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應調查接觸患者的醫護及陪同人員有無發病,并登記接觸人員接觸的情況(時間、距離、頻度),便于據此進行分類并采取分級管理。。⑽向醫院領導或相關部門交待注意事項。背景六11:00Y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處置人員到達Y縣縣醫院做好相關交接后,準備進入隔離區對病例王某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采樣。問題10:調查及采樣人員對接觸病例應該按何種防護級別著裝?該級別著裝具體要求是什么?問題10參考答案:對于原因不明的散發疾病,可按照加強級防護標準進行。具體要求為: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層防護服、戴防護眼鏡及N95口罩,戴乳膠手套、穿鞋套。問題11:進入疫點防護服的穿脫順序是什么?在那個區域進行脫防護服?問題11參考答案:著裝順序:1、穿工作服,戴防護手套,手套上口壓緊工作服袖口。2、佩戴口罩(1)一只手托著口罩,扣于面部適當的部位,另一只手將口罩戴在合適的部位,壓緊鼻夾,緊貼于鼻梁處。在此過程中,雙手不接觸面部任何部位。(2)塑造鼻夾: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雙手向內按壓鼻夾,并逐步向兩側移動逐步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用一只手捏鼻夾會導致密合不當,降低防護效果,必須使用雙手)。(3)氣密性檢查:①正壓測試:雙手扶住口罩,大力呼氣。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溢出,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口罩位置、頭帶及鼻梁金屬條。②負壓測試:雙手扶住口罩,大力吸氣,口罩中央會凹陷。如有空氣從口罩邊緣進入,口罩中央不會凹陷,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口罩位置、頭帶及鼻梁金屬條。3、戴醫用工作帽:工作帽前緣壓低至眉毛之上。4、穿防護服:穿一體式防護服,罩上防護服頭罩,拉緊拉鏈。5、穿上防護鞋套。6、戴防護眼鏡:檢查頭帶彈性,戴上后調整至感覺舒適,頭帶壓在防護服頭罩之外,并使眼鏡下緣與口罩盡量結合緊密。7、戴防護手套:戴上醫用乳膠手套,手套上口壓緊防護服袖口。脫裝順序:消毒一塊1m2的清潔區,準備好三個物品收集袋。1、互相進行消毒:先進行正面消毒噴完后,對背面進行消毒,抬起左、右腳對腳底進行消毒。2、去掉防護眼鏡,放入再用物品收集袋。3、脫去防護服、手套和鞋套:(1)先拉開防護服拉鏈,雙手從頭頂拉住頭罩前緣,從前向后脫下防護服的頭罩。(2)脫掉防護服上部,袖子由里向外翻轉,連同手套,由里向外,一起脫下防護服上衣部分。(3)接著雙手在防護服內部,從上往下,由里向外卷,直至腳踝,連同防護鞋套一起脫下,放入不可再用物品收集袋。4、摘掉帽子:手指伸進帽子里摘掉帽子,不接觸外表面。將帽子放入不可再用物品收集袋。5、摘掉N95口罩:雙手拉住口罩上下頭帶,將口罩取下,手不能接觸口罩外表面,將口罩放入不回收物品醫用垃圾收集袋。6、脫醫用工作服,連同內層手套一起脫掉。7、脫裝完畢,對手部皮膚進行消毒(閉目)。8、對醫用垃圾袋口,噴霧消毒,并扎緊袋口。注意事項:1、整個操作是以穿好的防護服裝表面受到生物污染、經過有效防護的手和頭面部皮膚潔凈為假設的。脫裝時,潔凈的手和頭面部皮膚不能接觸防護設備外表面。2、防護服、手套、帽子、膠靴等須選用大小合適的號碼。3、脫下的防護裝備,一次性用品和可重復使用的防護用品須分開存放。4、穿脫過程中動作要輕,避免沾染的有害物二次飛揚。背景七Y縣CDC流調人員與接診醫生初步了解情況后,進入隔離病房進行流調。問題12進入現場調查需要進一步了解哪些環節?問題12參考答案:向患者家屬及醫生詳細了解患者發病前7天的活動情況;向醫生了解患者發病時的臨床表現和特征;了解患者所在小區及周邊有無類似病例出現;了解王某發病后與其有過接觸的人員(包括醫務人員)、接觸方式、接觸頻度和接觸時的防護情況以及這些接觸者的發病情況。背景八通過現場調查了解到:王某于6月27日前往B國洽談生意,并于29日前往在B國經營的一家禽類加工廠查看工廠運行情況。因為近期B國出現禽間H5N1流感疫情,大批家禽死亡,民眾十分擔憂,使得B國禽類的銷售量銳減,王先生在B國的生意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其工廠所在地分別于6月29、30日共報告2例人禽流感確診病例。在查看禽類加工廠期間,王某曾到過飼養室了解買來的活禽情況,并到過活禽屠宰、加工等車間。