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2_第1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2_第2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2_第3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2_第4頁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作業設計

誦讀紅色經典體悟家國情懷

2022年4月10日

1

單元信息

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

基本信息

人教社

語文七年級第二學期家國情懷

統編教材

單元組織方式自然單元

主題名稱對應教材內容

一、了解時代背景

1知人論世,初步領會文意單元導讀

豐富語言積累

光未然《黃河頌》

2情動辭發,體會抒情方式

端木藤良《土地的誓言》

二、把握意中之象

陸定一《老山界》

領悟和而不同

3涵泳品味,理解意象之美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北朝民歌《木蘭詩》

4獨立自主,批注點滴感悟

5抽絲剝繭,理清思路內容陸定一《老山界》

三、梳理文章脈絡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探究人物精神

6群策群力,領悟英雄品質北朝民歌《木蘭詩》

7薪火相傳,汲取精神力量

光未然《黃河頌》

8聲情并茂,注重情感體驗陸定一《老山界》

四、誦讀紅色經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奏響愛國樂章端木藤良《土地的誓言》

9凝心聚力,增強文化自信北朝民歌《木蘭詩》

綜合實踐一一天下國家

10眾人拾“柴”,匯編行文之法

五、描繪心中英雄

11妙筆生“花”,書寫英雄人物寫作——學會抒情

致敬可愛之人

12他山之“石”,品鑒創作之美

2

二、單元分析

(-)課標要求

【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

L識字與寫字: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

方法。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

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2.閱讀與鑒賞: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養成默讀

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能較

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

意義和作用。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

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幫助閱讀。

3.寫作: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

感受、體驗和思考。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

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

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提高獨立寫作能力。

4.綜合性學習: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

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統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家國情懷為主題選編了五篇文

學作品。選編的5篇課文有現代詩(歌詞)、新聞通訊、當代散文和南

北朝樂府民歌,雖然時代不同,文體不同,但是內在情感價值相通,共

同奏響了愛國主義的樂章。在學習中要重視精讀、涵泳、品味,在“浸

泡”中調動起體驗和想象。通過把握課文的抒情方式,進入作品的情境,

體會作者的情懷,還要學會批注,寫下自己的點滴體會。其中,《黃河

頌》是一首歌詞,又是一首現代詩,通過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氣勢,塑

造了黃河形象,以此贊美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老山界》是一篇回憶

性的散文,記錄了長征中翻越五嶺之一老山界的過程,生動真實,贊揚

3

了堅毅、樂觀的“長征精神”。《誰是最可愛的人》雖是一篇通訊,卻

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敘述了志愿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的英雄事跡,贊

揚他們身上國際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作者

正值“九?一八”十周年創作的抒情散文,表現了作者對故土的眷戀和

誓死要回到她身邊的深沉情感。《木蘭詩》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樂府民歌,

塑造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形象,同時她又是一個不失

情懷的平民少女。

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表達了在不同背景、不同時代家國之痛的經歷

和體驗,但是對于處于和平年代的涉世未深的七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

模糊的、朦朧的情感。讓學生在不熟悉的經歷和體驗中,感受并激發學

生的愛國情懷,是本單元教育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學習,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知識和閱讀

能力。七年級上冊,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主要集中在朗讀和默讀上,而

七年級下冊第一、二單元注重培養學生精讀的閱讀能力。

本單元的精讀能力培養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體會作品中

的抒情方式,特別是對間接抒情的把握,而這一方面在七上第一、二單

元中有所滲透,而七下這一單元的學習是引導學生在前有的知識能力的

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把握作者采用的抒情方式來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懷;另

