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2課時)一、學習目標教材分析本課通過三個子目(古代文明的擴展、古代世界的帝國、文明的交流)講述了古代世界的奴隸制帝國興起、發展過程以及古代文明的交流概況。▲古代文明擴展與交流的條件、概況★各文明帝國形成與發展的不同特點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把握古代文明擴展與交流的條件、方式與概況,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認識古代世界的奴隸制帝國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概述各文明帝國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狀況,認識各奴隸制帝國發展的不同特點,提高學生探究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認識分析波斯帝國、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的不同特點及其形成的不同背景條件,培養有效解讀材料、自主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家國情懷】讓學生梳理秦漢王朝和羅馬帝國交往的過程,培養對人類文明交流歷史的理性情懷。二、學習過程【自學測評】古代文明的擴展1.指出古代文明擴展的背景條件有哪些?概況如何?有何影響?背景條件:農耕文明區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使其具備了穩步擴大范圍和影響的潛能。概況:(1)古代埃及文明的擴展: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埃及文明鼎盛時期,勢力曾達到兩河流域,并與西亞地區的大國爭霸。(2)古代西亞文明的擴展:古巴比倫王國首次實現了兩河流域的統一,把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亞述帝國不僅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地區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3)古代希臘文明的擴展:以移民方式擴大影響,利用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殖民。在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城邦國家。影響:古代文明各自的擴展,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促進了奴隸制大帝國的興起。古代世界的帝國1.結合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指出波斯帝國的統治范圍和主要制度?(1)統治范圍:包括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地跨亞非歐三大洲。(2)主要制度: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是整個政權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權力被認為來自神授。地方實行行省制,行省總督和軍事長官相互監督和制約。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2.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范圍和主要制度?(1)統治范圍:馬其頓亞歷山大擊敗波斯,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埃及、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繼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2)主要制度:繼承波斯帝國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權神授,將政治、軍事等大權集于一身。地方實行行省制,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主要職務,推廣希臘文化。3.羅馬帝國的統治范圍和主要社會狀況?它又是如何滅亡的?(1)統治范圍: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著向地中海地區擴張,先后征服了從西班牙到兩河流域的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以及今天的法國和英格蘭,把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的內海。(2)社會狀況:奴隸制迅速發展。地中海不同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以及貿易的發展,在1—2世紀達到繁榮的頂峰。1世紀,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到4世紀末成為羅馬帝國國教。(3)帝國滅亡:3世紀之后,官僚體系和職業軍隊使人民的負擔不斷加重,邊境壓力逐漸加大。4世紀末,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5世紀后期,在內外矛盾的夾擊下,西羅馬帝國滅亡。文明的交流1.古代文明的交流的主要表現?技術交流:文明之間交往的總趨勢是不斷增多,相互影響也不斷擴大。西亞的農耕技術,向東傳到伊朗高原;向西傳入希臘,并進一步傳到西歐和北歐;向南傳入埃及和非洲。冶鐵技術最初起源于西亞,從那里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人類從此進入鐵器時代。文學藝術交流:西亞的神話曾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文字交流: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亞地區的腓尼基。字母文字具有書寫簡捷、易于記憶、有固定順序和每個字母都有固定讀音等優點,逐漸流行開來。它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它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漢與羅馬的交流:公元前后,秦漢王朝和羅馬帝國分別興起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通過絲綢之路,雙方有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在征服地中海東部地區后,當地商人也有意向東,嘗試與漢朝建立直接聯系。2世紀中前期,先后有三批來自羅馬的商人分別從海路和陸路到達洛陽。此后,羅馬商人不斷東來,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探究】1.探究一古代文明的擴展材料1由于有了農業,食物有了保障,人們定居下來,生活比較安定了,可以養活更多的孩子。為了養活這些人,人們就必須開墾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現農業。所以,農業是一種擴張的力量,它要求越來越多的土地。——錢乘旦《西方那塊土》材料2農業文明的本質特征是孤立的、閉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擴張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農業文明的發展,使文明區內人口愈來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況下便有可能離開文明中心而向四周遷徙。其二,農業文明物質資料手段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極易為文明周邊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從而發展農業。其三,農業的先進性使生產出現了剩余,從而使一部分人能脫離農業而從事工商業,而工商業在本質上又是需要與外界交往的。——劉景華《人類六千年》思考1:推動古代農耕文明區域不斷擴展的因素有哪些?①必要性:農業的發展,使食物來源有了保障;人地矛盾突出,需要更多的土地;農業發展推動了工商業的發展,而工商業具有很大的擴張性;統治階級追求更多土地以獲得稅收;農業文明區對周邊的影響。