30日王某乘坐飛機回國,到達青海西寧后會同當地的幾個朋友到西寧旅游,7月2日又前往青海省青海湖附近拜訪朋友,7月3日回到西寧,乘坐西寧至西安的××航班到達西安,乘機期間王某即感身體輕度不適。于當晚到達西安,并由患者弟弟開車接回Y縣家中。7月4日晨起,患者出現全身不適、發熱、咳嗽等癥狀,遂前往A鎮衛生院發熱門診就診,以發熱待查收治入院,后患者病情加重,于5日晚轉入Y縣縣醫院住院治療,給予抗感染等治療。6、7日,患者病情無明顯好轉,并出現頭痛、胸悶等癥狀,胸片顯示雙肺彌漫性炎性改變。問題13根據上述流調資料,縣級專家組能否診斷為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如何上報?問題13參考答案:不行。縣級專家組會診后仍不能明確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病例,仍診斷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立即報告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于24小時內組織專家組進行會診。市(地)級專家組會診后無法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立即報告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省級家組進行會診。各省(區、市)年度首例人禽流感病例由衛生部組織人禽流感專家組診斷,此后發生的病例由省(區、市)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診斷,同時報衛生部備案。背景九縣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專家組診斷后采取進一步防控措施,部署相關單位做好各自工作。問題14:作為疾控機構,接下來應該開展哪些工作?問題14參考答案:(1)采樣送檢;(2)前往患者所在鄉鎮向患者就診過的A鎮衛生院了解患者的就診情況;同時向所在地鄉鎮衛生院和衛生所,了解當地近期(自患者發病前7日起)就診的發熱病例、流感樣病例、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以及因病死亡病例等情況;(3)對Y縣不明原因肺炎監測數據進行分析,主動開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搜索;(4)調查了解患者所在鄉鎮及周邊有無病死禽情況;(5)確定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并實施醫學觀察;(6)對病家進行終末消毒。背景十為進一步明確診斷,Y縣CDC準備采集相應標本送檢。問題15:請問對于此類病例可采集哪些種類的標本和采集時間要求?問題15參考答案標本種類采集時間1、咽、鼻、含漱液發病后1-3天采集,為排查病例1周內連續采集2、呼吸道抽取物、氣管分泌物、肺穿刺活檢適合于重癥病例,不受時間限制3、血清急性期血清在發病后7天內采集,恢復期血清在發病后2-4周采集4、尸檢肺組織等尸檢標本解剖或穿刺采集背景十一經Y縣縣醫院治療,患者王某病情未見好轉,并有加重傾向,專家組向縣衛生局建議病例轉診至上級治療。縣衛生局遂向市衛生局請求將患者轉診至泉州市第一醫院隔離病房治療。問題16:對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能否轉診?如何轉診?問題16參考答案:原則不轉診。若不具備相應診治條件的鄉鎮、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時,應立即將其轉至縣級及以上醫院進行診治,由接收病例的醫院進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網絡直報。轉診時需專車并有醫務人員陪伴,同時醫務人員須做好個人防護;病例則需帶上口罩。背景十二王某轉診至市第一醫院隔離病房治療,但病例病情加重,搶救無效于8日凌晨6:00死亡。同時,市疾控中心對Y縣送檢的標本經RT-PCR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結果流感A/B通用型均陰性。為明確診斷,經衛生行政部門討論決定,打算對死亡病例王某進行尸檢,可是專業人員到達現場準備尸檢采樣時卻受到了患者家屬的阻撓。問題17:請問在此情況下,患者家屬不同意,衛生部門應采取何種措施?問題17參考答案:可以對尸體進行解剖查驗。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為了查找傳染病病因,醫療機構在必要時可以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對傳染病病人尸體進行解剖查驗,并應當告知死者家屬;依據衛生部第43號令《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尸體解剖查驗規定》第五條、第六條規定仍可以對尸體進行解剖查驗。