一方面是學習做批注,七上第四單元曾要求學生在默讀的同時圈點勾畫,

在自己有興趣或有困難的地方做標注,而七下這一單元將在此基礎上進

一步讓學生認識了解批注的類型,引導學生通過做批注深化自己對作品

的個性化理解,養成閱讀時做批注的良好習慣。

另外,本單元多為革命傳統作品,課文所涉及到的時代背景和相關

事件都距離現在的學生較遠,再加上學生年齡小,視野窄,較難沉浸到

作品的氛圍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課前預習的作業積極調動學生想象,

喚醒學生的情感。

4

三、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

【單元學習目標】

(一)語言目標

1.用批注的閱讀方法精讀5篇課文,梳理文章結構,把握線性結構

和推進式結構的特點。

2.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異同,明確課文的抒情方式,深入體

會作者的不同情感。

3.能借助對5篇課文研讀,創作課文朗讀腳本,帶著自己的感情理

解,設計一個班級朗誦展示課的文案。

4.任選一種本單元涉及的文體,寫出我心中的英雄,不少于500字。

(二)思維目標

1.形象思維:能抓住詩歌的意象和散文的象征物,通過聯想和想象,

能夠在腦海里形成畫面,體會作品文字中蘊含的情感。

2.抽象思維:通過理清文章結構,概括英雄品質,提高篩選信息和

概括信息的能力。對意象或象征物的選擇、抒情方式與情感的抒發進行

理性思考,能從中建立聯系,并試著總結出1-2條抒情方式的規律。

3.創造思維:在尊重歷史基礎上,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寫作。

(三)價值目標

1.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九?一八”、長征和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

探究和學習人物的精神品質。

2.能更深刻地認識到家和國之間的聯系,認識到家和國從來都不是

割裂的,認識到“平凡的英雄”身上樸素的家國情懷,并能從中受到感

染,加深對家國的情感。

3.在當今世界格局處在巨大變化的時代,能懂得分辨是非,能把自

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在時代的發展中聯系起來,認識到自己的使命與

責任,將自己的熱血與理想傾注于正義之上。

5

【單元作業目標】

(一)知識積累

1.鞏固本單元重點字詞、成語,積累文學常識。借助課文注釋和工

具書閱讀《木蘭詩》,初步了解詩歌大意,理解基本內容。

(二)能力運用

2.學習抒情方式,重點是間接抒情的方式,并能學以致用,體會《老

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抒情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3.學習做批注,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尤其是在文章結構、選材、

剪裁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觸類旁通,并練習批注老師推薦的其他文章。

4.選取本單元的5篇課文精彩段落,設計朗誦腳本,書寫“班級誦

讀展示”文案,涵泳文章的思想感情,勾連古今,深入體會家國情懷,

對“英雄”在深度和高度方面有進一步的認識。

5.搜集“新時代英雄”的資料,任選一種本單元涉及到的文體,采

用合理的抒情方式,寫出我心中的英雄,完成核心任務。

四、單元作業整體設計思路

統編教材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文章,雖然時代不同,文

體不同,但是內在的情感價值相通,共同奏響了家國情懷的樂章。同時

依據單元學習要求和單元學習內容,將本單元分為五大主題進行整合教

學,作業設計由此延伸為主題下的分課時進行。根據單元作業目標設計

課前預習作業,跨越時空,拉進與時代的距離,消除與歷史的隔膜,喚

醒學生的情感,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設計單元主題下的課時作業和單

元檢測作業來鞏固所學知識,初步將知識遷移與運用。課時作業有鞏固

積累的基礎性作業;也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拓展性作業;還有根據學

情差異,設置的個性化作業。基礎性作業以課時為單位,鞏固課堂教師

所授內容,積累語言,做到相關語言遷移與運用,用作業診斷與新課相

關的內容。拓展性作業拓展生活實際,借助革命傳統的語文實踐活動增

強愛國主義情感。個性化作業選做,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

學習提升。

6

具體設計思路考慮如下:

