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題姓名:_________班級:_________學號:_________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九年級物理上冊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20題,4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0分)1.《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對竹紙和皮紙的記載有總結性的敘述,這是當時世界上關于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下列造紙步驟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斬竹漂塘 B.煮徨足火C.蕩料入簾 D.日曬成干2.北京冬奧會期間運動員需要補充生理鹽水(0.9%的氯化鈉溶液)和含“鉀、鈣、鎂”等的飲料,以防營養丟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理鹽水屬于純凈物 B.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C.飲料中“鉀、鈣、鎂”指的是單質 D.人體缺鈣易得侏儒癥3.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可吸入顆粒物 B.氧化鐵 C.海水 D.潔凈的空氣4.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用這種方法制取氫氣,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檢查氣密性
B.加入鋅粒
C.加入稀硫酸
D.收集氫氣
5.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延長其保質期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C.稀有氣體可用于制造電光源D.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燒6.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金剛石 B.二氧化碳 C.氯化鈉 D.鐵7.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反應前后其質量一定不變 B.在反應前后物理性質一定不變C.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D.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一定不變8.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碳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B.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C.對著一塊干燥玻璃片哈氣,玻璃片上出現水霧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9.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會顯多種化合價,當它在化合物中顯+7價時命名為“高氯”,顯+3價時命名為“亞氯”,顯+1價時命名為“次氯”。化合物NaClO的名稱為()A.高氯酸鈉 B.氯酸鈉 C.亞氯酸鈉 D.次氯酸鈉10.“宏觀拼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選項事實解釋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水分子很小C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11.對于下列化學用語,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N2②Fe3+③④⑤A.①表示2個氮原子B.②中數字的含義:1個亞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C.③表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少量的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至氧氣不再產生為止,試管內的固體剩余物是()A.氯酸鉀 B.氯化鉀C.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D.氯化鉀和二氧化錳13.化學反應有多種分類,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關系可以用如圖表示,其中b處可表示的化學反應是()A.氧化汞汞+氧氣 B.石灰石+鹽酸→氯化鈣+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氣水+二氧化碳 D.木炭+氧氣二氧化碳1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錯誤的操作是()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對試管加熱,過會兒把導管放入水里,沒有看到氣泡逸出,說明裝置漏氣B.固定在鐵夾上的試管,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C.加熱時,先使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使試管均勻受熱,再對準藥品所在部位加熱D.排水法收集氧氣后,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熱15.“天宮二號”空間站里的氧氣源自于電解水,所得氫氣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甲烷(CH4),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依據圖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B.原子可以構成分子C.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16.下列現象可以說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水在常溫下呈液態 B.電解水可得到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C.在加熱條件下水變為氣體 D.許多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17.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觀示意圖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18.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貝爾托齊從一份有關如何讓細胞產生唾液酸(化學式為C11H19NO9)的報告中找到靈感,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化學理念。以下有關唾液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唾液酸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B.睡液酸由40個原子構成C.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1:9 D.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19.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氮氣中少量的氧氣將氣體通過紅熱的木炭B檢驗蠟燭中含有碳元素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C區別硬水和軟水取樣,加肥皂水,振蕩D防止鎂帶燃燒損壞實驗臺在實驗臺上墊上陶土網(石棉網)20.用“W”型玻璃管進行微型實驗。將注射器中的過氧化氫溶液推入管中與二氧化錳接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a處粉末是紅磷,能看到大量白霧B.若a處粉末是硫粉,能看到淡藍色火焰產生C.該實驗中使用注射器可以控制氧氣的產生速率D.若a處粉末是少量木炭粉,b處應接有尾氣處理裝置第II卷選擇題(共8題,60分)二、填空題(本題包括2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共19分)21.(6分)將經過除塵、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氣進行下列操作:(1)從步驟②可以得出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_____(填“高”或“低”)。