(第五條:醫療機構為了查找傳染病病因,對在醫療機構死亡的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經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進行尸體解剖查驗,并告知死者家屬,做好記錄;第六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對在醫療機構外死亡、具有傳染病特征的病人尸體應當采取消毒隔離措施;需要查找傳染病病因的,經所在地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進行尸體解剖查驗,并告知死者家屬,做好記錄。尸體解剖應該由具有解剖資格的部門和人員進行。)背景十三后經過有關部門同患者家屬協商,患者家屬最終接受尸檢采樣,采樣后衛生部門按照有關要求對王某的尸體進行妥善處理。8日下午采檢王某的肺組織送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我疾控中心對送檢的王某標本用多種方法進行禽流感、流感相關檢測,均為陰性。當日,王某妻子和弟弟人已回到Y縣A鎮家中,且出現發熱和頭痛癥狀。問題18:王某的妻子和弟弟能否回家?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問題18參考答案:在未明確診斷之前,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按要求隔離觀察。因此,需經專用車輛做好個人防護將王某妻子和弟弟轉送至縣醫院隔離病房進行隔離治療。(1)醫療機構應該對王某妻子和弟弟開展隔離觀察和治療;(2)對王某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隔離觀察期暫定為7天;(3)調查王某的妻子和弟弟的密切接觸者,并進行隔離醫學觀察(隔離觀察期暫定為7天);(4)對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污染場所進行消毒;(5)對病例進行采樣送檢;(6)將有關情況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過書面形式上報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報告上級部門。背景十四病例的妻子和弟弟經縣醫院給予抗感染治療,病情未見好轉。8日上午王某的妻子出現咳嗽、咳痰和痰中帶血。背景十五9日上午,Y縣疾控中心人員在瀏覽有關疫情網頁時發現云南省發生疑似人間鼠疫疫情,查看具體信息發現疫情的發生地正是死亡病例王某青海旅游時去過的德宏州青海湖。于是當地衛生部門通過王某的妻子與青海一位同王某一起出去旅游的朋友吳某進行聯系,接電話的是吳某的弟弟。據吳某的弟弟述,吳某于7月6日上午也出現了發熱等癥狀,臨床表現也與王某相似。目前吳某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病情較重。同時,由吳某的弟弟處得知,2日同王某一起去過青海湖旅游的另外5人中有2人也先后出現類似癥狀,其中1人李某已于5日死亡。得知上述信息后通過省衛生部門及時與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取得聯系,并了解到青海省疾控中心已經介入上述事件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死亡病例李某從青海湖返回西寧家中時還隨身帶有新鮮旱獺皮,目前高度懷疑李某是因鼠疫死亡。省、市、縣衛生部門立即組成聯合調查小組,赴Y縣A鎮開展調查處置工作。到達現場后,專家分為兩組,一組前往Y縣縣醫院了解2名病例的情況;另一組到患者居住過的小區及周圍地區開展調查處置工作。為了盡快明確診斷,調查組決定對王某妻子和弟弟進行采樣送檢。問題19:請問,應該采集什么樣本?采樣的注意事項是什么?問題19參考答案:應采集血液和痰液。采集時的注意事項:⑴應在服用抗菌藥物前采樣;⑵檢材應包裝嚴密;⑶采集痰液時,令病人對血瓊脂平板咳痰,或將帶血的痰液標本收集于滅菌平皿或廣口瓶內備檢;⑷用滅菌棉拭子涂擦咽部分泌物,將拭子保存于試管或滅菌生理鹽水管內備檢;⑸指派兩名人員(其中一名專業人員),乘快速的專用交通工具送檢。直接送達負責檢驗工作的專業實驗室。背景十六調查組考慮到Y縣縣醫院門診量大,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隔離病人,因此專家組決定將病人轉運至A鎮衛生院,因為該衛生院相對獨立,便于隔離。問題20:請問轉運肺鼠疫或疑似肺鼠疫病人的條件和注意事項是什么?