編寫原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和

“作業管理”要求,把握作業育人功能。依據課程標準,緊扣教材內容,

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兼顧群體差異與個體特點,我們組在“作

業總量”、“作業類型”和“作業質量”等方面反復斟酌、精心設計。

堅持書面與口頭,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將傳統與創新融合,不過于

“界限”化,既有硬性作業,也有彈性要求;既有常規作業,也有周末

假期布置,做到短程與長程作業相結合。體現跨學科、綜合性的特點。

題量考量:預習作業讓學生初步感知新課內容,為新課學習打下基

礎做好準備,尤其革命傳統篇目,更需要了解背景,消除年代鴻溝;主

題下的課時作業題型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單元檢測針對單元重難點、

課時作業沒有涉及到的作業目標進行設計,盡量體現多樣化的題型,遵

循分層性要求,做到整體性、結構性、關聯性和遞進性。

本單元作業設計,符合國家規定,緊扣學生身心特點,在保證學生

的睡眠時間的前提下,充分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引領學生走向真實深度

的學習,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五、主題和課時作業

主題一了解時代背景豐富語言積累

第一課時知人論世,初步領會文意

作業1

1.作業內容:(預習講義)觸摸歷史,積累知識

(1)完成下面的“知識卡片”:

①讀一讀字音(注意加點字讀音)

山巔()骨碌()捉摸()矗立()嗚咽()

豁亮()宣古()山洞()斑疝()扃頭()

昨夜見軍廟()但聞黃河流水鳴般磁)百卉問所欲()

朔氣傳金柝()策勛十二轉()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著我I日時裳()

7

③說一說含義

一瀉萬丈酣然入夢摯痛調語

唯聞女嘆息萬里赴戎機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④講一講常識

“樂府詩”: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

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采集歌詞,其中采集了

大量民歌。后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木蘭詩》與《孔雀東

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被譽為漢魏六朝樂府中的“雙璧”。

漢魏六朝樂府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直接影響了我國

詩壇的面貌。它不僅開拓出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歌行體以至律絕,

都起了橋梁的作用。

(2)在下面的歌詞和詩歌中任選一首,結合搜集的“抗日”、“長征”、“抗

美援朝”方面的相關歷史資料,寫寫感受、談談感想。

(朗誦詞)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啊誰愿意像豬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們要抱定必勝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梁熟了

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

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歌曲《保衛黃河》(節選)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七律?長征》

8

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

衛祖國,

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

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

打敗美帝(國)野心狼!

——歌曲《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節選)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8分鐘;(2)(書面作業)7分鐘

3.評價設計

(1)學生互評的形式進行

水平

評價指標

良好創各

讀準字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寫準確、美觀_________________

掌握重點詞語含義_______________

說出“樂府”常識(講義加粗部分)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水平

評價指標

優秀良好合格

書寫正確、美觀

文從字順的表達

篩選資料,結合背景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知識卡片”上的作業,意在考查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對書寫正確、

端正、整潔的重視,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和理解詞義的素養。南北朝時期樂府民歌,

重點把握古今異義的詞語,豐富語言積累。

(2)該題提供的歌詞和詩歌,學生耳熟能詳,可以進一步激發興趣,拓展學

9

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同時拉近與歷史的距離,為新課的學

習做準備。要求在旁邊寫下感受,也是鍛煉學生欣賞淺顯的詩歌和運用語言自信

表達的能力,也緊扣“學習做批注”的單元學習目標。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熟讀成誦,培養語感

(1)朗讀《木蘭詩》,讀準、讀熟。

(2)從《黃河頌》、《土地的誓言》任選一節誦讀,做到字音準確、情感充沛。

有條件的,可以試著配上音樂。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5分鐘;(2)(書面作業)10分鐘

3.評價設計: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熟悉課文,培養語感,品味語言,體會情感,打好深

入理解文章的基礎。因為語文學習要從“讀”開始:“讀”中學,“讀”中品,

“讀”中悟。

(2)有了七上第一、二單元的學習,學生在聲情并茂地誦讀中,能把握重音、

節奏、語氣、語調,體會詩歌的聲韻美,散文的抒情美。此題起承轉合,一是對

七上朗讀要素的復習,同時也是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基礎。正所謂“夫綴文者情動

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IO

主題二:把握意中之象領悟和而不同

第二課時情動辭發,體會抒情方式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1)判斷下列語句的抒情方式:

A.直接抒情B.間接抒情

①我們一口氣兒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幾處景致很好,濃密的樹林

里,銀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老山界》)()

②他們是歷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戰士,第一流的人!他們是世界上一

切偉大人民的優秀之花!(《誰是最可愛的人》)()

③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木蘭

詩》)()

④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

蘭詩》)()

(2)瀏覽《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找出間接抒

情的語句,完成下表:

篇目間接抒情語句間接抒情角度

《老山界》

《誰是最可愛的人》

《木蘭詩》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2分鐘(2)(書面作業)5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等級水平

評價指標

優秀良好合格

_____能區分抒情方式____

能把握作者的情感

從記敘、描寫、議論的角

度分析間接抒情的妙處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鞏固抒情這種表達方式的相關知識,能正確區分抒情的兩種方式。

在比較鑒別中積累知識,發展語言能力,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選做作業)

跳讀《誰是最可愛的人》,并從人稱、句式和修辭的運用等方面體

會抒情語句的效果。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8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水平

評價指標

優秀良好合格

正確判斷抒情方式

從人稱、句式和修辭

的運用等任意角度分析

抒情效果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既綜合考查學生跳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又引導學生體會抒情這種

表達方式的作用,掌握增強抒情效果的方式、方法。

第三課時涵泳品味,理解意象之美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1)借助課上資料,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意象(象征物)具體含義

《黃河頌》黃河

《土地的誓言》

12

(2)誦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明確抒情方式,把握詩歌中意象。

我愛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寫作背景】這首詩寫于1938年,當時日本侵略軍執行“三光”政策攻占了

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但是

中國人民奮起抵抗,不屈不撓。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

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寫下了這首激動人心的詩。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3分鐘(2)(口頭作業)5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1)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尋找的意象準確、全面

含義理解恰當__________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誦讀感情充沛

明確抒情方式

尋找的意象準確、具體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對于七年級的學生,意象含義和作用只要求初步認知。本題是課上

內容的鞏固、延伸與拓展,以“意象”(象征物)為切入口,考查學生

對文中形象、語言、情感的領悟程度。

(2)品味詩歌,體會意象、抒情方式以及文化內涵方面的異同點,提高學生評

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增強審美情趣。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愛國題材作品在意象的選擇,抒情方式的運用、情感的表達等方面都有一定

的規律可尋,你能從中總結出怎樣的規律呢?

A.意象往往是有代表性的,如黃河、長城,能引起國人共鳴的。

B....

C....

2.時間要求:(小組合作)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總結的規律準確、有代表性

意象、情感、作用一致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此題意在對本主題的知識進行整合,提取有效信息,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

握程度和概括能力,掌握簡練、有效地提取信息的學習方法,從而訓練學生的語

言表達和思維能力。

主題三:梳理文章脈絡探究人物精神

第四課時獨立自主,批注點滴感悟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閱讀“批注”小貼士,從《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木蘭詩》

14

中中選擇一篇,自主批注,寫下自己的點滴體會。

“批注”小貼士

1.批注的定義

批注,是一種讀書方法,在閱讀時把自己獨特的感悟、理解、評價或疑難問

題,用簡練的語言標注在文章相應的空白處。

2.批注的對象

可以是對詞、句、段的品味賞析,還可以就全文談閱讀感受;可以是對文章

結構的批注、對文章寫法的批注、對文章質疑問難的批注。

3.批注的類型

(1)分析式批注(2)概括式批注(3)評價式批注(4)感想式批注

4.批注的示例課文《黃河頌》的批注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批注內容充實豐富

批注形式靈活多樣

有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感情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和設計意圖:

利用課上傳授的批注方法,學以致用,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后,培養學

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第五課時抽絲剝繭,理清思路內容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1)跳讀《老山界》,在文中劃出紅軍翻越老山界的時空詞句,完成下表。