(2)儲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3)酒店提供的“液氮冰淇淋”,是用液氮使奶油等原料快速凍結而制成的無冰渣感的冰淇淋。利用液氮制作冰淇淋,涉及到氮氣的性質有_____(填字母)。A.沸點低,易汽化吸熱 B.無毒,化學性質穩定 C.密度比空氣略小(4)下圖是空氣中一些氣體的用途:A.醫療急救B.食品防腐C.航天火箭D.霓虹燈①其中屬于氧氣用途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②屬于氮氣用途的是_____。③稀有氣體的用途除了上圖中的用途外還可以用作_____(寫出一種即可)。22.(8分)氧氣和水是保障航天員生命的重要物質,如圖為核心艙環控生保半封閉系統工作原理示意圖。請分析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在“尿液處理組件”中,除去尿液鈣結晶所得的沉淀,需采用的凈水方法是______。(2)“蒸發水汽”時,從微觀角度分析,液態水與氣態水的區別是______。(3)“蒸餾”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組分的______(填“沸點”或“密度”)不同將物質分離。(4)通過上述系統得到的飲用水為軟水,可向其中加入______進行檢驗。適量的銀離子可對飲用水起到殺菌作用,銀離子的符號是______。(5)“二氧化碳去除系統”將電解水產生的氫氣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經過化學反應生成水和一種燃料。該技術的優點在于______。(6)“氧再生組件”的主要反應為電解水,該反應符號表達式為______,在下圖水電解的微觀過程中,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______。(填標號)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④C.①②⑤③D.①⑤③②23.(5分)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的元素周期律,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下圖羅列了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據此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所含的陽離子是________(寫離子符號)。(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標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4)由8個16號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________(填化學符號)。(5)從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________。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22分)24.(12分)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最佳時間是當氣泡______冒出時。若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的錯誤操作是_______。(3)實驗室用B裝置制備二氧化碳的藥品是_____(填物質名稱),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可用______(填物質名稱)證明制得氣體是二氧化碳:若用C裝置代替B,優點是______。(4)實驗室可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氫氣,制取氫氣的發生裝置_____(填字母),收集純凈的氫氣可選用的裝置是_____(填字母)。25.(10分)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了解有關水的一些知識。請你回答:(1)如圖A是小剛用身邊的物品(飲料瓶、膨松棉、活性炭、細沙、小卵石等)制作的一個簡易凈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凈水時,為了使水中懸浮的小顆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2)如圖B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如圖C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在實驗過程中試管A與B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是___________,該實驗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4)消毒劑高鐵酸鈉(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殺菌等功能于一體,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凈化。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價。(5)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在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并且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將硬水轉化成軟水。(6)保護水環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四、推斷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4分)26.(4分)知識整合是鞏固化學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請看如圖某同學的知識整合進行推斷。已知A是一種白色固體,B和M均是黑色固體,E和F均為常見的無色液體,C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H為淡黃色的固體粉末,Z是一種無毒氣體,請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是:______,B是:______;Y是:______;(2)請寫出③對應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五、探究題(本題包2小題,共15分)27.(6分)小明利用圖1裝置探究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氧氣濃度變化(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圖2是用傳感器測量整個實驗過程中燒瓶內氧氣濃度變化情況的曲線。步驟1:用激光筆照射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白磷始終不燃燒。步驟2:冷卻至室溫,將裝有白磷的燃燒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筆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燃燒。(1)在步驟1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圖2哪一段表示紅磷的燃燒_______(填AB、BC、CD或DE):你認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選擇________(填“紅磷”或“白磷”)效果會更好,理由是_________。(2)食品脫氧劑(以鐵粉為主的物質組成)能通過化學反應除去密閉包裝袋中的氧氣,使食品處于無氧狀態。用圖2裝置進行測定空氣氧氣含量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需要的時間/s05103035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503527.519.719.719.7①脫氧劑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粉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固體。②實驗過程中量筒中的液面不斷下降,水被吸入瓶中,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③通過脫氧劑實驗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28.