問題20參考答案:在轄區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協調下,負責轉移病人的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均應做好嚴密的防護準備,同時給病人準備痰盂裝病人的痰液,有專職醫生監測病人的身體狀況。達到A鎮衛生院后,將病人送進隔離病房,然后,對運送病人的車,進行徹底消毒。對病人的痰進行嚴格消毒處理,運送病人的同時,向A鎮衛生院配備必要的治療搶救藥品和器械。背景十七另一專家組到達A鎮后進一步展開病例的主動搜索、病例密切接觸者的調查管理,對可能污染的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問題21:要開展病例的主動搜索首先要制定病例的定義,請問制定病例定義的主要原則是什么?問題21參考答案:(1)病例定義的構成要素要齊全:時間、地點、人群、特征(臨床表現體征,臨床輔助檢查和實驗室結果等);(2)應使定義的標準足夠的敏感;(3)應建立分層次的病例定義。如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問題22:什么叫做鼠疫的密接接觸者?鼠疫密切接觸者的判定標準是什么?問題22參考答案:鼠疫的密切接觸者也叫鼠疫的直接接觸者,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尸體及被鼠疫菌污染的物品和空氣直接接觸的人。判定標準:⑴飛機: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同艙內所有人員。⑵鐵路旅客列車: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同車廂及相鄰車廂的全部乘客和乘務人員。⑶汽車: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同乘一輛汽車的所有人員。⑷輪船: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同一艙室內的全部人員和為該艙室提供服務的乘務人員。⑸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曾與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自其出現癥狀前3天起,有過較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的下列人員:①與病人或疑似病人共同居住的人員;②與病人或疑似病人在一個教室內上課的教師和學生;③與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同一工作場所(如辦公室、車間、班組等)的人員;④與病人或疑似病人共餐的人員;⑤護送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去醫療機構就診或者探視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親屬、朋友、同事或一般汽車司機;⑥未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接觸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醫護人員;⑦其他已知與病人或疑似病人有直接接觸的人員。如與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觸期間,病人有高熱、胸痛、咳嗽、咯血等劇烈癥狀,不論時間長短,均應作為直接接觸者。背景十八送檢標本經市疾控中心檢測,檢測結果通過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并由中國CDC確認,王某及其妻子和弟弟的標本采用放免、反向血凝、間接血凝、病原學檢查4種方法均檢出陽性結果。同時,已通過有關途徑對王某同航班密切接觸者進行協查。問題23:請問,對肺鼠疫密切接觸者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問題23參考答案:肺鼠疫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期限為9天(自最后接觸之日算起),每天測體溫2次,預防性服藥3天(磺胺類藥物)。問題24:如何判定此次疫情?問題24參考答案:根據《國家鼠疫控制應急預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級鼠疫疫情(Ⅲ級):(1)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肺鼠疫或敗血癥鼠疫病例數1~4例;(2)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內發生腺鼠疫流行,1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19例,或流行范圍波及2個以上縣(市)。