15

時間地點活動

下午3攀談宣傳,讓瑤民理解紅軍。

第一天

1山腳下準備爬山

夜里4夜行軍

半夜山路上6

黎明以唐一57

第二天

2山頂翻越老山界

(2)速讀《誰是最可愛的人》,在書上勾畫過渡、總結性的語句,劃分段落,

然后完成下表。

誰抒發感受:志愿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

是I

最Γ松骨峰戰斗()

愛r深情講述:三個典型事例-()(配12段)

的1()()

強化主題:珍惜幸福生活,致敬最可愛的人(15段)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5分鐘(2)(書面作業)5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正確篩選關鍵時間、空間詞語

16

通過總結性、過渡性語句,正確劃分結

構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要點準確、精煉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通過抓關鍵詞語,梳理文章寫作思路,認識線性結構的特點,著重培養

學生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

(2)通過關鍵語句,梳理文章寫作思路,認識板塊式、推進式結構形式,著

重培養學生概括的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請大聲誦讀《木蘭詩》,根據提示用四字短語概括各段大意。

停杼嘆息

隱喻作結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5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誦讀流利、準確,聲音洪亮

抓住關鍵詞、過渡總結語句,劃分層次

概括準確、精煉,符合格式要求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意在通過關鍵詞、過渡句梳理文章結構并揣摩其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概

括故事情節的能力,突破本單元重難點。

17

第六課時群策群力,領悟英雄品質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

(1)精讀課文,梳理文章所記敘的典型事件以及事件中人物的表現,歸納人

物的精神品質,完成下列表格。

(2)根據所完成的表格,進行組內交流分享,互相補充。

典型事件

篇目戰士表現精神品質

(遇到困難)

打趣逗笑

行路難

奮勇登山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老山界》

剛毅堅強的意志

松骨峰戰斗

《誰是最可愛的人》烈火中救人

防空洞談話真情告白

停織嘆息憂愁煩惱

勤勞孝順

替父從軍

奔赴戰場思念爹娘

《木蘭詩》征戰沙場

凱旋辭官

回鄉團聚

設喻回答機智活潑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10分鐘

(2)(小組交流分享作業)3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18

(1)

評價指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典型事件概括精煉、全面

戰士表現分析準確、具體

人物品質概括準確、全面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能準確說出自己觀點、要點

語言表達流暢、清晰

交流狀態自然得體,自主有序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意在評價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考查學生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故事情節、

探究文章內容等方面的情況。體會選材、剪裁的妙處。

(2)意在讓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既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又鍛煉自主解決疑

難問題的能力,同時語言表達得到鍛煉。

第七課時薪火相傳,汲取精神力量

作業1

L作業內容:綜合性探究

【材料一】“小鬼,快離開我!咱們兩個人都不能犧牲!……要……要記住

革命!”小紅軍使勁伸手去拉老班長,可是什么也沒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經

沒了頂,小紅軍的心疼得像刀絞一樣,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堅強的同志,為

了“我”這樣的小鬼,為了革命,他被這可惡的草地奪去了生命……

一一選自《草地夜行》(節選)

【材料二】紅軍過草地時,糧食緊缺,只有一點青棵面當軍糧,小戰士吳開

生餓了兩天的事被周恩來副主席知道后,他立即把自己省下的青棵面分給他了兩

碗。晚上狂風暴雨,用被單做的帳篷根本經不起風雨的襲擊,戰士們全部被淋成

落湯雞,周副主席親自去命令戰士們去他的辦公帳篷避雨,溫暖了戰士們的心靈。

在草地中又走了好幾天,青棵面吃完了,甚至軍馬都被殺掉吃了,戰士們唯有煮

19

皮帶啃,找紙張咽,看到這種極度的困境,周副主席立即命令警衛員把他僅存的

半碗青裸面拿出來給大家泡湯喝,自己卻忍饑挨餓。

一一《半碗青裸面》(節選)

(I)閱讀以上材料,“長征精神”具體指什么?