②可能性: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能夠動員人力、物力等。2.探究二世界文明的擴展材料4亞歐大陸以培育小麥為主的農耕中心,最先岀現在西南亞的美索不達米亞,以后向東西擴展,遠及歐洲、北非、中亞以及南亞的印度河流域。……隨著階級社會生產的發展,……形成統一王國以及疆域更加遼闊的帝國。……也就是古代農耕地區閉塞狀態突破面的逐步擴大。……各民族、各地區之間閉塞狀態發生有世界意義的突破,始于資本主義在亞歐大陸西北角登上歷史舞臺之際,始于15、16世紀東西方之間,新舊大陸之間跨越海洋航路的開辟。——吳于廑《大學世界歷史地圖》前言思考2:根據材料和所學,分析說明世界文明的擴展。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農耕文明的優勢使其逐步擴展,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促進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興起。文明之間的交往不斷加強、相互影響也不斷擴大。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航路開辟,使人類第一次建立起跨大陸和海洋的全球性聯系。各個洲之間相對孤立狀態被打破,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3.探究三東西方經貿文化交流材料12地中海周邊是遙遠而寬廣的大陸,它們將無盡的商品流向你處。每一塊陸地,每一片海洋,無論有何出產,都會在各個季節給你送來;每塊土地、每條河流、希臘人的、外國的手工產品,都不例外。因此,任何希望看到所有這些產品的人,要么旅行世界去觀看這些產品,否則就到這座城市來。……所有的貨物,所有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東西,貿易、航海、農業、金屬加工,任何曾經創造出來或生長出來的東西,都在這里匯合。這里看不到的東西,肯定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摘譯自阿里斯提德的演說《致羅馬》思考5:據材料,結合所學,對材料進行解讀。在阿利斯提德看來,只要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東西,都能在羅馬找到,而且羅馬市場上的貨物,數量和品種甚至超過原產地。體現了羅馬作為世界帝國的霸主地位,同時也體現了羅馬作為世界貨物集散地的中心地位,充分反映了羅馬帝國的繁榮和商品交往的程度。三、本節精練1.歐洲文明長期以來吸引著世界的眼球。歐洲人強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學的深度,不斷追尋的精神開創了民主的先河,在與蒙昧和野蠻的交戰中,逐漸形成了復雜而獨特的“歐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歐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歐洲文明”的源頭是A.古希臘文明 B.古巴比倫文明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2.“終于出現了這樣的時代:世界上同時存在兩個強有力的大國,他們不僅能夠制服蠻族入侵,而且還能把自己帝國的和平國界向外推進。”材料中的“兩個強有力的大國”,一個是漢朝時期的中國,另一個是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西羅馬帝國
D.法蘭克王國3.“亞歷山大在所征服地區興建了許多城堡,有些逐漸發展成經濟文化中心,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新文明誕生。”以上材料說明亞歷山大帝國的征服A.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B.促使希臘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東方文明走向衰D.促使東西方文化被毀滅4.阿伊哈努姆城(今阿富汗東北部)建于公元前3世紀末,城中德爾菲神殿上用希臘文刻著“童年時,聽話;青年時,自律;成年時,正義;老年時,智慧;死去時,安詳”的箴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303—前232年)頒布的一些法令都會附有希臘文譯文。這些信息可以用來印證A.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歐亞文明交流互鑒B.“絲綢之路”促進了希臘文化向亞洲傳播C.古代希臘的“人文主義”觀念被普遍接受D.古代希臘文明在文明交流中的中心地位5.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后,參照波斯的儀式,要求屬下將領跪拜自己。這小些將領認為依照馬其頓風俗,只有在敬神時才用跪拜禮,因此拒絕跪拜亞歷山大。最終,亞歷山大作出讓步,馬其頓的將土可以不跪拜自己。這一事件可以說明A.東西方文明有優劣之分B.長期征戰激化君臣矛盾C.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影響D.亞歷山大統治隱患重重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羅馬公民看不起商業,貿易和金融是被征服民族才干的營生。在羅馬共和國黃金時代,商人不能進元老院。貴族征戰得來的財富都是購買土地搞大莊園。羅馬超越希臘城邦政治,建立了憲制官僚體制與私法體系,塑造了早期的西方市民社會。無論是共和還是帝制,羅馬都是西方大規模政治體在觀念、制度、法律上的政治源流。羅馬帝國只是環地中海的上層精英大聯合,基層群眾從來不曾被囊括其中,更談不上融合相通。屋大維苦心建構的“羅馬民族認同”,隨著拉丁語僅停留在貴族圈里,從未抵達基層人民心里。一旦上層崩盤,基層人民就各自發展,把羅馬拋到九霄云外。——摘編自潘岳《秦漢與羅馬》(《秦漢王朝與羅馬帝國比較》序言)材料二關于羅馬與中國的外交聯系,現在已知的只有非常零星的信息。根據中國的史料記錄,公元166年,安敦皇帝派代表團來到中國,而在公元226年,一位名叫秦論的羅馬商人抵達了東吳孫權在南京的朝廷。但這些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羅馬帝國和中國的漢朝,古代世界這兩個最偉大的帝國基本上是各行其道,幾乎沒有意識到對方的存在。——摘編自【英】西蒙·普萊斯等《古典歐洲的誕生——從特洛伊到奧古斯丁》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羅馬國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秦漢是如何解決“一旦上層崩盤,基層人民就各自發展”這一類似問題的。(12分)(2)根據材料二說明秦漢王朝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內蒙古自治區新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包裝箱訂購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賃信托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間歇式空氣中有機污染物自動分析儀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高導熱石墨膜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鋼材:一級鋼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小型高效沼氣裝置項目建議書
- 引水陂施工方案
- 大壩機械施工方案
- 橋梁截流施工方案
- 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 PA66ROHS無鹵sgs報告環保報告
- 《送元二使安西》優秀課件
- 中國與俄羅斯漁業合作的潛力分析
- 2023年廣東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試題與標準答案正式題(word可編輯版)
- 汽車輪胎教案
- 公司應急組織體系
- 局部解剖學:第八章 血 管
- 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關系探討
- 廚師菜品考核評分表201921
- 人工濕地設計方案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