故,本疫情應為較大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十九疫情確定后,對疫情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問題25:預防鼠疫的“三報”、“三不”的內容是什么?問題25參考答案:“三報”是:報告病、死鼠(包括其它病死動物);報告疑似鼠疫病人(發熱及淋巴結腫大,發熱及胸痛、咳嗽等);報告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是:不私自獵捕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或:不接觸、不剝皮、不煮食病(死)旱獺及其它病死動物;不在旱獺洞周圍坐臥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視護理或吊喪。問題26:疫情確認后按要求應該在疫區劃定隔離圈,請問隔離圈包括哪幾個?劃定標準時什么?問題26參考答案:包括大隔離圈、小隔離圈和警戒圈。⑴小隔離圈的劃定:以鼠疫病人(或尸體)所在住處為中心,將其周圍被污染的鄰舍劃定為小隔離圈,如一個庭院,一棟房子等。病人(或尸體)發生在城鎮居民區時,可將其中一棟樓房或病人(或尸體)所在的一個獨立單元劃定為小隔離圈。⑵大隔離圈的劃定:以發生人間鼠疫病人(或尸體)的住房為中心,將其所在的村(屯)、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劃定為大隔離圈。⑶警戒圈劃定:根據人間鼠疫病型、傳染來源以及污染范圍等具體情況,可以大隔離圈為中心,將其周圍5~10Km范圍內的所有居民點劃為警戒區。如發生在城鎮,可視患家位置和城鎮大小,將城鎮的一部分或全部劃為警戒圈。問題27:根據以上標準,在該事件中應該如何劃定隔離圈?問題27參考答案:根據以上方法,劃定了2個大隔離圈,即病家所在街道或鄉鎮以及醫院所在的區;5個小隔離圈:一個是王某家所在的××小區4棟×單元,一個是王某的弟弟家所在同一小區的7棟×單元,一個為縣醫院王某住過的病房,一個市醫院王某住過的病房,還有一個為A鎮衛生院王某的妻子和弟弟所在的隔離病區。警戒圈為Y縣A鎮。問題28:對各隔離圈內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問題28參考答案:⑴對人的措施:①病人:在A鎮衛生院隔離病區嚴格隔離,由指定的醫療救治組分工負責病人的治療工作。②肺鼠疫病人的密切接觸者:隔離圈內的密切接觸者集中統一場所進行隔離,隔離圈外的密切接觸者就地隔離。對所有的密切接觸者,要建立一覽表,醫學隔離觀察9天。觀察期間,限制行動,每天測體溫2次,預防性服藥3天。服藥必須做到?°送藥到手,看藥下肚?±。③其他健康人:小隔離圈內的健康人,限制活動;大隔離圈內的健康人,可進行有組織的生產活動(禁止集會等集體活動),但不準去外地。對他們全部實施9天的醫學觀察。每天測體溫2次。服用預防性藥物(磺胺類、土霉素、四環素等)3天。⑵對環境的措施:①消毒。對病人的衣物,按要求進行滅蚤和消毒處理。可采用蒸氣、浸泡或熏蒸進行消毒;對隔離病房進行隨時消毒;在小隔離圈內實施全面消毒,污染嚴重的密閉場所還應用甲醛等熏蒸消毒;貴重電器可用75%的酒精擦拭表面;食具煮沸消毒;患者的排泄物用漂白粉消毒后掩埋;垃圾焚燒掩埋。②滅蚤、滅鼠。對小隔離圈內進行徹底的環境滅蚤。對貓狗要栓養和滅蚤處理。一般禁用機械捕鼠,防止疫鼠污染和疫蚤游離。應選用高效滅鼠藥滅鼠。③搞好環境衛生,清理環境。④做好宣傳教育。疫情處理過程中應對隔離圈居民進行鼠防知識教育,宣傳教育的內容,應以預防鼠疫的?°三報?±、?°三不?±為主。同時讓群眾正確了解疫情形勢,避免恐慌。背景二十為了更好的進行疫情的防控,決定在Y縣開展鼠疫的應急監測。問題29:請問鼠疫監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問題29參考答案:監測主要內容人間疫情監測和媒介監測。人間監測主要收集分析人群異常信息變化;媒介監測主要包括鼠密度、宿主動物構成、宿主動物生物學指標、蚤體指數、地面游離蚤指數、鼠和蚤帶菌檢測及血清F1抗體檢測,同時關注病死鼠的報告。背景二十一根據歷年資料,顯示 Y縣為黃胸鼠型疫源地,確定開展鼠密度等監測。問題30:如何調查和計算鼠密度?問題30參考答案:鼠密度包括室內鼠密度和野外鼠密度。室外(野外)鼠密度,用5m籠(夾)線法,每月選擇連續的3天,每天100籠(夾)次,根據捕獲率計算室外鼠密度。室內鼠密度監測,在居民住宅區,選擇20戶,每戶室內布放5個籠(夾),每月選擇連續的3天,每天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