(2)活動中,主持人播放《我的長征》節目片段,學生針對片段中“重走長征

路有沒有意義”這一話題展開辯論。有人說:“片段中的活動無意義,純屬作秀。

現在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奔小康,何須再吃苦!”請你站在另一個角度,對以上

的話進行反駁。

(3)在生活和學習中,如何踐行“長征精神”?請你給同學們提點建議。

2.時間要求:(1)(書面作業)3分鐘

(2)(交流分享作業)5分鐘(3)(交流分享作業)2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學生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1)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要點概括精煉、準確

要點概括全面、具體

表述有條理性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語言表達流暢、有條理

觀點清晰、堅定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充分、合理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評價指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建議合理,有操作性

建議具體、全面

能夠在生活中踐行“長征精神”

20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1)通過概括“長征精神”,鍛煉學生的思考、分析、總結、概括的能力。

(2)學生在辯論中,學會質疑探究,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逐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在生活實踐中磨煉自己的精神品質。

主題四:誦讀紅色經典奏響愛國主義樂章

第八課時聲情并茂,注重情感體驗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設計“我的中國心”朗讀腳本

在復習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的基礎上參照示例,從本單元所學課

文中任選選擇一篇(或一個片段),完成朗誦設計,并選擇恰當的音樂,

如《松花江上》、《黃河大合唱》等音頻資源。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二天左右完成

【朗讀腳本示例】

原文(男1)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女1)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領齊)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男1)從昆侖山下/奔回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全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橫線為重音)__________

處理“我站在"一句語速慢,“望”子聲音延長,體現看得遙

遠。“奔向”句加重語氣,體現氣勢。

“驚濤”這兩句聲調向上,表現出黃河掀起浪花,波濤洶

涌的場景。

“濁流”兩句語氣要用悠長的語調,讀出黃河蜿蜒曲折。

“從昆侖”句語速要稍加快,表現黃河浩浩蕩蕩的奔流氣

勢,重讀“奔”、"劈”,表達出黃河的氣勢和力量。

21

3.評價設計: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合格

語音準確,語句流暢

聲音響亮,態度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

語調適中,富有感情

配樂、朗讀腳本設計恰當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旨在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或片段來完成腳本設計,一是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

發展語感,加深理解、感悟課文中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二是讓每個學生通過比較、

篩選、誦讀,表現自我,發展自我,在紅色經典熏陶下涵養家國情懷。

作業2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搜集匯編“我的中國心”愛國詩詞。

小組成員分類搜集愛國詩詞,如古典詩詞、現代詩歌等;組長負責

匯總,指定組員整理、分類、校訂;每人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進

行朗誦,可以配樂或者PPTo

2.時間要求:三天完成(連同周末)

3.評價設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評價指標水平___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小組分工明確,完成任務效率高

分類合理,按順序裝訂

朗讀字音、苦奏準確,下情并茂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合作,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增強學習語

文的自信心。學生多渠道進行搜集,整理歸類,獲得朗讀體驗,既提升了語言表

達能力、審美欣賞能力,又培養探究、團結、溝通、創新的精神。

22

第九課時凝心聚力,增強文化自信

作業1

I.作業內容:撰寫“班級誦讀展示”文案。

每位同學可以從班級的誦讀腳本中挑選5-10篇(可以出自同一篇目,也可

以出自不同篇目),撰寫1-2篇“班級誦讀展示”文案。

“班級誦讀展示''文案寫作小貼士

“班級誦讀展示”文案寫作提示及示例朗誦會文案大致包含名稱、開場白、

節目單、串詞、結束語等內容。

朗誦會名稱:“奏響愛國主義的樂章”

