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型快攻練11評析、評述型選擇題1.它在君主多妻制的情況下,根據母親身份的貴賤尊卑把王位繼承人的資格限制、壓縮在一個人的范圍之內,來保證國家最高權力在一家一姓內部和平過渡。其評述的是()A.君主專制制度的家族性B.嫡長子繼承制的進步性C.王位世襲制的必要性D.封建君主制的可行性2.下表所示為《史記》和《漢書》部分篇目的內容摘選。據此可知()篇目《史記》(西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貨殖“人富而仁義附焉”“貴誼而賤利”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入于道德,茍放縱于末流”漢武帝“尤敬鬼神之祀”“雄才大略”A.價值判斷影響史家的歷史評述B.時代變遷決定歷史評述C.歷史評述受到階級立場的影響D.歷史評述缺乏客觀標準3.有學者評述漢武帝,在思想層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國家的操作層面上仍執行法家的勢、術、法那一套。據此,該學者意在強調當時()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貫徹不力B.迎合大一統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C.漢武帝倡導的“有為”政策已實施D.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存在著弊端4.西晉十六國時期內遷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認為是夏朝的后裔,鮮卑族自認為是黃帝的后裔,羌族自認為是虞舜的后裔。對此評析正確的是()①北方地區民族交融進程的完成②少數民族對于中原文化的認同③各族政權力圖確立其正統地位④絲路貿易加強了邊境商貿往來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顧炎武稱:“唐制,凡詔敕皆經門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還。而給事中有駁正違失之掌,著于《六典》……人臣執法之正,人主聽言之明,可以并見”。顧炎武所評述的制度()A.體現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B.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C.反映了君臣關系趨于平等D.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6.“湖湘學派”創始人胡安國(1074~1138年),評述秦滅梁之事曰:“按《春秋》滅梁者,秦也。圣人不書‘秦滅’,而書‘梁亡’者,不能守在四鄰而溝公宮,亡其自致也。今勤王大眾不以擊敵,而以治城池。金帛用物不以募戰士,而以賂敵國。堂堂大宋,萬里幅員,奚至陵藉如此其甚哉!”胡安國意在()A.痛斥秦滅梁的行徑B.糾正歷史記載錯誤C.喚起強國御敵意識D.鞏固理學主導地位7.在近代中國,林則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壓力,及至魏源提出“師夷長技”,受到的抨擊更為猛烈,“以夷變夏”“潰夷夏之防”“為倡亂之階”。梁廷枏在評述鴉片戰爭的《夷氛聞記》中對林則徐抗英稱贊有加,卻對“師夷長技以制夷”不表認可,甚至激烈批評。這些從整體上說明()A.頑固派勢力阻礙近代社會的轉型B.政治變革提上重要議程C.晚清國內士人對西學態度的差異D.“天朝上國”迷夢被打破8.陳寅恪先生提出的“歷史理解之同情”(即強調要站在當事人所處的時代思考和評價歷史事件)是史學界研究歷史事物的基本原則之一。下列評述符合這一基本原則的是()A.武昌起義的爆發阻礙了中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B.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C.洋務運動強調“中學為體”有利于減少改革阻力D.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有失認知的客觀性9.不同著作對辛亥革命的評述不一,下表相關評述表明()袁世凱身邊的唐在禮說:“我們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這個共和怎樣共法,怎樣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吳長翼編《八十三天皇帝夢》(南京的下層人士)“通常談到孫文博士是新皇帝,他們不了解總統這個專門名詞,認為它不過是更高頭銜的一個委婉的說法。”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在這樣的國家里,是否能夠突然用一個同東方概念和傳統格格不入的共和國政府形式,來代替君主政體?”1912年2月16日英國《泰晤士報》社論A.制度構想與實踐存在偏差B.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C.英國的評述相對客觀獨立D.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10.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指出:“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下列對這一主張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體現了“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B.體現了符合時代潮流的改革精神C.試圖緩和新舊文化之間的矛盾D.實質是鼓勵資產階級文化的發展11.“這次會議對新中國來說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通過這次會議,再一次打亂了美國從朝鮮、臺灣、印度支那三條戰線威脅新中國的戰略部署,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它還讓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國外交風格,看到了在處理國際問題中新中國的分量。”此評述所涉的會議()A.