(9分)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對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的實驗進行了如下拓展探究。【探究一】甲組同學探究催化劑種類對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率的影響(實驗中催化劑均為0.4g,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均為6%,以收集10mL氣體為準),該小組采用了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具體數據如下表:催化劑種類時間(s)CuO140MnO260活性炭240(1)若用排水法收集產生的氧氣,并用量筒定量測定排出水的體積,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是_____(填序號)。①abcd②acbd(2)原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是否有影響?_______(填“是”或“否”)。(3)分析表格中數據,可以得出相同條件下表中催化劑的催化效果依次為_______。(4)為完成此探究,實驗時需要測定的數據是_______。【探究二】乙組同學探究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對分解速率的影響(水浴池中水的溫度控制在21℃,二氧化錳均為0.5g,過氧化氫溶液均為5mL,三頸瓶容積為250mL),該小組采用了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依據數字傳感器數據繪制圖乙的圖像:(5)實驗中,用水浴池中的熱水加熱比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優點是_______(根據生活經驗任填一點)。(6)圖1說明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_______(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為例,三頸瓶內氣壓由高緩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7)圖2說明從溫度看,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高,反應越_______(填“劇烈”或“平穩”)。(8)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參考答案1.B【解析】A、斬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沒有新物質生成,屬干物理變化,故A選項錯誤;B、煮徨足火,是把碎料煮爛,使纖維分散,直到煮成紙漿,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選項正確;C、蕩料入簾,將附著在竹簾上的紙張取下來,將簾反復過去,使濕紙落于板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選項錯誤;D、日曬成干,把壓到半干的紙膜一張張疊好,進行曬干,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選項錯誤。故選B。2.B【解析】A、生理鹽水是由氯化鈉和水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符合題意;C、飲料中“鉀、鈣、鎂”不是以分子、原子、單質的形式存在,而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不符合題意;D、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易患佝僂病,老年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不符合題意。故選B。3.B【解析】A、可吸入顆粒物指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是混合物;B、氧化鐵是由氧化鐵組成的,是純凈物;C、海水由水、氯化鈉等可溶鹽組成,是混合物;D、潔凈的空氣由氧氣、氮氣等氣體組成,是混合物。故選B。4.A【解析】A、檢查氣密性的方法為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然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導管口產生氣泡,裝置氣密性好。A正確;B、鋅粒為固體顆粒,向試管中加入鋅粒,應把試管橫放,把鋅粒放到試管口,再將試管緩緩直立起來。B不正確;C、向試管中加入稀硫酸,應將瓶塞倒放,試劑瓶標簽向著手心,略斜的持試管,瓶口緊挨試管口。C不正確;D、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D不正確。綜上所述:選擇A。5.B【解析】A、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與其它物質反應,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延長其保質期,故選項說法正確;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而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會加劇溫室效應,故選項說法不正確;C、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造電光源,故選項說法正確;D、空氣中的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6.B【解析】A.金剛石是由碳原子構成的物質,故A不符合題意;B.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B符合題意;C.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物質,故C不符合題意;D.鐵是由大量的鐵原子構成的物質,故B不符合題意。故選B。7.(B【解析】A、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B、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符合題意;C、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減慢,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故選B。8.A【解析】A、碳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說法錯誤;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說法正確;C、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對著一塊干燥玻璃片哈氣,玻璃片上出現水霧,說法正確;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法正確。故選A。9.D【解析】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會顯多種化合價,當它在化合物中顯+7價時命名為“高氯”,顯+3價時命名為“亞氯”,顯+1價時命名為“次氯”。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故NaClO的名稱為次氯酸鈉。故選D。10.C【解析】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帶有酒香的分子運動到人的鼻子使人聞到氣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解釋正確;B、一滴水宏觀上很小,但其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很小,解釋正確;C、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說明加壓時氣體分子間間隔變小,解釋錯誤;D、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解釋正確;故選:C。11.C【解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化學式可以表示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N2表示的是1個氮分子,而標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故N2中的2表示的是一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故A說法錯誤;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故Fe3+中的3表示的是1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B說法錯誤;C、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數值為1時,不能省略。