開場白:開場白的內容一定要和活動的主題相吻合,開場白的風格與主題往

往也有著密切的關系,開場風格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溫馨動人的。

示例:歲月的流逝,猶如一股美妙的清泉,時時蕩滌我們的心靈。我們那感

激祖國的心,將豪放與熾熱的情揮灑大地。帶著對祖國母親無限的贊美與熱愛,

帶著對祖國和平崛起之前途的喜悅,帶著祖國對我們這一代無限的期望,攜手一

起參加XXX“愛國主義詩歌朗誦會”,讓我們一起在紅色的詩海里暢游,贊頌我

們偉大的祖國!我宣布XXX愛國主義詩歌朗誦會開始。

節目單:朗誦節目的順序,可以根據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排序,也可以按照

朗誦的內容、朗誦主題劃分排序。

串詞:意在將節目與節目之間用生動的藝術語言串聯起來,起到承上啟下的

作用。對于詩文朗誦會的串聯詞可以簡單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基本內容,或分

享閱讀感受。串聯詞最好能調動起聽眾的興趣,激發聽眾的情感。串聯詞以短小

精悍為好。

示例:“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旋律。詩人光未然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激勵軍民,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組詩,

下面請欣賞組詩中的《黃河頌》,表演者XXX。

結束語:一場活動必須有精彩的結束語才能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束語是對本

次活動的總結,是整場朗誦會情感上的升華。請在本次朗誦會的結尾向英雄致敬。

示例:男1:中華經典的千年音韻,仿佛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女1:中華經典的萬世情懷,似乎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女2:吟誦經典,讓民族的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男2:吟誦經典,讓華夏文化撐起我們人格的脊梁

女1女2:愿中華詩文藝術之花永遠芬芳

男1男2: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脈永久傳承

(主持人合)“xxx”經典誦讀展示活動到此結束

23

2.時間要求:三天內完成,視學情而定

3.評價設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全班同學票選)

水平

評價指標

優秀良好合格

風格和諧鮮明,結構首尾圓合

編排條理分明,組合別具匠心

串詞過渡自然,銜接巧妙無縫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在撰寫誦讀文案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愛國主義情感的體悟。本題能綜合考

查學生誦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互動中提升團隊合作、溝通表達

方面的能力。

作業2

1.作業內容:(綜合實踐活動)

選取最佳“班級誦讀展示”文案,學生自行組織舉辦一場題為“奏響愛國

主義樂章”班級誦讀展示會。

2.時間要求:一周內完成,視學情而定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主持人及其誦讀者發音準確、吐字清晰。

自然大方、精神飽滿、衣著得體

誦讀者感情充沛、節奏韻律明顯、語句停

連恰當、重音準確

朗誦形式富有創意,可以配以適當伴舞或

配樂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意在對本單元主題下價值目標的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檢查,從而提升語

文素養。同時利用部編版教材兩個“傳統”為主的內容體系,發揮作業的育人功

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4

主題五:描繪心中英雄致敬可愛之人

第十課時眾人拾“柴”,匯編行文之法

作業1

1.作業內容:(課后作業)尋找英雄

運用本單元所積累的詞語,為你眼中的英雄人物寫一寫頒獎詞,IOO字左右。

2.時間要求:(書面作業)8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水平

優秀良好合格

書寫整潔、美觀

選取本單元積累的詞語,

做到文從字順____________

情感充沛、真摯_________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積累”是語文學習重要的方法。字和詞,學生會讀、會寫,卻不一定會用。

此題旨在強化語言的靈活運用,發展學生語言的思維能力。同時有了前面主題的

學習,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為接下來的整篇寫作提前做好準備。

作業2

1.作業內容:(合作探究)匯編行文技法

回顧本單元的所學課文,結合“誦讀文案”和課堂筆記,以小組為單位,總

結歸納本單元寫作之法。(提示:抒情方式、結構思路、選材、剪裁等角度總結)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采用教師評價的形式進行

評價指標_______?5_________

優秀良好合格

小組成員積極變與、分工合理

從結構章法、選材剪裁、抒情方式、

文學樣式等方面總結三條以上方法

能結合課文具體語句解讀___________

總體評價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總結的能力,集中探究本單元敘事寫人的技

25

巧。同時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