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B.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國家關系C.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2.1964年4月,軍委總參謀部提交給黨中央一份重要報告,其中列舉出了當時我國在應對戰爭威脅方面存在的諸多隱患(如下所示)。黨和政府對此采取了重大舉措,有關這一舉措,評述正確的是()工業過于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大城市人口多,防空問題尚無有效措施。主要鐵路樞紐、橋梁和港口碼頭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應付敵人突然襲擊的措施。所有水庫的緊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壞,將釀成巨大災害。A.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B.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C.提高國防能力,改善工業布局D.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基礎13.1990年7月15日,美國記者紀思在《紐約時報》上發文寫道:“中國正在建立亞洲的金融中心,同時向世界證明,它仍然未關閉對世界的大門。”該記者評述的歷史事件中()A.設立深圳經濟特區B.設立海南經濟特區C.開發開放上海浦東D.成立上海合作組織14.公元前6世紀,古代希臘出現了第一批史學家(史學家又稱紀事家)與史學著作。人在紀事體的史學敘述里面……上升為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下列對這一時期古希臘史學的評析正確的是()①民主政治興起影響了歷史編纂②史學的發展與人文思潮相一致③史書的撰寫是以敘事為基礎的④反對宗教迷信,弘揚理性主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有中國學者評述說:“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襲我國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會禮俗,而不學纏足。殊不失為明智。”該學者旨在說明日本在學習外來文化時()A.接受中華文明的影響,但并沒有全盤接受B.廣泛地傳播了中國的儒家經典以及辭章之學C.建立起了一整套獨特的幕府政治統治機制D.以鎖國加強統治,抵御中國之外國家的影響16.某憲法“確定議會為共和國的立法機關,有對政府的監督權,內閣應取得議會的‘信任’,如果議會對政府投不信任票,則將引起內閣辭職。議會的職權還包括通過法律、選舉總統、監督政府的活動。”下列對這部“憲法”的評述,正確的是()A.首創了內閣對議會負責的運行機制B.在法律上阻斷了保皇派復辟的道路C.體現了人民主權和中央集權的原則D.保留了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傳統17.有西方學者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是前蘇聯國家和中國對抗美國與西方的一個形式。而俄羅斯有學者則呼吁建立一個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代表的“新華約”之類的某種“反北約”的組織。下列對這兩種觀點的評述最準確的是()A.對當前世界政治格局有著較清醒的認識B.當前國際關系中依然存在“冷戰”行為C.國際局勢既趨向緩和又表現出緊張對抗D.沒有厘清上合組織“結伴而不結盟”特點18.1945年,成立了一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銀行”,它擁有184個成員國。這些國家對其資金的籌措和使用共同負責。它正在與整個發展社會一道,將其工作的重點放在實現聯合國成員國于2000年達成的新千年發展目標上。此處評述的“銀行”()①成立初期貸款的對象集中于西歐國家②后來貸款的對象重點轉向發展中國家③宗旨是維持匯率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④主要業務是向會員國發放中長期貸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劍橋藝術史》評述說:“他(德拉克洛瓦)也突破了傳統,因為過去總是從古代文學作品中吸取素材,他卻既以歷史也以當代事件作為繪畫來源。他和拜倫一樣也關心當代事件,這些事件中包含了人類的痛苦,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他也突破了傳統”表明德拉克洛瓦開創了浪漫主義繪畫的先河B.二人都“關心當代事件”,在文藝創作中真實再現了當時的社會C.拜倫所塑造的“拜倫式英雄”內心充滿孤獨與苦悶,并謳歌群小D.德拉克洛瓦所塑造的“自由女神形象”突出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征20.在2006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幾位意大利影評專家這樣評述馮小剛的《夜宴》:“無論從情節還是從結構而言,《夜宴》都過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時代設置,根本就看不出這是一部中國電影。”由此推斷,這些影評專家認為()A.藝術應該做到內涵與形式統一B.世界文化出現多元化的發展C.中國影視情節符合西方人口味D.藝術價值源于對現實的演繹[答題區]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題型快攻練11評析、評述型選擇題1.答案:B解析:根據“母親身份的貴賤……來保證國家最高權力在一家一姓內部和平過渡”可知,材料說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繼承制的實行,有利于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避免紛爭,是一種進步,B項正確;A、C、D項都不是材料評述的主要內容,排除。2.