故③表示的是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C說法正確;D、④表示氖元素,周期數和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等,而氖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故氖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⑤表示的是鈉離子,鈉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故鈉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說法錯誤;故選C。12.D【解析】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加熱至氧氣不再產生為止,表明氯酸鉀完全反應,則試管內的固體剩余物是生成的氯化鉀和二氧化錳,故選:D。13.D【分析】由圖可知,a為化合反應,c為氧化反應,b是a、c的交叉部分,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解析】A、由表達式可知,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分解反應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且反應物中沒有氧氣,不是氧化反應,選項錯誤;B、由表達式可知,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三種物質的反應,不符合化合反應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C、由表達式可知,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的反應,不符合化合反應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D、由表達式可知,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該反應有氧氣參加反應,是氧化反應,選項正確,故選D。14.A【解析】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導管放入水中,然后再對試管進行加熱,沒有看到氣泡逸出,說明裝置漏氣,A說法錯誤;B.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使試管破裂,B說法正確;C.加熱時防止試管破裂,先預熱再局部加熱,C說法正確;D.排水法收集氧氣收集滿后,先撤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如果先熄滅酒精燈,試管冷卻,壓強減小,水槽中水沿導管被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D說法正確;故選A。15.A【解析】A.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改變,說法錯誤;B.由圖示可知,原子可以構成分子,說法正確;C.由圖示可知,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說法正確;D.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說法正確。故選:A16.B【解析】A、只是說出了水在常溫下的狀態,與水的組成元素沒有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B、由于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電解水生成了氧氣,由于電解水發生的是分解反應,所以生成物中的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水,說明水中含有氧元素,故B符合題意;C、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存在的狀態發生了變化,與水的組成元素沒有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許多物質都能溶解到水中只是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問題,與水的元素組成沒有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B【解析】A、圖示中粒子為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錯誤;B、圖示中粒子為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正確;C、圖示中粒子為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錯誤;D、圖示中含有兩種不同的分子,由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錯誤。故選B。18.B【解析】A、由唾液酸的化學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故A說法正確;B、由唾液酸的化學式C11H19NO9可知,睡液酸由睡液酸分子構成,一個睡液酸分子由11+19+1+9=40個原子構成,故B說法錯誤;C、由唾液酸的化學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1:9,故C說法正確;D、由唾液酸的化學式C11H19NO9可知,唾液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1×19):14:(16×9)=132:19:14:144,所以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D說法正確;故選B。19.A【解析】A、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氧氣帶入二氧化碳氣體,此選項錯誤;B、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為紙張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說明紙張中含有碳元素,此選項正確;C、硬水和軟水的區在于所含的鈣鎂化合物的多少,可用肥皂水來區別硬水和軟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產生浮渣多的是硬水,此選項正確;D、鎂帶燃燒時溫度很高,可以在實驗臺上墊陶土網,防止損壞實驗臺,此選項正確。故選A。
20.C【分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產生水與氧氣。【解析】A、紅磷與氧氣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體顆粒,若a處粉末是紅磷,則在a處能觀察到大量白煙生成,故A錯誤;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若a處粉末是硫粉,則能看到藍紫色火焰產生,故B錯誤;C、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添加藥品可以控制藥品加入的速率,從而控制反應發生的速率,故C正確;D、少量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大氣污染物,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b處不需要尾氣處理裝置,故D錯誤。故選C。21.(1)低(2)混合物(3)AB(4)①.AC或CA②.B③.保護氣【解析】(1)氮氣先從液態空氣蒸發出來,可以得出氮氣的沸點比氧氣的沸點低,故填:低。(2)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氮氣從液態空氣蒸發出來后,得到的“工業液氧”還含有氧氣、稀有氣體等物質,所以“工業液氧”屬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3)由于氮氣的沸點低,易汽化吸熱,且無毒,化學性質穩定,常用液氮制作冰淇淋,故填:AB。(4)①氧氣能供給人呼吸,可用于醫療急救,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火箭發射,故填:AC或CA。②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于食品防腐,故填:B。③稀有氣體在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燈,化學性質很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故填:保護氣。22.(1)過濾(2)分子間的間隔不同(3)沸點(4)①.肥皂水②.Ag+(5)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6)①.