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食指”還是“十指”教案之課堂互動 粵教語言文字規范與應用_第1頁
語文:“食指”還是“十指”教案之課堂互動 粵教語言文字規范與應用_第2頁
語文:“食指”還是“十指”教案之課堂互動 粵教語言文字規范與應用_第3頁
語文:“食指”還是“十指”教案之課堂互動 粵教語言文字規范與應用_第4頁
語文:“食指”還是“十指”教案之課堂互動 粵教語言文字規范與應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12.“食指”還是“十指”課堂互動1。從歷史說開去——趣聯嘲諷錯別字師:我們的方塊字中形近字、諧音字特別多,稍有不慎就會讀錯,而水平差的人強不知以為知,更是笑話百出。生:清末的一次科舉考試,以《尚書》中的“昧昧我思之”為題,意為“深切地默默想念”。一位考生卻誤將“昧昧”寫成“妹妹",文章內容自然更是南轅北轍。閱卷的考官見題目錯寫成了“妹妹我思之",成為“思妹心切”之意,不禁啞然失笑.他隨即模仿妹妹的口吻擬一下聯以對:哥哥你錯了。語氣幽默俏皮,而且還是這份試卷很恰當的批語。生:三十年代,身為“領袖”的蔣介石也出過寫錯別字的洋相。當時有游廬山的洋人向他反映中國人當街曬衣、隨地吐痰,不講衛生,極不文明。蔣介石立即寫一手諭,其中的“嚴格禁止當街灑衣,不準隨地吐淡”一句,竟出現了兩個錯別字。手諭下達至江西時,雖然被官員們改正過來,并嚴加保密,但這樁丟臉的事還是流傳開了。遂有人據此撰聯道:“白紙黑字?非也。黑紙白字也!灑衣吐淡?怪哉.吐衣灑淡哉!"就其錯別字反復渲染,以作諷刺。2。由現今說開去—-文章華麗錯別字近一成師:這是發生在咱們廣東省的事:四年級小學生一篇600字作文竟有50多個錯別字。日前,廣州市大部分小學順利完成語文學期測試,據不少老師反映,在近年的水平測試中,“錯別字”使用率逐年遞增,從個別現象蔓延成為學生“頭號失分項目”。什么原因造成學生錯別字增多呢?生:長期依賴電腦易“抓筆忘字”。生:此外,部分家長也譴責電視字幕、戶外廣告等“生活元素"為了叫得響亮或一語雙關而使用“諧音字”,并不在別字上打雙引號作警醒,使小孩子從小“耳濡目染"錯字、別字,形成張冠李戴的習慣。師:除學校教育外還要凈化校外環境。3。咬文嚼字—-怵目驚心師:前一段時間,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志在創刊10周年之際,公布了《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這100個別字都是10年來出錯頻率最高的。據專家統計,若將這100個常見的別字糾正過來,現在出版物上的別字總量將減少一半以上。生:《咬文嚼字》自1995年創刊以來,組織審讀了約3000本圖書、1000種期刊、100種報紙,并請100家新聞出版單位協助調查各自的用字差錯,整理出了《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師:表中所列100個別字,大致可分為五種情況:一是讀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誤為“食不裹腹”,“粗獷"誤為“粗曠";二是字形相似,如“氣概”誤為“氣慨”,“輻射"誤為“幅射";三是意義混淆,如“湊合”誤為“湊和”,“針砭”誤為“針貶";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規”誤為“默守成規",不知道“墨"指戰國時的“墨翟”,“黃粱美夢”誤為“黃梁美夢",不知道“黃粱"指的是做飯的小米;五是忽視語文法規,如“重疊”誤為“重迭",“天翻地覆”誤為“天翻地復”,其實早在1986年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時,“疊"“覆”二字已經恢復使用。又比如“大拇指”錯成“大姆指”,這是三年前學生高考中出錯率最高的字.生:這些最常見的100個別字是(括號中為正字):1.按(安)裝 2.甘敗(拜)下風3.自抱(暴)自棄 4.針貶(砭)5.泊(舶)來品 6。脈博(搏)7.松馳(弛) 8。一愁(籌)莫展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11.重迭(疊) 12.渡(度)假村13。防(妨)礙 14.幅(輻)射15。一幅(副)對聯 16。天翻地復(覆)17。言簡意駭(賅) 18。氣慨(概)19。一股(鼓)作氣 20。懸梁刺骨(股)21。粗曠(獷) 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 24。湊和(合)25.侯(候)車室 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 28.一如繼(既)往29。草管(菅)人命 30。嬌(矯)揉造作31.挖墻角(腳) 32.一諾千斤(金)33。不徑(脛)而走 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 36。燴(膾)炙人口37.打臘(蠟) 38。死皮癩(賴)臉39.蘭(藍)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勵(厲) 42.老倆(兩)口43。黃梁(粱)美夢 44。了(瞭)望45。水籠(龍)頭 46.殺戳(戮)47。痙孿(攣) 48。美侖(輪)美奐49。羅(啰)唆 50。蛛絲螞(馬)跡51.萎糜(靡)不振 52.沉緬(湎)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規55。大姆(拇)指 56.漚(嘔)心瀝血57。憑(平)添 58.出奇(其)不意59。修茸(葺) 60.親(青)睞61。磬(罄)竹難書 62。入場卷(券)63.聲名雀(鵲)起 64.發韌(軔)65.搔(瘙)癢病 66.欣嘗(賞)67。談笑風聲(生) 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無恐 70.額首(手)稱慶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題)名 74.走頭(投)無路75。趨之若騖(鶩) 76。遷徒(徙)77。潔白無暇(瑕) 78.九宵(霄)79.渲(宣)泄 80.寒喧(暄)81.弦(旋)律 82。膺(贗)品83。不能自己(已) 84。尤(猶)如猛虎下山85。竭澤而魚(漁) 86.濫芋(竽)充數87.世外桃園(源) 88.臟(贓)款89.醮(蘸)水 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