答案:A解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史記》和《漢書》在貨殖、游俠、漢武帝等方面的評價不同,結合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受兩位史學家價值判斷的影響,A項正確;材料中評價的不同主要與兩位史學家價值判斷有關,與時代變遷關系不大,而且“決定”說法絕對化,排除B項;材料中評價的不同主要與兩位史學家價值判斷有關,與階級立場關系不大,排除C項;歷史評述具有一定客觀標準,而非缺乏,排除D項。故選A項。3.答案:B解析:據材料“在思想層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國家的操作層面上仍執行法家的勢、術、法那一套”可知,漢武帝時期為加強君主專制,鞏固大一統局勢,凡是“迎合大一統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B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漢武帝,在思想層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國家的操作層面上仍執行法家的勢、術、法那一套”,故A說法不符題意,排除A項;C項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存在著弊端”,排除D項。故選B項。4.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內遷的少數民族主動認同中原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力圖確立其正統地位,維護其自身統治,故②③正確,D項正確;材料無法看出北方民族交融進程的完成,①錯誤;材料沒有涉及絲路貿易,推斷不出絲路貿易的影響,④錯誤,排除A、B、C項。故選D項。5.答案:A解析:據材料“唐制”“門下省”“給事中”等信息可知,顧炎武所評述的制度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為后世所沿用,體現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故選A項;三省體制下一道指令的下發需要經過多道程序,并不利于決策效率的提高,排除B項;君主專制政體下,君臣關系不可能趨于平等,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三省六部制本身就是中央體制,有利于加強君權而非中央集權,排除D項。6.答案:C解析:胡安國以梁滅亡的史實為教訓,針砭時弊的提出當世統治者的問題,意在喚起強國御敵意識,C項正確;胡安國并未貶斥秦國,只是客觀陳述,主要目的是警示宋代,排除A項;胡安國并不認為歷史記載錯誤,只是想以史為鑒,排除B項;北宋時期的理學剛剛興起,不是主導地位,排除D項。故選C項。7.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中“悉夷”“潰夷夏之防”“對林則徐抗英稱贊有加”“甚至激烈批評”等信息可知,隨著鴉片戰爭中國國門的打開,中國封建知識分子內部對怎樣看世界有不同的態度,C項正確;頑固派出現在洋務運動時期,排除A項;B項發生在戊戌變法時期,排除;“天朝上國”迷夢打破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排除D項。故選C項。8.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洋務運動強調“中學為體”,有利于減少改革阻力,這符合當時洋務運動的主張,符合“歷史理解之同情”,C項正確;武昌起義的爆發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君主立憲在戊戌變法失敗后已經證明行不通,排除A項;康有為的托古改制思想是其變法的策略,有利于減少阻力,排除B項;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全盤否定傳統文化來反封建,是有其原因的,D項不符合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9.答案:A解析:材料體現的是不同著作對辛亥革命的評述不同,雖然大家知道“共和”這一新詞,但是怎么去實現共和,創建新局面卻茫然不知,而西方報刊更是對共和能否在中國推行提出質疑,說明的是制度構想與實踐存在偏差,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即反抗性和妥協性,排除B項;英國的評述也并不客觀,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的說法,排除D項。故選A項。10.答案:C解析:蔡元培認為,只要不同學術流派能夠言之成理,即使觀點相反,也要允許其自由發展,這是其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符合當時時代發展潮流,從本質上說,是為了鼓勵資產階級文化的發展,但是其目的中并沒有調和新舊學之間矛盾。根據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題意,A、B、D對于蔡元培這一主張的評述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1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日內瓦會議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它對新中國來說是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的,通過這次會議,再一次打亂了美國威脅新中國的戰略部署,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它還讓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國外交風格,看到了在處理國際問題中新中國的分量,A項正確;1954年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總理發表聲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導國家關系,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項;1955年,萬隆會議討論各國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發展問題,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使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最終通過了《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C項;1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和主持正義的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12.