②.C【解析】(1)過濾可以除去不溶性雜質,所以在“尿液處理組件”中,除去尿液鈣結晶所得的沉淀,需采用的凈水方法是過濾;(2)物質三態的變化是分子間的間隔的變化,所以液態水與氣態水的區別是:分子間的間隔不同;(3)“蒸餾”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將物質分離;(4)肥皂水可以鑒別軟水和硬水,故通過上述系統得到飲用水為軟水,可向其中加入肥皂水進行檢驗,若產生較多泡沫,則是軟水;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銀離子的符號表示為Ag+;(5)“二氧化碳去除系統”將電解水產生的氫氣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經過化學反應生成水和一種燃料,該技術的優點在于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6)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水電解的微觀過程是水分子分離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重新組合成氫分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氧分子,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⑤③,故選C。23.(1)Na+(2)N2(3)(4)S8(5)最外層電子數相等都是6【解析】(1)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其所含的陽離子是鈉離子,離子符號表示為:Na+;(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化學式為:N2;(3)NaClO中鈉元素顯示+1價,氧元素顯示-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為0的原則,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1)+x+(-2)=0,解得x=+1,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數值為1時,不能省略;故標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4)由上圖可知,16號元素的原子是硫原子,故由8個16號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即為S8;(5)從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氧元素和硫元素排在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相等都是6。24.(1)①.酒精燈②.水槽
(2)①.A②.③.連續均勻④.試管口沒有塞一小團棉花(3)①.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②.③.澄清石灰水④.可控制反應的速率(4)①.B或C②.E【解析】(1)①酒精燈;②水槽;(2)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屬于固體加熱型,所以發生裝置應選擇裝置A;用E裝置收集氧氣,導管口剛開始排出的氣體是裝置內的空氣,當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可以開始收集,否則收集的氧氣不純;若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加熱時紫黑色的高錳酸鉀粉末通過導管進入水槽;故答案為:A;;連續均勻;試管口沒有塞一小團棉花;(3)實驗室用B裝置制備二氧化碳的藥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備二氧化碳的反應為: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常將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則為二氧化碳;若用C裝置代替B,其優點是可通過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度,來控制反應的速率;故答案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澄清石灰水;可控制反應的速率;(4)實驗室可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來制取氫氣,屬于固液常溫型,所以發生裝置可選擇B或C;由于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使用向下排空氣法;又由于氫氣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裝置E,且這種方法收集的氫氣比較純凈;故答案為:B或C;E。25.(1)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②.明礬(2)①.過濾②.引流(3)①.2:1②.2H2O2H2↑+O2↑(4)+6(5)①.肥皂水②.加熱煮沸(6)B【解析】(1)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異味;明礬是絮凝劑,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質,加速沉降;(2)根據圖示可知B為過濾操作;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防止液體濺出;(3)電解水實驗中在電源的正極產生氧氣,在電源的負極產生氫氣,氣體的體積比為1:2;根據圖示可知A試管中氣體較多則為氫氣,B試管中氣體較少則為氧氣,故體積比為2: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4)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Na2FeO4中Na為+1價,O為-2價,設Fe的化合價為x,則(+1)×2+x+(-2)×4=0,x=+6,故Fe的化合價為+6價;(5)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攪拌能產生較少的泡沫,加入軟水攪拌能產生較多的泡沫,則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鑒別軟水與硬水;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式來將硬水軟化;(6)A、大量的使用化肥農藥會污染水資源,故選項說法錯誤;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可以避免水資源產生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C、使用含磷的洗衣粉能使水體富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百貨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清香酒香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制運動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成套布邊紗夾壓腳左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射擊背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孔用擋圈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吸聲布藝吸音板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效外循環真空濃縮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剪壓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分離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煙草行業網絡安全體系建設
- 2024年全國英語競賽《C類本科生》決賽試題真題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二輪復習:中考地理常見易混易錯知識點與練習題(含答案)
- 硫酸使用安全培訓
- 政務服務窗口培訓課件
- 作業過程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技術標準
- 2025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02月福建2024年興業銀行福州分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壓力容器生產單位質量安全總監、安全員考試題含答案
- 住宅小區綠化苗木種植協議
- MPE720軟件指令基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