答案:C解析:根據“列舉出了當時我國在應對戰爭威脅方面存在的諸多隱患”可知黨和政府采取的這一舉措是為了應對我國在戰爭威脅方面的隱患,因此有助于消除隱患,從而提高國防能力,改善工業布局,C項正確;這一舉措是為了消除戰爭威脅方面的隱患,提高國防能力,和國民經濟調整無關,排除A項;“一五”計劃的實施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排除B項;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排除D項。故選C項。13.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時間并結合“中國正在建立亞洲的金融中心,同時向世界證明,它仍然未關閉對世界的大門”可知,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報道,C項正確;1980年設立深圳經濟特區,排除A項;1988年設立海南經濟特區,排除B項;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排除D項。故選C項。14.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94年開始的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再結合“公元前6世紀,古代希臘出現了第一批史學家與史學著作”可知,民主政治的興起影響了歷史編纂,①正確;由“人在紀事體的史學敘述里面……上升為歷史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可知,史學的發展與人文思潮相一致,②正確;由“史學家又稱紀事家”可知,史書的撰寫是以敘事為基礎的,③正確。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對宗教迷信、弘揚理性主義提出于啟蒙運動時期,④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15.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模仿盛唐制度”“抄襲我國典章”“效法宋明社會禮俗”,表明日本接受中華文明的影響,“不取道教”“不用宦官”“不學纏足”表明并沒有全盤接受,而是有所取舍,故答案為A項;材料沒有涉及儒家經典在日本的傳播狀況,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日本建立的幕府政治統治機制,排除C項;日本在“鎖國”期間同中國、荷蘭和朝鮮保持一定的貿易關系,排除D項。16.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這部憲法是法國1875年憲法,確立民主共和制,后來通過憲法修正條文“凡曾經統治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在法律上阻斷了保皇派復辟的道路,B項正確;A項是英國責任內閣制,排除A項;美國1787年憲法體現了人民主權和中央集權的原則,排除C項;德國1871年憲法保留了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傳統,排除D項。故選B項。17.答案:D解析: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主要是維護和加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開展經貿、環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均衡發展;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地下基礎設施買賣合同內容
- 飯店海鮮池維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四滾筒球磨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激勵與賦能的技巧》課件
- 玻璃門保潔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粉芯糖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接黃44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柜式多能磨拋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金華雙層瀝青瓦施工方案
- 寧安鋁單板施工方案
- 年度得到 · 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2024-2025)
- 【八年級下冊地理中圖北京版】期中真題必刷卷A-【期中真題必刷卷】(北京專用)(解析版)
- 2024版建筑資質借用服務與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2030年國家甲級資質:中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融資商業計劃書
- 2024年中國農業銀行系統招聘筆試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專題研究
- 高中歷史課件:中國古代儒學的新發展-宋明理學
- 《電氣化公路運輸系統 架空接觸網技術標準》
- 2024-2030年中國CAE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模式分析報告
- 報錯價格整改報告范文
- 法律人才供給與需求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